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治国之论一

“何为主,何为次?”王安石脸上,依旧看不出丝毫喜怒,能到他这一步,经历的大风大浪不计其数,能够抵挡这些权贵的压力坚持十几年,他的心性,只怕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都不夸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苏阳开口说了一句。

而王安石的脸色,瞬间一变,“大逆不道之言!”

不过面对这声呵斥,苏阳却依旧面不改色,继续说道,“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王朝更迭,君王变换,不变的却是百姓!而百姓所求,不过吃饭穿衣,他们曾经是大秦子民,曾经是大唐子民,如今也是大宋子民,辽国人口不过千万,不足我宋国十分之一,而其中汉民却占了七成,那些人与我等血脉相通,但是却为辽国镇守四方!宋国自太祖而起,重文轻武,重内轻外,虽然宋国看似繁荣,人口鼎盛,但天下百姓,食不果腹者有之,朝不保夕者有之,上月琅琊瘟疫,若非亲眼所见,苏某实在难以相信,我宋国的繁荣之下,却隐藏着无数一贫如洗,食不果腹的苍苍黎民!”

王安石看着苏阳,见他越说越是激动,这面孔,如此熟悉,仿佛多年前的自己。

他出身金陵王家,世代官宦,本就是权贵子弟,但是也正是因为目睹了宋国繁荣之下的龌龊,才一心想要变革。

只是王安石看着苏阳,许久之后,眼中的那一抹激动之色就消退了。

他经历了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变革之后,才明白,自己当年的书生意气,当年的意气风发,最终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举目皆敌,连那些最初支持自己的人,也因为各自的利益改弦易张,他们所支持的变革,只是对自己有利的,包括,那位皇帝陛下!

这条路,走不通!

王安石一脸落寞的低下头,又看向苏阳写的那个字。

民!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谈何容易啊!

“好了,老夫倦了,你日后入朝,若遇到绝境,可去找吕公著,但他也只能救你一次!”王安石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似乎是真的无心再说这些。

“铛铛...”

两道声音,落在桌上。

王安石睁开眼睛,看到苏阳从桌上拿出来的一大一小两个坛子,皱了下眉头。

苏阳这时候也没有说话,将那大小两个坛子都打开了。

小罐里,是洁白的精盐,大坛子里,则是醉翁酒,酒香立刻溢了出来!

王安石看了一眼,那酒,他自然认识,但这是什么意思...

王安石伸手,沾了一点食盐放在嘴中。

作为这个时代的掌控者之一,他自然知道食盐的重要性。

但是苏阳拿出来的食盐,却似乎有些不同。

“这是哪里出产的?”王安石立刻问了一句。

“这是普通海盐经过蒸馏提纯之后的精盐,去掉了一些杂质,没有苦味!”

“蒸馏?”王安石对这个新名词,有些诧异。

苏阳耐心的讲解了一下什么是蒸馏,还有这醉翁酒的来历和勾兑方法。

“你拿这些,不只是让老夫尝一尝吧?”

“这精盐和烈酒,如果操作得当,应该可以成为一项充盈国库的进项,虽然不能改变根本问题,但有了钱,可以做许多事情,也能减少变革的压力。只是我不知大宋风云会如何变化,这些东西如何使用,才能利益最大化!”

王安石听了这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又看向篮子里的东西。

“这是什么?”

“哦,这个是酱油,可以让食物味道更鲜美。徐家已经开始量产...”

“徐家?你跟江宁徐家有关系?”王安石问了一句。

“我...现在还是江宁徐家的上门女婿!”苏阳自嘲的说了一句。

王安石有些意外,因为苏阳刚刚给他的印象,绝对不像是一个甘愿受这种屈辱的人。

“坐吧...”王安石?这时候,才让苏阳落座,似乎对他,有了认可。

因为苏阳,不仅仅是凭着一腔热血。

在苏阳这个年纪,他并没有这样的觉悟!

或许,眼前这个年轻人,可以成功吧,哪怕,不能成功,也大不了失败一次,算是病入膏肓之前,最后的挣扎吧!

...

“哎老钟,你说他们谈什么呢,怎么还不出来!”常胜在外面,又冷又饿,可是让这钟伏虎去看看,他却打死都不去。

自己想要去的时候,却被死死拦着,生怕自己闯进去冒失,这才跟他说了,这里面是荆国公王安石!

我的个乖乖,常胜差点没吓死。

自己这会,被公子爷害死了,居然闯了那位老丞相的寨子!

“等着!”钟伏虎一言不发的站着。

“嘎吱...”房门开了。

“公子爷,您可出来了!”常胜惊喜的说了一声。

“这酒给你们暖暖身子,东西拿去隔壁做点吃的,你知道怎么用,去吧!”苏阳将篮子递给常胜。

那一坛酒,已经分成了小瓶,这里面的两瓶,大约都有半斤。

苏阳交代完了,又关门回去。

常胜将一瓶酒抛给钟伏虎。

钟伏虎和常胜,都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

但是下一刻,两人都忍不住咳了起来。

因为没想到这酒如此烈。

他们从来没有喝过如此烈的酒,酒入肚子,仿佛跟火烧一般!

“这什么酒!”钟伏虎连忙问了一句。

“我哪知道啊,咦,这像是那醉翁酒啊!”

“什么醉翁酒?”钟伏虎没有听过。

常胜给他解释了一下。

而不知不觉,两人的酒都下了肚子,反倒是觉得不过瘾,还想喝,但谁也不敢去敲门。

常胜提着篮子,飘飘的去了隔壁,哪里有人给王安石准备饭菜,而钟伏虎依旧站在门外,喝了酒之后,的确是不冷了,这酒,真是带劲。

...

“治大国,如烹小鲜...”

王安石看着面前的这篇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小半天,与其说是苏阳向自己请教,倒不如说是他们相互之间的探讨。

虽然苏阳某些想法脱离现实,但这并不影响王安石对他的肯定,毕竟这只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实际考验的年轻人。

而且,这个年轻人很务实,甚至比自己更务实,他在想,如果自己当初,也能这样务实,一小步一小步的来,小步快走,循序渐进,现在的局面,会不会不同呢?

或许,但这世间没有如果,所以他现在只能在这里,自怨自艾。

而这个年轻人,让他看到了一丝曙光。

第六十五章 科场舞弊二第十章 苏阳志向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赴钦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将进酒第九十二章 麟儿诞生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八十五章 返回庐陵第一百三十九章 边情紧急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会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十五章 人间美味第十三章 独门秘方第二百零三章 两曹尚书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七十五章 官仓硕鼠四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烟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一百五十四章 宁河之战五第七十三章 官仓硕鼠二第十四章 精炼食盐第三十六章 治国之论一第六十章 牡丹花会五第七十章 洛仓之行第二章 初次见面第三十六章 治国之论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边情紧急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一百六十章 回赠龙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烧钱的铁骑第一百六十八章 科学院雏形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召见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帝择后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宁河之战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第一百九十章 私盐案三第一百六十章 回赠龙渊第八十三章 造访云州第一百零一章 疏通运河二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一百七十章 对话保定帝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门第一百零一章 疏通运河二第二百章 私盐案九第三十八章 开办酒坊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军营第一百四十八章 阵前定计第一百九十章 私盐案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卞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殿惊变第七十三章 官仓硕鼠二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会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会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气第二十七章 雪梅其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会三第一百六十章 回赠龙渊第一百二十二章 为帝择后三第四十五章 赴京途中三第十九章 林氏茗烟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运河三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台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运河三第五十章 恩科备考第二百章 私盐案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盐案二第三十九章 庐陵郡公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会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众美齐至第七十一章 急赴蜀地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烟第十四章 精炼食盐第一百七十二章 章淳与曾布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驹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会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誉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一百七十章 对话保定帝第四十八章 游览开封第八十八章 钦州现状第五十四章 科举考试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私盐案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一百二十一章 为帝择后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荐蔡京第二百零三章 两曹尚书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阵前定计第一百七十七章 对策第三十七章 治国之论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