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坐在莲花之上,佛经里也有“步步生莲”的说法,之前的很多文人骚客也写过莲花,可是,在那样长的时代,他们似乎没有抓住重点,把莲花最美、最独特、最打动人心的一面书写出来。
在周敦颐先生的《爱莲说》问世之后,我相信几乎每一个伟大的人心中都会有这样高贵而洁白的一朵莲花,这朵莲花使得他们在生活中不卑不亢,而且失败了不会过于难过,成功了也不会过于高兴,就算身处闹市亦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就算外界污浊也能保持自己内心干干净净。
与这篇《爱莲说》同时,柳永在杭州时谒见孙何之前写道“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欧阳修在颍州西湖写道:“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而后,“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之后,苏轼写道“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又写道“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再之后,苏轼的学生黄庭坚写道“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李重元也和周敦颐一样,在小池塘前面远远观望着荷花,那时天上微微下了一点雨,他于是白描一般的记录了下来“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秦观在纳凉之时,看到了莲花,发出了“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的感慨,周邦彦则在夏天的酷热里轻轻说:“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以此来表达自己闲适的心境。到了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之时,也不忘记用荷花来暗示还是做接近皇帝的小官更好,对好朋友林子方进行了委婉的规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后的文章中有更加详细的分析)。杨万里还在午睡之中,梦见了荷花,“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词中之龙辛弃疾也不忘记为莲花代言:“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与其他的花儿相比,莲花美得更加含蓄。她怨而不愤,哀而不伤,她清高,让士大夫们喜欢,但是她接地气,不至于让劳动人民讨厌;她美丽,点缀了风景,然而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妖气。人们对她喜爱的感情,从来都是有度的,感情从不是过度浓烈,有赞扬,但也没有把她捧上天,而莲花,也更值得我们去喜爱,她不像梅花,太傲,不像杏花,太有性格,不像桃花,给很多人留下了轻薄的印象,在陆游的笔下,又太凄美,她不像杨花,代表离别的印象太深,又被很多人贴上了“水性杨花”的标签,也不像菊花,似乎只是隐逸者的最爱,也不像牡丹花,总是为富贵做代言。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义务教育初中教科书里,千挑万选,最终选中了周敦颐先生的《爱莲说》,历经数次的修改,这篇课文仍旧没有被删掉,没有退出教材,而这一篇《爱莲说》,几乎每一个初中生都会背,而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已经悄然渗透到我们每一个爱莲花的中国人的骨子里。
这一系列写莲花的诗文,都把莲花写得很美。通过这些诗文,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宋代文人的笔下,完全可以没有田园里的老干部,也可以没有边塞的愤青,可以没有伤不起的咏史与怀古,也可以没有送别时的“萋萋满别情”。这正是莲花独一无二的美——她可以美的无比深情,也可以美的如此正大光明。
宋代文人笔下最美的花儿,如果只是允许我投一票,我把这一票投给莲花。因为,莲花,是大宋上下三百二十年,最亮眼的那一抹深红与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