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忠言逆耳利于行

赵桓收到吴革的奏报着实吃了一惊。李邦彦,宰相啊。盲目的动了他会引起国基不稳。

“吴革,万不可草率行事。你速去将李锐和王孝迪捉拿归案。没拿到真凭实据之前,李邦彦先不要动。”

“遵旨!”

枢密院事李锐府邸大门紧闭,吴革带领御前侍卫拍着大门。

“开门!快开门!”

“大人,门闭上了!”旁边侍卫躬身道。

吴革心中掠过一丝不祥:“给我撞开!”

“是!”侍卫得到命令立刻开始撞击大门。

“砰!”的一声。大门撞开,吴革带着侍卫闯了进去。

等他们到达中厅的时候大吃一惊,李锐已经吊死在自己房梁之上。

“报大人。小人搜遍了府上,没有发现其他家眷。”过了一会儿侍卫小队长跑过来躬身道。

吴革在李锐家中厅坐了下来。很明显自己抓了城门官兵已经打草惊蛇,李锐上面肯定还有保护伞,那就是李邦彦。

单靠猜测的话。李锐应该是将家眷交于李邦彦处理,自己畏罪自杀。

“速去王孝迪家!快!”吴革急匆匆的站起来就跑。

吴革几乎是一路奔跑着来到中书侍郎王孝迪的家,后面的侍卫铁甲铮铮的跟着。路边老百姓看到这架势肯定是官府又要抓人了,居然出动侍卫,不知道哪位大臣又要倒霉了。

人群纷纷避让,吴革他们跑到王孝迪家,这次王孝迪的府邸大门是敞开的。

吴革他们纷纷冲进去。果然不出所料,王孝迪家里一样空无一人,就连奴仆都被遣散。

吴革一挥手:“搜!”

身后侍卫立刻分成两队,围着王孝迪家里开始搜捕。

吴革带着几名侍卫闯进客厅,王孝迪居然坐在客厅椅子上。

吴革长舒了一口气:“王大人,跟我们走一趟吧!”

王孝迪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笑了笑。随即嘴角溢出鲜血,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吴革大惊,一个箭步抢上。他探出手指摸了摸鼻息,已然气绝。

吴革闭着眼睛,敌人太狡猾了。线索就此断绝,看来这桩案子又是一桩悬案了。自己虽然怀疑李邦彦,可是没了证据。

北方战事已平,种师道不日即将凯旋回京,整个汴京城张灯结彩喜迎凯旋之师。

群臣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要准备赵桓登基大典和皇后册封大典。

这朝堂之上也没有了往日的剑拔弩张,大臣们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白时中手拿笏板,喜滋滋的道:“陛下挫败金兵,扬我大宋雄风。臣以为这登基大典应该多做准备。应该风风光光。”

“臣以为白大人此言甚是。这登基大典马虎不得,礼部应该多做准备。”李邦彦也站出来帮腔。

“陛下,臣以为不可。”李纲站出来:“陛下。眼下金贼刚撤,百废待举。国库空虚,一切应从简。”

白时中皱了皱鼻子,反感道:“李纲大人,能不能每次别这么扫兴。登基大典是国之重事,关乎朝廷兴衰,怎能马虎。”

李邦彦也白了李纲一眼:“就是,李纲大人呐。这别的可以省,登基大典可不能省。一定要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才好。”

这次赵桓非常同意白时中和李邦彦的做法。妈的,当皇帝不就是贪图享受吗,这登基大典自然要风风光光才是。只是自己最在意的还是纳妃一事,怎么他娘的就没有个大臣跳出来提选秀女之事?

赵桓清了清嗓子:“礼部尚书庞中华何在!”

人群中走出一位花白胡子老头:“老臣在。”

“这登基大典和皇后的册封大典你给朕算一算,大约需要多少银两。”

“这个,陛下。加上礼服,器具,祭天,祭祖,礼乐,膳食,百官朝贺,万民,犒赏,大赦。总计约需白银一百三十五万两足矣。”

赵桓一惊:“这么多?户部侍郎何在?”

人群中一个精瘦老者,手拿笏板:“臣孟谷饶叩见陛下!”

“孟谷饶,户部还有多少钱?”赵桓问。

孟谷饶两眼一翻:“陛下问此作甚!”

赵桓不由得气结,你他妈的说我问这个做什么。但当着臣子的面不好发作,只好道:“自然是为登基大典之事。”

孟谷饶两眼看天:“陛下若是要登基大典,臣只有纹银二十万两。陛下若是要赈灾,边防,军费,臣能拿出三百万两。”

妈的,赵桓暗暗恼怒。大臣中总有这种不怕死的硬骨头。

白时中不乐意了:“孟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户部有银子,为什么不肯拿出来。这区区二十万两能干什么,还不够一顿饭钱。”

孟谷饶两眼一瞪:“老臣还是那句话,陛下若是要赈灾,边防,军费。老臣就是勒紧裤腰带不吃不喝也给陛下凑出三百万两银子来,若是登基大典,臣只有二十万两,爱要不要!”

“你!”白时中大怒。

“好了,”赵桓一摆手:“孟谷饶,朕知你是位贤臣。朕好歹也是个皇帝,二十万两是不是少了点?”

这孟谷饶精瘦孤傲,偏偏就不买账:“老臣说了,登基大典只要二十万两。”

赵桓皱了皱眉头想发作,但还是没有说出来。他知道不能再让这种良臣心寒。当下强忍怒气:“孟爱卿啊,就当是朕借你的。这样吧,五十万两。其中三十万两呢,你每年从后宫开支里扣除一点,朕分期五年还清。爱卿以为如何?”

没想到这孟谷饶又臭又硬:“陛下既然这样说,那臣只好答应。三十万两,十万两借与陛下,两年连本带利还清。”

“四十万两!”赵桓想讨价还价。

“三十五万两,极限。陛下不同意就当臣什么都没说。”

“成交!”

下面大臣纷纷窃窃私语,说这孟谷饶不识抬举。把个登基大典弄得如此小家子气,这怎么彰显我大宋脸面。

李纲倒是对孟谷饶颇为赞赏,他笑着对孟谷饶道:“孟大人清正廉明,为民着想。李纲佩服。”

没想到这孟谷饶极是孤僻,他冷冷的看了李纲一眼,嘴里“哼!”了一声,对李纲也爱答不理。

孟谷饶,为官清廉。只是为人孤傲,不喜合群,一直未收重用。徽宗时期因为不拉帮结派,没影响到蔡京童贯集团的利益。他们为了在世人前做个样子,蔡京等人并没有排挤他,给了他个户部侍郎的位置。

没曾想孟谷饶这个户部侍郎又臭又硬,很不给徽宗面子。徽宗想办他又苦无证据。此人不贪不嫖,家徒四壁。又不拉帮结派,实在没啥由头治他的罪。

没办法最后蔡京等人将财政大权调给了三司,户部只是个空衔。赵桓登基才重新把财政大权又交给了户部,此刻他又尝到了这老头的苦头。当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PS:宋朝每年税收一亿多万贯,换算成银两却不是不多。明朝税收每年四百万两,赵桓因征战国库耗巨。二百万两银子又给了完颜宗望,后户部只剩下不到三百万两纹银。

第七十一章 家有悍妻畏如虎第六十九章 马弩布阵显神威第一百零五章 重打三十大板吧第五章 文德殿下召李纲第六十六章 煽动群众的怒火第二百四十章 毒医面圣藏心计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夏和同为一家第四十二章 小人物生存法则第六十章 儿女贱如两袋米第一百五十一章 功败垂成帝王恨第十章 油炸金新狗皇帝第四十一章 六合镇营马蹄乱第一百二十四章 宽爱仁厚废酷刑第一章 龙船来信囚天皇第六章 遇上土著桃花劫第三十六章 砍头不过风吹帽第一百零五章 重打三十大板吧第一百二十章 苍天无眼断忠魂第九十四章 挟持家眷登城墙第二十三章 遮天蔽日闹蝗灾第二百二十一章 校场比武竖威名第四十九章 秦桧夫妻齐涉案第二百三十九章 铤而走险为争权第一百章 十万大军赴山西第二百四十章 毒医面圣藏心计第二百一十一章 岳飞大破拐子马第二百三十六章 净凉毒医胡疯子第十八章 落魄郡王诓银两第一百三十六章 高丽平叛献降表第三十四章 书生落魄包子铺第二百二十七章 帝王南逃遇金兵第二十六章 况乃国危若累卵第六十二章 莫欺少年不长智第一百零七章 帝王出征犯桃花第二百三十九章 铤而走险为争权第一百八十一章 康王余孽急跳墙第一百四十九章 洞察一切虎衙司第八十四章 你欠了我一条命第六十二章 莫欺少年不长智第二百一十六章 金人坑杀西夏军第八章 设计调重兵大将第一百五十五章 摊丁入地不加赋第一百六十章 岳飞设宴迎降敌第二十三章 这个狗皇帝丢了第四十七章 神秘人物终落网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国之母重要性第一百三十二章 洞房花烛夜深深第二十九章 九仙山下品茗茶第七十七章 狗急跳墙李清远第六十五章 官府发放赈灾粮第六十九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九十一章 落日坡大败蒙军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骑红尘妃子笑第十九章 日本天皇跪大宋第一百五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五十四章 我自将心比明月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制改革忠臣怒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殡天帝王哀第一百零四章 金人阴谋明州危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人欲动心不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攻城活捉狗皇帝第一百八十三章 人间长久身难得第八十四章 你欠了我一条命第四十八章 科场弊案崭头角第一百五十九章 巧使追兵反间计第四章 人人叫我狗皇帝第一百零一章 大理国皇帝段誉第一百二十一章 御驾亲征凯旋归第四十二章 暂不出兵援高丽第七章 剐刑处死俩畜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岳飞大破拐子马第一百零二章 密谋联合侵大宋第十三章 开放包容的大宋第三十五章 男欢女爱为赌约第二百二十六章 攻城活捉狗皇帝第八十四章 拨开云端见青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与民生息强国梦第十二章 帝王风流隐床底第八十章 充军发配任高职第四十一章 疯子皇帝砍人头第八十九章愿为忠臣安可得第二百四十五章 帝王回京享天伦第一百四十章 宋军设伏敌中计第八十六章 烧杀掳掠如地狱第二十六章 帝王决心审贪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眉尖刀与黑虎服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夏国全面收复第三十一章 谁家鸟笼门未关第八十九章愿为忠臣安可得第九十六章 忠臣良将岂可弃第二十一章 宋军擒鸟仁天皇第一百零九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七十四章 弃卒保帅打师爷第二百零二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一百八十八章 暴揍秦桧泄私愤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蝉脱壳逃宋境第一百零三章 宋廷危卵不自知第三十四章 书生落魄包子铺第七十八章 拨得云开见月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首次入高丽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