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这下不得不信了

“别念了!别念了!”

侍从刚刚念到一半,萧惠已经被书中情节里的朝堂之争,绕得脑壳都疼,摆了摆手,翻身坐了起来。

辽国自认中国,继承前唐正统,但萧惠甚至不知道唐玄宗李隆基是谁,却知道太平公主,因为之前萧太后执政时,有人将她与武则天比较,以致于家族中提到了武周时期的一些名人。

如此贫瘠的历史积累,想要了解后武周时期的那段朝堂争斗,更夹杂着凶杀案在其中的影响,显然超出了大帅的理解范围。

毕竟在许多契丹人的思维中,还是简单粗暴的力强者胜,弱者要自动服从于强者的统治,所以依萧惠之意,苏无名有李双鹰那般强的护卫,还跟朝堂那群人斗什么斗,杀啊!

这般一想,就没意思了,萧惠起身练了练身子骨,开口道:“将刘六符唤来!”

刘六符应招而来:“大帅!”

毕竟听了对方这么多本书,萧惠爱屋及乌,还是换了个称呼:“那位狄仕林,还准备留在驿馆?”

刘六符每天都过去打探消息,自是再清楚不过,点点头:“他以上下水土不服为托词,还准备在驿馆停留。”

萧惠皱眉:“这是在南京不走了?”

刘六符低声道:“宋人使节团这次来得早,离陛下的大寿还有两月,何况那西夏使臣,还住在四方馆……”

萧惠明白了,啧了一声:“这是看不起西夏人呐,宁愿不去中京,也得在这耗着!”

刘六符心想咱们谁能看得起西夏人,而且这不去跟西夏使臣争斗,显然是明智之举,附和着道:“大帅英明!”

萧惠已经给中京写过信,知道太子势必采取过一些行动,如今那边并无动静,或许还在较量,这般一想,那苏无名的朝堂之争似乎有些道理。

只不过他并不擅长这类争斗,有着高贵的出身与太子的信赖,也毋须计较这些,再加上动脑的不还有下属了么,直接问道:“依你之见,接下来该如何?”

刘六符早已考虑过:“大帅是接伴使,所负职责就是将使节团安稳地送至中京,这位狄正使既然有言水土不服,倒也不必急切,避免在南京道起了冲突……”

“不错!”

萧惠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中京那些人要用西夏蛮子,那就该他们去安抚宋使,我们出这头,到时候怪罪下来,倒成了本大帅的失责!”

既然有了决定,萧惠倒也淡定起来,又不免有些无聊。

相比起汴京瓦舍还算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辽国境内的享乐基本围绕着打猎展开,自辽帝到契丹群臣,都十分热爱打猎,但这打猎多了,终究还是会厌倦的,近日来听苏无名的传奇故事,倒是意犹未尽。

萧惠想了想,决定提出要求:“本帅让宋人留下,也要有条件,你去对狄仕林说,将苏无名后面的故事改一改,别整天在朝廷上勾心斗角,是不是忘了破案的初衷?还有李双鹰,怎么不写他了,他的故事不比苏无名好看?”

刘六符以自己的名义去要了好几次书,但进士的矜持让他根本没有翻开过话本,此时听得有些懵,但大致要求却是明白了,脸色一僵:“这……这恐怕……”

萧惠才不管手下会不会为难,催促道:“去!快去!”

刘六符无奈地领命去了,这次回来得倒是很快,手中捧着一卷新誊抄的册子,如释重负地道:“狄正使新著了一部话本,是苏无名第七卷,请大帅一览!”

“好!”

萧惠浓眉扬起,立刻接过,然后摆了摆手:“下去吧!”

刘六符恭敬地退下,却还是下意识地瞟了一眼话本,有些感慨。

你是三元魁首啊,怎能写话本,这么堕落呢?

哦,在我们辽国境内啊,那没事了……

“第七卷么?可别令本帅失望!”

萧惠迫不及待地翻开,一眼就看到了李双鹰的名字出现在第一页中,顿时心头一喜,他十分喜爱这个角色,甚至到了准备给自己的幼子起小名时,也以双鹰为名的准备。

不过想到第五卷的走偏,萧惠撇了撇嘴,表示自己又不是那么期待,重新往榻上一躺,将犹有墨香的书卷往内侍手中一递:“念!”

这一听就停不下来了,连午膳都是匆匆吃了,再度沉浸在李双鹰的冒险中。

шшш ☢тт kán ☢¢○

听着听着,等到围绕宝库的篇幅完全展开,萧惠却越来越觉得熟悉:“停!停下!”

朗读的侍从立刻停下,就见这位大帅起身,背着手转了几圈,自言自语着:“隋朝有个杨公宝库,没被发现,渤海国是不是也有個宝库,太宗当年也没搜到?”

实际上,隋朝的规模岂是小小的渤海能比,但在萧惠心里,渤海国的疆域一度凌驾于契丹人所统治的领土,同样是一个地域大国,这个国家如果也储存着类似的宝库,那里面也有着巨额的财富!

何况故事里的宝藏争夺实在精彩,里面还有一人以其中秘宝,弥补了神功缺陷,实力大进,原本在李双鹰手中都是重伤被救走,变成了反过来压着李双鹰打,让尚武者极为眼热。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萧惠又传来几名书吏,吩咐道:“你们去查一查,那个渤海亡国的宝藏,后来怎么样了?”

书吏们面面相觑,有一人胆子大些,开口道:“大帅是听闻那些市井之言了么?”

“嗯?”

萧惠先是一奇,待得对方解释清楚,顿时瞪起眼睛:“大胆!你们怎么不告诉本帅?”

书吏缩着脑袋,不敢应声,心里都很委屈。

你也没问啊,我们平常什么时候,将市井里面的传闻禀报上来过?

辽国虽然按照制度,是半封建半奴隶制国家,但实际上还是一个带有浓重中古色彩的贵族社会,尤其是契丹贵族,很少与民众阶层有交集,这也是为什么宋人谍探获取情报十分费力,必须得接触到贵族身边的奴婢下人,才有可能获得情报的来源。

而同样的道理,民间的消息除非刻意打听,也基本不会传到上层,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们,根本不在乎底层百姓想什么,这才是真正的阶层壁垒,泾渭分明。

“去把刘六符唤来!”

等到这位近来深受信赖的属下赶至,萧惠劈头盖脸地问道:“渤海密藏的事情伱知道么?”

刘六符露出茫然,他琢磨着宋朝使节团的事情,也没顾得上市井传言,摇了摇头:“下官不知!”

萧惠稍作解释:“你觉得民间所传的密藏,是真是假?”

刘六符毫不迟疑地摇头:“此乃无稽之谈,若渤海人有此宝藏遗留,早就启出,何至于等到亡国百年之后?”

“你这就不懂了吧!但凡宝库,都有机关暗道,重重保护,哪里是容易取出的……”

萧惠哼了一声:“所谓‘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如有八重险,不出阴阳八卦形’,可知这个道理?”

刘六符被唬住了,契丹话翻译过来的话语十分拗口,听起来好似是前唐杨筠松所著的《撼龙经》,但又有些不敢确定,毕竟以萧惠的文化造诣,显然是不会读过那部风水之书。

他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道:“大帅此言,不知出自哪本古籍?”

萧惠眼睛瞪大:“自是《苏无名传》,你自己没看?快回去看!”

刘六符十分无语,话本传奇,岂能当真,不过这话他是万万不敢出口顶撞的,只能干声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下官回去一定看!”

“你还是不明白,这渤海密藏事关重大,不能放任啊!”

眼见平日里聪明的手下完全不懂,萧惠背着双手走了走,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辽国五京道,除了中京和南京外,东西北三道,多有叛乱,而他正是靠平叛起家的,对此自有一番见解。

衡量这些叛乱势力的威胁,最大的因素自然是军事实力,其次是粮草储备,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则是外界对其的信心。

有些反抗辽庭的部落,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只是小打小闹,转瞬倾覆,谁愿意跟从呢,唯有具备了割据一方潜力的,才能团结地方势力,让政权真正稳固下来。

而流传百年的渤海密藏,就是一个奇招,如果地方叛军得到这个宝藏,还真的能招兵买马,得到周边部族的投靠。

比如辽东的渤海遗民。

萧惠更是清楚,这群人之所以能在辽东屡屡起义,是因为当年亡国后,有大量的渤海人逃入了高丽,渤海遗民的背后,得到了高丽人或多或少的支持。

此前辽国与高丽的边境摩擦,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如果渤海密藏靠近高丽境内,辽东又生叛乱,高丽人将这个渤海国的宝藏取了去,那得多么不甘心?

想到这里,这位统军使回到桌前,手掌一拍,桌案重重一震:“不行!本帅宁可相信它有,我大辽的密藏,绝不容许被那些贼人得到!”

第一百章 公孙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还能稳坐钓鱼台?(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让仇人生不如死!(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势易也第两百八十六章 一个名字引发的线索第六十一章 暴风雪客栈第两百九十章 凶手的动机第四百零四章 侦探小学生出马第三十章 真相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伙(第五更求订阅!)第三十六章 转变思路第三百零二章 《浣溪沙词句杀人事件再现》第两百八十七章 凶手与神探的过招第六章 《富家子女连续绑架事件》第九十六章 公孙策与狄进的推理碰撞(第三更)第二章 铜钱油花第两百八十六章 一个名字引发的线索第一百八十三章 谁的人都敢抓!谁的人都要审!(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渤海王国的秘传宝藏》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这么能打?第三百零七章 杀人和破案的竞赛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锦还乡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头战术启动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强势在你的想象之上第两百一十二章 吕夷简:怎么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两百四十八章 二当家的真实身份第两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录》上线前夕第一百四十六章 绝望的人是不会让同伙好过的(第二更)第两百三十四章 这就是本事!这才叫立威!第两百一十五章 让吕夷简见识见识什么叫五代遗风第三百三十章 请阁下赴‘死’第一百八十章 武功高强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第一更)第四百零三章 《五鼎分尸奇案》第四十三章 重新认识一下,萱娘!第三百三十章 请阁下赴‘死’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进,卷死对手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杰来相助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杀人!(第一更)第一百零四章 狄进正式出马!(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打草惊蛇第两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绑架事件》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也给你诚意,你受得住么?第一百六十八章 赵祯:我只信任一个人!(第二更)第一十五章 拉拢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权!第一百零四章 狄进正式出马!(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吴景成为狱友的七爷(第三更)第两百三十二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场积累第两百五十一章 灭了你的傲气,破了你的底气第三百七十二章 辽主中了宋人的“奸计”第四百三十章 恶贯满盈之人,该有此下场!第两百七十章 现在轮到我们出手了!第两百三十三章 十几年的刑名,就是这样糊涂断案的?第二十章 潘县尉的推理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六十五章 雪地谜团第一百三十九章 说废话没有用,让公主也节哀!(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发展,唯独七爷破防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终于有凶手对神探下手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愿成佛(第三更)第两百零九章 给咸鱼丐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旧案的真相揭露第两百八十九章 凶手现形第两百六十六 你看!他们急了!(除夕快乐!)第三百四十三章 在朝堂中的份量,已经不可忽视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发展,唯独七爷破防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七爷:区区三个赶考士子,看我怎么拿下!(第三更)第两百三十四章 这就是本事!这才叫立威!第三百四十五章 让李元昊过来解释解释!第两百六十六 你看!他们急了!(除夕快乐!)第三百四十八章 给你们一个不被我无视的机会第两百二十三章 官家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心机了?第两百六十五章 刘娥初见狄卿(除夕快乐!)第七十六章 破解雪地人头之谜第两百八十七章 凶手与神探的过招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吴景成为狱友的七爷(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高考移民第两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绑架事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愿成佛(第三更)第一百九十章 犯人想不到吧!神探有三位!第两百二十二章 “金刚会”六人众的代号第两百八十五章 “金刚会”终于露出马脚了第三百一十章 疯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不愧是狄梁公的后人,太让人惊喜了(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狄湘灵的长风镖局第五十七章 内讧!杀官!第两百零五章 “三爷”与“六爷”第一百零三章 皇城司:我们还没来得及污蔑他,竟然先被污蔑了?第两百九十六章 太后再赐银鱼袋第七十三章 鬼也有冤第三百五十一章 出使不忘推荐《洗冤集录》第两百四十六章 在我面前,你没有装疯的资格!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侠客第八十七章 盼着与包拯、公孙策共饮的一天,早日到来(第一更)第两百四十一章 破局的关键第一百八十七章 今科状元,舍他其谁!(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场大魔王的发挥,就是一个字——稳!第一百八十八章 荣婆婆:狄省元的人还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