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问计

“你的家事,哀家不便过问,哀家也相信,你会处理好,若是慢待了兰儿,哀家可不饶你!”

“太后请放心,这一世,苏阳不会辜负兰儿!”

高正仪听了这话,微微点头,因为她了解的状况也是如此,只是一个女人,成亲三年还没有动静,作为一个女人,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皇帝今年也该有十七岁了,寻常人家,也该娶妻生子!”高正仪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苏阳闻言,神色微微一凝,皇帝的确是到了成亲的时间,但这种事,跟自己说,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苏阳没有接话,这种事,说是皇家私事也可,说是国家大事也可,皇帝一身系天下,如果皇后不贤,只怕将是天下之祸。

见苏阳没有开口,高正仪看着苏阳,眼中多了几分暮霭之色,“哀家自幼在这宫中长大,历经四朝,自认这天下事,也见了大半。”

高正仪叹口气,眼中的神色,有些惶恐,显然,事情似乎到了她所不能预料的地步。

苏阳见状,面色一正,因为他此时明白,?只怕这太皇太后,此时才回过神来,高氏,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若非如此,只怕此时苏阳也不会坐在这里。

满朝文武,还有谁能抗衡高氏?

苏阳同样不能,他如今只是一个陪皇帝读书的中书舍人而已!

可是如今朝堂之上,右相吴世勋以高侃马首是瞻,左相宋承运大部分时候选择沉默,不遇到高氏的问题,还能保持公正,但遇到高氏,就会当鸵鸟,显然不愿因此得罪高氏。

至于其他官员,自从被贬了原本的刑部尚书王轩、御史大夫方鹤、御史中丞林逸仙之后,就再无一个敢直言的了。

所有的政令,皆出自太皇太后这边,可是此刻,她却似乎后悔了,因为高氏尾大不掉,她那位同胞兄长,似乎有了别样的心思,所以她恐慌无助!

“臣斗胆问一句,可是高大人有了人选!”

高正仪闻言,点了点头,取出一个画像来...

苏阳起身接过画像,不知这画像上的女人姓甚名谁,但是从这画工来看,绝对是一个绝色美女。

在苏阳所能见识之中的女人,能与之媲美的,苏阳只知道两个,一个是嫁给赵籍的三公主,一个是钦州于恒远的那位百越族妻子。

苏阳收起了画卷,叹口气道,“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怕陛下见了,也会心动的吧!”

“此女名为刘清青,乃颍川郡王刘洵之孙女,刘洵之妻,为哀家胞妹!”

苏阳闻言,面色微微一凝,颍川郡王,又是一个不弱于曹氏高氏的家族!

如果这刘清青成为赵煦的皇后,只怕日后,高氏、刘氏,这两股外戚,将牢牢地保持朝政,赵煦这个皇帝,想要亲政,将遥遥无期。

苏阳眉头皱了起来,他内心在想,这高氏,目的到底是什么,想要谋朝篡位,还是想要继续把持朝政?

谋朝篡位,只怕不太可能,虽然高氏把持朝政,但真正有实力的家族,都只是暂避锋芒。

名不正言不顺,他们想要改朝换代,只怕并不容易,而且宋国如果动乱,只怕辽夏两国绝对不甘寂寞。

但高氏刘氏想要把持朝政,苏阳也绝对不能坐视不理,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很久了!

“臣以为,陛下择后,乃国之大事,理应广纳贤良,选择足以母仪天下之女子为后!”

听了这话,高正仪眼中微微闪过一丝亮光,如果将此事公诸于世,为皇帝选后,只怕希望入选的女子不知凡几。

不过高正仪未置可否,似乎是心有所感的又说了一句,“哀家明白,有不少人在背后对哀家非议,不过这些,哀家都不在乎,哀家自幼在宫中长大,只想替历代先帝守住这份江山,可孤儿寡母,除了依靠娘家人,哀家还能依靠谁呢?”

苏阳闻言,也无可奈何,这天下的道理,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立场不同罢了。

“太皇太后苦心,陛下和先皇都会知晓!”

“哀家记得,你在恩科上写的安邦策,这些年来,哀家翻来覆去想过无数遍,你知道为什么没有实行吗?”

苏阳闻言,看向高正仪,他的确很好奇,为什么自己这个对大宋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安邦策,没有实行呢?

“在先皇仁宗时,因处理事务至深夜,饥饿难耐,想吃羊肉热汤,但先皇却忍着饥饿直至天明。哀家姨母曹皇后闻之,劝谏先皇保证龙体,你可知先皇是如何说的?”

苏阳闻言,隐约想起来一些,古今,能称之为仁的皇帝,并不多,但宋仁宗,绝对算一个。

不过苏阳不能将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却引用宫中教导皇帝的一些历史记录中的事情,这些都是先前史官记载,应该是更可信的。

“先皇不忍靡费,更不忍杀生!”

苏阳无奈的叹口气,他明白这位太皇太后的意思,自己的绝户之计,太毒了。

但是如果不是自己所知的历史,宋国将失去半壁江山,百姓被屠戮,如同牲口一般奴役,他不会出这有伤天和的绝户之计。

只是此刻,苏阳能说什么?告诉高正仪,不足三十年,宋国将丢失北方领土,偏安江南?

如果这么说,只怕会立刻被以危言耸听的罪名砍了脑袋!

高正仪没有再说这件事,又换了一个话题,“哀家不想愧对先皇,也不忍看高氏一族真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变故,哀家时日无多,应该如何做?”

高正仪已经将话挑明,苏阳这一次,想要做缩头乌龟,也是不能了。

只是,这种状况,苏阳并没有料到,他猜到了最坏的状况出现,或许那时候,自己能够快刀斩乱麻,而且苏阳相信,如果高氏谋反,动手的不会只有自己。

但想要风平浪静的化解这场危机,苏阳的眉头,皱了起来。

让高氏如何放弃手中的权利?只怕很难。

而且还要两边都安然无恙的平稳过渡,苏阳觉得,这完全是在异想天开。

但现在,就算是异想天开,也不能不这么做!

“时候不早了,你去吧,过几日让兰儿来陪哀家说说话!”高正仪显然也知道,想让苏阳在这一时半刻,拿出来一个可行的方案有些强人所难。

而今晚,最紧迫的事情,苏阳已经给出了解决的办法,这办法,或许可行。

“是,太后请珍重凤体,臣告退!”

苏阳起身告退,高正仪微微点头,闭上眼睛,靠在后面的垫子上,似乎有些困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荐蔡京第一百零五章 监军童贯第五十四章 科举考试二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运河三第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一第一百六十章 回赠龙渊第一百零七章 圣贤有错第三十章 瘟疫来袭三第五十七章 牡丹花会二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六十九章 仓部郎中第七十三章 官仓硕鼠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盐案六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会四第四十七章 抵达京城第九十六章 饮酒论策第十章 苏阳志向第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一第一百六十章 回赠龙渊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嘱托第九十六章 饮酒论策第九十四章 茗烟困境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袭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门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请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会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私盐案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与曾布第八十八章 钦州现状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一百六十八章 科学院雏形第十八章 天之将变第五章 前尘往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问计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第八十八章 钦州现状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四十二章 离开江宁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礼物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驹第八十四章 科学大牛第二十八章 瘟疫来袭一第八十八章 钦州现状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赵佶第一百章 疏通运河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赵佶第二百零四章 追贬司马光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边情紧急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问计第三十八章 开办酒坊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会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会四第六十七章 绝户之计第十四章 精炼食盐第五十四章 科举考试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整军备战第十四章 精炼食盐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军营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盐案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一百六十章 回赠龙渊第八十九章 杀鸡儆猴第四十七章 抵达京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赵佶第三十九章 庐陵郡公第三十三章 义女凤儿第一百九十章 私盐案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八十三章 造访云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边情紧急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帝择后二第一百四十章 率军出征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会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荐蔡京第二十三章 朝堂之事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气第一百七十四章 弹劾苏阳第一百七十一章第十章 苏阳志向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问计第二十九章 瘟疫来袭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苏枫的窘境第一百九十二章 私盐案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争相斗艳第七十六章 官仓硕鼠五第七十六章 官仓硕鼠五第四十八章 游览开封第二百章 私盐案九第十九章 林氏茗烟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五十五章 科举考试三第三十二章 瘟疫来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