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强强联手

“仕林!”

当晚,收到信件的四方馆使曹牷,就登门拜访。

曹牷是曹彬的嫡孙,其父曹珣,官至东上阁门使,属于曹家二代人物里比较平庸的一位,但之前接待辽国使节团,狄进和曹牷相处时,却发现这位三代子弟处事稳妥,外粗内细,颇有能力。

实际上,勋贵之家只要家教严格,子弟的水平就不会太差,曹家显然就是其中的翘楚,因此入了正堂,稍作寒暄后,狄进就直入主题:“此番请信义兄来,正是为了西夏之事!”

曹牷面容严肃起来:“当真有夏人谍细潜入京师了?”

狄进点头:“十名西夏人藏于辽人谍细组织的据点里面,目前还无口供,但他们咬紧牙关,什么都不交代,这基本证明了,这群西夏人是有备而来,带着命令潜入京师!”

曹牷有些迟疑:“仕林之意是?”

狄进道:“‘金刚会’是二十多年前,辽军入侵时南下的,试问如果是辽人在和平年代,派出大量谍探,潜伏到对方京师,那代表着什么?”

曹牷沉声道:“自是有军事意图!”

狄进道:“那为何换到西夏,却有疑问呢?”

曹牷苦笑起来:“自是因为朝中重视辽国,却向来看不起夏州党项……”

狄进也轻轻一叹:“可惜李氏父子,已经积蓄了相当的国力,西夏边境又有沙漠瀚海的地形优势,进可攻,退可守,不提将来,现在就已是心腹大患!如今边防军力大致有多少?”

曹牷抿了抿嘴:“大致有二十余万禁军!”

狄进不提其中的空饷占多少,真正能打的又有几万,继续问道:“宋夏国防线有多长?”

曹牷继续苦笑:“两千余里!”

狄进道:“二十余万禁军,分布在两千余里的边防线上,每一个城寨中所均分下来的兵力,恐怕只有数千人吧?”

“不错!”曹牷重重点头:“尤其是延州一带,地处平原,又不能据险而守,非常容易被各个击破!”

狄进总结:“照这么说来,西北边境的和平,其实完全取决于对方的亲宋态度?”

曹牷无奈地道:“西夏之主李德明,确实称臣纳贡,姿态顺服,朝野上下对其还是很认可的……”

狄进道:“李德明是不是默默隐忍,积蓄国力,暂且不说,我在并州时,听闻其长子李元昊年少英伟,颇有野心,攻略甘州回鹘和沙州回鹘时,皆是攻城掠地,开疆拓土,这样的人物等到李德明故去,接替西夏主位,也会甘心称臣么?”

曹牷面容顿时严肃起来:“仕林所言,倒是与家叔不谋而合,家叔前年看了李元昊的画像,就觉得此子野心勃勃,来日必成大患!”

曹玮和李元昊确实有这么一段故事,据说这位威震西北的曹太尉想要见一见李元昊,始终未能如愿,派人专门绘制了其画像,看到后就评价,此子必为边患。

这个故事有点套路化,古代名人往往都有类似的待遇,不见得是真,但李元昊一生入侵宋朝多达三十六次,兵力实打实超过十万的大规模动员就有四次,确实是边患中的边患了。

现在曹牷也想不到会有这么疯狂的人,只是听了这么多,终于打消了一些顾虑,反问道:“仕林兄之意,西夏要反?”

狄进笃定地道:“西夏已得河西之地,国力再非昔日可比,上下磨刀霍霍,岂有从此消停的道理?必然窥边,再掀战事,曹太尉当年所言,实在有先见之明!”

曹牷由衷地道:“当年叔父若得狄三元这般的文臣相助,该有多好!”

曹玮当年多次上书,言明攻打夏州政权,扼制党项李氏的重要性,都遭到忽视,一方面是宋真宗那时心思不在边事上,另一方面也是朝中没有宰执文臣支持。

许多文臣都不希望打仗,希望兴文教,抑武事,却也不想想,这打仗又不是一边能控制的,宋夏边境毫无山川地利的防守优势,不等着对方弱小的时候加以攻打,放任对方做大,将来打过来,难道不还手么?

可惜军事战略上的先见之明,终究是少数人具备的,而宋辽两国的常年开战,也让民心思定,好不容易签订盟约迎来久违的和平,难免抱有侥幸之心,最终酿成了大患。

现在恶果逐渐显现,朝堂之上却还有许多鸵鸟,狄进其实是乐于见得李氏父子提前展露出野心的,话锋一转:“我还未科举前,与并州雷员外有往来,他曾经就对西夏人警惕不已,这份先见之明,也是承袭自曹太尉吧?”

“那位雷员外正是叔父昔日的亲卫!”

曹牷坦然回应,心头感慨。

狄进入京时,曹家就关注了这位并州士子,那时纯粹是因为雷老虎,如果在某些事情向曹家求助,也能得到援手。

但狄进显然不需要勋贵援手,后来连中三元,更是成为了普通勋贵高攀不起的存在,即便是曹家这种顶尖将门,顶多是让小辈往来,长辈见面,就要考虑到朝堂文武之别了,毕竟这位穿五品绯袍,佩银鱼袋,又曾任馆伴使,岂是寻常文臣可比?

狄进现在特意提到雷彪,同样是铺垫:“这样的亲卫,还有么?”

“有!”

曹牷稍作沉吟,没有隐瞒:“并州、延州、庆州等地,皆有叔父麾下,解甲归田,监视当地番人的动向!”

这样的人曹玮不敢安排太多,以免朝廷认为他怀有异心,也未能给予太多直接的支持,基本是任其回归乡里,在这些最容易被西夏攻打的州县安居下来,其中雷彪是发展最好的,在并州这样一個军事重地,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员外,也领了皇城司的差事,光明正大地监视西夏人。

狄进道:“我虽是河东人士,但于西北边陲之地并不熟悉,若要全面了解当地情势,可否请他们收集?”

曹牷反应极快,眼睛亮起:“仕林准备上书?”

狄进颔首:“西夏反意已现,但一日未曾真正称帝举兵,朝中免不了多生一日侥幸之心,我自当献策,以求安民定边!”

历史上与西夏首战时,被朝廷派到边境守备的三位主官,正是夏竦、范雍和刘平。

刘平不必说了,范雍如今担任三司使,也是仅次于宰执的高官,这位常年历任西北,政绩卓著,深得人心,李元昊还未称帝前,他就给仁宗进献《安边六策》,预言了西夏会侵边攻宋,所以三川口之战中,朝廷是以范雍守备陕西的,可惜此人战略眼光可以,战术上却被李元昊耍得团团转。

相比起来,最靠谱的反倒是夏竦,这位的《陈边事十策》具体有效,后来范仲淹和韩琦经略西北时,基本就是在这份方略的基础上来的,不谈人品,夏竦的确是能臣柱石。

狄进要干涉西夏战事,同样不能空口白话,而是要在合适的时机,拿出一篇有理有据的定边策略,这样才能占据主动。

而他没办法如范雍那样,在西北边陲一待就是十几年,也不能像夏竦一样,等到西夏起兵了再发表策论,那么参考资料,就需要在当地的人员提供了。

这点和《洗冤集录》参照办案第一线的推官仵作笔录,是同样的道理,凡事要有根据,才能服众。

幸运的是,太尉曹玮把大量监察工作做在前面,他在并州又早与雷彪有过交集,雷彪之子雷濬还凭借迎回李顺容之功,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这些都能让后续发展变得顺理成章。

而曹牷更是通过四方馆的合作,大为敬佩这位的能力,立刻道:“按理来说这等事情,不是我这小辈能够承诺的,但我相信叔父定会认可仕林之言,我必定全力促成此事!”

狄进起身,拱手一礼:“多谢信义兄!”

曹牷起身,微笑行礼:“多谢狄三元!”

有了顶尖勋贵世家曹氏的配合,军事上的许多部署,就有了实践的可能,而曹氏也希望得到这种未来必定登临高位的文臣支持,双方可谓一拍即合,强强联手。

送走了曹牷,狄进回到堂中,看向外面:“大提点,进来吧!”

大荣复走了进来,坐在对面的席位上,接过林小乙奉上的茶水,猛喝了几口,末了又苦笑道:“下官失礼了!”

“无妨!”

狄进道:“这几日你们辛苦了,‘金刚会’外围据点的清剿,完成得如何了?”

大荣复道:“十一处据点,擒获贼子五十四人,都已押入大牢!”

狄进微微点头。

事实上,“金刚会”的这些外围据点,他本来就没准备放过,给辽人卖命,在京师安家,这等叛徒岂能留下?

不过在拿下核心成员之前,外围据点倒是可以留着,给予核心成员一丝侥幸,万一他们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或许就会选择在这些地方隐藏,到时候就是瓮中捉鳖。

可清秋和玲珑的复仇计划,破坏了局面,固然她们歪打正着,抓住了一批夏人,但狄进也立刻让机宜司清剿剩下来的据点,避免里面的叛徒得到消息,带着家人出京,逃得罪责。

大荣复对于抓辽人谍细,最是干劲十足,亲自带队拿人,如今告一段落后,才来禀告:“这些据点里,有两处人去楼空,根据搜查,都有十人左右生活的迹象,我们怀疑里面居住的也是西夏人!”

狄进了然:“这些西夏人皆是好手,三十人已经能做到不少事情,难怪‘无漏’要利用他们……牢中如何了?”

大荣复知道问的是宝神奴的状态:“已经安排了西夏囚犯在隔壁,有一个特别能说的,整日都以党项话谩骂,根据狱卒观察,宝神奴睡眠时间比以往少多了!”

“很好!”狄进予以肯定:“就这么保持下去!”

大荣复眼珠转了转:“下官倒是有个想法,这宝神奴自以为是契丹人高高在上,看不起各族,我们何不放出消息,‘金刚会’在宋境待不下去了,准备去投靠西夏,给党项人卖命呢?”

“凡事过犹不及,你这么一说,宝神奴根本不会相信,反倒会静下心来!”狄进笑了笑:“你要让他自己钻了牛角尖,想象着堂堂大辽人,如何为了取胜,向西夏人卑躬屈膝,这才会寝食难安……”

种族之间有鄙视链,间谍之间当然也有,辽人看不起宋人,但好歹还是一个层面,只是觉得宋不比自己强大,至于西夏党项人,那是什么东西,也配跟他们作比较?

有了这个思路,大荣复能够进一步掌握了刺激的要点,颇有些摩拳擦掌:“我倒是想再审一审此人,看看他现在还有什么把戏!”

但想着那深不见底的眼眸,大荣复又有些丧气:“论阴险,我远远不是此人的对手,套出了师门秘闻后,他就不再理会我了,显然已是达成了目的啊!”

狄进却没有过于高看对方:“不必丧气,没有人是毫无破绽的,事实上随着时日的拖延,宝神奴的心理防线正在逐渐崩溃,刚刚关入牢中时,他绝不会因为几个西夏人而难以安睡……”

大荣复想了想道:“是不是什么时候宝神奴主动要求与我们见面了,亦或者‘金刚会’那边传来了新的消息,才是合适的审问时机?”

正说着呢,林小乙入内,低声道:“公子,雷提点匆匆上门,等在外面!”

狄进眉头微动:“请他进来。”

雷濬匆匆而入,瞧着那起伏的胸膛,显然是一刻不停地赶了过来,开口就道出了一个重大消息:“就在刚刚,‘无漏’来信,希望受朝廷招安!”

“招安?他要投降?”

大荣复怔住。

他们跟“金刚会”斗了这么久,还是第一个主动投降的吧?

只不过到底是真心投降,还是设计假降?

雷濬双手呈上信件的同时,也表达了担忧:“此贼阴险狡诈,不可轻信……”

狄进接过信件,展开仔细看了一遍,却是微微一笑:“无论真假,这都是黔驴技穷了,不必理会,倒是再审宝神奴的时机到了!”

第六十二章 权贵亲眷第一百八十九章 《给神探的挑战信》第五十五章 一开始就露出了破绽第两百零五章 “三爷”与“六爷”第一百四十四章 现在该称驸马一声“中贵人”了(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给“无漏”一点小小的朝廷效率震撼第四百零九章 “陷空”下盗人帖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一百六十八章 赵祯:我只信任一个人!(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让仇人生不如死!(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送别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六十一章 暴风雪客栈第三百二十六章 灵童旧案的真相第两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赢第一百四十一章 驸马,你知道“和离”吗?(第三更)第两百四十八章 二当家的真实身份第三百一十三章 宝神奴版本的血海深仇第五章 现在就想搞钱!第两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绑架事件》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侠客第三百三十六章 展仲的死亡信息第四百零六章 合格的侦探要从不经意的话语中,将疑惑解开~第三百三十章 请阁下赴‘死’第两百八十五章 “金刚会”终于露出马脚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爷:区区三个赶考士子,看我怎么拿下!(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内讧!杀官!第三百二十九章 盗首:只要我够极端,就没人能威胁得了我第两百八十四章 《宫廷御宴中毒事件》第两百三十三章 十几年的刑名,就是这样糊涂断案的?第两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式上架感言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爷”是谁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进:论如何拿捏一位宰执第六十八章 不可能犯罪第三百五十四章 这下不得不信了第两百零三章 一切尽在更新里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爷:区区三个赶考士子,看我怎么拿下!(第三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宋朝“太后党”挽救辽国太后党第两百一十一章 五张傩面,可杀二十人否?第八十三章 并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订阅!)第三百九十三章 姐姐和公孙二娘的初识第七十八章 闹鬼案的最后拼图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终没有勇气的太子和太有勇气的汉臣第两百八十五章 “金刚会”终于露出马脚了第两百四十九章 出卖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第一百四十五章 书迷赵祯终见解元郎(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意外收获,姐妹重逢第四百一十一章 与“陷空”的较量刚刚开始?不!已经结束了!第三百四十章 强强联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颗头颅被发现了?(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这下诛心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个嫌疑人已经不够用了!(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给京师一点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终没有勇气的太子和太有勇气的汉臣第四十七章 官场靠山第两百一十章 事实证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钱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丢了儿子,你叫我拿什么冷静!(第一更)第一百九十章 犯人想不到吧!神探有三位!第两百二十三章 官家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心机了?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势异也第一百九十章 犯人想不到吧!神探有三位!第九十五章 我要为《苏无名传》正名!(第二更)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这么能打?第一百二十七章 红伞验尸(第一更)第三百四十章 强强联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三百九十章 宝神奴完全疯了?第两百二十八章 破案要从娃娃抓起!第两百四十三章 他以为他是神人么?说剿匪就剿匪?第两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释权,在我们这里!第两百零一章 三位神探对案件的剖析第八十二章 邻居姓公孙(第三更求订阅!)第三百二十八章 吕夷简的助攻第两百九十章 凶手的动机第四百二十五章 宝神奴,你又多新狱友了!(暂无)第一百五十章 开封府衙有一点忙(第三更)第两百四十九章 出卖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第三百五十四章 这下不得不信了第两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爷”逼近第两百三十章 吕家人确实好用,狄三元很满意第两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释权,在我们这里!第三百九十三章 姐姐和公孙二娘的初识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两百章 官家有点太喜爱了!授官不能这样授啊!第四十一章 抓错人了?第二十二章 确有关联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三十五章 《辽国暗谍抓捕事件》第两百四十九章 出卖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第两百零三章 一切尽在更新里第八章 目标不是乱选的,是有备而来!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十章 抓到你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谁的人都敢抓!谁的人都要审!(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姐姐和公孙二娘的初识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一百五十章 开封府衙有一点忙(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第二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