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宁河之战四

苏阳看着城下丢盔卸甲,垂头丧气的败军,眼神仿佛刀子一样,恨不得将吴弈就地正法!

“大人,吴弈到城下了,要不要开城门!”钟伏虎问了一句。

城下已经有了万余人,三三乱乱,溃不成军。

吐蕃军队并未追来,因为他们想要攻城,就需要运输攻城器械,而投石车之类器械运输缓慢想要攻城,至少也需要明天才可以。

“传令各部就地扎营,清点人数,暂由崔大人统辖,吴经略使疲惫,请他前往广河县休息!”

苏阳现在让吴弈去广河县,就等于是夺了他的兵权,但是现在那吴弈,绝对不敢说半个不字。

丢了阎精堡,吴弈的仕途算是完了,而指挥不利,临阵退缩,数万将士因他而亡,抄家问斩是他唯一的命运!

但此时,苏阳却不能杀吴弈,因为名义上,吴弈还是熙河路经略使,而自己这个黄龙军都指挥使,仅有节制各州府援军的权利。

之前,他和吴弈各守一处,相互之间,并无统属关系,但是现在只剩下宁河县这一处要害之地,苏阳自然不会再让吴弈入城干涉自己的指挥。

钟伏虎出城出城传令,吴弈此刻心惊胆战,根本没想过跟苏阳争夺指挥权,让他去广河县,吴弈更是求之不得。

吴弈现在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推卸责任,甚至准备赶紧找人疏通关系,否则抄家灭门,真的不是开玩笑!

经过两个时辰的整顿,城下集结了不到八万溃兵,十五万守军损失近半,五万禁军,只剩下三万出头。

最重要的是,这些士兵毫无士气可言,如果明天让他们守城,真不知道会是什么状况。

宁河原本的守军,此时也都人心惶惶...

傍晚时分,整军结束,而吐蕃联军也向着宁河进发。

冬夜漫长,距离吐蕃联军营地十里之外的一处山谷,偶尔会传出马匹的响啼,不过这不算太大的声音,瞬间就被夜色吞没。

月明星稀,天公作美,并没有落雪,否则,想要在这里埋伏大半夜,这三千精锐的禁军,只怕没有几个人还能动。

所有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衣,马匹身上也盖着棉被,马蹄被粗布缠着,马口衔枚,静待时机。

吐蕃联军的营地,偶尔还会传来呼喝声,甚至有酒肉的香味飘来,惹得众人馋虫大作,却只能以干粮充饥。

苏阳和崔远原定的偷袭计划有了一些变化,因为吐蕃联军分为了两个营地,他们也只能分成两队,同时偷袭。

“大人,喝点吧,取取暖!”钟伏虎将一只酒壶递给苏阳。

虽然行军打仗需要禁酒,但苏阳并不是不懂变通的人,这种天气,在野外露宿,如果不喝两口酒取暖,谁也扛不住。

不过每人只有三两酒,多了的话,晕乎乎的还怎么去偷袭。

“你喝吧,悠着点,别喝醉了!”苏阳知道钟伏虎的酒量,这一葫芦远远不够!

苏阳并未喝酒,因为他修炼的阴阳录,是一套极其高深的内功心法,虽然还不至于寒暑不侵,但也比普通人强得多。

等待的时候,总感觉分外漫长,吐蕃联军的营地已经没有了声音。

但是苏阳并未立刻行动,还不到时辰。

寅时一刻,苏阳睁开了眼睛,“吃饭喂马,一刻钟后出发!”

苏阳说了一句,身边的士兵惊醒,开始一个个小声给旁边的人传话。

虽然刚刚打了败仗,但这三千禁军的表现,苏阳还是比较满意。

此时,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只有用敌军的鲜血,可以洗刷他们的耻辱,为袍泽报仇!

一刻钟后,三千精锐的骑兵罗列整齐,钟伏虎带着三十名亲卫依旧跟在苏阳身边,而这三千禁军则由一名都虞候沈铭指挥。

沈铭二十七八岁,三代都是行伍,不过官职都不高,但其武艺非凡,在禁军中也小有名气。

虽然不是禁军十大高手,但也属于后起之秀。

“大人,天武军整备完毕,请大人下令!”

沈铭并不魁梧,但却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

“大人,您还是...”钟伏虎又说了一句,他显然不想让苏阳以身犯险!

苏阳摆了摆手,此战关乎成败,如若不能烧掉吐蕃联军粮草,宁河城内的士气只会越来越低,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而刘法虽然攻克邈川,但熙河路若是全线失守,他们即便是占据邈川,也会成为一只孤军。

熙河路若是丢失,可不仅仅是附近十几个州府的危机,西夏、辽国必然会联手从大宋身上咬一块肉下来。

这一战,可以说关乎社稷存亡,已经危如累卵的大宋,经不起这一道狂风!

虽然眼前这些禁卫军还算精锐,但顶多也就是和吐蕃军队相当,而他们的士气显然不足,顺风仗还好,一旦遭遇强敌,溃败只在一念之间。

作为主帅,身先士卒,在这种情况下,能让这一只奇兵的士气提升不少。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冲锋陷阵,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但苏阳此刻却不能流露出一丁半点的胆怯。

“此战关乎社稷存废,若败,苏某与诸位,都将成为大宋的罪人,我们的妻儿父母,将被蛮夷欺凌奴役!废话不多说了,此战过后,苏某若侥幸不死,必在此立碑,撰写诸位功绩,名垂青史!战死者,汝妻子吾养之!”

对于军人来说,战死沙场,名垂青史,又有几人能够免俗。

而阎精堡失守,作为守军,无论他们有多少责任,这一场败绩都无法改变,接下来的奇袭,则是他们最后救赎的机会!

人群中泛起一阵骚动,苏阳的话,激起了这些人的血性,但此刻,却不能让他们吼两声表决心。

苏阳抬手压住众人的声音,跨上骏马,“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发!”

苏阳拍马前行,速度并不快,因为现在还需要保持安静。

三千人分为两列朝着吐蕃军营前进。

寅时三刻,也就相当于凌晨快四点钟的样子,正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守夜的哨卡也必然有了松懈。

夜色凉如水,距离吐蕃大营不足一里处,众人停了下来。

吐蕃军队十五六万,西夏有三万人,除去这两天阵亡的,大约还有十五万,前方的大营驻扎着八万吐蕃大军,厚厚的营帐内一片寂静,连守夜的哨兵都钻进了营帐。

吐蕃军队的纪律性并不高,更不会想到,懦弱的宋人,赶来偷袭他们的大营。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苏阳依旧派出十名亲卫潜入吐蕃大营,充当斥候,若有人半夜出啦撒尿,就悄然解决掉,免得暴露行踪。

第一百零八章 安国公主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论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烧钱的铁骑第一百七十章 对话保定帝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四章 执子之手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一百九十四章 将进酒第三十五章 见王安石第十三章 独门秘方第十四章 精炼食盐第五十五章 科举考试三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气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宁河之战四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台第一章 入赘徐家第五十四章 科举考试二第二十二章 秉烛夜谈第二十二章 秉烛夜谈第十九章 林氏茗烟第八章 食难下咽第二十八章 瘟疫来袭一第六十七章 绝户之计第一百八十五章 临街刺杀第十八章 天之将变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将进酒第一百八十二章 苏阳的矛盾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问计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会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一百三十三章 争相斗艳第五十七章 牡丹花会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私盐案五第九十五章 教化边民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驹第二十二章 秉烛夜谈第六十五章 科场舞弊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黄龙军营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运河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临街刺杀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开封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请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四十八章 游览开封第一百六十六章 儿女亲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机军营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会四第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帝择后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礼物第一百五十五章 宁河之战六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嘱托第一百六十八章 科学院雏形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军营第一百五十章 广河之战第八十章 麻姑制饼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会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宁河之战四第七十二章 官仓硕鼠一第二十二章 秉烛夜谈第一百三十一章 众美齐至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会一第三十章 瘟疫来袭三第三十章 瘟疫来袭三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盐案二第七十一章 急赴蜀地第十五章 人间美味第一百零一章 疏通运河二第二十九章 瘟疫来袭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种家老将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驹第四十八章 游览开封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一百二十章 为帝择后一第五章 前尘往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来第二十八章 瘟疫来袭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会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边情紧急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荐蔡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惊闻辛秘第四十章 苏家往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机军营第九十一章 东坡献礼第二十七章 雪梅其四第九十二章 麟儿诞生第二十二章 秉烛夜谈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