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

苏阳跟齐思远也参加了几次京城士子的聚会,这些都是有些背景或者名气的人才有资格加入。

苏阳也发现一些颇具才华的年轻人,但多少还有一些幼稚,说出的话,脱离现实,甚至有些狂妄。

但这并不算什么问题,只要经过几年的历练,他们自然会明白,现实是多么残酷。

苏阳默默记住这些人,也会一起喝喝酒,聊上几句,苏阳不会说太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在,只需要当一个颇具诗才的江南才子就好了。

对于如今的这些士子来说,谈现实甚至革新变法,只会被当做异类,苏阳现在要做的,是融入其中,寻找可堪培养的青年才俊。

Www◆тт kan◆¢O

变法革新,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他需要人才,真正的经世之才!

也许这些人现在还太幼稚不成熟,但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乃至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这些人之中,必然有许多能够成为国之栋梁!

苏阳偶尔也会留下两首诗词,也会说一些自己的见解,在士子之中也小有名气,找到了几个还算志趣相投的文人士子!

而这其中,如果要说最大的发现,则是一个跟苏阳有过交集的人。

他们以前没有见过,但是却算是相互闻名!

苏阳知道赵籍赵平章,还得拜孙广明所赐。

孙广明拿了赵籍的一首春梅,想要让苏阳出丑,但是苏阳却写出雪梅三首,狠狠地打了孙广明的脸。

赵籍知道苏阳,则是因为一本诗集,自然是雪梅诗集!

其中那雪梅五首,更是被赵籍惊为天人,要说不服气,肯定有,他也尝试,想要写出能够预知媲美的。

但是自己写出来之后,总是感觉略差一筹,同时耗费的时间,也不短。

赵籍也想过,会不会是提前写好,或者从其他地方抄来的。

但是在知道苏阳的经历和写出那雪梅五首的场景,他就知道,不可能的。

而赵籍最喜欢的则是第二首。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雪争春,树有疏略,谁有能说得清楚呢?

而两人第一次相见,则是一次士子聚会当中。

赵籍被誉为梅州第一才子,甚至岭南第一才子,绝对不是徒有虚名的。

他年长苏阳两岁,原本前年是有机会参加科考,而且以他的才华,就算是不能独占鳌头,也能进入一甲,榜眼探花,必有他一个。

但是因为服丧在身,按照礼制,父母丧期三年之内,需要守丧。

在这个时代,这种礼制,无人会逾越,哪怕是朝廷大员,在服丧期间,也必须辞官回家守孝!

赵籍守孝期满,但是科考的时间也过了。

而先帝驾崩,新君即位,开了恩科,赵籍自然不会再错过这次机会。

两人算是相互闻名,甚至有人将苏阳和赵籍做对比,猜测这一科的状元,会不会在这两大才子之间产生。

苏阳不是善妒之人,而赵籍也不是。

两人意气相投,除了诗文之外,更多的谈论的是国计民生,各自说出自己所闻所见。

赵籍乃是岭南赵氏嫡子,赵家先祖,跟随太祖打天下,据说其为救太祖,身中七箭而死,后来太祖将其追封为岭南王,赐以国姓,食邑七州之地,以报其舍身相救,身中七箭之功,岭南王的爵位,世代相传,除去没有兵权之外,极尽富贵。

即便是百年之后,岭南赵氏也没有任何衰落,反而更加强盛。

不过赵家子弟,想要为官,也只有两条路,科举和监生。

有把握科考的人,绝对不会去当监生,因为科举才是正规的取士制度,后者不过是走后门罢了,谁不想堂堂正正为官。

但是,科举,真的不容易,那些世家子弟,也有不少人是参加科考,落榜之后才花钱捐一个监生!

因为出身富贵,赵籍对于朝堂大事知道的比苏阳更清楚,但是也不是没有了解过宋国状况,无论是岭南和其他地方,都有食不果腹之人。

虽然岭南赵氏也有一些仁义之举,但最终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宋国的富裕繁荣之下,则是无尽腐败黑暗,西夏辽国,借用贸易和宋国的纳贡,却越来越强,亡国,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赵家和王安石有着相同的背景,甚至比金陵王家更为强大!

而他比王安石,更早接触现实,胸中也有匡扶社稷,济世救民的抱负。

在与赵籍交谈过三五次之后,苏阳就知道,赵籍,会是自己实现抱负的一个重要伙伴,虽然他们的出身背景有所不同,但是却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抱负,只不过对于赵籍来说,救国为先,和王安石相似,但是苏阳,却认为,救民为先,民贵君轻!

但这并不冲突,至少在很长时间之内,不会冲突,他们最终的目标,都是国富民强,打造一个太平盛世!

“亦恒,依你看来,当务之急是什么?”赵平章的长相并不出众,但是却有一股少有的沉稳贵气,这和其生长环境有关系,百余年的沉淀,到他也已经是第七代了。

赵籍的父亲虽然英年早逝,但家族掌权的却是他的爷爷,而赵籍则是长子长孙,按照惯例,日后赵家,还是要由赵籍来继承,这位,则是日后的岭南王!

当务之急!

苏阳没有立刻回答,他也不止一次问过自己,当务之急,最因该做的是什么!

宋国如今,就像是一座千疮百孔的高楼,从远处看,极尽繁荣,但是内部却已经腐朽,如果有外力狠狠地碰撞一下,立刻就会轰然倒塌!

大厦将倾,从内部想要修理,你得首先保证,外部环境是安全的,至少,不能被撞击!

“不如,我们都写出来如何?”赵籍说了一句,从旁边取来纸笔!

苏阳和赵籍相对而坐,提起笔,两人都没有立刻开始写。

沉默了两分钟,苏阳提笔,写了两个字。

而赵籍,也提起了比!

苏阳写完,将自己写得推了过去,赵籍写完,也将自己的答案推向苏阳。

而这时候,两人看向对方所写的,然后各自笑了。

因为他们写的,都是相同的两个字,强军!

如果不能守住边境,宋国根本就没有改变的机会。

“哎,谈何容易啊!”苏阳叹口气。

他们两个,都是书生,虽然赵籍从小兼修文武,先祖又是开过猛将,但也不擅长领兵打仗。

宋国重文轻武,他们这样的家族,更不敢朝着武将上面靠,否则很可能引来猜疑。

如今百年过去,血脉中的猛将基因,早就被孔孟之道洗涤的所剩无几。

书生带兵,又有几人能成功呢?

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开封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儿女亲家第一百一十章 奔丧江宁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九十四章 茗烟困境第三十一章 瘟疫来袭四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会三第九十四章 茗烟困境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来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来第一百一十章 奔丧江宁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治第一百零九章 终成眷属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奸若愚第十九章 林氏茗烟第一百五十五章 宁河之战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盐案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盐案二第四十八章 游览开封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一百五十七章 吐蕃王的野望一第三十五章 见王安石第一百四十章 率军出征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歧与理念第二十二章 秉烛夜谈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九十九章 师兄蔡京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赴钦州第一百七十章 对话保定帝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七十六章 官仓硕鼠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殿惊变第一百五十五章 宁河之战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开封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对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造访刘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用人之长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九十九章 师兄蔡京第六十六章 科场舞弊三第一章 入赘徐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私盐案五第一百零一章 疏通运河二第十八章 天之将变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九十九章 师兄蔡京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一百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一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第二十七章 雪梅其四第九十二章 麟儿诞生第八十八章 钦州现状第一百三十一章 众美齐至第一百零八章 安国公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荐蔡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阵前定计第九十一章 东坡献礼第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来袭第一百九十章 私盐案三第二十章 雪梅其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荐蔡京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殿惊变第五十章 恩科备考第一百五十三章 宁河之战四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第六十七章 绝户之计第七十二章 官仓硕鼠一第三十八章 开办酒坊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河之战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三十二章 瘟疫来袭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家宴会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种家老将第一百四十章 率军出征第七十六章 官仓硕鼠五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台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官虹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九十六章 饮酒论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刺杀到来第九十一章 东坡献礼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一百三十章 化名而来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河之战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五十八章 牡丹花会三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十六章 月到中秋第七十七章 官仓硕鼠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苏枫的窘境第二十四章 宋国现状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礼物第一百六十九章 再临大理第二十一章 雪梅三首第七十八章 蜀中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