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袭

“我打算带骁骑营度过湟水河,偷袭吐蕃王城邈川!”

“围魏救赵吗?”苏阳闻言,没有立刻表示自己的意见,似乎也在思索这么做的成功率。

“吐蕃人应该也有哨卡,想要渡河并不容易,而且你们只有两万人,孤军深入,无法携带辎重,粮草补给怎么解决?还有那邈川城想要攻破,也绝非易事!”邈川城是吐蕃雅隆觉阿王的王城所在,虽然不如宋国城池这样坚固,但想要将其攻破,难度很大,刘法带领的两万骁骑营,也并不能算精锐,毕竟是数个队伍组合,相互配合并无默契,而且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厢军之中挑选出来的,战斗力虽然不算太差,但也无法和一般的禁军相比。

攻城,绝对是一场恶战,这仗不好打,稍有差池,甚至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只要找人乔装混入城内,里应外合,那些邈川问题不大!此时辽夏军队尚未集结完毕,若是再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兵行险着,也是无奈之举。”刘法却态度坚定,他自然清楚这么做的危险性,可是一旦成功,必然能解除此次危机,否则,宋国将又有数十万将士战士沙场。

“这样吧,再等三天,我给你再添加一队强援,有他们相助,攻破邈川应该不成问题!”

“强援?”刘法有些诧异,还有援军到来吗?可是除了无法调动的禁军之外,还有什么能够称为强援呢?

苏阳没有多说,现在还不是说明的时候。

三天时间,刘法也还等得起,这三天他也在勘察地形,寻找最合适渡河的地方。

渡河的地方,不能距离宁河县太近,否则吐蕃军队肯定会发现,但也不能太远,否则需要绕路行走,天寒地冻的,会让他们的行军你难度加倍提升。

而苏阳也紧急调运了苏家在附近的酒庄存货,弄来一批烈酒,天寒地冻,没有什么比烧刀子更适合取暖了。

三日之后,林炎带领三千神机营到来,不过这三千人,并未靠近广河县,而是直接在百里外与刘法汇合,与骁骑营一起出发。

神机营,是苏阳在钦州秘密训练的,这三四年来,虽然没有经历过实战,但他们的训练,都是以实战为标准的,而且是根据苏阳提出的特种兵训练方式,虽说不能算真正的特种兵,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只奇兵!

神机营从钦州赶来,并不需要这么久,但他们却带着三十门神机火炮,即便是那火炮沈括设置了灵便的车轮,被马匹拉着,每天也顶多能走两百里。

因此,走了二十多天,才到了河州境内。

刘法的奇袭,苏阳没有告诉其他人,熙河路经略使吴弈,为人保守谨慎,他若是知道,必然会反对。

而苏阳并不受他节制,也不想多生枝节,至于以后吴弈心里会不会感觉不舒服,苏阳根本不会去考虑。

因为这吴弈,在他心里,根本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将领。

一个合格的将领,最基本,是不能贪墨士兵的军饷和训练费用,虽然这在宋国军队成为常态,但这种常态,让苏阳无比愤怒。

什么钱可以贪,什么钱不能贪,他们似乎没有任何避讳。

君子好财,取之有道,而苏阳的忍耐程度,比这个更加宽泛一些,贪而有度的人,可以用,但是没有底线的人,绝对无法共处。

至于那督军童贯,苏阳更不会告诉他,虽然此时,童贯和自己记忆中的历史,还不能完全重合,但人的性格,是注定的,自己无法改变,一旦有机会,这童贯,将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奸臣,甚至连奸臣都算不上,只能是一个权宦!

自古以来,太监干涉军国大事,绝对没有好的,而宋国这奇葩政策,重文轻武也就罢了,太监成为监军,督查战况,仿佛成为了常态。

或许在宋国帝王心中,太监没有子孙后代,顶多就是贪财而已,不可能拥兵自重,比武将更值得信任吧。

苏阳这边刚刚送走刘法,吴弈就派人请他前往宁河县,因为吐蕃,派来了一名使者,似乎有议和的意思!

议和?苏阳有些诧异,这吐蕃军队集结在这里,只是演戏吗?

事情,只怕不是这么简单。

到了宁河县,苏阳见到吴弈,听了那吐蕃使者的条件,不禁笑了。

“归还熙河路五洲之地给吐蕃,岁贡如西夏,开边市...”听到这些,苏阳没有说话,而是等吴弈发表意见。

“这吐蕃狮子大开口,不过以本帅推测,他们的目的还是在岁贡和开边市上!”

割地,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哪怕是宋国软弱,但也不可能随便将自己的土地割让出去。

只是说道岁贡的时候,吴弈似乎并不觉得是什么屈辱的事情,仿佛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吴帅觉得,应该如何回复他们?”苏阳平静的问了一句。

“这...”吴弈迟疑了一下,开口道,“兹事体大,这原本非本帅所能决定的,但此时战事迫在眉睫,若是上报朝廷,只怕来回耽误,需要至少半个月时间。老夫觉得可以先与他们谈,城池是不可能割让的,不过开边市并无多大问题,在熙河大捷之前,我宋国与吐蕃的边贸交易也算互利互惠。

岁贡...,可以少许一些,具体多少,需要请示朝廷,当务之急,是拖住吐蕃进攻步伐,否则这边一动手,辽夏毕竟联合出击!”

吴弈的对策也无非是一个拖字诀,苏阳如今,也正需要时间,因为刘法袭击邈川城,也非一日两日能够完成。

最好是等刘法那边成事后,这吐蕃军队,自然不战而退。

“苏大人,本帅还要去阎精堡巡查防御之事,所以与吐蕃使者商议的事情,有劳苏大人全权代理了!”吴弈很是客气的说了一句,

苏阳瞬间明白,这吴弈,是想撇清责任,否则议和,无论结果如何,只要给吐蕃岁贡,最终都难免被那些言官参一本丧权辱国。

对此,苏阳只是思量了一下,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离开吴弈的经略使帅司,跟在苏阳背后的钟伏虎忍不住抱怨一句,“大人,这吴弈有些太过分了,他怕担责任,将这种事让您去做!”

钟伏虎跟在王安石身边多年,自然清楚,这种议和的人,最终都没有一个落好的。

第八十八章 钦州现状第一百五十三章 宁河之战四第二百零三章 两曹尚书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赴钦州第三十九章 庐陵郡公第一百三十九章 边情紧急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河之战二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会一第二百章 私盐案九第三十章 瘟疫来袭三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盐案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请第一百四十七章 整军备战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二十章 为帝择后一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七十九章 鼠口夺粮第一百三十九章 边情紧急第四章 执子之手第一章 入赘徐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驹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三十五章 见王安石第二十四章 宋国现状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六十八章 状元及第第二十七章 雪梅其四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十九章 林氏茗烟第六十六章 科场舞弊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论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四十二章 离开江宁第五十四章 科举考试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河之战二第十一章 雪梅诗会一第四十七章 抵达京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机军营第九十六章 饮酒论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河之战二第二百零三章 两曹尚书第八章 食难下咽第一百五十章 广河之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宁河之战四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二十三章 朝堂之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临大理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赴钦州第三十三章 义女凤儿第八十三章 造访云州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三十章 瘟疫来袭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荐蔡京第四十二章 离开江宁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儿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门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运河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殿惊变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盐案六第二百章 私盐案九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嘱托第一百零六章 升职赐婚第九十七章 水调歌头第一百六十六章 儿女亲家第六十九章 仓部郎中第十五章 人间美味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一百八十四章 铁剑滴血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一章 入赘徐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阵前定计第四十一章 临别嘱托第四章 执子之手第三十章 瘟疫来袭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八十一章 事态平息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问计第一百八十五章 临街刺杀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会四第七十八章 蜀中刘家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嘱托第三十一章 瘟疫来袭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铁剑滴血第六十六章 科场舞弊三第二章 初次见面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为题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十五章 人间美味第九十五章 教化边民第二十四章 宋国现状第一百五十三章 宁河之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