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吕夷简的助攻

“殿中侍御史里行、监察御史里行……”

“官卑而任,才干为先!”

吕府书房,吕夷简看着幕僚汇总上来的文书,也在琢磨新设的四个官职。

在他看来,太后以曹利用获罪贬官,后被逼杀的这场风波为由,准备扩充御史言官,看似是广开言路,实则是要将言路握在自己手中。

毕竟很多时候,御史言官都是一把好用的刀,即便不刺向政敌,也能成功将水搅浑。

高明的是,太后根本不用亲自下场,只是简单的抛出个引子,朝臣就开始为各自的利益相争,无法一致对上了。

吕夷简早就意识到这位的厉害,此前才会坚定地站在太后一边,但上次的大亏,也让他意识到官家同样不容小觑。

官家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明年就是二十岁,这个年龄点很敏感,可太后显然没有半分还政的意思。

这不难理解,没有人在享受过这等一言九鼎,执掌天下的权力后,还能轻飘飘的放下,尤其是太后这些年执政,比起天子更多了许多艰难险阻,比起天子也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努力,那就愈发放不下!

所以吕夷简此番回归两府,准备选一条难度最大的道路,他要站在中间,努力调和官家与太后之间的矛盾,以国朝平稳为己任。

这样一旦成功,宰相之位会稳如泰山,并且日后太后驾崩,官家执掌大权,也不会清算自己,反倒有极大可能,继续任自己为相,平稳权势的交接。

将基本的执政路线定下,吕夷简再看四個官位,做出了一个决定。

放弃!

拿下这几个前途大好的位置,看似是为吕氏门生故旧添砖加瓦,实则是提前下场站队,反倒难以维持自身的地位平衡,他不取也。

将有关御史言官的职位放到一旁,吕夷简又看起了下一份奏劄,正在这时,外面的门轻轻敲了敲,宅老吕程走入,轻声道:“阿郎,小公子回来了!”

吕夷简顿时放下笔,面露喜色:“快带公孺来!”

不多时,吕公孺四平八稳地走进书房,躬身行礼:“爹爹!孩儿来了!”

“过来!走近些!”

吕夷简露出由衷的喜悦,上前抱住自己的小儿子:“长高了!又长壮了!”

吕公孺将头埋在他怀里,眨巴眨巴眼睛,有些无奈:“爹爹,孩儿从应天府回京后,你已经抱过了,那时就长高长壮了!”

“好!好!我儿长大了!长大了!”

吕夷简笑着放开,将吕公孺带到桌边,考校了一番学问,不禁更加满意:“若非积累尚且不足,文章也不够老练,天圣八年的进士榜上,说不定就有我儿的一席之地了!”

吕公孺道:“先生也是这样说的,让孩儿再等一届,多习经义典籍,多观士林文风,自可水到渠成!”

吕夷简抚须:“不愧是三元魁首,你先生的考场之风要多多学习,不骄不躁,不矜不伐,谦逊踏实,绝不多作卖弄!”

“孩儿记住了!”吕公孺点了点头:“范先生也是这般教导我的!”

“不错!还有范希文!好!好啊!”

吕夷简愈发认为,这个小儿子会有大出息,目光微动,再聊了片刻科举之事后,开始引导话题:“你先生近来可曾提过御史台之事?”

吕公孺敏锐地看了看老爹,摇头道:“没有!先生一心修前朝史书,不理那些事情呢!”

“那倒是辜负了夏参政的一番‘好意’啊……”

吕夷简嘴角微扬,语气莫测地道。

夏竦为何要举荐狄进入御史台,吕夷简一眼就看得明白。

夏竦生活奢靡,喜好排场,家中蓄养歌姬数十,又爱好收集古文,研究奇字,如此花销当然得大量的钱财供养,族中多有一些不可言说的生财之道,据吕氏了解,甚至与夏人那边都有些交易往来,从中赚取暴利。

这类官员无疑是最不喜御史言官壮大的,因为一旦真的广开言路,第一批受到攻击的就是行为不检点的他们,但夏竦看出太后心意已决,所用的理由又是冠冕堂皇,唯有先下手为强。

举荐狄进,恰恰是一招妙手,安排一个最年轻最刺眼的御史,不仅对后进之辈有知遇之恩,还能让群臣的注意转移,为自己避难。

吕夷简换位思考,倘若自己布局朝堂,或许都会用这一招,明面上还无可挑剔,毕竟举荐的御史之位,可是进士都羡慕的,正常情况下,狄进入了御史台,还要登门拜访,感谢恩情,哪知道后面会有多少坑在等着。

但夏竦没想到,狄进辞让不受,待在馆阁里面修史,施恩的手段顿时落了空,吕夷简还不放过,不经意间将话递了过去:“听说夏参政准备编撰一部古文典籍,家中多古鼎、钟、盘、敦之器,你先生若对古文奇字感兴趣,该多多去夏府拜访!”

吕公孺抬起脑袋,严肃地道:“孩儿会转告的,但爹爹别害先生!”

吕夷简无奈地揉了揉胳膊肘往外拐的儿子:“当官不是为了树敌,而是要一展抱负,老夫不会害你的先生,他都在馆阁修《唐书》了,立于不败之地,现在谁都害不了他,只是提个醒罢了!”

……

“当官不是为了树敌,而是要一展抱负,令尊说的真好!”

狄进仔细听完吕公孺的转达,末了微微一笑,颔首表示赞同。

政治求的是团结,而非斗争,似自己这般入仕途未久的年轻后辈,吕夷简能放下身段,消弭过往的矛盾,如夏竦这等比吕夷简还要年轻几岁,同样走到了宰执之位的同僚,吕夷简自然也不会轻视。

所以借刀杀人,让他与夏竦交恶。

依旧是阳谋,用的很熟练。

因为夏竦的举荐,基本可以认定是不怀好意,准备来日将自己树一个靶子,遭受群臣的敌视,说不定那个时候夏竦还要出手保护他,以收自己之心。

可这份算计没成功,表面上夏竦当然不会有任何表示,心底里恐怕就要生出提防和怨恨来。

这种事情很没道理,但官场就是如此,每往上走一步,就会凭白遭受许多敌视,而敌人与敌人还不相同:有的能化敌为友;有的由于互相忌惮,能井水不犯河水;有的则是和而不同,偶尔结盟;最糟糕的无疑是心胸狭窄之辈,一直怀恨在心。

夏竦就是此类人,他在史书中有许多评价,简单概括的话,就八个字:才智过人,人品卑劣。

由于才智过人,夏竦能入两府,由于人品卑劣,心胸狭窄,夏竦很难走到宰相之位,但被他嫉恨上的人,往往也会很难受。

想到这里,狄进又问道:“令尊还说了什么?”

吕公孺努力记下:“爹爹说了不少关于殿中侍御史里行和监察御史里行的事情,说此番太后有意整肃朝纲,才会要求官卑而任,才干为先!”

狄进稍作沉吟,眼睛亮起:“令尊看得清楚,这是一次机会,错过了确实可惜!”

既然夏竦出招,他也就不客气了,原本想到公孙策只是想想,但现在他要尝试一番,将这位好友运作到这个官位上。

公孙策确实是言官的好人选,缺陷是资历实在不足。

过年前后,包拯、公孙策、韩琦等人都有书信送来,讲述了地方上的所见所闻,狄进便能一定程度上了解他们在地方上的功绩,做得无疑都很出色。

尤其是公孙策,任地方主簿,本是县令的副手,然那县令却被衙门押司所拿捏,公孙策不同流合污,将押司所犯的陈年旧案纷纷揪出,证据确凿,定罪论处,一扫邪风,以正民氛,可谓大快人心。

可这依旧不够。

理论上公孙策凭借这一任的主簿功劳,可以减磨勘,两年内升为地方主官,然后任一届县令后,再得京师有份量的官员举荐,上达天听,才有资格被选拔入御史言官序列。

而这只是资格,正常情况下也是选不上的,毕竟竞争之人都是进士出身,除非做出特别漂亮的功绩,不然谁又比谁弱?

这种时候往往就是讲背景,讲靠山的时候了,历史上的吕夷简后来为什么能被称为权相,正因为他把持授官之要务,决定了官员的升迁,甚至不按升迁次序,屡屡破格提拔,结果范仲淹实在看不下去,弄了一幅《百官升迁次序图》,将吕夷简的行径堂而皇之地展示于众,然后范仲淹就被贬出去了……

就这么说吧,公孙策如今的资历,历史上大权在握的吕夷简都不敢贸然提拔,毕竟还是要讲究讲究的,不能做得太过,但现在情况特殊。

首先这四个职位是初设,尚未形成惯例,其次太后有言,有鉴于曹利用之前的风波,此番选贤才任要职,朝堂资历为次要,才干为先!

“问题是如何展现出才干呢?”

“每个能考上进士的臣子,都认为自己才华满腹,每位举荐他人的高官要员,也都能说出被举荐者身上的各种优点,终究要办实事……”

让吕公孺去隔壁学习,狄进稍作沉吟,写了一张便条,招来林小乙:“去雷家,送到雷濬手上!”

林小乙接过,想到近来家中事宜的安排,请示道:“阿郎,是不是让十七公子去?”

狄进道:“不,你亲自去,亲手交给雷濬!”

林小乙明白了:“是!”

雷濬没有很快出现,到了第三天晚,才赶了过来,呈上一份案卷:“近来地方上的要案迷案,都在这里了!”

“明杰,辛苦了!”

狄进接过案卷,翻开细细查看。

随着皇城司的部分职权被裁撤,在外察事的联络关系,全部被转到了机宜司,比如并州雷彪,他如今已经算是机宜司的下属。

而这些地方上的地头蛇,一部分即刻来信,表示顺服,至少是表面上的顺服,一部分好似山高皇帝远,依旧对京师的机宜司不作理睬。

所以手中的这份案卷肯定不齐,但也应该能找到所需的案子。

眼见狄进安静地阅览,雷濬等在旁边,嘴唇轻颤,有些欲言又止。

狄进眼角余光注意到了,抬起头来:“明杰,如今还是紧要关头,无论大事小事,但凡与机宜司有关,伱觉得有蹊跷的,都不要瞒我!”

“绝不是瞒仕林兄!”

雷濬赶忙道:“确实有一起案子,当地的察事特意禀告,但不知算不算案子,真要查起来,恐怕颇为棘手……”

狄进道:“说!”

雷濬凑近了些,低声道:“邢台柴氏之人,说他们族中的丹书铁券丢了,起初报了官,却又很快撤回。”

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书生第六十三章 气氛都到这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我将引领历史的走向,彻底改变天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压!成名!第三百八十二章 跟李元昊不用讲什么江湖规矩,并肩子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现成的先生第两百九十四章 刚刚恨上,就已倒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尽头,登临绝顶!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个嫌疑人已经不够用了!(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权!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场大魔王的发挥,就是一个字——稳!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势异也第两百八十章 这个真相特别劲爆第四百一十八章 亲眼见证三元神探抽丝剥茧的能耐第一百八十一章 这样的泼天富贵,岂能不冒风险!(第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狄进正式出马!(第二更)第两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爷”逼近第一百零一章 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第二更)第两百七十四章 什么!馆伴使正在热身?第两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第八十二章 邻居姓公孙(第三更求订阅!)第两百一十一章 五张傩面,可杀二十人否?第两百九十一章 请官家协助破案第三百四十四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两百一十一章 五张傩面,可杀二十人否?第两百七十章 现在轮到我们出手了!第两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兖州当官,何不一路同行?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书生第三章 狄氏家传武器,锏!第一十二章 解救雷娘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场大魔王再度降临(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二章 《苏无名传》对于勋贵的吸引力第一百零七章 案情的背后还有蹊跷?(第二更)第两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关键第两百三十二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第两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盗匪第三百三十六章 展仲的死亡信息第三十章 真相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侦探就是要能触发命案第四百一十五章 让“英雄”查“英雄”,让“好汉”查“好汉”第四百零五章 一名合格的侦探就是要能触发命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丢了儿子,你叫我拿什么冷静!(第一更)第两百一十七章 全自动式破案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时,解元在备考(第一更)第一十二章 解救雷娘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高明的审讯,往往让犯人觉得优势在我(第二更)第两百二十九章 朝堂重臣的格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公孙策:我嗅到了大案子的味道!(第三更)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伙(第五更求订阅!)第七十三章 鬼也有冤第三百七十二章 辽主中了宋人的“奸计”第三百八十八章 当仁不让的争取主导权第两百八十七章 凶手与神探的过招第三百八十九章 雄狮回归第一章 先祖狄仁杰第一百四十二章 给脸不要,那就别体面了!(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两百五十四章 他还得谢谢狄同判呢!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颗头颅被发现了?(第三更)第一十三章 不愧为狄梁公之后第两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赐银鱼袋第两百三十四章 这就是本事!这才叫立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势异也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么叫班门弄斧么?第一百八十九章 《给神探的挑战信》第两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气地笑纳了!第三十五章 《辽国暗谍抓捕事件》第四百二十四章 “锦夜”:叛徒越来越多,担子越来越重!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骗了?(第二更!)第一章 先祖狄仁杰第一百六十六章 国朝又将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一十六章 幸福的烦恼第两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气地笑纳了!第一百零一章 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狄进和吕夷简的强强联手第三百四十章 强强联手第四百零八章 犯人有权贵庇护?狄三元就是权贵!第四十一章 抓错人了?第六十六章 查案不忘上进第三十二章 迟疑一秒都是对进士的不尊重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么叫班门弄斧么?第一百二十七章 红伞验尸(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到底是谁把谁放在火上烤?(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书中情节与现实相似?这就是推理啊!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谁?”“狄进,一位侦探而已!”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这么能打?第一百四十二章 给脸不要,那就别体面了!(第一更)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这下师出有名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分尸总有其用意第两百二十七章 吕家车队有罪恶啊!你看,死人了吧!第七十八章 闹鬼案的最后拼图第五十四章 叛徒不妨现在就处置了吧!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人留一线与赶尽杀绝第一百三十四章 孙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官场靠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高明的审讯,往往让犯人觉得优势在我(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