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结纳下

三十六、结纳(下)

他心中在想庄子的小主人何时出来,而赵与莒此时也在想着该见这批孩童了,便向石抹广彦道:“石抹东家若是不急,不妨在此住上一宿,我还要去见那些孩童,就先失陪了。”

“且慢。”得了赵与莒指点,石抹广彦心情大畅,听得赵与莒这番言辞,忙起身又拱了拱手:“少君,我自临安来,倒是在城里见着件稀罕物什,便买了带了过来,现今应搁在门房,少君让贵府管家搬来吧。”

赵与莒一愕,听石抹广彦说来,这应当是特意送给自家的礼物,只是不知他所说的稀罕物什,究竟是何种东西。便点了点头,命人去将东西搬来,不一会儿,赵子曰神情古怪地进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两个扛着木盒子的庄客。

只一看到这木盒子,赵与莒便知道其中何物,忍不住笑了起来。

“此物名为刻钟……少君何故发笑?”石抹广彦正要介绍自己送来的礼物,却看到赵与莒的笑容有些异样,再看到赵子曰也是一脸古怪的笑容,心中一动,出言问道。

“实不相瞒,这刻钟……却是我家做的。”赵与莒终于未能憋住,哈哈大笑起来。

石抹广彦先是一愣,接着也哈哈大笑起来,他买了别家的东西再送给别家,虽说有些尴尬,却也是无心之中的巧合。

“少君竟有如此神机……”石抹广彦笑过之后赞道:“听那金店掌柜说这用的是诸葛武侯木牛流马之技,我原先只道是商家自吹,如今倒信以为真了。”

“家中新请的西席极善机巧之物,此物是他与几名巧匠,费了老大的力气,方制得出来。”赵与莒微笑摇头:“他倒未曾说这是木牛流马之技,只是他家中清贫,我见了以为此中有生意可做,便将图纸买了过来,又与左近一富户协力,制这刻钟补贴些家用,倒是让石抹东家笑话了。”

“少君,我有一不情之请。”石抹广彦此时已经没了自赵与莒处挖人的心思,他顿了顿,颇有些难为情地道:“我身受少君厚恩,又得了少君指点,原应结草衔环以报,只是家中尚有血仇,不可于少君身前长久侍奉,只能以此聊表寸心。”

他一边说一边掏出一叠会子来,虽然不知是多少,但赵与莒猜想不会少于两万贯。此时会子两贯只值现钱一贯(注2),但这一叠,至少将赵与莒借他的还了回来。

“石抹东家,此为何意?”赵与莒淡淡地瞄了那叠会子一眼,然后直视石抹广彦:“上次东家来时立的字据尚在,莫非要我拿出来?”

想起那近乎儿戏的字据,石抹广彦哑然,他立字据原本是附应赵与莒之举,没料想赵与莒竟以此拒绝收纳他归还的钱款。他看着赵与莒好一会儿,摇头苦笑道:“小可欠少君的,看来是还不清了。”

赵与莒微微一笑,起身拱了拱手:“石抹东家信、智、勇,又是为父报仇的一片孝心,我是极为敬佩的,故此略助绵薄之力。我心中当石抹东家如自家兄长,还望石抹东家莫要见外。”

听出他言语中之意,石抹广彦只是略一踌躇,便抱拳长揖:“愿拜见令堂。”

以古人之礼,正式以晚辈之礼拜见他人之母,便是结为挚交了。石抹广彦自思若是两人结义,那自己年纪远大于赵与莒,应是大哥,只是如此定下长幼尊卑,莫说赵与莒未必同意,便是他自家心中也觉不妥。既是如此,只是以晚辈之礼拜见赵与莒母亲,与赵与莒结成忘年之交,便是最好选择了。

赵与莒闻言点头道:“敢不从命?”

“我字彦士。”石抹广彦指了指自己,却未曾问赵与莒之字,以赵与莒此时年纪,也确实没有字。

安排好石抹广彦拜见母亲之后,赵与莒轻轻吁了口气,为收揽这个石抹广彦,他投入不少时间精力,如今总算正式定交。自现在开始,他便可在大多数事情之上信任这位契丹后裔了。

石抹广彦并未多做停留,拜见过全氏便告辞离开,那座刻钟却依然留了下来,虽说郁樟山庄已经有了大大小小五六座刻钟,可总不能让石抹广彦又将之带回去。临别之时,赵与莒自然婉转地提醒石抹广彦,莫将在郁樟山庄见闻传出去,石抹广彦虽是不知为何如此,但赵与莒既是说了,他自然满口应承。

送走石抹广彦之后,赵与莒终于有空去见见新来的孩童了。此时这些孩童足足候了一个时辰,早已站得东倒西歪,有人甚至不顾禁令在窃窃私语,见赵与莒未出来,龙十二等人也未喝斥,只是远远见着赵与莒的身影之后,他们立刻喝道:“起身,肃立!”

秦大石极是佩服这几个与自己年纪相差不多的学兄学姐,他们六个人却是从始至终都挺直站着,只是过段时间换只脚休息。听得喝斥后,孩童们乱糟糟地站了起来,队列有些歪歪斜斜,加之他们衣衫褴褛,看上去倒象是一群小叫化子。

赵与莒阴郁着脸,眉头微微皱着,快步走上了那石台。他向下望了望,七十余双眼睛都盯着他,有些人与他目光相对时,便不自觉地移开他视,只有两三个人与他对视。

这其中便有秦大石。

赵与莒暗暗记下这几个敢与他对视之人,这些人,若不是极为质朴,那便是胆量极大。他抿了抿嘴,目光便得更加冷竣,孩童们想起学兄学姐们的交待,虽说还是那乱糟糟的队伍,不过倒都屏息凝神,不敢发出声音。

“今日初见,记住一句话,你们便可留下。”赵与莒给予这些孩童的见面礼,仍是他的两个凡是:“凡是我说的便都是对的,凡是我交待的便要坚决去做!”

孩童们原本以为他会唠叨好一会儿,没料想他就只说了这一句,便转向陈任等人:“教他们背家规,背完有晚饭,背不完便饿着!”

陈任等人凛然应诺,他们都想起自己初来时的情形,李邺与龙十二难得地对望了一眼,又相互翻了翻眼睛,无声无息地哼了一下。

注2:南宋滥发会子是一严重问题,孝宗时曾大力整治过,到了史弥远手中又故态复萌,两贯会子值现钱一贯,实际上已经是比较好的兑换价格了,至于此时(1212年)是否是这个价格,因为史料搜集不易的缘故,作者尚不能肯定。小说家言,读者姑且信之。

一九九老虏惶恐临天诛二九三和光同尘听道途三一四嫁衣二七一岂能巨细无漏遗三十二船场下二零五顺水推舟引洞蛇二四四黄金万两火车响一五一肘下常备善后方一三六御苑学种昭烈圃二六一愿将铁轨致天下五十四抱丝贸皮何所求第三十八章一二六岂意周公害成王九十一我承天命降世间二六四孰为鹬蚌孰渔翁二八四炼其魂兮丧其胆一四一奉诏奏请驱史党二三零清明上河心思宋三十三史弥远上一五三富贵岂可忘旧贤二七二安知血海坏攀篱八十四昔日亚夫屯细柳一八四伏罗织网捕狡雀一十五事端上二四二唯恒产者有恒心三二一生当其时六十五好风一五四金银过市何招遥一百炮作霹雳狡兔惊三四三慷慨赴死易三十一春好下一五九虎贲却月济柔刚二四零张驰有度天子政三一二未定二五二南国天子何许人二六九流不尽之兄弟血三零九檄文六十七沙中总能淘赤金第三十九章二六七大石临敌三不战九十六卿乃佳人总多情二八二夙夜忧叹心不同一八零为民生利方至尊二零八早藏伏兵待良机三二零乡老勋议六十五好风六十四谁道仙山无处觅二十六拜师下五十二莫道巾帼逊须眉三二六大战略第四十三章三零四武人十相识上一四六献土下拜真吾主第四十章一八八朕判虏死孰执剑二五九铤而走险奋一击第四十二章二三一五步一计似卧龙一七六国子监前拦国子三六二北巡三四四从容偷生难二十八无赖上二九零白驹过隙休蹉跎八十四昔日亚夫屯细柳二四四黄金万两火车响一三七京畿暗伏背嵬营七十七渡罢沧海有故交二六六虏胡虽狡何所惧一六六淮北有意来金使一七六国子监前拦国子四十九怒向海隅弃贼尸一零一忠不畏死陈少阳一九三胆破心惶溃穷寇一五七天子壮丽以重威一四零暗行密道通春来第三十七章五家规上一一八自古工谗常掩袖一八零为民生利方至尊三零二设局三一四嫁衣一三一巧计可使狼变羊四十三毒蛇下二一六岂唯小人坏国事八十四昔日亚夫屯细柳二零四千里救灾急先锋三一九大宋龙骑兵在此二十五孔明灯下第四十章八十九浮生半日难得闲二七六一朝兵败如山倒三三一天理公道人心二三二慷慨取义沈六娘三十一春好上一七九量尔虏酋岂吾主三六零南洋之血二零三挟威宜行练新军二十二秀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