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论帅(中)

“张龙,赵虎,泡壶好茶。

韩旭搁下手中的狼毫笔,‘揉’了‘揉’略微发酸的手腕,朝着外面叫嚷道。

牢中的日子虽然清静,可惜实在是太无聊了点。时间长了,能让人忘记时光。是以有句话叫:“外面一日,牢中一年。”

虽然韩旭还不至于感到度日如年,但最近几日也感到了一阵阵腻烦。

除了练练皇绝功,就只剩下了泼墨挥毫。

练了数天‘毛’笔字,感觉似乎进步不小,对着桌上自己的作品,他不时的点点头,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水放在面前,颗颗碧绿的牙尖倒立在水中,伴随着微小的‘波’动而上下沉浮,端得是美妙与写意!

张龙和赵虎两个大老粗,以往泡出来的茶不是茶叶放多了,就是茶叶放少了,亦或泡茶的水都没烧开。可今个倒是奇怪了,这茶泡得那是相当的有水平。

韩旭抬起头,刚想赞扬下这两家伙泡茶的手艺有进步,可看到身前之人时,当即楞住了:“怎么是你?”

“呵呵,难道就不能是本王?”赵光义微微一笑,潇洒的朝着自己指了指。

韩旭微微一愣,这才想起赵光义的身份---开封府尹。

而如今他被关押的地方,正是开封府的牢房。说句不好听的话,韩旭事实上是落在了赵光义的手中。

“怎么,韩兄不欢迎本王?”赵光义见韩旭楞着不说话,不禁为自己这突然的举动而甚感满意。他最喜欢看别人吃惊的表情,那说明他做到了出其不意,他的所思所举达到了一般人猜测不到的地步,这就是“难测”。

看着桌面上龙凤凤舞的几个大字,赵光义点了点头。论文采他自认比不过韩旭,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懂得欣赏。和赵匡胤一样,身为弟弟的赵光义,也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当年在宋州归德军中,他几乎是书不离手。

“宁静以致远!好字,好意境!”

“晋王爷说笑了,草民这几个字也就是意思意思,几斤几两草民心里还是有数的。”韩旭终于回过神来。虽然没想到赵光义会进来看他,可赵光义前来的目的,他已经隐隐猜到了几分。

“韩兄谦虚了!”赵光义自顾自的找了张凳子,干脆坐到了韩旭的对面,笑眯眯的看着韩旭道:“不知韩兄住在此地是否还习惯?”

习惯个屁?韩旭心底暗骂不已。

不过,转念一想,身为开封府尹的赵光义,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眼皮底下发生的事?或许这牢房里的改变,早已被赵光义看在眼里,而且是默许了韩府丫鬟们的举动。

想到此,韩旭朝着赵光义拱手道:“草民多谢晋王爷。”虽然不喜欢赵光义,但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毕竟这是人家开封府尹的地头。更何况如今的他已是白身,而非之前的大宋平西郡王。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赵光义摆了摆手笑道。

说到这,赵光义看向韩旭的目光变得惋惜不已,深深一叹道:“韩兄如今削去爵位,入了大牢,这都是皇兄的旨意。说实话,本王最佩服的就是韩兄这样情深意重之人,为了我那侄‘女’的幸福,甘愿冒着被罢官的风险也要慷慨直言。如此重情重义之人,这世上也不多了。

想那南唐算个什么东西?即便是他们的齐王也比不上咱朝廷的郡王不是?作为臣子,本王当然遵从皇上的任何旨意;可身为皇弟,本王倒认为皇兄这事做得不慎妥当。为此,本王还找过皇兄几次,请求为韩兄官复原职……可惜,皇兄一意孤行,怪只怪本王能力有限,不能为韩兄开脱,本王是深感不安呐!”

啥意思?韩旭被赵光义的话说得一愣一愣的。

若说赵光义最佩服重情重义之人,或许又可能;但若说赵光义能为了他这件事而去找皇帝说情,打死韩旭也不相信。要知道在赵匡胤的面前,赵光义可是一直表现得恭恭敬敬,任何事情都不会违背赵匡胤的旨意。

为了一举扭转唐末后的伦理伤势,自打立宋后,赵匡胤一直强调的就是“君臣父子之纲”。整个大宋朝,如今可算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一个节度使有能力反抗朝廷。这在加强赵匡胤中央朝廷统治的情况下,更是增加了皇帝的威严。

“不过,韩兄放心,只要有机会,本王一定会向皇兄进言,怎么也不能让我朝的大功臣呆在牢里吧。”赵光义义正言辞的说道。

韩旭赶紧躬身道:“那就多谢晋王殿下了。”

说这话的时候,韩旭表现得相当的感动,就差点两眼泪汪汪了。一副受尽冤屈,终于要沉冤得雪之态。当然,若是能再上去抱住赵光义的大‘腿’,大呼几声“赵青天”或许效果会更好。

赵光义双手虚扶,对韩旭这样子似乎相当的满意。

两人就着茶水,对饮一番后,赵光义再次说道:“凡是大宋的子民都知道韩兄对我朝的贡献,平荆南、灭后蜀,此等功绩即便是位居相位那也是不为过的。虽说韩兄在朝堂上说出了那番话,但本王认为无论是削去韩兄的王位还是投韩兄入牢,皇兄做得都是过了点。”

说到这,赵光义淡淡的看了韩旭一眼,饶有所意的说道:“若是本王的话……罚韩兄一年俸禄,闭‘门’思过,足以。”

倘若是别人,或许认为赵光义这话有点不敬,毕竟是在背后说皇帝的不妥,但他们绝对听不出赵光义话中真正的意思。

可韩旭是知道历史的发展的,赵光义这话深层的意思那就是“若他赵光义是皇帝,绝对不会严惩韩旭。”

“草民惶恐……”闻听赵光义的心声,韩旭心中早已是‘波’涛起伏,但表面上他除了得表示感动外,还得装出一副茫然的表情。

赵光义说了很多,而换来的却是韩旭那不是“多谢”,就是“惶恐”的回答,没有一句话是到他想要的正题上的。

到底是韩旭不明白呢?还是故作不知呢?赵光义不想去猜测,也不愿再猜测下去。

于是,赵光义收起原先笑咪咪的表情,面‘色’一变,盯着韩旭的双眼,认真的说道:“韩兄是聪明人,本王也不再拐弯抹角,本王只要韩兄的一句话。倘若韩兄点头,本王保证不出三日,韩兄就能走出这开封府牢。”

说着,见韩旭迟疑不决的表情,赵光义咬了咬牙,又道:“芸儿是本王的侄‘女’,本王当然得为侄‘女’的终身大事考虑,本王会为韩兄做媒,保证韩兄能和芸儿有情人终成眷属……至于韩兄的郡王爵位,本王目前没有把握。但本王在此保证,即便韩兄出去后不能立马恢复爵位,本王也定然让韩兄在不远的将来恢复郡王爵位,甚至更高……”……--aahhh+26091401--

第370章 大战慕容龙城(中)第390章 平西王vs晋王(上)第407章 反间计第376章 地宫,天可汗宝藏(上)第342章 错误的决定?第377章 地宫,天可汗宝藏(下)第349章 救还是不救?第348章 大战渝州城(下)第80章 慕容延钊第435章 大辽耶律休哥(下)第220章 一缕青烟万事休第74章 登闻鼓(上)第379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第374章 九幽阵破第421章 救援镇州第269章 ‘三花不聚顶’神功第127章 八百里加急第391章 平西王vs 晋王(下)第356章 屠城第402章 私奔第452章 一两银子的天价第477章 赵普的信仰第280章 摩尼圣女(上)第432章 一箭之威第208章 扬州攻城战(三)第145章 韩太公独钓春江鲫第430章 汉家男儿第172章 面前李重进(下)第260章 来武的,你们更不行第225章 招安杨继业第20章 书房内的唠嗑第74章 登闻鼓(上)第21章 朱夫子拜师第272章 打狗棒?(上)第275章 秦雨山和李婉儿的相见(下)弟284章跑路下第313章 领兵出征第1章 汴梁小乞丐第308章 一封密函第65章 逼婚?上门推销女儿第340章 连下五城(下)第225章 招安杨继业第311章 征西将军(下)第42章 青帮的请柬第300章 韩旭骂娘第22章 鸡是这样吃滴第337章 捷报!哀报!第41章 没缺点的男人第228章 三件事第321章 水军投降第243章 城头,镇州之战(二)第342章 错误的决定?第157章 雷公咀第456章 萧无极围城第431章 一惊一乍中的喜和忧第392章 一件蟒袍第407章 反间计第433章 戏耍萧燕燕第41章 没缺点的男人第448章 掳截萧燕燕(下)第416章 南下,辽国铁骑第91章 御街血战第476章 清君侧(下)第59章 赵匡胤的小算盘第2章 这是找到组织了?第307章 哗啦哗啦(下)第349章 救还是不救?第70章 乞丐大游行第25章 父女第197章 狗刨式(下)第256章 兰桂坊第391章 平西王vs 晋王(下)第376章 地宫,天可汗宝藏(上)第242章 决战凤凰台第321章 水军投降第159章 水淹江心岛(上)第29章 你就是那说书的?第310章 征西监军(上)第305章 吐血买卖第32章 秦雨山归来第355章 第三条路的选择第95章 以身犯险第59章 赵匡胤的小算盘第229章 赵匡胤回京第473章 进宫第435章 大辽耶律休哥(下)第50章 混乱一夜,西门吹雪第87章 福宁殿冲突第140章 奇怪的府邸(下)第417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第142章 打草惊蛇(上)第136章 断臂第232章 史上最悠哉的节度使(下)第195章 兵围杨园第226章 辽军后撤第454章 大辽耶律贤第200章 胜利大逃亡(下)第93章 背后之人(下)第145章 韩太公独钓春江鲫第404章 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