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九章:宋徽宗的心思

次日清晨,受到惊吓的完颜昌便怒气冲冲的走进大名官府,在他的印象当中宋人除了有大把的银子和盐巴、生铁之外就只剩下弯腰陪着笑脸了,现如今可好,自己一个大金将军随便杀了几个汉人就被宋人如此对待,这还了得?

待坐下后,才向急忙赶来的宋人知府说道“你们大宋口口声声说与我大金友好,现如今你们的人却随意屠杀我大金勇士,可是要开启战端?”

急忙赶来的郭永,闻言擦了擦脑袋上的汗,坐下淡淡的摇了摇头“阁下是?”

“大金国前锋大将、完颜昌!”

郭永心里稍微吃了一惊“哦,失敬、失敬!完颜将军说的乃是何事,为何本官不知情?”

见宋人知府那副不咸不淡的表情,完颜昌就是一肚子的气,没好气的把事情的经过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末了还威胁一句“此事可是关乎大金与大宋的盟约啊,知府大人还望三思。”

郭永最反感的就是这帮没受过圣人教化的野蛮人,不过碍于对方乃是金国的使节,所以只好假意的应付了一番,待送走完颜昌后,才神色不定的坐在椅子上问道“松年,金人这件事你怎么看?”

沈松年出身于绍兴师爷,只不过机缘巧合之下才被郭永发掘,后来一直跟随在其身边充当幕僚的角色,见大人问起,沈松年摸了摸胡子,“大人不必烦恼,此事虽然扯上了金人,但是主使者乃是监察御史,与我们并无太大干系,我们只要将此事原原本本的上奏朝廷便可。”

“可是......一旦据实上奏,恐怕杨御史.....”对于杨凡这个敢做敢为的读书人,郭永还是比较欣赏的,听到幕僚要放弃杨凡,郭永还是有些犹豫的。

见自家大人有些犹豫,沈松年叹了口气“大人莫不是忘了张觉之事?”

此话一出,郭永顿时头冒冷汗,张觉正是得罪了金人,所以才落

下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现如今杨凡的境况与其却有相像之处,的确不能参合的太深,否则自己同样自身难保。

站在旁边的沈松年,见自家大人想通了,笑了笑便轻轻的走出门去,留给自家大人写奏折的时间,并非他无情无义,而是官场之上讲不得仁义,否则会死的太快。

随着处置金人事件过去了一段时间后,杨凡并没有整日的担心下场会如何,两世为人的他明白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依然带着几位部下对大名府各地驻军的情况开始了摸查,只是得到的结果却是触目惊心。

除了禁军也就是天雄军各方面都好些外,分布在四周的厢军则是惨不忍睹,不是兵器不全,就是衣甲破损,甚至有些头盔居然被用来煮饭用。这还是较轻的,更为严重则是堂堂一个营的厢军,实际人数居然只有一百余人,剩下的三百多人则摇身一变,成了铁匠、酒保、木匠、农夫,美名其曰补贴粮饷。

“大人,您还是消消气为好,厢军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范指挥使解释道。

“哦?这是为何?”杨凡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件事。

“回大人,当初太祖由于自身称帝的原因,所以开始削弱武将的潜力,就将身边的大将纷纷调到地方掌管厢军,但是厢军的精锐必须调回到京师以及附近的禁军序列。这样一来,隐患就降到了最低。”

杨凡点了点头,“行啊老范,你知道的很多嘛。”

范指挥使老脸一红“末将不敢,都是当年听老长官说道。”

“恩,我们去下一处看看.....”

“是!....”

......

......

杨凡不担心惩处金人的后果,则有些人却很担心,比如汴京朝廷上的文武大臣。“启禀皇上,杨凡借着皇上赐予他的权利,非但没有完成所嘱之事,反而在相州之地

,强抢民粮,现如今更是杀害金国使节,其罪当诛!请皇上圣断!”御史中丞戴炳炎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道。

身为御史中丞,自然掌管着御史台下的御史台院、殿院、察院等三个分院,但是偏偏这个杨凡仗着是皇上亲自任命的察院御史,就敢不把自己放在眼里,遇到一些事情往往越级上报,虽然是圣上批准的,但是却与官场之上的规则不符。

因此戴炳炎当听到其擅自杀害金人时,精神一震,觉得机会来了,所以便有了前面弹劾杨凡的一幕。

坐在龙椅上的宋徽宗双手插在袖子里,看着下面那些点头同意的大臣,心里冷笑不已,杨凡送来的奏折他已经看了,知道是金人杀害大宋百姓在先,杨凡惩处在后。

对于这些事情宋徽宗可以说了如指掌,在看看下边那些卖力表演的大臣,宋徽宗心中的不屑又盛了几分,只是杀了几个随从而已,就把你们吓成这样,那岂不是说朕很很无能,连几个金人随从都不能杀?

“好了,戴爱卿说的,朕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乃是金人杀害我大宋百姓在先,杨御史惩处在后,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来人呐,拟旨,封监察御史杨凡为从五品朝散大夫!”

“皇上三思啊........”戴炳炎急忙站出来躬身启奏道。心里有些想不通的是为何一件大案,居然不罚反赏。

“朕意已决!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到退朝后,高俅、白时中等人路过戴炳炎身边的时候摇了摇头,皇上的脾气就是我欣赏一个人,哪怕做的再错也是好的,相反亦然,所以弹劾杨凡这件事除了戴炳炎以及几个职低位卑的小官外,并没有朝中重臣站出来。

(本章完)

一百五十七章:外交事件!五十九章:原来是他三十三章:江南大营第二章:读书五十九章:原来是他七十五章:哀莫过于心死一百九十三章:宋徽宗微服私访记三百二八章:此乃军令四百零五章:卑微的勇士二百六十五章:构筑太原防线(六)二百三十八章:登船检查七十四章:燕山府危机对不住七十五章:哀莫过于心死一百四十八章:梁溪授道!五十章:一朝出名天下知三百三十五章:血战潭头镇(中)三百四十章:这个秀才不一般两百七十一章:太原保卫战(三)五十五章:荒庙鬼影一百三十章:弃城而去三百四十章:这个秀才不一般四百三十一章:后患无穷两百七十一章:太原保卫战(三)四百七十五章:家事难管三百二六章:攻占府衙大牢二十七章:二院相试(上)三百九十六章:毒辣的绝户计八十二章:省试(中)三百五十三章:开封保卫战(一)一百四十六章:是非成败转头空四百五十四章:暗度陈仓三百七十三章:无可奈何花落去三百二七章:张姑娘,保重!四百五十九章:亲到临安四十二章:治疗失败?三百三十章:倭寇的踪迹四百三十五章:漕运水道三百二五章:王寡妇洗澡大案二百四十四章:形势危急一百七十四章:接管城防一百九十一章:马氏的美好人生四百六十二章:将计就计三百五十九章:开封保卫战(八)四百三十九章:燃烧弹的威力四百五十三章:宋钦宗的戒备二百零六章:阴雨绵绵一百七十二章:守得云开见月明二百三十章:安营扎寨一百七十三章:团聚第十四章:肺痨 我能治!两百八十三章:太原保卫战(十五)四百一十六章:刘彦宗的担忧三百四十五章:押入大理寺三百七十章:保护大人,给我杀!感慨三百九十八章:全线告急!三百三十三章:倭迹初现五十六章:离奇悬案一百八十六章:拜年四十四章:加官进爵二十章:青楼四百一十二章:雪夜兵变!八十二章:省试(中)两百九十二章:阴兵过境一百二十七章:灾后重建第三章:后会无期九十八章:大宋禁军第十二章:娘 我回来了三百六十五章:开封保卫战---四百六十八章:平静的生活四百七十三章:权势滔天的杨家两百八十八章:永福公主七十四章:燕山府危机四百一十二章:雪夜兵变!三百七十三章:无可奈何花落去三百七十一章:防线失守三百一十五章:难念的经二百三十三章:白云寺四百一十九章: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四百七十八章:迟到的婚礼两百七十六章:太原保卫战(八)两百七十六章:太原保卫战(八)三百二十一章:一封朝奏九重天三百一十八章: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两百七十八章:太原保卫战(十)四百一十四章:大势已去!两百八十一章: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百八十九章:可恶的马三宝二百六十五章:构筑太原防线(六)两百七十章:太原保卫战(二)一百八十五章:深藏功与名三百四十九章:回了汤阴四十六章:张小娘子四百四十六章:决一死战(上)....三百九十七章:你怎么在这里?二百五十九章:太原知府四百三十二章:无限的忧愁三百四十五章:押入大理寺四十六章:张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