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公孙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

全家灭门。

身首分离。

官员失踪。

案卷焚毁。

狄进明白,吕安道为什么会讳莫如深了,换成任何一位开封府衙的官员,都会避之不及。

吴景想从正常途径,让官府查案,同样不现实,击鼓鸣冤只是在特定的政治时期管用,目前就是摆设。

当然他那种杀人逼迫的残忍法子,除了进一步增加无辜的受害者外,也是毫无作用。

而此时狄进听了案子的凶险后,第一个问题却是:“此案发生时,当年权知开封府的是?”

吕安道平复了一下情绪,露出敬仰,微微拱手:“是吕相公。”

不光因为本家之姓,吕夷简如今还是参知政事,宰执之一,称一句相公并不为过。

所谓“宰执”,就是宰相与执政的并称,宋朝前中期,宰相满编为三人,首相兼任昭文馆大学士,次相监修国史,末相兼任集贤院大学士,而执政指的是参知政事,又称副相,一般设两人,最多不超过三位。

即是说,不会超过六位的两府宰执,就是朝堂上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官员,如今的吕夷简正是其中之一,吕安道这小小的推官,提及那位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当然是不自觉的崇敬。

“吕夷简么……”

狄进心头微动,再度问道:“当年吕相公了解案情的详细么?又是对整起案件如何判决的?”

吕安道想了想道:“如此重大的灭门案,吕相公为大府之时,是肯定要过问的,至于最终作何判决,应该是不了了之,主要查案的推官袁弘靖失踪,案卷被焚毁,吕相公恐怕也无能为力……”

狄进略过这个话题,继续问道:“当年验尸的仵作是哪一位?这位总不会也失踪了吧?”

吕安道再度苦笑:“没有失踪,只是很快告老回乡了,当年验尸的场面,我虽然没有亲自经历过,但听袁弘靖谈论过,他都恶心得吐了回,实在太惨了……”

全家灭门,三十五具无头尸身,每间屋子一具,狄进想一想,也有些不寒而栗:“那老的仵作归乡的,新的仵作是他的儿子,还是弟子?”

仵作这个职业由于受大众歧视,一般都是父终子及,亦或是收养了街头上的流浪儿作为弟子培养,图一個年老时有人送终。

所以同一处县衙,前后两任仵作基本都有些关系,老的走了,可以从新的仵作处调查。

然而吕安道摇了摇头:“没有,那老仵作将自己的徒儿也带走了,现在这个仵作,与其毫无干系,是从别的州县临时调来的,经验不足。”

狄进道:“怪不得……”

之前的刘从广一案,衙门的仵作可以说是最不合格的一环,比如验尸,只是发现尸体的当日清晨验了一番,填写尸格后,就再也不理会了。

如果后来覆验,哪怕只是当天晚上再验一次,就能发现刘从广的口鼻处再度渗出血来,从而结合后脑处的伤势,更正死亡原因。

但仵作完全没有这份心思,草草定一个死因不明,然后又变为了钢针入顶心遇害,就将自己的事情完成。

当然,有鉴于这个年代仵作的社会地位,指望人家责任心爆棚,如后世电视剧里面的法医,连刑警破案的工作都干了,也确实不现实。

即便如此,狄进以后规范仵作的工作流程,肯定不会让手下这般马虎行事。

言归正传,负责调查的推官没了,仵作带着徒儿归乡跑路,顶头上司已然是宰执,难以问询,这案子还真就有点无处下手的感觉……

所幸还能退而求其次,狄进又道:“如果不问案件详细,单单查一查灭门那户的情况,开封府衙还有记录么?”

吕安道皱了皱眉头:“这倒有,只是此案真的非同小可,还有两个月不到便是秋闱了,还望仕林莫要因此案分心……”

这就跟后世别人劝说,有什么事情等高考之后再做一样,狄进自然听得进去:“此案既然这般凶险,那早一日迟一日并无分别,我原本也没准备仓促调查,只是略作询问。”

吕安道松了口气,又叹了口气:“平心而论,我是希望有朝一日,有人能破除此案,解去这一块心病,若能寻到弘靖的下落,给他家人一个慰藉,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而目前看来,正是眼前这一位最有希望,但吕安道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起身,郑重地拱手一礼。

狄进还礼,一切尽在不言中。

吕安道告辞离去,第二日黄昏,又亲自将一份文书送了过来。

狄湘灵回到家,与狄进一起观看,这份榆林巷灭家业主的档案。

请访问最新地址

“家主孙洪,江南西路歙州人,曾出家五台山,后还俗经商,家资颇丰;”

“娶妻朱氏,纳妾白氏、吴氏、齐氏;”

“生子六人,长子孙承,字良材,次子孙松,未及冠,三子孙裕,未及冠,四子孙绚,未及冠,五子孙恩,未及冠,六子夭折;”

“生女七人,大娘子已许配人家,未及出嫁,二娘子、三娘子、四娘子、五娘子、六娘子未及笄,幼娘夭折;”

“家中宅老一人,仆婢十八人,皆有牙行契书;”

……

看到这里,狄湘灵眉头微扬:“怪不得!竟然是五台山僧人还俗,看年纪应该是吴景他们的师父,这子女都到了嫁娶的年龄,还俗至少二十载了吧?”

狄进微微点头:“师徒关系确实最有可能,不然时隔这么久,他们也不会为了此人的身死而疯狂……”

“幸好你识破了吴景的诡计,抓住了此人,如今他虽然越狱了,但至少不会再残害别的无辜。”

说到这里,狄湘灵又皱了皱眉:“可照这架势,哪怕解决了吴景,会不会有更多的僧人下山?”

那真是捅马蜂窝了。

狄进微微点头:“我如今对于武僧的偏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普通的江湖人士还真没有这么强的凝聚力,寺院的独特环境造就了僧人非比寻常的情谊,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件事,就是将这灭门惨案破了。”

狄湘灵很相信弟弟的能力,如果这案子是三天前乃至三个月前发生的,那都好说,但三年前的事情,再加上种种缺失,她实在不太看好:“当年调查的人失踪,仵作跑了,案卷被烧,这案子除了街头巷尾的一些传闻和那座无人敢接近的鬼宅外,就没有别的线索,这得怎么查?”

狄进指着文书:“并非毫无线索,姐姐发现没有,这位还俗僧人的子女,养得很好,几乎没有夭折……”

古代孩子夭折率很高,别说寻常百姓人家,权贵富商之家都是如此,比如刘美的五个儿子,就夭折了两个,这还不算多的。

最惨的是宋朝皇室,宋真宗就赵祯一个独苗,否则也不会让刘娥抱养一个宫婢的儿子,仁宗更是一个独苗都没有,不得不收养了英宗……

子女最多的,就是宋徽宗那货了,然后结局都知道了。

现在看这位五台山的还俗僧人孙洪:“前面的五子六女,全部存活,若非真有菩萨保佑,那不仅要爹娘体格健壮,先天充足,还得精通医术,能为小儿治病!”

狄湘灵恍然:“武僧走南闯北,确实有了不得的人物,精通各家技艺,尤其是医术,医病救人,亦能弘扬佛法。”

狄进道:“既如此,为何孙洪的幼子和幼女,都不幸夭折了呢?”

“总有医术无能为力的时候……”狄湘灵目光一动:“是了,如果单单夭折一个,倒还正常,一下夭折了一对儿女,会不会是一个警告?先弄死他的子女,下次就是灭门?”

狄进点了点头:“但凡灭门之案,都有仇怨因素在,何况这种斩去头颅,不得全尸,更是充斥着浓浓的仇杀意味,而如果之前就有警告,那便有线索可寻了!”

狄湘灵十分干脆:“怎么查?”

狄进道:“从丧事查起!办丧事的器具、棺木、下葬的墓地、作法的僧人,当年接触这些的人,都可以问一遍!”

狄湘灵眼睛一亮:“好办法!不愧是六哥儿!”

“只是尝试而已,这条路线可能问不出什么,只是白费力气……”狄进却没有她这般期待,反倒先行泼了一盆冷水:“这样的迷案,想要追查到真正有用的线索,就是大海捞针,我们都需要做好万难的准备!”

狄湘灵笑道:“甭管怎样,试试吧!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还怕什么困难?走了!”

姐姐离去后,狄进将记录遇害者一家的文书仔细收起。

查案是备考中途的放松休憩,如今休息完毕,可以继续回到诗赋之中了。

可就在这时,他又听到一阵兴冲冲的脚步声传来。

不多时,有节奏的敲门声起。

狄进按了按眉头:“明远请进!”

本该在家中用功的公孙策,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那感觉如同闻到了鱼腥味的猫,嗖的一下就窜到面前:“开封府衙的推官两度上门,神情凝重,我嗅到了案子的味道,这次可不能让你专美于前了!”

狄进看了看他,知道与其对这位好友隐藏遮掩,倒不如坦然相告,至少自己还能照拂一二,拿出刚刚收起的文书,将大致的情况说明了一遍:“明远,你要查案我不反对,但我们约法三章,等解试考完后,再一起努力如何?”

“无妨无妨!我不会率先出手,占你便宜的……”

公孙策笑着答应,但听着听着,逐渐露出凝重之色:“人首分离,死无全尸,这类似的案子,我在庐州也听说过一起!”

第八十三章 并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订阅!)第两百五十四章 他还得谢谢狄同判呢!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发展,唯独七爷破防了!第两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绑架事件》第一百四十三章 让仇人生不如死!(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发展,唯独七爷破防了!第六十三章 气氛都到这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雄狮回归第两百零九章 给咸鱼丐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第两百一十二章 吕夷简:怎么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一百五十章 开封府衙有一点忙(第三更)第两百一十一章 五张傩面,可杀二十人否?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个真相你们能接受么?(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两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绑架事件》第八十七章 盼着与包拯、公孙策共饮的一天,早日到来(第一更)第两百八十五章 “金刚会”终于露出马脚了第六十四章 《客栈恶鬼杀人事件》第三十五章 《辽国暗谍抓捕事件》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尽头,登临绝顶!第两百三十章 吕家人确实好用,狄三元很满意第二十四章 灌汤包贵么?第一百八十九章 《给神探的挑战信》第五十三章 推波助澜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宽厚仁义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一百九十章 犯人想不到吧!神探有三位!第两百五十二章 吕公孺拜师第九十七章 《苏无名传》多了两位读者(第一更)第九十四章 《小说剧情杀人事件》(第一更)第两百一十二章 吕夷简:怎么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两百四十五章 要犯刚被捕,当官的就疯了一个?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谜(第一更)卷末感言第四百一十章 子时到来第两百零二章 姐姐:我现在也有后台了!第一十九章 三个嫌疑人第一百四十章 国子监学子仗义执言,围堵驸马!(第二更)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骗了?(第二更!)第七十四章 赌上狄梁公的名义第四百二十七章 狄进和吕夷简的强强联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谁把谁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锁定七爷所在(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让辽人教西夏何为上下尊卑第两百九十五章 “二爷”供认“金刚会”第两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从宽,反倒是为了兄弟之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贯穿多起凶案的宫廷秘药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旧案的真相揭露第三百四十九章 快别热身了,你打不过这个宋使啊!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吴景成为狱友的七爷(第三更)第两百一十五章 让吕夷简见识见识什么叫五代遗风第三百三十七章 给“无漏”一点小小的朝廷效率震撼第三百六十章 只要你们,将与神探直接对决!第四百二十五章 宝神奴,你又多新狱友了!(暂无)第三百零二章 《浣溪沙词句杀人事件再现》第两百章 官家有点太喜爱了!授官不能这样授啊!第四十五章 为了查案,小抄一首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刚会”》(新年快乐!)第一百三十九章 说废话没有用,让公主也节哀!(第一更)第三十五章 《辽国暗谍抓捕事件》第三百零八章 咸鱼丐首喻平背后的真相第两百零八章 《“极乐净土”的名单》第两百五十九章 这特么八岁?第八十一章 郭家接待(第二更求订阅!)第三十五章 《辽国暗谍抓捕事件》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药(第一更)第两百二十二章 “金刚会”六人众的代号第两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爷”逼近第九章 锁定绑匪特征第两百四十八章 二当家的真实身份第七十七章 证据呢?你倒是把证据拿出来啊!第两百七十八章 不利于两国太平的话,千万不要说!第三百八十七章 万众瞩目的归来第一百四十九章 剑指省元!最有含金量的头名!(第二更)第两百四十三章 他以为他是神人么?说剿匪就剿匪?第两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两百四十六章 在我面前,你没有装疯的资格!第两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第二章 铜钱油花第三十六章 转变思路第四百零一章 国朝哪来这么多的贪官,说白了不就是内斗嘛!第三百零七章 杀人和破案的竞赛卷末感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这样么?(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后一块拼图第两百四十七章 军器府库案的真相第一百四十三章 让仇人生不如死!(第二更)第两百八十三章 功勋旧臣不允许提功勋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对我们没用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绝望的人是不会让同伙好过的(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杀人预告第两百九十八章 机宜司缉拿辽人谍细!闲者退避!第七十四章 赌上狄梁公的名义第五十章 我是读书人第八十八章 书友见面会(第二更)第两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云巅,一人坠入深渊第四十七章 官场靠山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爷”,我现在要打死你,你能别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