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章 一切尽在更新里

太平坊,吕府。

宅老吕程,缓步来到书房外,轻轻唤道:“相公!”

里面传来吕夷简沉冷的声音:“进来吧!”

吕家富贵了已经不止一代,能担任这样仕宦之家的宅老,吕程一方面是有庶出子的身份,终究有血脉关联,保证对家族的忠心,另外则是因为年轻时就是吕夷简的书童,服侍了这位三十多个年头,称呼由公子、到官人、再到如今的相公,最是了解他不过,也能参与到府上的大事中。

此时吕程轻轻地走入书房,一丝不苟地行礼,再开口道:“将作监丞,同判兖州,正如相公所料的那般。”

吕夷简手中的笔都没有停下,笔锋却轻快了些,显然心情不错:“少年太得志,容易栽跟头!希望这位狄三元到兖州后,能明白这个道理……”

历史上此届状元王尧臣,授从八品将作监丞,同判湖州;之前太宗朝吕蒙正中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昇州;真宗朝的陈尧咨中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

同判就是通判,天圣元年,为了避刘娥父亲的讳,才将通判改为同判,一个意思。

对比起来,今科三元魁首的主官,吕夷简自然是希望只给一個正九品的大理评事,别瞧这低了小小的一级,由正九品到从八品可不好跨越,说不得就是几年蹉跎。

可宰执们固然反对官家破格提拔,却是对事不对人,王曾和晏殊还出面赞誉狄进的人品和功劳,就连枢密使张耆都说了几句好话,吕夷简发现事不可为,立刻也出面表示赞同。

所幸在本朝,真正重要的还不是本官,而是差遣,正常情况下,位列三鼎的进士,都是要以京官的身份,通判地方一州的。

“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通判看似是地方知州的副职,职权却相当不低,同理一州之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与守臣通判签书施行”,而且地方上官员有功过失职者,可直接上劄子送予京师,禀告天子。

太祖创设这个官职,就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通判就是知州的副职,时人视之为“监州”,更符合身份。

吕夷简不指望将三元魁首安排到一个穷困州去,却可以安排一位威望且强势的知州。

如果狄进少年得志,顶撞知州,下场必然是被收拾,如果狄进依旧四平八稳,也无法发挥出监州的职权,左右都是错。

当然,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官场磨砺,毕竟今科进士固然风光,但不要忘了,如今担任要员的,都是这般风光过来的,都有进士功名,别人更有了官场经验,凭什么让你独占鳌头呢?

而如今知兖州的,正是曾被丁谓排挤罢相的李迪,也正是此人,以区区几笔墨水,将八大王驱赶出宫,维持住了政权交替的平稳。

不过李迪同样不被太后所喜,因为当年坚决反对真宗立刘娥为皇后,后来又反对真宗放权给刘娥的就是他,担心再出前唐武则天,所以哪怕李迪有大功劳,还是一直被贬在外。

吕夷简很忌惮李迪,也知李迪十分厌恶自己,双方相看两生厌,如今又往那边送了一个狄仕林,他会巧妙引导,让敌人和敌人互相攻击,无论哪个仕途受挫,于他都是好事,如果这两位联合起来,那太后也会连带着痛恨狄仕林,同样是大好事。

这还不是真正的喜事,吕夷简又问道:“宫中?”

吕程明白问的是谁:“太后至今没有出言。”

吕夷简这次完全停笔,抚须微笑:“如此,风波可定矣!”

官家今年十八岁了,不比五年前的十三岁,这个年纪已经不小,先帝真宗继位时也不过十九岁,就已经开始执政。

所以哪怕八大王已成过去,但刘娥的统治也不是稳固,相反接下来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她要面对的,是日益长大的天子,而越来越多的官员也会提出,让太后还政于官家。

因此明明任命重要官员的权力,一直被太后掌控着,此番刘娥却乐得让官家和重臣争辩,就是让这些臣子看看,哪怕年满十八岁,赵祯还是很不成熟,依旧需要她这位太后来掌控朝局,国家方能平稳。

吕夷简几乎是最早预见到这种可能性的臣子,此番极力促成。

打压那个新科三元,只是顺手为之,迎合太后,进位宰相,才是主要目的。

自从无首灭门案被揭开后,吕程就很少见到自家相公如此欣然了,此时也涌出由衷的欢喜,继吕公蒙正后,吕氏又将出一位当朝宰相!

吕夷简却没有得意忘形,仔细关照道:“近来家中不可生变,谨于言,慎于行,你要好好操持!”

吕程脸色微变,不敢隐瞒:“相公,十三哥儿那边又惹了些麻烦……”

吕夷简的笑容凝固了,烦恼地皱起眉头:“他们就不能消停消停?”

十三哥儿不是别人,正是吕蒙正的幼子吕知简,本来大家关系近归近,却也不至于过多关心,偏偏吕蒙正不仅是吕夷简的亲叔叔,还是官场上的大恩人,二十年前,真宗泰山封禅后,经过洛阳,去了吕蒙正的家,问这位宰相:“卿诸子孰可用?”吕蒙正回答:“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夷简,任颍州推官,宰相才也。”吕夷简从此被真宗垂注……

不举荐自己的儿子,而举荐侄子,确实是吕蒙正有识人之明,吕夷简也牢牢记得这份恩情。

那几个在吕蒙正口中不足任用的儿子,如今都有恩赏官职,在京中享福,而这群儿子……是真的不足用!

若不是吕氏越来越家大业大,不然单就吕蒙正这一脉,必定是君子之泽,三世而斩。

吕夷简看在眼中,一方面严厉督促自己的子嗣,绝不能重蹈覆辙,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给予帮助,许多事情能压就压。

可那边依旧是麻烦不断,如今可是他进位宰相的关键时刻,吕家绝不能出丑闻,吕夷简想到自己当年的安排,沉声道:“岳封该动一动了。”

吕程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有些事情,江湖子出面其实更方便解决,但在调用忠义社上,他不敢贸然为之,此时得了相公的话,才领命道:“是!”

吕夷简抚须:“去年的案子太多了,如何能反应出我国朝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的气象?该稳一稳!该稳一稳啊!”

……

“我对不住仕林!”

就在某位相公希望京师安稳之际,赵祯则为宰执们的固执感到不满。

他不明白,科举本就是为国朝选拔人才,而选拔出来的人才,由于没有施政经验,才要逐步升官。

但现在,有一位三元魁首,早早在开封府衙内协助甚至主导了数场大案,要功名有功名,要功绩有功绩,让这位的授官与以前的状元不同,有什么不对?

什么叫破格提拔?这是对方应得的!

赵祯本来担心大娘娘会制止,可这回大娘娘完全没有拦他,反倒是臣子不愿,偏偏最终,自己也没能贯彻自己的意愿……

“唉!”

赵祯又叹了口气,刚刚起身,就见张茂则迈着极轻的步伐走了进来,上前几步问道:“狄卿如何说的?”

“官家!”

张茂则赶忙行礼,他其实不愿意去,在这拟定今科进士官职的敏感时刻,自己这位内官去外朝臣子的家中,绝对是有害无利,可官家的意思又不得不传达,所以只停留在门外,传了几句话。

他还有些担心对方的回应,毕竟这种事无论怎么答,似乎都会让官家添堵,谁料对方的回应,实在巧妙至极,双手奉上了犹有墨香的书稿:“这是狄三元所写的《苏无名传》第五卷初稿,敬奉官家御览。”

赵祯怔住。

自己堂堂天子,没能给这位破了要案,救下亲母的三元魁首,安排一个稍好些的官职,对方不仅没有丝毫抱怨,居然还更新了!

反应过来后,赵祯脸红了红,手却不慢,飞快地接过书稿,心情突然好了起来。

说实话,这本《苏无名传》固然立意极高,能让晏殊都加以称赞,但终究是话本传奇,身为三元魁首,如果后面再也不写了,那无人会指责,士林反倒还要称赞他专于正途。

赵祯却很不愿意。

所以安排秘书省著作郎一职,也有几分私心,著作著作嘛,不著作官家可要催了哦!

现在可好,官职泡汤了,却还有书看,简直是峰回路转的意外之喜。

而第五卷的故事里,苏无名随着破案的声名越来越大,也被吐蕃谍细盯上,双方展开一场场新的较量,同时这位狄仁杰的弟子,在朝堂上的升迁,也引发了各方的关注,那时正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明争暗斗的时期,各个派系的较量,看似在案件里只是展现一鳞片爪,细细品味,却着实精彩纷呈……

赵祯看着看着,很快沉浸了进去。

第两百七十章 现在轮到我们出手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人留一线与赶尽杀绝第一百二十六章 奉旨查案!我要掘土开棺!(第三更)第两百零七章 此事必有蹊跷第三百一十章 疯的第九十九章 谢谢死者的京师五套房(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官场靠山第三百零八章 咸鱼丐首喻平背后的真相第一百零一章 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友弟恭”“相亲相爱”“整整齐齐”第八十章 扬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订!)第两百一十六章 死这么点就想结案?天真!第六十章 犯人狄青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两百二十章 从死第一个人开始,就不能停下来了第两百四十三章 他以为他是神人么?说剿匪就剿匪?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夏使团的真正主事者第两百二十二章 “金刚会”六人众的代号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强势在你的想象之上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刚会”》(新年快乐!)第两百六十六 你看!他们急了!(除夕快乐!)第三百五十一章 出使不忘推荐《洗冤集录》第两百一十七章 全自动式破案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经他人苦,不知他人有多苦(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为北侠第三十章 真相第三百八十九章 雄狮回归第两百四十章 兖州的地盘,我说了算!第三百零三章 杀人案转为舆论战第两百一十一章 五张傩面,可杀二十人否?第三百九十五章 连一千贯都不给你,还不坦白从宽?第三百零四章 姐姐回归第七十八章 闹鬼案的最后拼图第四百二十五章 宝神奴,你又多新狱友了!(暂无)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扰我上进,后果很严重!(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点状元也别这么明显啊!第三百六十五章 终于有凶手对神探下手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辽帝有请第三百二十六章 灵童旧案的真相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挑拨就是如实相告第两百一十章 事实证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钱第三百三十八章 还是江湖人报仇效率高,专挑“金刚会”的灭门第一百六十六章 国朝又将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这个秘密,我吃你一辈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灵的过往》第一百零七章 案情的背后还有蹊跷?(第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现在该称驸马一声“中贵人”了(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双喜临门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刚会”》(新年快乐!)第一百五十九章 将阴沟里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四百一二十章 “长春”,你终究逃不掉!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东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副使狄进卷末感言第两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两百二十七章 吕家车队有罪恶啊!你看,死人了吧!第两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兖州当官,何不一路同行?第两百四十五章 要犯刚被捕,当官的就疯了一个?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谜(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谜题全部解开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来做(第一更)第三章 狄氏家传武器,锏!第一百八十四章 记录在案(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案件变更——《官家生母谋害事件》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锦夜”:叛徒越来越多,担子越来越重!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杀人!(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谁?”“狄进,一位侦探而已!”第一章 先祖狄仁杰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谁?”“狄进,一位侦探而已!”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愿成佛(第三更)第四百一十六章 分尸总有其用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给京师一点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进:论如何拿捏一位宰执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谁把谁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人称颂的“北侠”与老鼠洞里的“盗首”第七十三章 鬼也有冤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来做(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四百零九章 “陷空”下盗人帖第二章 铜钱油花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帮一帮可怜人(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渤海王国的秘传宝藏》第两百九十一章 请官家协助破案第两百四十八章 二当家的真实身份第三百六十五章 终于有凶手对神探下手了第六十八章 不可能犯罪第两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赐银鱼袋第四百二十三章 意外收获,姐妹重逢第四百二十五章 宝神奴,你又多新狱友了!(暂无)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颗头颅被发现了?(第三更)第两百九十五章 “二爷”供认“金刚会”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灵的过往》第一十一章 三千贯酬谢,稳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场大魔王再度降临(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对我们没用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绝望的人是不会让同伙好过的(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会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四百零六章 合格的侦探要从不经意的话语中,将疑惑解开~第三章 狄氏家传武器,锏!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吴景成为狱友的七爷(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