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同病相怜

看到有男子当街大哭,王玄义不由得站起身来打眼观瞧。要说这王玄义也是生的人高马大,在人群之中犹如鹤立鸡群一般,也因此隔着老远便看到了大哭之人所在何处。

“难道说是因为感情问题,那正好,若是能招揽个代写情书的差事,今天也算是没白忙一场!”

王玄义心念于此,便折起了自己的招牌收入怀中。随后他背起行囊铺盖,绕过人群来到那哭泣男子的身边。这才发现对方不过是十几岁的年纪。看到周围人多眼杂,王玄义知道此时不是搭话的好时机,于是他便扔下行囊随后对围观人众驱赶道:

“都散了,散了吧!谁还没有个伤心难过的时候,有什么好看的!”

看到有一壮汉出声驱赶,那些围观的闲人怕惹上麻烦,于是便四散开来。直到此时那少年人才抬起头来,有些感激的看向了王玄义。王玄义看到对方抬头,便连忙蹲下身子随后小声说道:

“此地不是伤心之处,再说这哭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法子啊!小郎君若是心中难过,不如将这为难之事告知于我,或许……我还能为小郎君参谋一二呢!”

看到有人前来问询,那小郎君虽然心中存疑,但却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只见他先是感激的向王玄义点了点头,随后便拉住王玄义伸过来的手从地上站起了身来。然后两人便一前一后出了果子巷,来到了汴水河畔的一处茶棚下,向茶棚主人要过茶水之后又,这才开口说道:

“唉,想不到这世间的亲情,竟比纸还要薄啊!”

“正是,正是!这东京人真叫个市侩,你若有钱便是千好万好,这没钱了……唉!真是狗都嫌弃!不过小郎君也不要太往心里去,若是有什么委屈,不如跟我这个不相干之人说说,或许……我能有法子帮你呢?”

听到王玄义的这番话语,那男子不由得又是叹气连连,随后这才肯开口说道:

“我看兄长面善,刚才又好意替我解围。若不怕我惹您心烦,我便跟您细说一二吧!”

那男子说到这里,先生举起茶盏来一饮而尽,随后用衣袖一抹嘴角的茶水,这才惆怅的继续说道:

“实不相瞒,小可姓王名敬,乃是这东京城外赤县人士。几年前时因随父亲去蜀地贩货(宋朝时从开封到成都,最快的办法是先到江南地区,然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差不多要花一年的时间。),故而离乡数载,临行前曾将家中的六头牛牸(母牛)交于舅舅李琎照看,本以为有娘家舅舅照看,断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可谁成想回乡之后我去找这李琎索要自家的牛牸,这……这李琎居然告诉我说,我家的牛牸早就病死了,只给了我四头垂死的老牸抵账,我恨这李琎贪财,竟连一点亲情都不顾及,唉……我真是瞎了眼信错了人啊!”

听得这王敬说完自家的遭遇,王玄义心中不由得计较了起来,于是他沉吟片刻便陪着小心的问道:

“王贤弟,你当年离家之前,可与这李琎立下字据!若是有字据,我便替你写下状纸,将这李琎高到官府便是!”

“字据?我……我若是留下字据,又怎会生出这许多的烦恼来。都说这“舅舅家的头,外甥家的牛”,本以为大家亲戚一场,对方断不会坑害于我的,谁成想,这李琎居然专坑自己的外甥。”

“没有字据,这可难办了!”

王玄义本来兴冲冲的想着怂恿王敬去告官,可一听对方没有立下字据,又不免犯了难。于是他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问道:

“若是没有立下字据,那当初可有人做见证,如果有的话,请他为你作证便是……”

“唉,当初只有家中母亲知晓此事,不过几年前我母亲因为身染重病,已经不幸去世了。当时我因为身在蜀地来不及了回家奔丧,故而母亲的后世都是家中亲戚帮着料理的。我依稀记得,在母亲去世之前的书信中曾提到过当年那六头牛牸已然诞下了三十余头牛犊……”

“哦……那书信何在,有书信为证,就不怕这李琎不承认!”

“书信?我在回乡的途中已然遗失,现在只能是两手空空,口说无凭罢了!”

“连书信也没了,你这人,也太糊涂了吧!”

看到这个王敬居然如此糊涂,王玄义不由得出言教训了起来。不过突然想到自己现在也处在落难的境地,便连忙冷静了下来,随后苦思冥想着,看看还能不能有什么办法。

王敬听到对方出言教训,却并不感到气愤。毕竟……现在能有个陌生人听自己唠叨一番,也算是一种安慰。直到一壶茶喝完,这陌生的男子始终都没有再发一语的时候,王敬这才从口袋中摸出了几个茶钱,随后放在桌上向王玄义拱手告辞道:

www▪ Tтkā n▪ CΟ “多谢兄长肯听我这糊涂之人在此唠叨,今日……我们还是就此别过吧!”

王敬说完这句话,就要转身从王玄义的身侧离开,就在他就要迈步走出茶棚的时候,突然间觉得一只大手死死地抓住了自己的衣袖。

“且慢?”

听到身后王玄义突然开口,王敬不由得诧异的回过头来。然后面带疑惑的问道:

“兄长还有何指教?”

“贤弟,实不相瞒,在下本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只因前几日身上的钱财不慎丢失,欠下了邸店的房钱,这才被店家赶了出来。说起来,你我现在同是落难之人。对于王贤弟的遭遇,在下实在是感同身受。不过王贤弟的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步田地,再行平常之法断然已然无效,依我看,你我只有一起联手,以非常之法应对此事,或许……还能有回转的余地!”

“非常之法?难……难不成,兄长您果然有什么办法?”

“办法吗……倒是有一个,但是却要王贤弟受点委屈才行!”

“行行行,只要能要回我的牛,兄长让我做什么都行!”

“哈哈,那就好!不过,若是事成之后……”

“这事情要是真的成了,小弟一定会重重的答谢兄长的!”

“答谢不敢,我只要贤弟借我五十贯,为我赎回被扣留在邸店的马匹,待我将马匹变卖之后,五十贯自当如数奉还!”

第56章 扑买第12章 二探张府第26章 再生毒计第38章 牢狱之苦第30章 同行眼红第17章 凶徒现身第3章 无头尸第47章 风言风语第4章 病来如山倒第40章 辞别的琴娘第22章 勘验死因第54章 长庆楼第20章 推测第38章 张家谋划第4章 怀疑第69章 最后的选择第44章 落网第13章 光宗耀祖第49章 一石二鸟第22章 勘验死因第60章 若作酒醴 尔惟曲蘖第44章 巧遇第3章 还有两个?第31章 霸王餐第21章 县衙借兵第7章 难以启齿的弗洛伊德第40章 残存的马车第29章 生意上门第20章 推测第34章 团聚第23章 乌合之众第10章 城南乱葬岗第41章 秦王相邀第7章 井中案第15章 当日之约第52章 击褙断案第23章 乌合之众第42章 水路第43章 赶上了第28章 平康里无人不知第41章 除暴安良第47章 登门致谢第46章 争风吃醋第36章 相国寺混战第46章 不安的怀疑第38章 密道第26章 再生毒计第45章 无忧洞内乱第12章 风评第17章 凶徒现身第25章 押解回府第14章 正当的理由第48章 贞娘的玩笑第55章 恍然大悟第39章 蜜汁鸭子和橙酿蟹第14章 张驴儿遇害第74章 捕捉野生酵母第40章 辞别的琴娘第3章 着道第16章 面具人第11章 殿试三题第23章 四处打探第36章 人情债第32章 清风楼第77章 萧官人第4章 病来如山倒第53章 新的假设第49章 心理治疗第1章 修罗夜第27章 恶有恶报第2章 斗茶第34章 团聚第43章 真奴的舞第43章 真奴的舞第28章 读书点茶第46章 漫漫长夜第1章 不靠谱的仵作第6章 羹汤第16章 林中潜伏第47章 老王,你要老婆不?第3章 谈崩了第22章 筹划第1章 香水行第17章 争宅第24章 形势逆转第22章 孟朗村第6章 心病还需心药医第39章 平康里第30章 同行眼红第44章 巧遇第3章 无头尸第48章 气胸第37章 北里命案第12章 雨夜勘察第1章 修罗夜第9章 进城赎马第5章 神奇的疗法第23章 乌合之众第44章 巧遇第33章 柔奴才是真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