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相州

“邢州眼下,仍旧只有一干降军在留守。将主若是有意,今晚可取州城龙岗。”

“那就拿下吧。”

第二天,大宋的旗帜又飘扬的在龙岗城头。呼延庚派出探马,一面联络早到河东的普六茹伯盛,一面四下探寻金兵的下落,得知完颜银术可向东往冀州,而磁州的完颜娄室也没有就地停留,他向南攻相州。

相州。

知州赵不试端坐堂上,两边站立着州衙的属官。赵子试是太祖六世孙,本为相州通判,在知州汪伯彦追随赵构南下之后,赵不试接任知州。今年年初,金兵带着赵不试的儿子到城下,要挟赵不试开城,“不试固守不下”。

距离上一次金兵退走后半年多,相州又被金兵围上了,现在已经被围了十日,城头守将进来禀报:“金贼大部撤营而走,现在只有三五千人马分别堵着四门。”

赵不试下令探马尝试着出城,果然被金兵堵了回来。

“可惜没有猛士,城外金兵只有三千人,我城中上万民壮,只消一员猛将带领,定可击破金贼。”

赵不试在上面慷慨激昂,下面坐着的属官都低头不语。

没人接话,赵不试只好自己宣布:“发榜招贤,若能击破金贼者,赏钱万贯。”

这榜文贴出去三日,无人接榜。倒是城中富户找到州衙来:“赵太守,城中存粮已经不多,不如降了吧。”赵不试将他呵斥而出。

过了不久,城中乡贤大集,到衙门前击鼓,领头的韩赝胄说道:“请大府以生民为念,降了吧,吾等家中已经食无肉了。”在金兵退去后,韩赝胄回到相州,照看自家的庄园。

赵不试站在府门前,说道:“现在城中粮草,尚可坚持数月,百姓尚且食粥,诸位乡贤岂可因无肉而议降。金人乃索虏也,若其入城,必毁我衣冠,诸位乡贤,皆是百姓表率,岂可左袒以事夷狄?韩相公,尔家世受皇恩,当为保全我赵宋天下尽一份心力。”

“大府,孔子有言,仓禀实而知礼节,眼下已是食无肉,何言仓禀实,无仓禀,衣冠有何用?”

赵不试拂袖转身回府,召集属官议事:“今城中食乏,外援不至。不试,宗子也,义不降,计将安出?”众不应。不试知事不可为,遂登城与金人约勿杀,许之。

赵不试回到后宅,让家人都投身院中的一个深井中,然后嘱咐长年跟随自己的老家人:“尔将井口掩埋,府中财物,尔自取之,回乡去吧。”说完,纵身跳入井中。

赵不试坐在井底,听着妻子子女在一旁哀哭,心想:“听说闷死的人都会死得很难受,我应当服毒自尽了事,唉……可惜没带毒药进来。”

正想着,井口被盖上了一块大青石板。赵不试暗暗埋怨:“不填土,只把井口封住,这下死得更慢更难受了。”

盖上石板以后,井中的呼吸越来越难受,腹中也渐渐饥饿起来,赵不试昏昏呼呼的想:“这下要饿死了,早知道就带些吃的进来,饿死和闷死到底哪一种更难受些?”他昏睡着,过了不知道多久,迷迷糊糊的想:“何必闷死呢,与金贼奋力一搏,还能青史留名,这样悄无声息的闷死,不知朝廷会谥什么号。”

当赵不试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已经躺在自家床上,老家人在一旁伺候着自己。

“怎么回事?”

“老爷,援兵来了,已经击走了金贼。”

见赵不试疑惑地看着自己,老家人解释道:“我用青石板盖住井口,就是等金贼不注意,再把老爷一家刨出来,没曾想才过了一天,呼将军就带着援兵来了。”

“呼将军?哪个呼将军?他是如何到得这里?又如何击破金贼?他有多少人马?”

“这些小的也不知,老爷当面问呼将军便可。”

“为我更衣,我去见他。”赵不试闻言起身。

老家人一面为赵不试更衣,一面试探着问:“老爷,那个,府中财物自取之,还算数吧?”

赵不试此时虽然很虚弱,但总体心情不错,便道:“作数,你跟了我二十年,也未曾赏你什么,等此事过,你便从老家抱养个孩儿吧。”

在州衙大堂上,赵不试见到了呼延庚和他的副手普六茹伯盛。

普六茹伯盛奉呼延庚令,在河东搜捡红巾义军。金兵在河东南下后,他遵从河东经制使傅亮的命令与金兵作战,且战且退,到了河北,在打探到邢州被宋军收复后,主动过来联络。

呼延庚与普六茹伯盛合兵一处,便向相州而来,相州金兵与高宠带领的前锋打了三仗,被高宠斩将三员,夺旗五面,后又见到宋军的援兵只怕有万人以上,数量比自己多得多,便解除了对相州的围困,撤退了。

呼延庚在客套之后,对赵不试提出要求:征粮。

他必须征粮,普六茹伯盛既无粮草,也无兵器,居然在河东招揽了三万余人,斩木为兵和金军作战。但再高昂的斗志也有时限,他们败退到河北境内以后,已经损失、逃跑和溃散了接近两万人,普六茹伯盛麾下只剩下一万人出头。

赵不试苦着脸:“相州百姓还需常平仓救济。”

“不需动用常平仓,末将要请相州大户助饷。”

“此事只怕不易也。”赵不试将韩家等相州大族的表现告诉呼延庚。

“此事易尔。”呼延庚听罢韩赝胄的表现,大喜过望:“他们已经开城降金了,那就是金国人,是敌人,现在就不是助饷了,是因粮于敌。”

呼延庚引红巾进城,将韩家等大族的宅子团团围住,只用了半天时间,相州大户总计交粮一万石,铁三千斤。韩赝胄等三十余大户的族长或者持家人,在呼延庚写好的三份悔过书上签字按手印,对他们投降金国的行为悔恨不已,痛哭流涕。

事不宜迟,呼延庚亲自写了一份报告,一式两份,软磨硬缠,让赵不试在报告上用印。随后这两份报告分别配上一份悔过书,分别送往宣抚司张叔夜处和宫里的朱凤琏处,呼延庚自己手上还留了一份悔过书留底。

在大户们的三千斤铁交上来后,呼延庚下令征集城中和流民中的铁匠,打造夹刀棍。用大棒子打击重甲,古已有之,如西军著名的白棓军,就是用大木棒的重骑兵。

但夹刀棍是明代的创造,“西北原野之战……以敌人盔甲坚固,射之不入,戳之不伤。遂用棒一击,则毋问甲胄之坚靡。今制法长八尺,粗二寸,但加一利刃如鸭嘴。打则利于棒,剌则利于刃,两相济矣。”

无论突刺还是破甲,夹刀棍都不如专业的长枪和狼牙棒,但好在制作方便廉价,眼下红巾万人没有兵器,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一百余名铁匠指挥一千名壮丁,十天打造了一万支刀刃用于制造夹刀棍,加上相州府库中的一些兵器,好歹将一万余名红巾武装起来。

这一万名红巾,大致押正以上拿正规的兵器,伍长和军汉拿夹刀棍。

时间已经进入十二月,天气愈发寒冷了,派出查探的高宠等人回报,完颜娄室的军队在卫州附近,将王彦所在的新乡团团围住。

在五月份的时候,“枢密院以王彦为河东经制司都统制,同张翼白安民岳飞等十统领七千人渡大河,於巳陷州县措置招抚不顺番军民,遂入河东屡与金人贼兵鏖战。”王彦在河东,招募忠义军马数万人,在威胜军会盟,连河北的赵邦杰、李俊等人也去参加了会盟。

但新派到隆德的河东经制使傅亮并不会打仗,又不愿意听取王彦的意见,导致王彦在河东连遭败仗。

局面一度非常紧张,王彦害怕有人出卖他,一夜之间数次变换住所。

其部曲曰:我曹所以弃妻子冒万死以从公者,感公之忠愤期雪国家之耻耳。今使公寝不安席乃反相疑耶。我则非人矣。遂皆面剌“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其诚。

从此王彦的属下就被称作八字军。

西路金兵南下,连破隆德、绛州、泽州等地,王彦虽有数万八字军,但兵器粮秣都非常缺乏,更不用说马匹,且战且退,眼下退入河北卫州新乡县,身边只剩下五千人。

王彦在新乡县站住脚跟以后,派人四处招募溃散的士卒,兵力恢复到七千人。完颜粘罕也探知了消息,以为宋军主力在此,带领金兵主力南下,将王彦包围在新乡县城里。

王彦名声甚响,金兵将新乡县团团围住,连日攻打,誓要置王彦于死地。

王彦率军在城中苦守,眼看箭矢将尽,八字军已经开始拆房子准备擂石滚木。

县衙之中,知县坐在上首,王彦坐在下首。知县道:“金贼攻打日急,王统制可有破敌之策。”

王彦道:“河北尚有十万大军,河南王节帅处,亦有十余万精兵未动,吾等只需坚持,定可等得援兵解围。”

“只怕新乡狭小,等不到援军到来,城已破了,吾闻金贼最乐洗城,可怜城中数万百姓。”

“县公有何见教?”

“吾听闻金贼只欲得统制一人而甘心,统制不若让城别走,也保住一城生灵。”

求收藏,请大家多推荐下。

第三十八节 孟津第一百七十八节 折家人,折家军第八节 突围第五十三节 解脱第四十五节 叠阵第一百零五节 洛阳第三十三节 后阵第十一节 奖惩第二十五节 布道第七十八节 救驾第一百七十九节 不问苍生第十五节 夜惊第一百二十九节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一百九十三节 苟和第九十一节 战毕第一百九十三节 苟和第二十五节 布道第七十四节 忻口第二百四十二节 完败第二百二十七节 冒险第四节 村落第二百三十五节 取舍第十三节 战长安(五)第三十节 龙岗第十节 复耕第二十一节 梁山第二十五节 平阳第七十五节 移驾第二百三十二节 迷惑第一百三十四节 仁主第四十七节 司农寺第一百三十二节 杜充第六十一节 飞狐陉第七十六节 生变第九十七节 合不勒第一百四十四节 信誉第四十三节 爵帅由来第七十一节 和机第十一节 义胜军第二百四十三节 神仙的标准第九十二节 品字第三十四节 结阵第二百五十五节 背水第一百七十六节 相残第十九节 阵地第二百五十四节 细红线第五十二节 花装第一百八十四节 幕府第二十二节 兵来第四十五节 变田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零一节 逃民第四节 棣州第一百四十二节 一碗粥第十八节 宋第六十四节 联姻第二百三十七节 单相思第三十九节 金眼彪第六十七节 何庆彦第八十八节 援兵第十六节 平州第十八节 收税第十八节 守营第五十八节 跨河第八十四节 分裂第五十六节 河岸第三十七节 河阳第二百二十三节 取汾州第三十节 沁水第一百一十六节 调查第九十三节 劝说第十二节 战长安(四)第三十二节 新乡第四十二节 骑战第六十四节 巡城第一百三十二节 杜充第一百二十五节 两栖第二百二十四节 张浚第三十四节 汴梁城里第五十八节 跨河第三十七节 河阳第六十四节 巡城第二百一十六节 嫁妹第八十节 单骑第二百五十一节 良机第五十二节 和戎论第五十五节 老虎第八十三节 伪诏第十八节 穿越者的弱点第二十九节 旧瓶装新酒第一百九十三节 苟和第八十五节 根括第一百一十一节 缺点第九十九节 幼犬对弱鸡第四节 村落第一百八十节 历史上留下名字第五十三节 解脱第二百四十五节 入瓮第三十一节 前阵第二十一节 偏厢第二十节 汾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