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

“这是应州徐方案的审理结果,请左相过目!”

苏阳将一份案宗放在章淳面前。

徐方本是应州知府,纵容其族人巧取豪夺,霸占百姓田产上百倾,百姓在应州状告无门,前来开封告状。

但前任开封府尹对此虽然立案,但派人下去调查敷衍塞责,查无实据,不了了之。

章淳出任左相之后,上书重审此案,而苏阳对于这种案子,也绝不姑息,不到一月时间,案件审理结束,案犯都已经羁押在开封府大牢。

“苏大人辛苦,稍作片刻,本相先看过卷宗...”

章淳认认真真的看苏阳审理的结果,对于苏阳的办案效率,章淳还是颇为满意。

看过卷宗,章淳略作思量,对苏阳道,“苏大人审案明察秋毫,一应案犯缉拿归案,果然名不虚传!”

苏阳拱了拱手,“左相过誉了,职责所在,下官不过依律办案而已!”

章淳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面色一凛,“徐方之辈,罔顾百姓生死,乃社稷毒瘤,若不根除,遗祸无穷,苏大人此案审理证据确凿,案卷清晰,只是本想以为,这处罚却不足以震慑宵小,难以根除流毒!”

苏阳闻言,面色微微一凝,处罚过轻?主犯徐方,以及三明重犯判处极刑,从犯二十余人入狱,这惩罚,不可谓不重。

“应州徐家巧取豪夺,只是归还田产,罚没十万钱,有些轻了,另外这徐方乃吏部侍郎刘缙云妹夫,其出任应州知府,也是刘缙云举荐,徐方枉法时日非短,这刘缙云难逃包庇之嫌!”

章淳的话,让苏阳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敏锐的感知到,章淳此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打算以此案为开端,杀鸡儆猴,杀一儆百!

刘缙云在吏部多年,这一次,陈松年下狱,刘缙云资历威望足够,官声也不错,本有希望晋升吏部尚书,但最终,这职位却落入章淳举荐的革新派王翰手中,而短短半个月,王翰与刘缙云在官员任命上,却很不对卯,刘缙云虽然只是副职,但无论是吏部还是地方,都有不俗的能量,王翰在吏部束手束脚,因此,章淳重启徐方案,不无针对刘缙云的意思。

苏阳虽然对于朝中的派系争斗没有参与,但消息一点都不闭塞。

徐方案没有什么问题,刘缙云也的确举荐过徐方,但作为吏部侍郎,刘缙云举荐的官员何止数百,苏阳也了解过,刘缙云跟这个妹夫徐方,关系并不算太亲密,甚至性格有些不和。

而刘缙云和王翰之间的争端,平心而论,苏阳觉得,刘缙云没有什么过错。

王翰入主吏部,贯彻章淳的意图,大量启用革新派,而许多人,无论资历还是经验都略显不足,却被王翰破格提拔。

刘缙云对此提出异议,如果一两个破例也就罢了,但大量任用这种缺乏经验的人担任重要职务,肯定是不合适的。

先不说能否服众,就算是章淳打算利用这些人推行新法,这些缺少经验,威望不足的官员,能否落实政策呢?

在吏部尚书这个人选上,苏阳甚至觉得王翰是不合格的,刘缙云本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但是,刘缙云不得章淳信任,自然被排挤在外。

此时,章淳显然是希望借助这个案子,将刘缙云罢免,清除王翰在吏部的阻力,提前安排好人员布局,为接下来的新政做准备。

苏阳清除章淳的意图,虽然明白章淳是为了变法做准备,但是无论其做法还是用人思路,都不能被苏阳接受,而此时章淳显然是要苏阳当开路先锋。

“左相,根据调查表明,徐方虽然是应州徐家子弟,但早在其任应州知府前,已经自立门户,而此次犯案的徐家族人,也并非徐家整体参与,而是个人行为,徐家虽然有错,但并非主犯,所以对于徐家的惩处也不宜过重。而下官也已经责令徐家解决善后事宜,若不能妥善处理,再对其做出严惩!至于吏部尚书刘缙云,却有失察之过,是否徇私尚不能断定,还需进一步查证!”

包庇和失察徇私,绝对不是一个级别的罪过。

苏阳说完,章淳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苏大人,何为自立门户?徐方为应州徐家人,天下皆知,而此次徐家有族人犯案,应州徐家岂会不知?”

苏阳在量刑的时候,已经猜到了章淳对此不会太满意,但是,苏阳还是决定这么判。

诛连,做罪,虽然如今还是常态,但苏阳则希望从自己这里开始,将这个常态改过来。

父子虽为一家人,但不能因为父亲杀人,就将儿子也定罪,更何况只是同族。

一个宗族几百上千人,一人犯罪,全族论罪,这实在有些不合理。

株连九族的大罪,即便是在历代,也只用于谋逆,但是一人犯罪,抄家灭门,却并不罕见。

“左相,应州徐家有族人六百七十八人,而参与此案的只有徐方及五名族人,而其他族人,并未因此获利,若将其做罪,下官以为不妥。”

章淳看着苏阳,似乎是在思考,苏阳这作为,是针对自己,还是因为其本来就是如此想的。

苏阳的判决,很难让章淳满意,如果只是对付一个小小的应州知府,他何须如此大动干戈。

杀鸡儆猴的话,一个徐方的分量,远远不够。

而为民伸冤,那是苏阳这个开封知府的职责,还轮不到他这一朝宰相操心。

苏阳显然知道,章淳此刻的想法,而苏阳来跟章淳汇报徐方案,也只是一个契机,他也想要跟章淳,好好地谈一谈。

“抛开此案,下官有一事想要请教左相!”苏阳看着章淳。

“讲!”章淳虽然性格比较直爽,但宦海沉浮数十年,自然不会毫无城府,对于苏阳,他同样颇为重视。

虽然两人之前并无交集,但无论是王文公书信中提及,还是苏阳这几年的作为,都不失为一栋梁之才。

而苏阳也是章淳心目中可以辅助自己变法的左膀右臂。

但是,章淳从这段时间的接触中,却也隐约感觉到,自己和苏阳的理念,似乎有些出入。

虽然大体方向近似,但具体方略并不一致。

“陛下欲实施新政,左相以为,当务之急是什么?”

“用人!”章淳的回答,简单明了。

第七十七章 官仓硕鼠六第一百一十章 奔丧江宁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为题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儿第六十五章 科场舞弊二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九十六章 饮酒论策第四十九章 街头恶少第三十三章 义女凤儿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五章 前尘往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远来援第四十二章 离开江宁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论二第四十九章 街头恶少第四十九章 街头恶少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机军营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赵佶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儿第二百零二章 变法的序幕第一百五十二章 宁河之战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崔远来援第四章 执子之手第三十八章 开办酒坊第一百七十七章 对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荐蔡京第二十八章 瘟疫来袭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九章 一念之间第一百八十二章 苏阳的矛盾第三十六章 治国之论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会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黄龙军营第十五章 人间美味第四十八章 游览开封第一百五十二章 宁河之战三第十二章 雪梅诗会二第一百七十章 对话保定帝第九十六章 饮酒论策第九十三章 齐人之福第一百六十六章 儿女亲家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会一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种家老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问计第四十一章 临别嘱托第十二章 雪梅诗会二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嘱托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门第四十八章 游览开封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儿第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来袭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五章 前尘往事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会三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会七第六十四章 科场舞弊一第二百零三章 两曹尚书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赵佶第八十四章 科学大牛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论二第十二章 雪梅诗会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临大理第一百四十八章 阵前定计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誉第一百三十九章 边情紧急第一百四十三章 黄龙军营第三十五章 见王安石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盐案六第八十章 麻姑制饼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会三第七十六章 官仓硕鼠五第七十三章 官仓硕鼠二第九十七章 水调歌头第九章 一念之间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袭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五十章 恩科备考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门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众美齐至第一百零九章 终成眷属第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会四第一百零六章 升职赐婚第一百零六章 升职赐婚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请第一章 入赘徐家第七十五章 官仓硕鼠四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千里奔袭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军营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殿惊变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