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制改革忠臣怒

文德殿。

吴革与郑贤等人垂在下首,这三个太监刚才护驾有功,等着赏赐。

“郑贤,朕看了你的文章。不错,你很有想法,你看过《断案集录》?”

郑贤一脸蒙圈:“陛,陛下。《断案集录》是何种书?”

赵桓大吃一惊,此人并没有看过展云鹏留下的《断案集录》,却在答题的时候与展云鹏书籍不谋而合,看来此人是个人才。

“朕问你一件事,你需如实回答。若是敢有半点欺瞒,朕砍了你脑袋!”赵桓语气严厉了起来。

长久的太监生涯使得郑贤已经习惯了奴性,他慌忙跪地道:“奴婢不敢欺瞒皇上。”

“你因何故入宫?如实回答与朕。”

郑贤哪敢隐瞒,当下一五一十的道:“小人原是山西大同人士,因家道中落,小的十三岁那年便进了宫。”

赵桓脸色顿缓:“你说你会功夫,这又是哪里学来的?”

“禀陛下,小的叔父乃是山西武师,小人幼时得其指点。在宫内闲来之时小人就会习练习练。”

赵桓心下一喜:“朕若封尔等三人官职,你等可愿效忠?”

郑贤等三人面面相觑,太监地位地下,谁把你当人看。皇上居然说要封官,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天外之喜。虽说有童贯这样的例子,可那是万中无一,何况那童贯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

三人‘噗通’跪下磕头不止。

“郑贤、王大宝、范广图,尔等三人听旨!”

三名太监慌忙跪地迎旨。

……

紫宸殿。

今日的早朝与以往不同,居然有三个太监在大殿之上上朝。

众臣窃窃私语,不知道皇上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北道都总管赵野看着枢密院事陆平之问道:“陆大人,这三名内侍怎么来上朝了?”

陆平之曾经当过山西抚谕使,岳飞就是他找到的。只见着陆平之神神秘秘道:“听说前日陛下考核这些内侍,想是陛下要重用了他们。”

赵野闻言来到郑贤面前,笑嘻嘻的抱着笏板拱手道:“这位内侍有些面生,敢问尊姓大名啊?”

陆平之心下嗤之以鼻,你一个堂堂的北道都总管,居然跟一个死太监低声下气,没得丢了身份。

郑贤颇不给面子的说了俩字:“郑贤。”随即不再理他,赵野自讨了个没趣。

除了康火镰、王宗濋还有吴革三人,就连李纲等人也不知道皇上想做什么。

“皇上驾到!”曹东升来到殿上喊了一声。

赵桓从偏门缓步走入紫宸殿龙椅上坐下,一众大臣开始行礼。他现在越来越有威严了,喜怒不形于颜色。

“其他事暂且搁置,朕今日早朝只有一件事。而今官员懈怠,百姓负担沉重。朕闻京郊大量土地都纳入某些官员名下,使得百姓无田可耕,无地可种。他们只能沦为贱役,而这些官员则个个中饱私囊,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朕决定成立一个机构,整顿一下官场!”

下面群臣窃窃私语,竟无一人应声。皇上这是要拿大臣们开刀啊,看来触动他们的利益了,这些臣子都不乐意了。

“怎么,没人愿意吗?”赵桓冷冷的问。

孟谷饶站了出来:“臣以为陛下此举甚为明智。岂止是京郊,全国都是如此。官员大肆从事其他产业,各种隐晦收入不断。有的更是大量霸占土地,更可怕的是某些土地都隐瞒不报,朝廷却收不到半点税赋。臣以为应该严查!”

下面群臣不敢招惹皇上,于是纷纷把矛头指向孟谷饶。

“孟大人言过其实了吧,臣是有些土地。可那都是臣花钱从百姓手里买来的,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何来霸占之理?”

“孟大人俩人吃饱,全家不饿。家里只有一个老婆子,自然开支少。老子家里几十口子,全指着我一个人养活,就朝廷那点俸禄,喝西北风都不够。不搞点副业,怎养活家口?”

“就是就是,孟大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家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小儿待养,没钱怎么活!”

“够了!”赵桓大怒:“你们这是给朕倒苦水来了?你们哭惨,那百姓呢!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去比?”

下面群臣立刻鸦雀无声,但心中却犹自不服。

“我大宋皇城司本负责监督官员,搜集情报,然今皇城司自己都已经糜烂。朕决定了,取消皇城司。”

下面群臣炸开了锅,一个部门随随便便的就被赵桓一句话就给取消了,群臣自然不干。

赵野跳了出来:“陛下,皇城司是太祖太宗留下的,是皇上的眼睛和耳朵。若是取消,陛下便不闻窗外事了。”

赵桓道:“取消皇城司,朕要重新成立一个部门!抽调禁军优秀将士,从各地公开选拔人才,成立虎衙司。”

嗡嗡之声大作,大臣们又开始讨论起来。虎衙司是什么,听都没听过。

只听赵桓继续道:“虎衙司,不受三衙管制,不归枢密院调动!不经兵部审核,可自行逮捕、刑讯、处决,由朕直接指挥,直达天听!”

众臣吓了一跳,这不是皇帝的私家武装了么。李纲居然也站出来反对:“陛下,这虎衙司不经任何部门,可自行逮捕刑讯以及处决。这岂不是凌驾于大宋律法之上了?”

赵桓点了点头:“没错!”

李纲继续道:“如此一来,岂不是会造成一些冤假错案?”

赵桓冷笑一声:“没有虎衙司我大宋的冤假错案就少了?虎衙司拥有自主审决权。开封府尹不敢查的,虎衙司查!枢密院不敢调的府衙司调!三衙不敢动的虎衙司动!总之一句话:各部门管得了的虎衙司要管,各部门管不了的虎衙司也要管!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够不够清楚?”

“陛下,这与太祖太宗治国之道不合!”陈过庭站出来了:“我大宋以文治天下,讲求的是三纲五常四维八德。陛下这样做岂非寒了天下士子的心?陈过庭抗议!”

“来人!”赵桓指着陈过庭:“将陈过庭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

大臣们心中怦怦直跳,陈过庭深得皇上器重。曾是五位辅政大臣之一,主战派代表,赵桓居然要打他的板子,可见龙颜大怒了。

有两名侍卫过来架住陈过庭,没想到这陈过庭甚是倔强:“陛下此乃祸国之兆,我大宋士大夫共治天下!陛下此举害我大宋!”

赵桓气的脸色铁青:“摘去陈过庭官帽,削去尚书右丞中书侍郎一职,押入天牢!择日问斩!”

第二百四十五章 帝王回京享天伦第一百零一章 大理国皇帝段誉第六十七章 为民伸冤周桂桐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下大同本一家第五十九章 恶贯满盈终有报第一百五十五章 摊丁入地不加赋第六十六章 煽动群众的怒火第一百七十一章 登闻鼓起惊天颜第三十八章 帝王震怒查舞弊第一百二十七章 游走后宫舌如簧第五十七章 横刀自刎保灾民第一百零五章 誓与明州共存亡第三十四章 饮恨埋骨牟驼岗第四十一章 疯子皇帝砍人头第一百七十一章 登闻鼓起惊天颜第一百八十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第六十九章 挑选嫔妃送入宫第九十六章 探囊取物夺泉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顶天立地无愧心第四十三章 卸磨杀驴留后手第三十一章 谁家鸟笼门未关第四十四章 惊天巨案惊人心第三十四章 我会好好活下去第五十九章 潜入驿站探公主第八十七章 放走报信蒙古兵第九十一章 落日坡大败蒙军第二十三章 这个狗皇帝丢了第二十九章 夜袭金营失良机第二百零六章 金兀术初战告捷第十九章 日本天皇跪大宋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理宫变迎段誉第二百二十六章 攻城活捉狗皇帝第一百六十七章 脱狼群又入虎口第七十五章 称霸一方藏心机第一百一十章 城危犹唱空城计第一百二十二章 汴京风云多变幻第七十三章 目无法纪土皇帝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制改革忠臣怒第一百三十九章 眉尖刀与黑虎服第七十一章 家有悍妻畏如虎第三十八章 帝王震怒查舞弊第四十一章 六合镇营马蹄乱第一百七十二章 科场整顿齐称快第九章 京东兵马使被擒第一百六十二章 宋夏蒙三军灭金第七十八章 拨得云开见月明第一百八十四章 死士纪要惑人心第九十六章 探囊取物夺泉州第一百零四章 金人阴谋明州危第九十五章 由来只有新人笑第七十二章 你瞅啥瞅你咋地第七十九章 三千铁甲出汴京第四十一章 疯子皇帝砍人头第三十章 御驾亲临慰将士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智若愚显智慧第六十二章 选秀纳妃帝后闹第十五章 醉杏楼下降英雄第一百零五章 重打三十大板吧第二十三章 遮天蔽日闹蝗灾第三十一章 谁家鸟笼门未关第二百二十二章 各打算盘分大金第一百八十五章 骏马奔驰在草原第四十六章 赈灾粮食无影踪第一百八十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第一百六十一章 皇家颜面荡无存第二百零九章 抛出皇帝做诱饵第一百七十一章 登闻鼓起惊天颜第三十九章 高丽叛军占王宫第一章 帝王审假银票案第二百二十七章 帝王南逃遇金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顶天立地无愧心第二十七章 羽檄争驰无少停第六章 帝王庭审云娘案第五十七章 横刀自刎保灾民第二十五章 来福客栈店小二第二百一十章 诈降上演碟中谍第一百章 一袭红衣似骄火第十一章 青楼偶遇李师师第一百三十章 生死兄弟过命情第七十四章 辱骂帝王可获罪第十一章 苦无对证自相欺第七十九章 三千铁甲出汴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悍不畏死岳家军第一百零三章 宋廷危卵不自知第二百二十六章 攻城活捉狗皇帝第一百零三章 宋廷危卵不自知第一百四十三章 与民生息强国梦第二百四十一章 逼帝禅位人心暗第二百四十四章 黄袍加身迫称帝第二百二十五章 宋军被围帝王危第四章 人人叫我狗皇帝第四十二章 暂不出兵援高丽第二十章 铜为镜可正衣冠第五十一章 帝王迎娶田盈盈第三十四章 饮恨埋骨牟驼岗第一百六十四章 造船美洲偷玉米第三章 打你屁股没商量第二百一十三章帝王指挥攻城战第一百四十章 宋军设伏敌中计第一百八十四章 死士纪要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