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苏无名传》多了两位读者(第一更)

如果比较历朝历代的皇城,从中选一个最为气派的,那或许有一番争议,但如果选一个最寒酸的,别问,问就是宋朝。

北宋汴梁的皇宫,前身是唐朝宣武军节度使的衙署,就是朱温担任的那个职位,以此为根据地,兼并中原,建立后梁,后梁建立,改衙署为建昌宫,经历了后晋、后周,最后被赵匡胤入主。

建隆三年,赵匡胤稳定了政权,开始征发工匠,命人按照前唐洛阳的宫殿制度来营建宫城,可问题是,汴梁是唐代的州城发展起来的,跟长安、洛阳相比?那实在想多了……

以前的都城,在建立之初就有完整的规划,若能从高空俯瞰,真是规制至极,赏心悦目,汴梁则是自发生长出来的,显得杂乱无章,宫城之外也是密密麻麻的民房商铺,不论从哪個方向扩展,都势必要拆掉一大批建筑。

而有鉴于五代时期的混乱,为了稳定国朝,宋初的朝堂就达成了许多共识,其中夺民私产、逼民搬迁,是很不体面、很不道德的行为,因此有了赵二不愿意强拆民居的良善之举,最后也就修修补补凑合用。

当然,宫城的寒酸,是相对历朝历代的恢宏壮阔而言,单就这个时代,放眼其他国家,宋的皇宫还是世界上最富丽堂皇的建筑群。

陈尧咨由宣德门入,在内侍的引领下,走了足足两刻钟,才抵达垂拱殿。

垂拱殿并不单单是一座殿宇,而是一处廊院式的建筑群,前后两进。

第一进院落,主要殿宇就叫垂拱殿,殿东西两侧带有朵殿,此时就有女官进出。

这些女官身着圆领青衫,头上戴着未铺翠的软翅女巾冠子,脸上素净无妆,维持着国朝的朴素。

陈尧咨看似目不斜视,实则尽收眼底,面容为之缓和。

有时候想想,这位太后与前朝武曌确实不同,对于身边的女官都如此约束,是可以稳定大局,又不会篡夺江山的。

但陈尧咨旋即又生出警惕之心,焉知不是这位太后故意做给群臣看的?

正如外戚刘氏,刘美还活着的时候,那时真宗尚在,刘氏一族谨慎恭顺,颇有好名声,等到先帝驾崩,太后执政掌权,外戚的嚣张跋扈之态顿时显露出来。

太后的权力必须加以制衡,外戚的权力必须加以遏制,否则必定变本加厉。

此次刘从广之死,当竭力周旋,迅速破案,不给对方借题发挥的机会!

陈尧咨下了决心,走入殿内,就见珠帘之后,一道身影端坐,平和而威严的女子声音传了出来:“陈卿家来了,坐!”

垂拱殿内君臣交谈,一向是赐座的,但这回陈尧咨却没有坐下,立在圆凳前,躬身一礼:“老臣权知开封府,却尚未寻得真凶,有愧于心,不敢受座!”

这是以退为进,距离案发才过去一日,查不到真凶并不代表无能,倒是宫内立刻派人催促,显得过于急切。

换做一个软弱之辈,或许就要宽宥几句了,但刘娥只是摆了摆手,内侍就将圆凳撤走,再淡淡地道:“陈卿家要向老身禀明此案的蹊跷之处?”

陈尧咨道:“今早刘府宅老入府衙,受供备库使刘从德之命,转达一条新线索,据他们所言,刘从广的遇害,与一部传奇话本有关。”

刘娥闻言也有些诧异:“传奇话本?”

陈尧咨年少时过目不忘,十八岁高中头名,是国朝最年轻的状元,即便如今年纪大了,思维不比从前,但也极为顺畅地将开篇明义的诗句道出:“世人但喜作高官,执法无难断案难。宽猛相平思吕杜,严苛尚是恶申韩。一心清正千家福,两字公平百姓安。惟有昌平旧令尹,留传案牍后人看。”

“老臣已看过此书,其中所写的,是前唐狄梁公之徒苏无名,为官任上,查案缉凶,为民做主,屡破奇案的故事。”

“而据刘从德所见,刘从广遇害前的种种痕迹,与书中的受害者极为相似,怀疑凶手是看了此书,模仿上面的手法,犯下罪案!”

刘娥的语气沉了下来:“竟有此事?”

陈尧咨也是会大喘气的,等太后作怒了,才接着道:“然此案的真相并非如此!”

刘娥的语调也即刻恢复,情绪转折顺畅至极:“哦?”

陈尧咨心里都不禁有些佩服,他被人评作性情刚戾,有时候也是冲动易怒,遏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但这女流之辈却能在自家子侄遇害后收放自如,实在不易。

心里提起十二分警惕,陈尧咨缓缓地道:“传奇话本的著作者姓狄名进,乃河东并州人士,祖上为前唐名相狄梁公,年少聪慧,擅于刑案,他得知后,写了两封信,于昨晚托友人送入开封府衙,交予老臣,请太后过目!”

说着,将信件交予内侍,内侍则送入帘后,呈到刘娥面前。

整本《苏无名传》陈尧咨也带着,但不可能让刘娥现场翻一遍,两封简短而精炼的信件,却毋须由他转述,亲眼目睹为好。

翻看信件的声音隐隐传来,帘后的刘娥看了许久,才缓缓开口:“这两封信件,是昨夜送入开封府衙的?”

陈尧咨道:“是!”

刘娥道:“刘府宅老于今早入开封府衙?”

陈尧咨道:“是!”

刘娥道:“如此说来,此案的发展,还真为这狄仕林所料中,凶手有假托嫁祸之嫌?依他之意,杀害我侄儿的凶手,是老身兄长府邸之人?”

陈尧咨滞了滞。

他还真的准备引出这层意思,就目前看来,能杀死刘从广的,自是其身边人嫌疑最大,指不定就是至亲之人。

请访问最新地址

而这也符合朝堂的需要。

如果凶手是因看了话本,受上面所言所动,引出了杀机,那刘从广就是彻头彻尾的被害者,死得十分无辜,甚至他的女儿还被牵连,被人弄哑,不知能否康复。

但如果凶手本就是刘府中人,且并非因为话本动了杀机,而是早有杀意,欲以话本脱罪,那么无论是亲族相残,还是以仆弑主,都说明刘氏不修德行,放纵私欲,以致于遭此横祸。

这在后世属于受害者有罪论,是要被驳斥的,但如今的年代,却是共识,儒家讲究德才兼备,所谓“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外戚刘家就属于既无才能,又无德行,出了祸事,当然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因此凶手自是要严惩的,但有了教训,接下来这帮外戚也该安分守己,恢复到先帝在时的谨慎低调了。

可现在刘娥这么一问,陈尧咨却不敢就此认下,回答道:“案情尚未明了,老臣不敢妄下定论。”

刘娥声调微微上扬:“陈卿家年少入仕,历任各职,政绩卓著,都不敢妄下定论,这少年写了一部传奇话本,就敢于家宅中,断言真相?”

陈尧咨目光一凝,刚要解释,刘娥又紧接着道:“这狄仕林现在何处?”

陈尧咨道:“仍在自家宅中。”

刘娥道:“他从未到过现场?”

陈尧咨道:“未曾。”

刘娥淡然道:“这狄仕林既聪慧过人,又要洗脱污名,接下来的案情尽可由开封府衙转述,然不许出宅一步,看他能否寻得此案真凶,还自己一个清白。”

陈尧咨闻言一愕,下意识地就反驳这种不合规制的行为:“此举不合法制!”

刘娥道:“案情自是由府衙调查,然此案确有几分扑朔迷离,老身的侄儿到底因何遇害,需得尽快查明,陈卿家是否也相信,狄仕林天赋过人,有刑断之资?”

陈尧咨被这一军将得极为难受,偏偏他带着信件和公案入宫,就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总不能自己驳斥自己,唯有强行按捺下来,回应道:“老臣遵旨!”

话到这里,已经可以结束了,但刘娥又道:“将那话本留下,老身倒要看一看,能让凶人如此在意的,是何公案?”

陈尧咨依言留书,然后行礼:“望太后节哀!臣告退!”

待得陈尧咨的身影消失在殿外,内侍拉开帘幕,一位老妇人端坐,需要节哀的她眉宇间没有丝毫死了侄子的伤感,有的只是思索与沉凝。

片刻后,刘娥伸出手,拿起书册,轻轻翻开:“前唐狄梁公之后么?”

……

与此同时。

垂拱殿外的不远处。

十六岁的少年漫步而出。

他穿着白色大袖襕衫,头束软纱唐巾,腰系五色吕公绦,脚下穿乌靴,整体衣着有种雅致秀逸的气质,若是在外面,肯定会被人当作一位少年文士。

但大内能这么穿的,只有这一位了。

赵祯。

登基已经四年,却还没有半点权力的小皇帝。

走着走着,他看到陈尧咨跟随内侍离去的背影,目露好奇:“茂则,大娘娘今日为何召见外臣?”

刘娥虽然是执政太后,但确实很少召见外臣,朝会之时,她都是与赵祯并列端坐,一起面向群臣,只不过太后在处理政务,赵祯则是聆听,学习治国之道。

而他询问的内侍名叫张茂则,相貌温润,衣着朴素,低声道:“官家,太后娘家出了些祸事,刘崇班不幸遇害了。”

“刘从广么?这个人……”

赵祯想了想,从那次入宫见礼的画面里,挑出一个强作礼数,但气质全无的男子,微微皱了皱眉。

从亲戚的角度上,赵祯和刘从广是表兄弟,但双方既没有血脉联系,前者更是瞧不上后者,不过想到对方年纪轻轻,就这么莫名死了,赵祯眉宇间还是有些不忍,轻轻叹了口气。

张茂则赶忙安慰道:“官家莫伤心,开封府衙正在调查,陈直阁定能将凶手缉拿归案。”

赵祯道:“我倒是无妨,只是大娘娘不可伤心过度了,要不……”

说到这里,他很想入殿探视一番,但真要进去,又有些畏惧这位对待自己一向冰冷严厉的大娘娘,不禁有些驻足不前,迟疑了片刻后,吩咐道:“你去打听一下,若是大娘娘太难过,我再去安慰安慰!”

张茂则作为从小入宫的内侍,觉得那位即便伤心,也不会有半分表露在外,却也领命道:“是!”

这位迈着小步进了殿,半晌后出现在赵祯身边:“官家莫忧,太后圣体安康,不过陈直阁入宫,倒是禀明了一件奇事……”

赵祯细细听完,眉头扬起:“竟有这等事……那部传奇话本,你能否为我寻来?”

第一百五十五章 解元随身带一根锏,不是很合理吗?(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旧案的真相揭露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友弟恭”“相亲相爱”“整整齐齐”第一百二十九章 这回旋镖来得也太快了!(第一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压!成名!第两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虚的,只有进步最实际!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该蒙受不白之冤!为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解元随身带一根锏,不是很合理吗?(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谁的人都敢抓!谁的人都要审!(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难劝该死鬼,所以劝都不要劝第一百六十八章 赵祯:我只信任一个人!(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这样么?(第一更)上架感言第两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长了,大家都很欣慰第三十二章 迟疑一秒都是对进士的不尊重第三百五十五章 盗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这么牛逼?第九十二章 夜间看侦探小说的,不是书迷,就是……(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场积累第二十九章 凶手居然是他?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时交代的犯人,截然不同的供词(第一更)第两百七十四章 什么!馆伴使正在热身?第七十七章 证据呢?你倒是把证据拿出来啊!第两百三十三章 十几年的刑名,就是这样糊涂断案的?第两百九十三章 审问,就是在诛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愿成佛(第三更)第两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关键第两百八十五章 “金刚会”终于露出马脚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当狗有什么不好!第六十一章 暴风雪客栈第两百五十一章 灭了你的傲气,破了你的底气第两百零五章 “三爷”与“六爷”第四十章 幸好没用锏,否则直接打死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这下师出有名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让辽人教西夏何为上下尊卑第一百八十六章 狄仁杰也让武则天这么烦恼过吗?(新年快乐!)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权贵庇护?狄三元就是权贵!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进,卷死对手第两百四十五章 要犯刚被捕,当官的就疯了一个?第两百九十七章 专业的领域交给专业的“人才”第三百五十章 怂了怂了,他怂了!第两百一十六章 死这么点就想结案?天真!第六十三章 气氛都到这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将阴沟里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七十章 客栈里竟有河东神探?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丢了儿子,你叫我拿什么冷静!(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抓错人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这个秘密,我吃你一辈子!第两百八十三章 功勋旧臣不允许提功勋第两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两百四十七章 军器府库案的真相第一百八十章 武功高强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第一更)第两百一十三章 苦一苦武人,骂名他们来担!第四百一十一章 与“陷空”的较量刚刚开始?不!已经结束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六十五章 雪地谜团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们的命就该这么贱么?(第一更)第两百八十八章 太后的厌蠢症犯了第两百八十三章 功勋旧臣不允许提功勋第三百四十四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读书人?(第三更)第两百八十七章 凶手与神探的过招第三百七十一章 辽帝有请第二章 铜钱油花第六十章 犯人狄青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发展,唯独七爷破防了!第五十四章 叛徒不妨现在就处置了吧!第两百四十三章 他以为他是神人么?说剿匪就剿匪?第四百零六章 合格的侦探要从不经意的话语中,将疑惑解开~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权贵庇护?狄三元就是权贵!第五十四章 叛徒不妨现在就处置了吧!第四十章 幸好没用锏,否则直接打死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这样么?(第一更)第三百零二章 《浣溪沙词句杀人事件再现》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点状元也别这么明显啊!第一百六十八章 赵祯:我只信任一个人!(第二更)第两百二十八章 破案要从娃娃抓起!第四十八章 谁都可以是萱娘第两百七十章 现在轮到我们出手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让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三百五十章 怂了怂了,他怂了!第三百六十章 只要你们,将与神探直接对决!第两百九十二章 我们终于见面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终于拿下!第两百二十二章 “金刚会”六人众的代号第六十章 犯人狄青第两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关键第两百六十六 你看!他们急了!(除夕快乐!)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朝的改变,从个人的进步开始!第三百一十章 疯的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进:论如何拿捏一位宰执第两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式第九十章 此等小案,也要陈尧咨过问?(第四更为盟主“风起陇西”贺)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场大魔王的发挥,就是一个字——稳!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桩能影响京师房价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两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式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权贵庇护?狄三元就是权贵!第两百八十章 这个真相特别劲爆第三百七十一章 辽帝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