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运河三

短短三个月,苏阳摘了十七个大小官员的脑袋,职位最高的是一个正四品的知府,比苏阳的品级还高,而且还是清江陈氏的嫡系。

清江陈氏虽然不如曹氏高氏那样荣耀,但也非同一般,同样是开国郡公爵位,当朝吏部尚书陈松年也是陈家人,还有三名四品以上官员在地方任职。

不过等吏部尚书派人前来传话的时候,那知府的脑袋,已经落了地。

至于被送入刑部大牢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苏阳猜到,会有人要钱不要命,但没想到会如此之多。

或许这些人,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以为苏阳也不敢真的杀人,毕竟陛下太后下旨严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这一次,那一道圣旨在苏阳手里,一年之内,不能疏通运河,苏阳就得掉脑袋,他可不认为这是一句夸张的话,哪怕是夸张,但君无戏言,为了维持皇室的面子,自己的脑袋也得被砍掉,更何况,自己这一次,得罪的人,何止七家,即便是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参自己残杀无度甚至趁机排除异己。

苏阳不禁笑了,自己在朝中,有什么异己不异己!

杀吧,既然那些人都来了,那就杀吧,不能让他们敬,就让他们畏!

同样的,苏阳也接到不少人的劝诫,徐明礼让自己想清楚后果,赵籍让他三思而行,甚至苏东坡都问他,是疯了还是傻了,这是要将自己的前途全断送啊!

苏枫来信,只是问候,但却说,自己被知府无端训斥了数次,显然是因为苏阳做的这件事牵连!

不过,这些信,苏阳都没有回,唯一让他欣慰的是,这一次,太皇太后并没有朝令夕改,对那些参苏阳的奏折,也是不闻不问。

掌权者的态度,的确是起到了关键作用,运河疏通的工作,进度比之前快了许多。

但是从苏阳掌握的回馈来看,这速度,并不够,因为有多人,有意拖延,而且理由借口,无可挑剔,显然,他们是要拖延时间,等一年时间到了,苏阳掉了脑袋,随便再来一个人,将疏通运河的功劳揽在身上。

可惜他们算错了一件事,苏阳说的那个杀字,不止是针对贪墨,还有敷衍!

润州,苏阳站在河堤上,看着不远处三艘清淤船在运作,相对于宽阔的江面,实在微不足道。

再苏阳身边,站着一个四十五六岁,体型微胖微黑的中年,此人气派十足,比苏阳更有架势。

“姑丈,这河里怎么只有这么几艘船?”苏阳开口问了一句。

身边这个人,是润州知府张君龄,而徐家一个旁系女子,是他的续弦夫人,算下来,应该是徐慧君的姑丈。

运河在润州境内有三百多里,如今,却只清淤不到七十里,连四分之一都不到。

“这几日正是农忙,船工都去收夏粮了,过几日就回来!”

收夏粮,苏阳闻言,不禁笑了。

“按照这进度,还剩下九个月,能完工吗?”苏阳如同叙家常一般问了一句。

“应该差不多吧!”张君龄回答。

“差不多,那是差多少?”

“这...”

张君龄一时间没有想好怎么回答。

“诺儿给姑丈的信,收到了吧?”苏阳问了一句。

“收到、收到了!”

“我三叔徐明礼的信,姑丈应该也收到了!”

苏阳看向张君龄。

张君龄自然感受到苏阳的语气不对,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是有人打了招呼,自己也不能不照办!

“我们算是亲戚吧,姑丈为何要置我于死地!”苏阳的目光,有些冷。

在自己接手这件事后,苏阳身边亲近的人,也都动用自己的关系,联系沿岸熟悉的官员,让他们配合苏阳。

不仅徐明礼,连江宁齐家、林家,赵籍和苏东坡,都各自动用自己的关系网,左相吕公著更不用说了,虽然没有明说,但沿岸不少官员都是他的亲信,也极为尽力。

但这算下来,尽力而为的,估计不到三分之一吧,还有一大半,不是贪墨就是怠工。

前三个月,苏阳杀了一片贪墨的,可对于这些找各种理由怠工的,杀,够不上,不杀,苏阳就得掉脑袋。

“言重了,言重了,不止于此,我派人再去找人,尽量在开春完工!”张君龄敷衍的说着。

“不必了,我苏阳向来恩怨分明,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谁要我的脑袋,我就要他的脑袋!来人!”

苏阳呵斥一声。

“你要干什么!”张君龄猛然意识到不对劲。

“斩!”

苏阳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

张君龄张嘴要喊,但背后,秦虎手中的刀挥出,张君龄的脑袋飞起掉入运河之中,尸体倒在河堤上!

张君龄带来的一帮下属官员,吓得脸都白了。

杀了,真杀了,这可是亲戚啊,刚刚还喊着姑丈,这一会,脑袋都砍了,还死无全尸!

“润州同知孙英!”苏阳喊了一声。

一个清瘦的中年胆战心惊的上前两步,“下官参见大人!”

孙英的目光,落在那无头尸体上,感觉自己有些腿软!

“润江清淤由你负责,半年之内,若是有一寸没有疏通,你就自己跳下去!”苏阳说完,不等孙英回答,已经转身,带人骑马离开,奔向下一站!

一个月之内,苏阳沿着河岸走了一遍,杀了七人。

朝廷的奏章,如同雪片一般,全都是参苏阳的。

但是此刻,苏阳却在京城的家里,一手抱着刚满周岁的苏定国,一边教凤儿写字!

徐慧君在一边翻看账本,虽然她现在很少出门,但生意上的事情,却没有落下。

只是,看了几本帐,她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因为这几个月,苏家的酒水生意出现了不少问题,不是有人说质量问题闹事,就是运输途中被各种盘查刁难,无法按期交货!

还有那些与他们合作的家族,也各种理由拖欠应交的分红。

对此,徐慧君心知肚明,还有嫁入张家那位姑姑,回徐家哭闹,来信质问大骂,但徐慧君对此,都置之不理。

而且,当苏阳结了这个差事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了准备。

连续七天,苏阳没有上朝,也没有出门,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担着一份差事。

徐慧君也没有给苏阳说什么生意上的事情,这种时候,不想给苏阳添乱。

岁末,苏阳从杭州出发,调用上百艘大型运输船,满载粮草,在三万禁军押送下,前往大名府。

这一路,虽然不是畅通无阻,但也仅仅是搁浅了两次,而那两处地方,都是之前清除,却因为暴雨山洪,才意外拥堵的。

但是那两名知府,吓得脸都白了。

幸好苏阳这一次没有杀人,只是责成他们半月之内疏通!

第一百零三章 预招驸马

这个春节,苏阳在船上度过,船队到了京杭大运河尽头,已经是第二年三月。

而还未上岸,苏阳接到了一个噩耗,吕公著在数日之前病逝!

吕公著被追封太师,申国公,谥号正献!

吕公著对于苏阳的影响,仅次于王安石。

因为王安石的革新思想,更接近苏阳。

吕公著虽然没有司马光那样守旧,也希望变革,但是他的变革方式,仅仅是治标不治本。

但其公忠体国,无愧正献这个谥号。

而朝堂中,少了吕公著,就少了一个不偏不倚务实的老臣!

苏阳叹口气,逝者已矣,而自己虽然办完了这一次的运河疏浚,但只怕未来几年,也将是自己最艰难的!

不过苏阳并不后悔这么做,运河是宋国命脉,如果国破了,还谈什么救世济民。

家国天下,这是苏阳这一世需要守护的东西!

跟苏阳一起来的禁军统领叫孙程,是当年守卫洛仓的那名将领,两人也算是老相识了。

不过三年时间,苏阳从正六品的仓部中郎,到了从四品的工部侍郎,而孙程的职位品级,并没有多少变化。

他现在也是从四品的官职,与苏阳相当,但是想要再晋升,难度很大,因为宋国掌握军权中枢的,大都是文官。

“苏大人,河北东路安抚使曹琦前来接收粮草!”

孙程在背后说了一声,苏阳呼出一口气,不再去想吕公著离世的事情。

“走吧!”

苏阳转身,与孙程下船。

曹琦四十出头身材并不魁梧,但苏阳却也听过此人的名字。

曹琦是曹清影的二叔,这个河北东路安抚使,还兼任大名府知府,因为这里是辽宋边境,所以权位之重,不弱于当朝宰相。

曹家世代为将,是宋国少有的几个武将世家。

不过要说胜仗,似乎也没有打过几次,毕竟宋国建国以来,就没打几次像样的胜仗,但能守住国门,就算是相当不错了。

韩琦算是宋国少有文武双全的将领,算是一个儒将。

对于苏阳这个人,韩琦自然听过不止一次。

天祐元年状元,庐陵郡公,蜀地灭刘氏,治理钦州。

但这些,却都不能跟这一年来其疏通运河的凶名相比。

这一年来,因为运河疏通,丢了脑袋的官员,不下三十人,四品的知府都有六个。

这家伙,是真敢杀,那些人,每一个背后,都有不小的势力,盘根错节,几乎是将整个宋国的官员全得罪了。

但如果不杀,别说一年,就是再有三年五载,这运河也无法疏通的。

“苏大人,久仰大名,缘惜一见,今日总算是见了真人了!”曹琦笑着拱手。

韩琦一身戎装,虽然他是大名府知府,但基本都在军营之中。

“曹将军说的,是恶名吧,如今只怕满朝文武,想要生啖苏某的不在少数!”苏阳自嘲的说了一句。

“哼,那群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他们做什么,苏大人疏通运河,功在社稷,我等边关将士,更要感谢苏大人的壮举,家兄已经摆好酒宴,只等苏大人前来,为你庆功!”

家兄,济阳郡王吗?

这场酒宴,参加的人并不多,只有客人只有苏阳一人,连孙程都没份。

但是主人却有四人。

除了曹琦之外,还有济阳郡王曹征,他的一对儿女,曹旭阳和曹清影!

曹清影在此,因为他与苏阳本就相识。

曹征五十出头的样子,比曹琦看着年长许多,而曹旭阳也有二十七八岁,和曹琦一样,算是一个儒雅的将领。

曹清影还是以前那副模样,没有多少变化。

苏阳和他,也有两年没见了。

酒席上,众人言谈甚欢,曹清影也询问苏阳在钦州的事情和她师傅沈括的状况。

这些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对于久驻边境的曹家人来说,西南的民俗还是相当奇怪的。

同时,苏阳也会询问战事,比如此前辽夏联军的进攻,为何突然又不打了?

在那场战斗中,陆云琅战死!

“据说,辽国皇帝被刺杀,虽然未死,但却因此受伤,宫中侍卫死伤数百,辽国退兵,于此有关系吧!”

曹征的话,让苏阳愣了一下,他连忙询问消息的准确度和时间!

而后,苏阳仿佛想到了一个人,葵候!

为什么葵候会在那个时间离开皇宫,而且还公开示人。

莫非辽国皇帝被刺杀,是葵候所为?

如果真是葵候所为,居然还没有杀死辽国皇帝,是葵候手下留情不想弄的不可开交,还是辽国背后,也有绝世高手?

苏阳想到段思平、葵候、金台...

或许,真的如此吧。

只是这些,苏阳只能压在心里。

酒宴之后,曹征请苏阳去书房说话。

“交浅言深,本是大忌,但进入本王还是要冒昧的问一句,苏大人可想过日后如何自处?”

他们第一次见面,曹征这话,的确是有些太过唐突。

苏阳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在猜测,曹征问自己这话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说实话,没想那么多,因为事前我并不清楚,太皇太后的旨意下来,我又不得不接,君前无戏言,为了自己的脑袋,我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呵呵,这话,可是真心?”曹征笑了笑,似乎不信,如果最初,苏阳是真的没有准备,但是经过了这一年时间,若说他还没有一点想法,那曹征肯定不信。

苏阳笑了笑,没有回答,因为没搞清楚曹征是什么意思,苏阳肯定不会乱说话。

这一年来,苏阳自然也想了许多,但事已至此,他只能见招拆招,只要自己不犯错,想要抓住苏阳的把柄,并不是那么容易。

耗下去,对苏阳来说,只要耗到皇帝亲政,才是自己实现王佑安遗志,展现自己抱负的时候。

而这几年,能做多少,做多少吧!

“先帝有十位公主,苏大人可知晓?”曹征问了一句。

苏阳有些诧异,但是想了想回答道,“六位公主早薨,长公主在先帝朝时离世,只有三公主、四公主及十公主三位!”

三公主,嫁给了赵籍,四公主今年应该只有十二岁,十公主是当今皇帝的胞妹,今年也才四岁而已。

“本王也就直说了,太皇太后有意将四公主下嫁于你,想必你不会拒绝这桩婚事吧!”

苏阳听了,眉头皱了起来,开什么玩笑,让自己取一个十二岁的小丫头!

第四章 执子之手第十九章 林氏茗烟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盐案一第三十九章 庐陵郡公第二十八章 瘟疫来袭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盐案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私盐案五第二百零四章 追贬司马光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一百六十二章 战马之殇第四十八章 游览开封第五章 前尘往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盐案二第六十九章 仓部郎中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会六第五十五章 科举考试三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会八第三十二章 瘟疫来袭五第二十四章 宋国现状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驹第六十八章 状元及第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盐案一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五章 前尘往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阵前定计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一百五十二章 宁河之战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盐案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弹劾苏阳第三十八章 开办酒坊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一百二十二章 为帝择后三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会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用人之长第一百六十三章 烧钱的铁骑第一百三十一章 众美齐至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盐案七第十五章 人间美味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一百零六章 升职赐婚第六十六章 科场舞弊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河之战二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九十六章 饮酒论策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开封府第一百零八章 安国公主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盐案一第三十章 瘟疫来袭三第一百二十章 为帝择后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为帝择后三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卞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机军营第五十七章 牡丹花会二第一章 入赘徐家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气第八十五章 返回庐陵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一百零七章 圣贤有错第三十五章 见王安石第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八十章 麻姑制饼第二百零三章 两曹尚书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军营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会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誉第八十章 麻姑制饼第八十五章 返回庐陵第一百四十章 率军出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宁河之战三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第三十二章 瘟疫来袭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河之战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一百五十四章 宁河之战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苏阳的矛盾第三十九章 庐陵郡公第十四章 精炼食盐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一百九十四章 将进酒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袭第九章 一念之间第一章 入赘徐家第二百零三章 两曹尚书第七十七章 官仓硕鼠六第二十四章 宋国现状第九十一章 东坡献礼第九十二章 麟儿诞生第九十六章 饮酒论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会二第七十八章 蜀中刘家第四十章 苏家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