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

洛阳王皱了下眉头,似乎也没有决断,是不是真的将这些乱臣贼子都杀了。

但是真要是将这些人都杀了,只怕又是一场大祸,因为这些人,背后或多或少,有一些势力。

种师中带人,将高侃和吴世勋围了起来,但没有立刻下杀手,而是在等洛阳王的决定。

“嘎吱!”这时候,金銮宝殿关着的大门却又被推开了。

种师中面色一变,自己留在外面的数百亲信,怎么可能这么快溃败,而且那些人难道真的敢造反不成。

但是大门推开,走进来的,却只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白发苍苍,被旁边一个少年搀扶着。

“高太师!”洛阳王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父亲!”

太皇太后,脸色也难看起来。

“王爷,肯定手下留情!”高太师对着洛阳王拱手。

虽然洛阳王手中握着先皇御赐的金锏,却也不能对着高太师太过无力。

高太师,乃是英宗的岳父,而且曾经位极人臣,在仁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就已经是首辅之臣,为宋国江山社稷呕心沥血数十年。

“老太师!”洛阳王皱了下眉头。

高太师没有说话,走向前去,他虽然有八十了,但并不昏聩,腿脚也还灵便,身边搀扶的少年,也仅仅是跟着罢了。

“父亲!”

高侃叫了一声!

“逆子!”

高太师扬起手中的拐杖就打,高侃慌乱的躲避。

“你还敢躲,跪下!”

高太师呵斥着,高侃哪里还敢动,跪在地上,那拐杖劈头盖脸的就打了下来。

“父亲息怒...”太皇太后这时候,连忙去拦自己的父亲,打高侃几下不要紧,但这老太爷八十多了,这么激动,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她这个女儿,更是无地自容!

台上的洛阳王,嘴角微不可查的瘪了瘪,没有开口。

苏阳在一边看着,无动于衷,真要说是巧合,苏阳觉得实在太巧合了,这老太师,怎么来的如此巧。

此时高太师在打高侃这个儿子,谁又能说得准,不是做戏呢?

刚刚乱哄哄的,赵籍和崇敏,都跟苏阳凑到了一堆,还有几个之前没有跪下的大人,似乎大家默契的泾渭分明,没跟高氏一派的人扎堆。

“还真够巧的!”崇敏说了一句。

苏阳没有说话,而赵籍叹口气,“看来这场闹剧也该收场了!”他似乎颇为失望的样子!

“老太师且住手吧!”洛阳王终于开口,虽然他还想看着父子俩表演一会,但太皇太后的目光看向他,洛阳王也不能不给这皇嫂面子!

高太师也终于住手了,太皇太后扶着他在椅子上坐下,气喘吁吁的。

不过怎么看,这高太师都比太皇太后这个女儿更精神!

肃杀的气氛,被这老太师搅合了,成了一场闹剧。

洛阳王收起了金锏,禁卫军退了出去,大殿前放了三把椅子,洛阳王、高太师和种诂都坐着。

太皇太后让人宣读拟好的圣旨,种诂执掌枢密院,而高侃,则加封太尉。

太尉,相当于兵马大元帅,而枢密使,只是副职。

但在宋国,太傅和太师、太傅、太保一样,都是虚衔,一般无人担任,只有在真正出现战乱的时候,才会临时认命。

虽然有了之前的那一场闹剧,但高侃依旧被封为太尉。

升官夺权,这就是苏阳给太皇太后出的主意。

先是调种师中来禁军,至少可以宿卫皇帝的安全。

一个种师中,高侃不会放在眼里,而且原本种师中就是在禁军中任职,后来调入黄龙军,出了点事情,才重新回到种家军。

现在种家想让种师中官复原职,继续在禁军中担任殿前副都指挥使,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毕竟他的亲兵,不过三千,相对于二十万禁军,经不起任何波澜。

苏阳原本想的是,给高侃升官夺权,如果高侃不知足,那只能快刀斩乱麻。

太皇太后能不能有这个决心,他也无法判断。

但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苏阳不介意给赵煦暗示一下,因为种师中,绝对会听皇帝的命令。

不过,也终究还是没有发展到兵戎相见。

高侃依旧被封了太尉,显然是保全了高氏和太皇太后的面子。

如果高侃没有闹那么一出,他可能还可以继续在朝堂上占几天,但这么一闹,这朝堂上,显然是没有他的位置了。

而他们高氏,一个太师,一个太尉,也算是极尽荣耀,但这份荣耀,只怕现在想来,是有些苦涩的。

此后的三天,宋国朝堂,经过了一场无声无息的权利交割。

高侃虽然没有出面,但是高氏一族的亲信,却默默的改变了立场,因为谁都看得出,高氏废了,至少在当今陛下手里,是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了。

苏阳依旧在进行择后的工作,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甚至已经有了结果,但过场还是要走的。

太皇太后,对于入选的秀女一一过目,最终,选定了皇后人选,还有几个妃子的备选。

选后的事情,尘埃落定,洺州孟惜君成为皇后人选,婚期在三月之后。

这洺州孟氏,虽然不算豪门贵族,但却有比豪门贵族更深厚的底蕴。

孟惜君乃是亚圣孟子第四十七代后人,这可比什么门第都更有含金量。

而且孟惜君贤良淑德,颇具才华,虽然长相不算惊艳,但也算是中上,而那气质足以弥补这种缺憾。

最重要的是,赵煦对孟惜君的第一印象很好,而这样一个有才华德行的女人,只要赵煦用心,自然能发现其身上无穷的闪光点。

刘清青和云舒,还有另外三名来自豪门的少女,也入选了,他们的家世,丝毫不弱于颍川刘氏,这也算是皇室和那些豪门的联姻吧。

不过她们的封号和婚期,会在皇后入宫之后再做决定。

高氏的目的落空,暂时退出了宋国的权利核心。

但他们留下的烂摊子,却还需要收拾。

御书房内,苏阳坐在左侧下首位置,没有说话。

他对面坐着兵部尚书张维臣,旁边则是左相宋承运,而张维臣上首则是接任枢密使的老将军种诂。

四人之中,苏阳的品级最低,不过他这个翰林学士,可以算是皇帝的参谋,品级不高,但却可以参与中枢决策。

而这种会议,原本右相也是有资格参与的,但那右相吴世勋,却已经被贬到了地方,只给了一个广德军节度副使的虚职。

显然,他是拿出来杀鸡儆猴的,因为高侃这个主谋现在无法动。

第一百三十九章 边情紧急

“吐蕃此次集结兵马虽然不足二十万,但十五六万总是有的,只怕所图非小!”宋承运一脸愁容。

“哼,高侃误国,真是罪该万死!”种诂一脸怒意。

“哎,老将军,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还是商量下怎么应对吧!”

吐蕃集结军队的消息,被高侃压了三天,虽然只是三天,但种诂到了枢密院,等他将事情理顺,又已经过去数日,张维臣这个兵部尚书,就是一个摆设。

若非不想现在有大的动荡,张维臣和跟高氏站在一起的几名尚书,必然是要被贬的。

此时张维臣明白自己的命运,只希望现在能够将功赎罪,以后被贬了,也还能有个略微舒坦的地方,前往别给自己弄到崖州琼州之类尚未开化之地。

种诂呼出一口气,他也只是性子比较直率,却也知道,现在不可能去动高侃,否则只会让高侃一系人人自危。

“为今之计,只能调集附近厢军,禁军暂时不能动,否则京畿之地空虚,后患无穷!”这办法,和之前在朝堂上说的没有什么两样。

而且又耽误了三天时间,等各路厢军集结,在到吐蕃边境,还不知道需要多久呢。

“吐蕃不足为虑,怕只怕其这一次并非单独行动,而从如今掌握的情报来看,吐蕃似乎还在等,很可能是在等辽夏动向,若是这三家再度联手,二十年前的那场大战将重演!”

苏阳听到这话,心里莫名的伤感起来,虽然对于父亲没有多少印象,但是自己的父亲,就是在那一战之中,战士沙场。

还有自己的二叔,如今在西夏,到底如何,尚未可知。

这些年苏阳也想过去探听消息,但却知道这种事不能鲁莽,一个弄不好,就会有人给自己按上一个通敌卖国的罪名。

他的敌人,可不少!

赵煦没有说话,他毕竟没有经验,只是赵煦的目光,又看向苏阳,这四人之中,他最信任的,还是苏阳。

“苏学士素有奇谋,此时就不要再藏拙了!”种诂也是直性子,直接对着苏阳说了一句。

苏阳之前,一直没有开口,也是在想对策,只是对于宋国军队,自己并不了解,所以才没有说话。

“我想问一句,如今除了厢军和守备京城的二十万禁军,可还有其他部队能够调动?”

种诂闻言,思量了一下,微微摇头,叹口气道,“厢军的战斗力很一般,你也在地方待过,应该知晓一些,就算是禁军,和别国相比,也有些差距...,至于其他,不提也罢!”

宋国也组建了一些其他军队,比如那黄龙军,兵器装备待遇,全都是全军最好的,但可惜,就是没有好士兵!

黄龙军额定三万,却被塞进去五万,基本都是一些家族子弟,想要在里面混个资历,顺带弄点优厚的俸禄。

有一段时间,黄龙军都成为那些世家子弟相互攀比的标签了。

“黄龙军现在所在何处?”苏阳开口问了一句。

种诂有些诧异,问这个做什么?难道那些家伙能顶事?

对于黄龙军,种诂并不清楚,但是却不知道苏阳到底想干什么,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张维臣。

张维臣连忙回答,“在河南府驻扎,只不过...”张维臣迟疑了一下,继续道,“原本三万定员,后来列入名单的却有五万,而如今在军营中的,大约只有一万多人!”

张维臣说完,感觉背后有点冷,因为其他四人,包括那位皇帝陛下,目光都阴沉的看着他。

黄龙军的待遇,比禁军都要好一大截,但是几乎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在领空饷。

苏阳深吸口气,问了一句,“一旦开战,边境守军能否挡住吐蕃攻击?”

张维臣没有回答,他不敢说。

要说能挡住,真打起来挡不住,自己就麻烦了,要直接说挡不住,只怕更麻烦。

种诂却没有他那么多花花肠子,“吐蕃这些年一直安稳,哪怕是上一次辽夏集结,吐蕃也没有动,当年那一战,吐蕃损失不小。但这一次集结了十五万人,只怕不止雅隆觉阿王所部,而吐蕃边境驻守的也并非我宋国精锐,真要开战,顶多能挡住一月吧!”

“驻军有多少?”苏阳皱起了眉头,一个月,这也太少了吧。

“二十万,不过禁军只有五万,其余都是厢军!”

种诂的话,让苏阳微微叹息,在数量相等的情况下,只能防守一个月,这战斗力,实在让人无语!

“我大宋的军队,怎么会如此孱弱!”皇帝赵煦一脸阴沉,似乎真的动怒了!

下面的人,都不说话了,怎么说?宋国军队孱弱,是巩固皇权的结果,是历代宋国皇帝努力的结果,他们作为臣子,能乱说吗?

“陛下,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还是解决边境危机要紧!”

赵煦深吸口气,握了握拳头,但是却没有继续开口,只是在他心中,似乎更加坚定了要延续先帝的遗志,富国强军!

“张大人,黄龙军士兵,多久可以归建?”苏阳问了一句。

“这...只怕,有些难!”张维臣知道,有一部分,根本就没有进入过军营,只是挂了一个名号而已。

这些人分布在宋国各处,想要让他们规建,实在是太过艰难了!

“从广南西路到河州,有四千里,日夜兼程的话,十天足以赶到,时间可以放宽一些,半个月,半个月之内,不能赶到河州的,依照军法处置!”

军法处置,擅离军营,等同临阵脱逃,依律当斩!

张维臣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这家伙,难道又要大开杀戒。

他自然知道这煞星做过的事情,自己的族人,也是苏阳名义上的姑丈,润州知府张君龄,就是被苏阳砍了脑袋,因此,张维臣对于苏阳,也充满了敌意。

但是此刻,他却感觉,自己得找机会跟这煞星低个头,高氏倒了,自己只怕日子也不好过,而这煞星,显然要平步青云,以如今的架势,位极人臣是必然的,最重要的是,这煞星,按捺了几年,似乎獠牙又漏出来了,而且这一次的獠牙,比以往更森寒!

“就算是这些人都集结起来,只怕也不顶事吧!”种诂自然知道,黄龙军里面是什么货色。

苏阳自然知道,黄龙军里面的那些人,就是五万全部集结,战斗力估计连一般的厢军都不如。

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台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开封府第二百章 私盐案九第十章 苏阳志向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门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运河三第七十七章 官仓硕鼠六第十一章 雪梅诗会一第一百章 疏通运河一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嘱托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远来援第七十五章 官仓硕鼠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用人之长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一百七十一章第八十章 麻姑制饼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一百零一章 疏通运河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誉第三十八章 开办酒坊第一百七十章 对话保定帝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九十三章 齐人之福第二百零三章 两曹尚书第一百一十章 奔丧江宁第一百九十章 私盐案三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烟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论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约法三章第二十九章 瘟疫来袭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惊闻辛秘第二百零一章 私盐案十第七十六章 官仓硕鼠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问计第九十九章 师兄蔡京第二十九章 瘟疫来袭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宁河之战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科学院雏形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会六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会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四十一章 临别嘱托第七十三章 官仓硕鼠二第二百零一章 私盐案十第九十七章 水调歌头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九十七章 水调歌头第六十五章 科场舞弊二第十五章 人间美味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一百零五章 监军童贯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四十二章 离开江宁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三十三章 义女凤儿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袭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召见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盐案一第六十八章 状元及第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袭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八十一章 变法的序幕第一百三十三章 争相斗艳第九十九章 师兄蔡京第七十八章 蜀中刘家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论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会二第四章 执子之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临街刺杀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礼物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台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问计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会三第二十六章 琅琊山庄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礼物第一百九十章 私盐案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为题第四十一章 临别嘱托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论二第二百零一章 私盐案十第二百零一章 私盐案十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九十三章 齐人之福第六十六章 科场舞弊三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运河三第七十九章 鼠口夺粮第一百六十三章 烧钱的铁骑第一百八十一章 变法的序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科状元第二章 初次见面第一百八十二章 苏阳的矛盾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