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科场舞弊三

这太皇太后高氏,如今应该五十有三,但保养的很好,看着也就四十出头,照这个状况,活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在苏阳的记忆中,这高氏的确活了八年,虽然这个时代的时间线和前世的历史有出入,但不会太大。

“跪!”

旁边的司礼太监喊了一声,苏阳对此,并没有多少抵触,并非是自己骨头软,而是在这个时代,挑战礼法,根本不是自己现在的力量所能办到的。

“臣岭南王世子赵籍,扣见陛下,太皇太后,皇太后!”

赵籍说着,并没有出现苏阳以前在电视中看到的什么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

“臣庐陵郡公苏阳,扣见陛下,太皇太后,皇太后!”

苏阳照着赵籍所说的重复了一边,虽然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但是在称呼先后之上,皇帝永远是第一位的。

两人跪在殿下,这时候却不能抬头,可是等了半天,苏阳也没有听到叫他们起身的声音,难道是打算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苏阳心里想着。

“陛下,该叫他们平身了!”太皇太后高氏的声音传来,虽然略显苍老,但还沉稳。

“那就起来吧!”皇帝略显稚嫩的声音传来,似乎有些素然无味的意思,显然被当做傀儡在这里每天上朝下朝,这孩子,早就玩腻了!

“平身!”

司礼太监又喊了一声,两人这才起身,站在大殿之下。

不过他们现在都没有说话。

“赵籍、苏阳,你们将此次士子聚集的前因后果讲述一遍,不得有任何虚言,否则就是欺君之罪!”吕公著朝着两人说了一句。

“是!”

赵籍和苏阳同时点头,赵籍看了苏阳一眼,苏阳微微点头,没有说话,赵籍就开始讲述在茶楼上发生的事情。

赵籍所说,完全符合事实,没有半句隐瞒,也没有夸大!

当他说道那刘承嗣一时激愤,从状元楼跳下去的时候,金銮宝殿上的小皇帝吓了一跳,“他跳下去,不会摔死了吧!”

“回陛下,刘承嗣当场身亡,此后还有数人激愤欲寻死,被众人拦住,众士子心中不忿,所以才前来皇宫之外,请陛下主持公道!”

小皇帝听了这话,用略显稚气的声音说了一句,“父皇曾经告诉过朕,科考乃是国之大计,科考舞弊者,罪不容赦!”

这话从皇帝口中出来,立刻就有人变了脸色。

“陛下,这也只是他们一面之词,此次科考禁卫森严,又有礼部侍郎亲自担任主考官,李大人素有廉洁之名,必然不会容许舞弊之事发生的!”此时站在吕公著左侧的一个微胖老者说了一句。

李清河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了。

“陛下,两位太后,高大人之言,臣不敢苟同!虽然此次科考乃是微臣主持,但臣并不能保证所有参与官员都廉洁奉公没有舞弊嫌疑,另外对于会试结果,臣之前已经说过,臣在看到名单之后,就提出过异议,只是调阅试卷,并没有发现问题,所以才依例公示,但是此次数位颇具才华的士子尽皆落榜,反倒是数个寂寂无名,平日文思普通之人却高居前列,臣请陛下太后彻查,并罚臣失职之罪!”

李清河出列,站在中央跪地奏请,刚刚开口的那位高大人,脸色瞬间就难看起来。

“陛下,太后,自古科场舞弊,都会令天下士子寒心,还请陛下太后彻查此案!”苏东坡这时候也出列,跪在李清河身边。

太皇太后没有说话,小皇帝似乎想要说话,但是却被皇太后默不作声的阻拦。

这小皇帝虽然不是向氏所生,但是从小却是向氏身边长大,自然也有母子之情。

小皇帝已经习惯了在这朝会之上默不作声,所以百无聊赖的用手戳那玉玺玩!

“科场舞弊?可有真凭实据?你二人不要在此危言耸听,若是每一次科考,落榜之人都来这里闹一闹,这科考还办不办?不过是一群庸才闹事而已!此次恩科,所有出题官半月之前进入贡院出题,糊名,誊录,初评、复审、主考审核,三级评定,何来舞弊之说,如果要说舞弊,那李大人可就不是失职,而是欺君!”

那位高大人针锋相对,而苏阳虽然没见过,但是却听徐明礼说过,此人就是太皇太后的亲哥哥高侃,枢密使,执掌兵马大权,与左右丞相同为从一品。

真凭实据,这种事情,谁也不会在大街上喊,不彻查,谁有真凭实据?

“高大人要真凭实据,想必那高允才学如何,高大人再清楚不过了,这若还不是真凭实据,不知高大人要的真凭实据是什么?”苏东坡这话一出口,高侃的脸色瞬间难看到了极致,如果眼神能杀人,这苏东坡都被杀死几百回了。

而太皇太后,原本沉静的看着殿下的争辩,并没有任何表示,但是苏东坡这话,显然也让高氏生气了。

“陛下、太后,老臣以为,此次恩科马虎不得,陛下继位之初,施恩天下,若恩科遭人弊病,于皇家威仪有损,臣以为,应从快从速办理,既不能有损皇家威仪,陛下施恩天下的初衷,又要安抚天下士子之心!”

“司马卿家认为应该如何做!”太皇太后高氏语气沉稳的问了一句。

“请陛下法外施恩,补录进士科士子五十人,从落榜士子之中择优录取,三日之后,会同之前金榜题名士子举行殿试,由陛下与太后亲自主持,亲点三甲名次!”

听到这话,太皇太后微微颔首,“司马卿家所言,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臣附议!”高侃立刻赞同,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虽然他知道高允想要弄个进士玩玩,可是绝对没有想到,这混蛋弟弟,居然弄了一个会试第一!

其他臣子没有开口,目光落在左相吕公著身上,似乎等他表态。

“右相之言臣无异议!另外臣请陛下太后恩准,赐予那一时激愤而死的士子刘承嗣进士及第,赐宴三千士子,以饱其腹,安其心!”

“左卿家所言甚是,就由左卿家替陛下与哀家前去宣旨,赐宴集英殿,另与礼部商议,酌情赏赐!”

“臣,遵旨!”吕公著应声退下,也宣告这一场变故,落下了帷幕。

苏阳和赵籍对视一眼,都是满眼无奈,至始至终,无论是左相右相,或者太后,没有一人说过要对舞弊案彻查,只是安抚士子之心罢了。

之后那太皇太后高氏又吩咐后续的事情,数人领命离去,朝会也很快结束,苏阳和众臣恭送帝后离去,其他人也依次退出金銮大殿。

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运河三第八十九章 杀鸡儆猴第十章 苏阳志向第一百章 疏通运河一第九十五章 教化边民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会八第一百九十九章 私盐案八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五十一章 梅州赵籍第八十九章 杀鸡儆猴第五十二章 相逢意气第一百五十八章 吐蕃王的野望二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八十四章 科学大牛第二百零四章 追贬司马光第二十二章 秉烛夜谈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盐案一第二百零二章 变法的序幕第八十一章 事态平息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一百九十八章 私盐案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约法三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黄龙军营第一百二十章 为帝择后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黄龙军营第一百章 疏通运河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葵候有请第一百二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一百八十一章 变法的序幕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令如山第五十三章 科举考试一第三十五章 见王安石第一百五十九章 千里良驹第一百零八章 安国公主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括的礼物第八十九章 杀鸡儆猴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河之战二第九章 一念之间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后召见第一百三十四章 知开封府第六章 如此兄弟第七章 侍女香草第一百零二章 疏通运河三第五十九章 牡丹花会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第八十六章 慧君有孕第十七章 徐家三叔第五十章 恩科备考第一百三十一章 众美齐至第十章 苏阳志向第二百零二章 变法的序幕第六十三章 牡丹花会八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任命第二十五章 滁州之行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殿惊变第六十一章 牡丹花会六第四十三章 赴京途中一第七十六章 官仓硕鼠五第二十八章 瘟疫来袭一第七十八章 蜀中刘家第一百零五章 监军童贯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台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宴会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私盐案二第一百零六章 升职赐婚第一百三十八章 兵不血刃第二章 初次见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誉第一百八十六章 瑞王赵佶第九十八章 巧遇金台第九十章 快速平叛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后问计第六十四章 科场舞弊一第三十四章 初次登门第三章 徐家婚宴第一百八十一章 变法的序幕第三十二章 瘟疫来袭五第六十四章 科场舞弊一第一百零八章 安国公主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哥第三十五章 见王安石第九十三章 齐人之福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段誉第二十七章 雪梅其四第一百一十章 奔丧江宁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大黑幕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赴钦州第九十七章 水调歌头第一百九十七章 私盐案六第六十二章 牡丹花会七第一百零九章 终成眷属第一百二十八章 小王都尉第一百七十八章 蓝图第二十六章 琅琊山庄第一百五十五章 宁河之战六第九十三章 齐人之福第九十一章 东坡献礼第一百九十五章 崇敏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