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

朝中派系,错综复杂,虽然对于苏阳来说,这些都不是他现在应该管的事情,但如果辽国趁此机会进攻宋国,西夏吐蕃再来个趁火打劫,宋国能不能坚持下来,都未可知。

这个世界和自己所熟知的历史,有重合,但却也不是完全一样,万一,宋国就这样灭了,自己只怕立刻会成为亡国奴。

“哎,朝堂动荡,人心不稳,只怕辽国西夏都不甘寂寞啊!”齐思远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大宋重文轻武,可是这些书生,也不是完全不懂军政,只是自古儒将稀少,能文能武的,一朝一代都没几个,但宋国却让文人带兵,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大多数文人,都不是合格的武将,不说运筹帷幄,身先士卒就做不到!

一群书生在一起,沿途自然也免不了说些风火雪月,或者书生意气,置评一下家国天下的大事。

宋国太祖立下誓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这块誓碑,还立于太庙之中,所以即便是在宋国的一些酒楼茶肆,也有人议论国事,这才历代,还是不多见的!

整个宋国,唯一的文字狱,也就是乌台诗案,但是最终苏轼也只是被贬,没有被杀,否则以其无意中在诗文中露出的满腹牢骚,放在其他朝代,都被杀了八回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更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时代,比如,在这个世界的苏轼苏东坡先生。

苏轼,在这个世界没人知道,但是苏东坡,却人尽皆知。

但他在诗词方面,似乎没有什么早已,反而是对于吃,很在行!

绝对是这个世界的美食大咖,东坡汤、东坡肉、烤羊脊...

这几样东西,苏阳在江宁都尝过了,可见这美食流传之广。

此时,苏阳还真是期待,什么时候去拜访一下这位本家,探讨一下美食,或许还能给他念几首苏轼的诗词,比如明月几时有,比如日啖荔枝三百颗...

苏阳想到这里,不禁笑了!

“亦恒,你这一路有点怪啊,时而沉思,时而傻笑,该不会是得了癔症吧?”齐思远诧异的看着苏阳。

“去你的,你才得了癔症!”苏阳笑骂一声。

“你可别讳疾忌医啊,是不是离开慧君之后,思念成痴?那个,不如赋诗一首舒展一下心怀,这癔症也就不攻自破了!”齐思远兴致盎然的说着。

“呵呵,我算是看出来了,你这家伙,又想骗我的诗!”?

“亦恒,你这就不对了,如何能说骗?你这江宁第一才子,与我等江宁士子一起赶考,难道不应该赋诗一首为我等壮行!”齐思远乐呵呵的说了一句。

然后有几个性格比较跳脱,或者善于攀附的都立刻附和。

“亦恒,若有佳作,不妨说出来,读书以致用,诗词可不只是风花雪月!”徐明礼的声音传来,苏阳知道,自己今天怕是躲不过了!

不过想要找到一句应景的诗词,还真不容易,至少苏阳自己是没有那个急才。

而他所熟知的几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也是金榜题名之后说出来的,现在说,似乎也不合适啊!

苏阳这一回,真是搜肠刮肚,思量了半天,才想出来一首,而且,这首诗的做着,还真是有点来头的。

前世的历史中,是宋朝第三位皇帝真宗,但是这个世界,似乎那些皇帝对诗词并不擅长。

《江宁士子登科共勉》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苏阳将这劝学诗改了名字,因为这会说什么劝学,完全是扯淡,眼看都要考试了,临时抱佛脚,有用吗?

这首诗,说实话,真的不算多好,但却贵在实在,前世那位宋真宗,也是真汉子啊,劝学诗,给的就是实打实的东西!

千钟粟、黄金屋、车马、颜如玉!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有车有马,连美娇娘都给你准备好了,就问你心动不心动,这样你要还不好好读书,那活该穷死!

听到这诗,这一干才子,都愣了一下,这,也太直白,太实在了吧!

不过者却说到了众人心坎里,尤其是那些寒门子弟,这就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一场战斗啊!

“亦恒,你这诗...可以当做檄文了!”齐思远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文人士子,想要表达喜怒哀乐,都得借用个其他的东西,风啊雨啊,雪呀花呀的,含蓄一点多好,说的这么直白,我们是承认好呢,还是假装清高,鄙夷一下你?

到那时现在,却没有人敢鄙夷,因为这不仅是江宁第一才子,还是庐陵郡公,他们这里绝大部分的人,估计一辈子都干不到这一步!

所以立刻就引来一片赞叹!

徐明礼则有些哭笑不得,这个亦恒啊,还真是雅俗共赏,但是这一首诗,要是传出去,估计没几天,就能让人耳熟能详!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吃穿用住行,连婚姻问题都解决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学呗,考呗!

这一群江宁士子,在这一首诗的激励下,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甚至有人一边骑马,一边背诵经义,甚至相互探讨军政民生。

因为这科举,考的就是经义、论、策三科,而其中以策最为重要,必然牵扯到国计民生!

一路前行,第五日傍晚,天公却不作美,开始飘雨。

而这时候,他们也到了徐州地界,所以又赶了五六里路,进入徐州城。

这时候,雨已经不小,虽然有蓑衣雨伞,但不少人都成了落汤鸡。

在驿馆安置了一批人之后,还有一小半,到了江宁会馆。

因为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交通枢纽,商贾云集,比江宁更为繁华。

所以江宁的商贾,也在这里设有会馆,方便江宁来人歇脚或者提供一些帮助。

而这会馆的资费,则是江宁地方豪绅捐助。

对于那些豪绅来说,这只是小钱,但却可以博得美名,而且自己来往也方便,所以自然乐于出资。

苏阳和徐明礼、齐思远等人,都到了江宁会馆,虽然一路行来,没有什么偏颇,但这江宁会馆的住宿条件,比驿馆好了不少,江宁的豪绅贵族再乐善好施,也不可能委屈自己去住驿馆,把江宁会馆,让给寒门子弟,那不是仁慈,而是虚伪!

第八十九章 杀鸡儆猴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六十六章 科场舞弊三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烟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赴钦州第一百五十章 广河之战第七十七章 官仓硕鼠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会六第三十章 瘟疫来袭三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二十九章 瘟疫来袭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七十一章 急赴蜀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会一第一百零九章 终成眷属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气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盐案七第一百四十章 率军出征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机军营第一百一十三章 幼童沐儿第八十章 麻姑制饼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临大理第一百四十一章 造访刘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会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九十二章 麟儿诞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驹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第七十九章 鼠口夺粮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请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一百七十七章 对策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会八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一第五十四章 科举考试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蔡卞第一百四十章 率军出征第一百四十章 率军出征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零四章 探查军营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会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机军营第一百零八章 安国公主第五十七章 牡丹花会二第十一章 雪梅诗会一第十二章 雪梅诗会二第四章 执子之手第五十六章 牡丹花会一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七十二章 官仓硕鼠一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气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召见第十四章 精炼食盐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盐案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问计第一百四十七章 整军备战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家宴会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美为题第一百七十四章 弹劾苏阳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河之战二第八十七章 钦州生变第八十三章 造访云州第二百零五章 太皇太后的嘱托第一百五十五章 宁河之战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来袭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一百零七章 圣贤有错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会八第一百九十章 私盐案三第一百零九章 终成眷属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家宴会二第一百零八章 安国公主第四十九章 街头恶少第一百五十章 广河之战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荐蔡京第五十章 恩科备考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盐案六第七十八章 蜀中刘家第四十一章 临别嘱托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一百七十七章 对策第四十六章 再遇茗烟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会七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四十一章 临别嘱托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下大理第一百六十三章 烧钱的铁骑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一百九十章 私盐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