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讲道理的

“那个没根的宦官,还不知足?还不走?”

何金水半瘫在床上,身体哆嗦,嘴都有点歪了。

宅老早就换上了清贫的衣饰,原本红润的圆脸也削瘦了许多,可这半点阻止不了那群凶神恶煞的皇城司贪念,他甚至亲耳听到了阎士良的感叹:“还是地方上好啊,威风八面,无所顾忌!”

敢说出这番话,一方面是这个内官在京师的皇城里憋得久了,另一方面也说明阎士良和气的面容下,是真的有一颗无所顾忌的心,现在何家落在他手里了,喂饱了就走?整个塞进嘴里,囫囵吞喽!

听了宅老的描述,何金水也明白,这次自家是被什么样的人盯上了,脸色惨然:“州衙的那群人,没有一個管的么?我可是帮他们瞒下了罪过啊!”

宅老道:“杨节判患病在家,郑节推想要跟狄同判下到县里,刘都监、韩司户、宋司法都是有意避开……”

“下县?”

胡瑞那种本来就翻脸的不必提,其他几位州衙官员也是避之不及,状况已经坏得不能再坏,何金水却提取出关键信息,瞬间支棱起来:“狄进被吕夷简扳倒了?”

宅老摇了摇头,有些纳闷:“好似是他主动外出,去各县走访了!”

何金水身体也不哆嗦了,嘴也不歪了,外面张着血盆大口的皇城司都无所谓了,哈哈大笑:“屁的主动外出,就是被排挤出去了!我告诉过他,做事不要太绝,结果如何,忙活了半天,给对头做了嫁衣裳,他现在肯定悔的肠子都青了!哈哈哈!”

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惨,顿时舒坦多了!

抱着类似想法的不在少数,姜还是老的辣啊,当过宰执的就是不同,看看把年轻的同判拿捏的,忙前忙后,把当地官员整得服服帖帖的,果子却被老知州给摘去了。

事实上,先擒王雄,再拿何金水,一贼一官的落马,确实让狄进的威望如日中天,兖州衙门只知他这位同判,而无知州。

吕夷简默不作声,似乎甘愿承受这一切。

狄进立刻知道,不能这样下去,必须把自己的风头给往下压一压了。

赵祯将吕夷简发配来兖州,确实是给他当垫脚石的,但官家偏爱,他却不能这样理所当然地接受,更不能锋芒毕露,以同判之位压得并无过错的知州抬不起头来,那会给别的朝堂官员带来很深的恶感,再让吕夷简博得了同情。

反倒是风头出尽后,及时避出,既凸显出自己的能力,又回归到副职的定位,才是急流勇退的作法,同样也是一种尊重。

重的不是吕夷简个人,而是他知州的主官位置,二十多年从政的资历,曾经的宰执之尊。

所以狄进要下到县里,将州衙的权力重新交回郡守手中。

反正他想要,随时可以拿回来,毕竟还捏着罪状呢!

这些交锋就是不必为外人道了,临行之前,狄进也毫不客气,带着吕公孺,将吕家幕僚之前在各地收集的详细带走。

此时他就牵着小徒弟的手,走在泗水县的河堤上。

吕公孺起初不愿闷在州衙大院里,对于孩子来说,能下到各县里多好玩啊,但很快发现这里可不比州治,着实是穷苦的地方,脚上都走出了泡,却是咬着牙,不愿在老师面前喊疼。

狄进却是注意到了,帮他挑破血泡:“公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来泗水县么?”

“回老师的话,是因为水利,水利能够改善农田的灌溉,让百姓更好耕作,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吕公孺回答得很利索:“好官都要对水利上心!”

这一听就知道是吕家其他人讲的,但狄进还是不吝夸奖,微笑道:“公孺说得不错!正是这个道理!”

古代王朝是农耕社会,水利一直是重中之重,如今更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重视,朝廷几乎每年都要在各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水利建设,所以谈到宋朝的名臣,往往与水利分不开。

陈尧咨的二兄陈尧佐,在水利上就颇有成就,为防钱塘潮,提出“下薪实土法”,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发明“木龙杀水法”,之前他知并州,就基本不在州衙坐镇,而是带着人修筑堤,栽植柳树几万株,修造柳溪,“民赖其利”。

如今的范仲淹正在丁忧守孝,而他守丧之前,所忙碌的也是当地的水利工程,卸任官职时都不忘举荐另一位得力人手,继续完成剩下的工作。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而狄进在了解兖州七个县的具体情况后,第一个就下到泗水,实地考察这里的状况。

泗水是一条古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据说这个川,就是泗水。

文人骚客很兴奋,前来瞻仰孔圣遗迹,但对于当地人来说,泗水县位于泗水上游,却是水患频频,如今旷地万顷,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逃亡他乡,是兖州目前最为贫困的一个县。

理所当然的,这里的弥勒教据点也最多,七处据点,有三处在泗水县,而且这三处据点的信徒人员众多,有一个甚至多达千人,聚众朝拜弥勒佛,希望佛祖能够保佑泗水不要再发水患。

结果自不必说。

越拜越穷,越穷越拜。

狄进此来,并没有搞得大张旗鼓,但也不会特意地微服私访,沿着泗水的河道走了没多久,一群人就赶了过来。

狄进停下脚步,打量来者。

有趣的是,不是一群衙役簇拥着官员上前,而是一位身穿便服的四十多岁官员在前面疾步行走,衙役反倒落后了一段路。

这不是演戏,因为当先的官员在泥泞的河道边走得又快又稳,显然是常常来这里,而衙役们则小心翼翼,根本不敢快步走,自是拉开一截。

官员最先来到面前,拱手行礼:“在下泗水县令张廷赞,字子襄,见过狄同判!”

既然是县令,而不是知县,那就是选人,而非京官,以张廷赞的年纪,显然不会是进士出身,但狄进对他印象不错:“张县令不必多礼!”

这个人是各县里面,最先察觉到弥勒动向,并立刻向州衙禀告的,可惜之前的州衙无人在乎,杨泌昌轻而易举地就将报告给押了下去,而现在狄进不提弥勒,指着泗水河道:“张县令,此地的水利修建,迫在眉睫啊!”

张廷赞目光微亮,也不弯弯绕绕:“下官已经反复勘察过地势,分析过水患根源,若能发动县民开渠排水,变荒田为良田,再由此招徕外出逃荒者,返乡耕种,数千户人家,都能得以安居乐业啊!”

狄进问:“难处呢?”

张廷赞道:“难处确有不少,主要是钱粮不足,地方上也多有掣肘之处……”

狄进继续问:“当地富户商贾不配合?具体是哪一家领头?”

以前朝廷将水利建设捏在手里,毕竟世家高门把控地方,如果这个权力也放出去,那就愈发割据,到宋朝没了稳固的世家,民间反倒与衙门联合兴建水利的例子屡见不鲜,衙门负责措置钱谷,民间负责出力,通力合作,共同兴建,亦是双方互惠。

当然古代衙门的调性不会变,中间的龌蹉事也很多,不过迈出这一步,终究是好的。

而听了狄进此问,张廷赞脸色微变,不知想到了什么,有些迟疑起来。

狄进道:“你不必顾虑,我来泗水,正是因为这里百姓受水患侵扰,生活困顿,弥勒教才有兴风作浪的土壤,但也不会妄动刑名,让无辜之人下狱!”

张廷赞没想到这位同判如此直接,但也知道不说不行了:“县内阻碍最多的,是大户包刚敬,字有同,此人是个落第举子,经商有道,在县中建了学堂,倒是颇得敬仰,百姓多信其言,他抵触开渠,只因上任知县未能完成承诺……”

狄进道:“将包有同唤来!”

张廷赞有些担心:“狄同判,此人性情固执,若是言语冲撞……”

狄进心平气和:“无妨,让他来便是,我与他讲一讲道理。”

这个时候衙役们早就到了,稍稍靠后,不敢上前听两位父母官交谈,张廷赞无奈,转身点了两个人,末了又点了两个,让四个衙役一起去包家请人。

至于讲道理,他是觉得完全行不通的,甚至他觉得,包有同会找个借口,避而不见,那个劣人是真的敢干这等事的,毕竟之前知州李迪和前一任同判在位时,包有同就完全不理会。

然而这个地方土豪很快来了,远远抱拳,独特的嗓门响起:“草民包刚敬,见过狄同判,久闻同判生擒山匪,为民除害,佩服佩服!”

张廷赞愣住。

狄进则颔首道:“包员外,到这里来。”

张廷赞呆呆地看着两人在河边走着,狄进讲述水利的建设,包有同连连点头附和,时不时地传来回应:“是极!是极!”

当这个地方上的刺头,在同判的道理感化下,当场拍胸脯表示,愿意号召当地百姓,大力支持水利发展,泗水县令终于忍不住发出感慨:“百闻不如一见,狄同判真神了!”

第四十一章 抓错人了?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两百八十章 这个真相特别劲爆第三十五章 《辽国暗谍抓捕事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头名解元,非这位学子莫属!(等待更新)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现实版李双鹰啊!第四十五章 为了查案,小抄一首第一百八十二章 狄仕林,你到底是不是人!(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狄湘灵的长风镖局第两百六十八章 官场神技——不粘锅!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东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副使狄进第两百一十五章 让吕夷简见识见识什么叫五代遗风第三十九章 越狱第三十五章 《辽国暗谍抓捕事件》第六十三章 气氛都到这了……第四百零三章 《五鼎分尸奇案》第两百章 官家有点太喜爱了!授官不能这样授啊!第五十八章 真小人第两百八十章 这个真相特别劲爆第一百八十二章 狄仕林,你到底是不是人!(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将七爷的秘密一层层扒干净(第三更)第四百一十章 子时到来第两百五十章 干脆利落的收网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难劝该死鬼,所以劝都不要劝第三百八十四章 让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四百三十五章 可笑的下马威,到底考验了谁?第三百六十章 只要你们,将与神探直接对决!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两百九十章 凶手的动机第三百五十七章 这个秘密,我吃你一辈子!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帮一帮可怜人(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切为军事服务的狂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干了半辈子间谍,还不能享受享受?第八十三章 并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订阅!)第一十八章 《书院监院遇害事件》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对我们没用了!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目标第一百八十一章 这样的泼天富贵,岂能不冒风险!(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荣婆婆:狄省元的人还怪好的!第一章 先祖狄仁杰第二章 铜钱油花第八十章 扬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订!)第八章 目标不是乱选的,是有备而来!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来想露脸,结果把屁股给露出来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让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两百四十八章 二当家的真实身份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旧案的真相揭露第两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赐五品服第八十五章 《苏无名传》与《洗冤集录》(第六更求订阅!)第三十六章 转变思路第两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虚的,只有进步最实际!第三百五十章 怂了怂了,他怂了!第九十七章 《苏无名传》多了两位读者(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夜间看侦探小说的,不是书迷,就是……(第二更)第两百八十四章 《宫廷御宴中毒事件》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丢了儿子,你叫我拿什么冷静!(第一更)第两百四十九章 出卖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第五十二章 这次是真丢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杨公宝库的传奇故事第两百一十四章 终究还是狄三元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药(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为了查案,小抄一首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两百九十一章 请官家协助破案第九十章 此等小案,也要陈尧咨过问?(第四更为盟主“风起陇西”贺)第一百八十四章 记录在案(第一更)第两百八十三章 功勋旧臣不允许提功勋第三百三十八章 还是江湖人报仇效率高,专挑“金刚会”的灭门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三百五十三章 杨公宝库的传奇故事第两百二十二章 “金刚会”六人众的代号第四百三十章 恶贯满盈之人,该有此下场!第四十五章 为了查案,小抄一首第三百四十四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两百七十九章 每天都给辽国使节一个新惊喜第九十一章 自己伤害自己,这叫“造作伤”!(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伙(第五更求订阅!)第六章 《富家子女连续绑架事件》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也给你诚意,你受得住么?第三百三十章 请阁下赴‘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这样的泼天富贵,岂能不冒风险!(第二更)第两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气地笑纳了!第两百二十章 从死第一个人开始,就不能停下来了第九十章 此等小案,也要陈尧咨过问?(第四更为盟主“风起陇西”贺)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难劝该死鬼,所以劝都不要劝第三十二章 迟疑一秒都是对进士的不尊重第八十七章 盼着与包拯、公孙策共饮的一天,早日到来(第一更)第两百八十章 这个真相特别劲爆第三十三章 现成的先生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刚会”》(新年快乐!)第八十章 扬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订!)第八十一章 郭家接待(第二更求订阅!)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颗头颅被发现了?(第三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当仁不让的争取主导权第两百一十一章 五张傩面,可杀二十人否?第两百八十五章 “金刚会”终于露出马脚了第两百零七章 此事必有蹊跷第两百八十九章 凶手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