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节 平乱

“快,快。”卢俊义在马上催促着,跟着他的五百马队,是他常年贩马积攒起来的亲随,在北地遇到草原蛮部,也能厮杀一番。塘沽立城好几年了,河北地界,连金人也都知道了此地是北洋命脉所系。无非此地东面靠海,其余被河间沧州卢龙三面包围,不调动大队金兵,攻不过去。

卢俊义听说过呼延庚很厉害,屡败金兵。但卢俊义也素来看不起金人,无非觉得大宋官军脓包,才给了金人可趁之机。这一次自己率领五百轻骑,奇袭塘沽,定要天下扬名,重振家声。

“庄主,前方有军阵拦着咱们。”管家李固打马回来说道。

卢俊义催马上前一看,不由得大喜:“不过是些民壮保甲,连甲具都未曾配齐,李固,让孩儿们暂且歇歇,一鼓作气,冲垮这军阵。”

“庄主,呼延庚经营保甲多年,千户为邑,每邑三丁抽一为指挥,时时训练,不可小觑啊。”

“哪儿这么多废话,抓紧吃饭。”

卢俊义的马队都下马吃饭,对面的保甲兵规规矩矩的列出阵型,站在原地不动,等着他们把饭吃完。卢俊义心想:“果然是一帮无知草民,居然不趁机来偷袭。”

等卢俊义吃完了饭,又休息了一会,跳上马,叫道:“冲啊,冲垮他们。”

五百人的马队散开,声势也是吓人,但卢俊义很快就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箭如飞蝗,前列的骑手一个一个掉下马去,冲近了还有长矛伺候。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卢俊义的马队已告崩溃,骑手们四下奔逃,胆大的骑在马上跑,机灵的滚到地上装死,识时务的已经跪着投降了。

卢俊义都在发抖,别看只有五百人,对一个身在大名的富商来说,已经是攒了十年的心血,就这么一朝丧尽。

卢俊义要找李固,和这个忠仆一起逃离这战场。他的妻子守护着他最后的财富,他与妻子会一起带着这财富逃到江南去,做个安稳的富家翁也就够了。

但李固已经不见了。卢俊义失魂落魄的,打马逃走,他武艺精湛,一般的民壮还拦不住他,就这样让他落荒而逃了。

“卢俊义已被河间保甲击溃,大胜啊!”张宪带着兴奋的神色,向坐在上首的张彦橘汇报:“运使,现在战果统计出来,我军亡四人人,伤十余人,毙伤马匪百余人,俘虏三百余人,缴获战马四百匹。卢俊义孤身逃脱,不知所踪。”

“卢俊义的管家李固首告有功,可免其罪,赏与钱财。”张彦橘吩咐书吏记下,又问张宪:“其余几路叛匪如何了?”

“回运使,祝家庄早被金贼攻破,祝彪手中的,不过是些残兵败将,被我军一举击破,仅有栾廷玉,祝彪二人逃脱。”

“又没有抓到首脑?”

“终归是保甲兵,做不到毫无疏漏。”张宪提起一个高兴地话题,“至于柴进,张二公子带了一个刑房书吏,就把这个国宾从自己庄园里提了出来。无人敢拦。”张二公子即担任沧州知府的张伯奋。

“那曾头市呢?”

“曾家始终没有出动,只是在滹沱河岸边,抓住过几个曾家的暗探。”

“这就……平定了?只靠着一帮保甲。”

“运使,可不要瞧不起保甲,他们也是林教头亲自培训的教官,一个县,一个县教出来的。”

“安抚去了汴梁,”张彦橘斟酌着说,“他临走留下话来,将河北豪强连根拔起,寸草不留。四大豪强的作乱,正好给我们一个理由。”

“运使,末将有一事不明,在这朝廷播迁,人命贱如狗的年代,对付豪强需要理由?”

“不需要。但出师有名,免得留讥于后世。”说话之间,张彦橘笔走龙蛇,亲自起草了一份《河北东西路并燕云诸州保甲均田令》,“来呀,将此令抄写两份,一份送平卢请赵提刑使副署,另一份送汴梁请朝廷备案。”

“庶康,张烈寒要在河北全境,行保甲均田之法?”张诚伯问道。

“中书,非是他想,而是末将要这么做。”

“唉,偏让老夫想起了当年王荆公的新法。虽然内容不大一样,但外有强敌,内有隐患的时候,大行变法,真的合适吗?”

“中书,正是要在内忧外患的时候,才能大肆变革,而不会遇到阻力呀。河北已经是一处白地,我如同在白纸上作画一般。”

“可若是要画错了呢?”

“也不要紧,便撕了重画。”呼延庚不愿和张诚伯纠缠这个话题,便问道:“王殿帅被杀,首级还被送给金贼求和,海内血性之士,无不扼腕。朝廷对此,可有宣示?”

“自是下文严责?”

“只是严责?太后已下钧旨,要康王入京自辩,算是给足了康王机会,但康王拒不前来,不仅如此,还害死大将,献媚敌国,此国贼也,当天下共讨之。”

“庶康,此非急务也。”张诚伯对呼延庚的用心,洞若观火。他不能否认,比起赵家连着的三个皇帝,以及一干大臣们,呼延庚的所作所为,更有利于天下和百姓,但他张悫张诚伯,毕竟是大宋的进士,是赵家的忠臣,让一个六旬老翁去改换门庭,张诚伯不齿于此。

不仅是他,张叔夜,张所都是一般想法,呼延庚要匡扶天下,可以,甚至三张都希望为他请得王爵之赏,但若是匡扶天下之志威胁到了赵宋的皇位,这三位张相公是绝对不想看到的。

现在皇帝赵谌失踪,汴梁诸臣一致的意见,就是将皇帝的表弟,同时也是堂弟的赵氦立为储君。但呼延庚已经有点功高震主的意思,就需要有外在的力量牵制他。

远在江南的赵构虽然恶名昭彰,但好歹是一股力量,可以震慑汴梁的野心家。与这个作用相比,赵构的一系列恶行并没有突破大宋士大夫意识中的底线:无非是杀死武臣,和向敌国求和两件事而已,大宋先代皇帝早就做过了。

张诚伯道:“庶康,眼下当务之急,是立储君,以安民心呀。”

“以中书看来,当提名何人为储君呢?”

第二百五十七节 解释第四十六节 旋风第八节 突围第二十九节 上山第五十五节 混乱第一百五十六节 下蔡第一百五十七节 八公山第八十二节 堡垒第二十八节 打虎上山第一百五十九节 候援第五十八节 不定第一百四十一节 齐州第四十八节 路线第二十八节 战守第一百四十五节 募民第十四节 滦州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八节 谋叛第一百一十八节 出发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一百九十九节 担保第二十一节 偏厢第三节 真相第十八节 守营第一百四十六节 出笼第四十节 赛跑第六节 沧州第七十二节 刘汲第二百二十三节 取汾州第一百三十七节 赵谌的权术第九十节 会战的一致第六十节 雁门关第十节 战长安(二)第二百四十八节 自转第七十九节 流落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八节 谋叛第八十五节 根括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二百二十一节 英雄第二十五节 平阳第二节 踹营第九十八节 内讧第七节 鲁达第一百一十六节 目标冀州第三十五节 年底第一百七十八节 折家人,折家军第二百二十八节 惑敌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零三节 行军司马第七十六节 生变第四十九节 任命第二百二十一节 英雄第二百三十八节 义无反顾第十六节 林铭第二百三十八节 义无反顾第八十三节 伪诏第二百五十三节 勇者第十九节 阵地第九十七节 合不勒第二十三节 夏谢镇第六十九节 传首第十三节 战长安(五)第六十一节 秋煞第二百五十二节 勇气第八十八节 援兵第二百三十六节 质子营第二十四节 故人第五十五节 老虎第一百一十六节 目标冀州第十七节 京东东路第三十节 龙岗第七十六节 生变第三十七节 河阳第十五节 卢龙第一百零七节 天下一家第二百五十八节 抢位第五十节 青眼虎第八十节 刘彦宗三策第二十九节 旧瓶装新酒第二百五十三节 勇者第十节 姻缘第九节 红巾第一百三十三节 谁的责任第十四节 富平第七十一节 肃正讨伐第二十六节 突围第二十九节 太原还是隆德第七十九节 流落第二百四十一节 南返第四十四节 拒马第一百七十节 河北独安第二百四十七节 安心第二百一十九节 储君第十节 战长安(二)第一百六十一节 处置第二十八节 打虎上山第一百八十二节 收编第三十五节 杀阵第九十二节 品字第两百一十七节 内乱第八十七节 名言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零一节 逃民第三十四节 结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