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节 争权

张浚勉励道:“我军若能复长安,自可东向大同,直薄燕云。开疆数百里,得名城重镇无数。自此,河东河西再无索虏,唯我皇宋天威。列位将军之勇,也必然妇孺皆知。列为将军定然有封侯之赏。”

他说道封侯之赏,诸将都兴奋起来,又一人迈步上前:“宣判,吾等虽说要光复长安,但末将以为,当歼敌为上,攻城为下。只要与呼宣帅合力歼灭和河东的金贼,不愁长安不下。”

张浚一看,说话的是刘锜,他不像听见吴璘吴玠的话那么高兴,而是沉声道:“攻伐大略,自有都统制调度。”又转头对曲端道:“请都统制调兵遣将。”

曲端往张浚身侧一站,诸将躬身听命。

曲端道:“此次我军出战,以光复长安为先,配合呼延……宣帅为后。”说起呼延庚的时候,曲端犹豫了一下,才说出宣帅两字。

“张中孚听令,尔为帅,引万人以凤翔为依靠,屯驻凤翔城西北。防备北面的夏人,严守防区,不许放半个西贼进来。长安战事不停,尔部一步不许后退。”

张中孚,其父曾追随王禀守太原,父亲战死,张中孚本有功劳,后受父荫,迅速成为西军新一代的将领。他慨然站出领命。

“第二道命令,发往鄜州呼延骤处,令鄜延军出发,攻取延州,随后与我军在长安城下汇合,不得失期。”

自有记室起草文书,待张浚用印后就会送往鄜州。

“第三路,我亲率之。以吴玠为先锋,以秦凤,熙河,环庆三路兵马为主力,往赴富平,视敌破绽,袭取长安。”

吴玠、刘锡、刘惟辅、吴璘、刘锜等将上前领命。

张浚注意到曲端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泾源军派往防备西夏,心中大疑,但没有叫破。

大军要出动,也不是说动就动,而是要选择黄道吉日,祭天犒地,大赏三军,随后又组织了一次田猎,带有军事演习的意味。

等这一切都忙完了,张浚发出檄文,长篇大论指责金国背信弃义,夺宋城池,残宋百姓,话锋一转宣扬西军军威。通篇文章,都是西军为大宋收复失地,而只字未提在河东的三河宣抚使,也未提河东作战。

张浚的这道檄文传到汾州的时候,已经是建炎四年的腊月了,河东朔风凛冽,大雪飞舞,一时间无论金兵还是宋军都不便调动大军。

“各营将士的薪柴石炭都发下去了么?”

“都已发下,保证各营都能够烧炭取暖。”宣赞回报。随着河北冶铁业的发展,煤已经成为红巾的常用燃料,而且河东又遍地都是煤源。

“内外巡逻队呢?”

“这几日城外的巡逻队,都未发现金兵踪迹。城内也有巡守,一查奸细,二来纠察惊扰百姓的军汉。”

“好,郡马也去休息吧。养足精神,再与金贼厮杀。”

宣赞退下以后,呼延庚又拿起张浚的檄文仔细看了看,带着檄文去找折月岚:“张宣判的檄文三妹可曾看过了?”

“张浚是不认你这个宣抚使呀。你叫他来支援汾州,他却跑去打长安。”

“那以娘子之见,为夫该怎么处置呢?”屋里就只有路眉在,呼延庚又改称呼了。

折月岚道:“遣使,痛责之。”

呼延庚哈哈大笑:“娘子不愧是女中丈夫,巾帼英雄。做事光明磊落。”他握了握折月岚的手,这点小便宜是要占的。

“说正事,”折月岚抽回了手,“张浚既然把朝廷挂在嘴边,宣帅就要帮他扬名,让天下百姓知道,河东才是与金贼的主战场,张浚不来河东,就是避敌。”

“那该如何做呢?”

“要他提军马向前,过黄河,取石州,打通与汾州的联系。而我军自可安坐于城中,静候观望。”

“若是张浚不从呢?”

“西军以往是朝廷屏障,对名分看得极重,宣帅好歹是监国太后任命的宣抚使,张浚只是宣判,若是公然违抗宣抚司的命令,他未必压得住西军。”

折月岚又道:“若是西军与张浚离心,则伯父持一支令箭,就可收了河西六路。”

“娘子真我臂助也。寄望于张浚与西军离心,终究太过飘渺。而且我军离心,定有破绽,让金贼占了便宜。”

“那……宣帅可遣一军,打下石州,然后轻军直赴张浚大营,夺了他的军权。”

“太原金兵,近在咫尺,我又怎能分兵去打石州。”呼延庚叹了口气,“我且派王贯清去传令,看张浚的反应,再做定夺。”

张浚已经推进到富平,眼看着就要过新年了,长安的金兵、太原的金兵,大同的金兵,都没有什么消息传来。

“报宣判。辕门外,有一骑前来,引了七八随从,自称宣抚司的信使。”

轮值将校进来禀告。

此为意料中事,张浚毫不奇怪:“请进来罢。”

帅帐中有曲端,刘锡,吴氏兄弟等人在场,张浚沉吟片刻,道:“你们先行退下,各自回营约束士卒,到四下去打粮,冬天,没粮食可支撑不住。”

说完了,他想了想,又吩咐两句,众人躬身退下。

帅帐外走进一人,二十出头,相貌清谨,装束整齐。见他头带唐巾,一袭青衣,腰悬长剑,剑柄上镶嵌了块缠丝红玛瑙。他向呼延庚长长一揖,道:“学生王贯清,见过宣判。”

两人落座之后,客套一番,张浚问道:“老先生此来,宣帅有何指示?”这里的老先生就是尊称,并非说王贯清年纪大。

“闻听宣判引军来援,宣帅大喜。只是金贼主力,尽在河东,宣帅要召西军前往河东,与金贼会战。”

不待张浚开口分辨,王贯清道:“敢问宣判军中,步、骑各有几何?”

“王某忝为宣抚判官,执掌河西六路,但泾源军还需防备西夏,鄜延军正在攻打延州,眼下只有秦凤,熙河、环庆、永兴四路兵马在此。”张浚强调他对河西六路的控制权。

“宣判此言差矣,宣抚判官,宣抚使之佐属也,乃是代宣抚领军。”

第一百八十节 历史上留下名字第四十七节 司农寺第三十九节 上元节第二百二十一节 英雄第一百一十六节 调查第一百四十三节 回汴第一百七十二节 西伯第七十八节 新留守第二百五十八节 抢位第一百四十七节 符离第二百三十七节 单相思第二十三节 狭路第一百六十三节 塘沽新城第八十一节 劫道第三十四节 无力的宗泽第一百二十六节 军阀还是革命者第一节 孤城第两百一十二节 报纸第八十五节 守魏第七节 马场第九十六节 折冲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八节 谋叛第三十六节 勤王第二十三节 狭路第二十七节 从泰山到五台山第二百二十六节 拖延第二十八节 战守第十一节 战长安(三)第一百九十五节 首谋第九节 红巾第三十五节 年底第一百二十二节 乐陵第一百四十节 出发第二十三节 围歼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四节 祝家庄第六十一节 秋煞第二百二十七节 冒险第一百五十二节 演武第一百五十三节 暴雨第一百一十四节 巡查钦差到来第五十四节 礼教第三十二节 新乡第二十二节 援鲁第四十八节 路线第四十六节 少府寺第九十三节 劝说第三十二节 新乡第二十四节 开战第四十四节 纳头便拜第三十五节 杀阵第八十八节 新安抚第九十八节 内讧第七十节 压力第一百五十五节 寿春第十节 姻缘第十四节 滦州第三十一节 前阵第一百二十四节 铁军第二十九节 上山第九十八节 改元第一百四十一节 齐州第二十八节 群盗第四十七节 陛见第一百一十二节 纵马公堂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一百九十八节 金牌第一百一十节 偷闲第二百五十三节 勇者第二百三十八节 义无反顾第二十九节 上山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一十一节 童穆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九节 不会打仗第五十一节 刘光国第七十八节 救驾第二十四节 故人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节 过江第二百二十八节 惑敌第一百八十五节 勾结第四十三节 爵帅由来第一百九十五节 首谋第十七节 中计第一百二十八节 阶官与军衔第二十四节 故人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六节 栾廷玉第八十二节 废立第二十六节 霸州第一百六十一节 处置第四十八节 路线第二百一十三节 新京报第七十节 夺权第二百二十节 求外势第四十四节 该当如何是好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节 过江第一百九十节 龙威第九十四节 秦桧第一百九十二节 耳光第四十七节 司农寺第一百一十节 偷闲第一百三十七节 赵谌的权术第一百八十九节 密谋第一百二十节 遇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