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被瓜分了

翻开了王宁泽的小书包,就好像翻开了小宝库,里面的东西不时让几位大佬出惊呼赞叹。

启蒙三宝,《千字文》起源于南北朝,在市面上就能买到,至于另外两本,都是起源宋代,王宁安见市面上没有,就大大方方弄了出来。

抄书这个玩意,只要干多了,也就习惯了,自从抄了《三国演义》之后,王宁安越无耻了,只要有好处,一点也不排斥。

其实在王宁安还小的时候,他就识不少字,这都要归功老娘白氏,她是商人之家,从小读书识字,接触算术记账,白氏很有天分。

后来嫁给王良璟,等到王宁安三五岁之后,白氏就不断教给儿子一些东西。相比起进学堂读书的王宁宏,王宁安的学问并不差多少,这也是他向往学堂的原因。

大儿子不用管了,两个小家伙却越来越大了,白氏主动担负起教导王宁泽和王洛湘的责任,还让王宁安去买一些启蒙书籍。

王宁安在市面转了一圈,除了《千字文》之外,其他的启蒙读物,什么《仓颉篇》啊,《急就章》啊,可读性不强,根本不适合小孩子。

抽空,王宁安把《三字经》和《百家姓》弄了出来,白氏如获至宝,王宁安干脆又给弟弟和妹妹弄出了识字卡片,还做了一个黑板给老娘。

两个小家伙很是聪明,白氏教的也好,没用多长时间,他们就认识了不少字。

后来有了兴学的念头,培养急需人才,王宁安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算学,堪称一切的基础,他挖空心思,写了两本小册子,一个是《算术入门》,一个是《几何初探》。

算起来还是黄河决口之前,距离如今差不多半年时间。

白氏原本就善于记账,算术本领很高,她一面学习,一面教给儿女。渐渐地很多村子里的孩子都被吸引过来。

丈夫和儿子在前面平叛,白氏的心也悬着,索性就教这些孩子,一来能更好笼络部曲,二来等到他们长大,也能帮到王家。

白氏想不到,她的无心之举,竟然帮了王宁安的大忙。

在知道韩家要来踢馆,王宁安就挖空心思,要怎么挡住韩家,尽量把王家的子弟送进学堂。

当他得知老娘教了一两百个孩子算学的时候,立刻大喜过望。

五道题目,其中经义和策论很难,即使是韩家的子弟,能答上来的也不多。至于诗词,由于改成了填空题,大多数用心的孩子都能填上,等于是白送分。

所谓智力题和算术题,就是王宁安挖的坑。

王家子弟只要拿下了智力题和算术题,再加上诗词题,稳稳三分,就有了入学的资格,至于韩家子弟,他们只能在经义和策论上面下功夫,如果真的能答上来,没说的,也有资格入学。

只是这两道题是苏老泉出的,他按照自己两个天才儿子的标准衡量别人,出的题十分艰难,愣是弄得韩家子弟只有13人通过。

总体来说,王宁安偏袒自家人,但是也不能算太过分。

至少算学部分,就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五弟,今日方知天外有天啊!”韩绛说完,冲着王宁安深深一躬,“光是算学一道,我韩家子弟就多有不如,可笑韩某不自量力,惹笑话了。”

不愧是大家子弟,韩绛温文尔雅,气度不凡。

虽然有些不公平,可韩家是什么积淀,弟子不能在各个方面压倒人家,就已经输了,没有什么好说的。

就连韩维他之前气势汹汹,见识了王宁泽的书包,也老实了。

“我小觑了天下英雄,我向你们道歉。”

韩家兄弟这么快就低头了,王宁安倒是有些意外,心说砸场子的不该一直闹吗,哪怕无礼也要折腾,把脸送过来给自己打?

偏偏碰上了两个棉花包,有劲儿使不出啊!

王宁安有些迟疑,身为山长的欧阳修却话了。

老夫子是标准的道德君子,他觉得王宁安为了学堂出力很多,多招一些王家子弟,无可厚非,但是学校毕竟是学校,要有规矩,靠着偏题怪题,把有潜力的学子挡在外面,实在是说不过去。

“第一科就暂时如此,下一科务须提前三个月,公布考试范围,以免应考学子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欧阳修说着,又抓起《三字经》冲着王宁安晃了晃。

“这本是你编的吧!”

“嗯。”王宁安老实回答。

“老夫回头替你上书,献给陛下,以后天下学童启蒙,怕是都要念这一本了。”

欧阳修一锤定音,王宁安可是满心怒火,之前《三国演义》献上去了,自己一个铜板都没捞到,这次又把《三字经》抢走了,那可都是钱啊!

正当他要说两句,韩维突然笑着拱手。

“恭喜小友了,从今往后,天下蒙学童都要尊小友一声老师了。”

哎呦!

还真是!

Wωω т tκa n c o

王宁安稍微一愣,试想每个小孩子,都捧着《三字经》蒙读书,谁还能忘了作者啊,到时候自己的名气必定扶摇直上,好处大大滴!

“永叔,顺便把这本《百家姓》也献给陛下,陛下应该会喜欢的。”晏殊补充道。

能不喜欢吗?

百家姓他们老赵家可排在了第一位!

正是看了《百家姓》这几位大佬才坚信两本书是王宁安所做,这个小混蛋,年纪不大,惯会拍马屁,而且拍得无形无相,妙不可言,一本小册子,把皇家放在第一位,那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只是这么好的马屁手段,以往怎么就没想到?

晏殊别提多懊恼了,假如当年自己也这么善于拍马屁,没准这时候还宰执天下呢……果然自己太老实了,说多了都是泪!

几位大佬抢走了两本书,又注意到了《算术入门》和《几何初探》,这两本王宁安虽然借鉴了后世的教材,但是总体来说,是出自他的手笔。

不同于《九章算术》那种完全从实例出应用算学,王宁安在两本书中,灌注了数学逻辑,有着严谨的推导过程,总结了一般的公理和定理。至于后面,更是有丰富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

由于是给弟弟妹妹学的,很通俗,也很有趣,别说学童喜欢,就连这几位老货也大受启。

“我以为算学乃是六艺之一,更应该作为我六艺学堂的立身之本,这两本书,就作为算学教材,非六艺门下,不得学习!"

欧阳修又一次剥夺了王宁安的著作权,顺道他又把王宁泽书包里的识字卡片也拿走了。

每样东西,都有一个简单的图画,配上文字,很容易记住,绝对是开蒙的好东西,也要推广。

搜来搜去,王宁泽的小书包都空了,弄得小孩子都快哭了!

你们这帮坏人,哥哥给我的东西,都被你们抢走了!

王宁泽攥着小拳头,恨不得给欧阳修一顿胖揍,打得老东西找不着北。

难得,瓜分了这么多好东西,欧阳修总算良心现,有些惭愧了,拿了人家的东西,不能白要吧!

“宁安,你跟我过来。”欧阳修率先起身,直奔旁边的小客厅。

第495章 醉翁有麻烦了第1056章 他在养熊猫第140章 先忧后乐第1109章 宽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714章 没有杀不得的人第452章 盐降价了第534章 帝王心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741章 喜欢内斗的宋人第1127章 新的议政会议第838章 无耻的三个境界第229章 下马威第223章 教育小王爷第712章 封王第209章 什么是好男儿第837章 产业升级第508章 决战公堂第539章 大杀四方第415章 三皇之战第435章 小心文彦博第471章 围剿崔家第933章 牢头变知府第1026章 银行不能倒第703章 装疯第568章 张方平的真正使命第604章 官都没人要第94章 王良璟的无本生意第1008章 大金国立第327章 辽国有点惨第567章 真正的对手第990章 皇者之战第997章 契丹国灭第312章 汴京的外卖小哥第793章 忧国忧民老臣心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学校第545章 战争有红利第69章 天价美酒第468章 丧心病狂第482章 孩子奴赵祯第1157章 金融势力覆灭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775章 集体变脸第429章 告御状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没错的第889章 一万年太久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513章 很尴尬的贾相公第840章 满朝皆敌第882章 咸鱼翻身的文彦博第745章 冯京落网第50章 御批三国第133章 一道难题第57章 乐极生悲第811章 清官也杀人第686章 自投罗网的两个蠢货第889章 一万年太久第317章 全城总动员第640章 意外的收获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330章 兵行险招第838章 无耻的三个境界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357章 王家武士团第769章 逼宫政事堂第882章 咸鱼翻身的文彦博第401章 一匹马一个强国第266章 调教纨绔第94章 王良璟的无本生意第174章 老将王德用第244章 聪明的苏小妹第718章 宁死也不去西域第388章 中毒第533章 你们做谁的官?第977章 粮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国第142章 杀还是不杀第755章 昏君吾自为之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297章 决战之开门第26章 从天堂到地狱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459章 他们这是欺君第227章 改造辽国计划第569章 演戏第93章 实话不好听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981章 天兵压境第590章 拜师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头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48章 声闻于天第13章 祖宗显灵第1138章 王雱真疯了第201章 小女婿上门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会第1061章 真打起来了第636章 别放走了铁鹞子第830章 儿子最多的人第920章 漕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