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八章:再见,蔡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谁能陪谁走到闭眼的那一刻,蔡京越发的老了,上次来还可以坐起来说话,现在却只能躺在炕上,让别人一点一点的喂食,见杨凡来了,浑浊的眼神一亮,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只能“啊...啊”的乱叫。

手里握着蔡京那双枯槁的双手,杨凡仿佛看见,当年那个初次见面的太师,沉稳而权势逼人,坐在一边的蔡薇儿,眼见爷爷如此遭罪,眼圈微红的说“杨凡,你有没有办法,救救我爷爷,我不想让他走,爷爷最疼我了。”

“爷爷他是顺应天命,凡人无力回天,你不必难过,这是每个人最终的宿命,逃脱不了,只能平静的面对。”杨凡有些难过,无论一个人多么的显赫,终究逃脱不了一把黄土的命运,皇帝如此,平民也是如此。

好好的叮嘱了一番蔡薇儿后,杨凡便要起身离开,身为朝廷大员,在这里待久了并不好,突然蔡京“”“啊..哦..”的叫起来,手指艰难的指向杨凡。

见状,杨凡急忙的俯下身去,将耳朵放在蔡京的嘴边,良久之后,在蔡薇儿的注视下,才笑着点点头“您放心,不会让您失望的。”说完便含笑的退后,留给蔡薇儿一点时间。

望着孙女,老蔡京艰难的抬起手,摸了摸孙女的脸,笑了一下,似乎多年的心愿已了,又或者是终于结束了几十年的宦海生涯,让老蔡京松了一口气,缓缓的闭上了眼睛,枯手无力的垂落下来......

“爷爷......!”一丝凄厉的哭喊,响彻五里庄的上空。

蔡三看见老爷是笑着走的,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带着几个仆人缓缓的跪下,磕了几个头,嘴里哆嗦道“老爷归天,万缘放下。天曰昭昭,一世太平。”

权倾几十年的蔡京,就在一个平静的日子走了,走的悄无声息,原本应该死在流放路上的蔡京,终于以这样一个方式,彻底的离开了世界,哭喊过后,蔡家仆人便四处出动,宣告着太师的离去。

眼见蔡薇儿哭的伤心,杨凡心中不忍,伸出手替其擦了擦眼泪,缓过劲来后,蔡薇儿哭着问道“爷爷跟你说什么了?”

杨凡并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打算,摇摇头正要说话,突然一声凄厉的哭喊响起,离家最近的蔡绦,跪着爬到蔡京的床边,暗自垂泪,心里绝望的想到“蔡家的天终究还是踏了。”

接下来,陆续的有蔡家子孙到来,一个个大哭不止,只是从那冷漠的眼神中,却找不到半点温度,站在一边的杨凡突然觉得,真的很没意

思,得宠的时候,一个个争着抢着,要给蔡京养老,一失了宠,连门都不登,死了才来哭喊,不知道是在哭给谁看。

也许是蔡京的离去,让杨凡觉得,生前无论多么辉煌,死后终究不过是一把黄土,心情有些压抑,半个时辰后,蔡家便挂满了白幡,撘起了灵棚,据请来的风水师傅说,要停棺三日才能下葬,安慰了一番蔡薇儿后,杨凡便大步的离开这里,一瞬间好似两个世界,忽明忽暗。

回到家后,得到消息的杨府的众人,眼见伯爷脸色不好看,纷纷小心翼翼的躲着走,就连两个调皮的小丫头都没敢上前缠着哥哥,听到信的马氏和李氏,担忧的来看杨凡,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娘,三婶你们不用担心,我就是有些累了,先睡一会,晚上还要去蔡家给老爷子守夜”说完便心事重重的睡了过去。

.....

皇宫大内,尚书房,“皇上,这是蔡家送来的折子。”梁师成小心翼翼的将奏折放到书案上,心里也有些奇怪,蔡家怎么会这个时候上折子。

放下毛笔的宋徽宗有些好奇的打开折子,片刻之后脸色变了数变,“元长......!”,挥挥手,屏退了周围的人后,宋徽宗望着空空荡荡的尚书房,一阵失神,良久之后才自言自语道“元长,遥想当年,你我君臣何等的默契,如今你终究还是先离朕而去了...”

夜深了,北风呼啸而过,棺材前的蜡烛忽明忽,跪在灵堂前的蔡绦烧了几张纸钱后,才站起身坐在椅子上说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啊,老爷子这一去,该来的终于还是要来了。”

侧耳听了听风声,似有人喃喃细语,又好似什么都没有,“蔡叔何必担心,老太师一去,皇上念着往日的一丝情分,必然不会在追究蔡家子孙,那些想要秋后算账的人,也不会在朝廷上提起,最大的可能是暗着来,所以要做好防暗箭的准备,才是。”

蔡绦点点头,看了一眼空空荡荡的灵棚,苦笑了一声“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古人诚不欺我,老爷子一去,那些个亲兄弟居然一个都没来,唯恐沾上霉运,真是可笑可悲。”

蔡京仕途上无疑是成功的,四起四落无人能及,在家庭里却是失败的,子孙在多又如何,临了的时候,只有这个二儿子一家,再加上一个老仆蔡三,不可谓不失败到底。

守夜的时候自然不能有女眷在场,所以蔡夫人和蔡薇儿待在屋内,灵棚里只有蔡绦、杨凡、蔡三以及两个老仆守着,眼看香烛燃尽,默然不语的蔡

三再次换上了一个新的,一时间院外无声,只有忽闪忽闪的烛光亮个不停。

太师一死,汴梁震惊,皇帝委派梁师成传旨追赠蔡京为太子太师,位列三公,,这种三公虚衔,在杨凡看来不过是表示皇帝对蔡京的恩宠而已,没有一点意义,身为朝堂上的大臣,李邦彦、白时中、高俅、依次前来拜祭,当看见杨凡再此的时候,皆是眼神中闪过一抹诧异,无他,只因为杨凡的肩膀上佩戴了一快麻布,这其中的意义大家都明白,一时间心里打算好的,不得不回去重新考虑。

上完香后,李邦彦来到杨凡的身前,“钱塘伯再此,老朽不感到好奇,只是为何?”说着指了指肩膀。

“多谢李相来拜祭,这块麻布是替....”话未说完,李邦彦几人顿时就明白了,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便拱拱手而去,心里的打算顿时有了顾忌。

等到李邦彦、白时中走了后,高俅才小声的说道“你这是搞什么,于几不利呀,别人都是尽量的把自己摘出去,你倒好主动的钻进来,不过你的表现很让老夫满意。”说完便拍了杨凡一下肩膀,告辞离去。

一个上午的拜祭与还礼,杨蔡薇的脸色苍白无比,强忍着疲惫忙里忙外,没办法蔡家的子孙并没有来多少,所以只能自己亲自上阵,实在看不下去的杨凡,只好将蔡薇儿撵回去休息一会,自己代替她忙活。

形形色色的大员,例行公事办的拜祭后,总会找个机会朝杨凡拱拱手,谁都能看出来,这位也是一位惹不起的人物,就在众人熙熙攘攘的好似赶集一般时,突然整个院子安静了下来,谁也没想到消失朝廷很久的王黼来了,自从被罢官后,其人整天待在家里,据说从未踏出过门房半步,如今却在蔡京的丧礼上出现了。

消瘦如柴的王黼一步一步的走到蔡京的灵柩前,恭恭敬敬的上了三炷香“太师,您在时,将明得您庇护,安然无恙,你现在去了,我的末日也就到了。”说完话,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杨凡,然后一步一步的朝门口走去。

杨凡没有阻止,太师去了,庇护王黼的人也就没了,他的下场只能是流放致死了,那些以前的敌人不会在对他手软。

丧事上,形形色色的人来了,然后又走,好似一台无声的戏剧,你在演戏,他也在演戏,大家都在演戏,谁也不知道面具下是一颗怎样的心,或许只有躺在棺材里的蔡京放下了面具,回归了本来的面目。至此,宣和末年,一代权相就此落幕。

(本章完)

一百四十三章:怪侠一枝梅四百七十章:嚣张的使节第五章,父子情八十九章:擦肩 而过两百九十一章:城池沦陷两百八十六章:满城尽带黄金甲第八章:啤酒引来的官司一百三十四章: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一百六十一章:众人皆醉二百一十章:李清照的震惊三百五十二章:山雨欲来风满楼(三三百二十三章: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四百六十四章:东海舰队的威力三百一十三章:上朝四十八章:梁大太监二百一十二章:日本使节十七章:钱塘书院第一章:小田村三百一十三章:上朝四百一十八章:巨额亏损的军火一百七十六章:蜀椒麻辣烫九十六章:赶往京师二百一十二章:日本使节二百六十三章:构筑太原防线(四)二十五章:为大宋崛起而读书!三百零九章:潇潇雨歇三百零四章:和亲!二百一十七章:风水轮流转二十三章:我乃大宋第一才子一百三十四章: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三百一十五章:难念的经三百零八章:软禁二百二十五章:大宋阅兵式(下)四百零四章:来劝降的汉奸二百三十二章:故人相见五十章:一朝出名天下知一百二十二章:白莲教四百二十九章:梦里不知身是客一百七十一章:故人第七章:不问苍生问鬼神三百三十一章:泉州造船厂三百九十章:太后驾崩了三百三十二章:妈祖娘娘二百三十八章:登船检查两百七十八章:太原保卫战(十)四百五十八章:魂归地府九十二章:我不做大厨已经好多年三百四十章:这个秀才不一般三百六十一章:开封保卫战(十)二十九章:二院相试(下)九十七章:以万变应不变!四百零二章:横扫千军五十五章:荒庙鬼影三百五十七章:开封保卫战(六)四百零七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五十章 : 明朝红日还东起一百八十三章 :雪中谈话四百一十五章:黎明前的黑暗二百四十章:解救一百零六章:格杀术二百四十二章:乌衣巷一百九十四章:平淡的生活四百六十章:夜半敲门声二百零四章:各打五十大板一百二十六章:赈灾捐款七十六章:抵达京师两百九十一章:城池沦陷四百七十五章:家事难管二百零五章:愿得一人心一百七十八章 :早朝四百六十一章:临安鬼影三百三十四章:血战潭头镇(上)三百六十五章:开封保卫战---三百二四章:人为了什么活着呢?一百六十三章:贫居闹市无人问三十二章钱塘危机(下)387-389章:风雪夜归人四百四十章:贪官污吏三百七十五章:黑云压城城欲摧一百零九章:老汉讹人四百一十三章:捧日军大营三百九十六章:毒辣的绝户计一百一十六章:不负如来不负卿?三百二四章:人为了什么活着呢?二百五十章:山雨欲来风满楼两百九十一章:城池沦陷四百七十一章:混在身边多年的奸细二百一十四章:被弹劾两百七十六章:太原保卫战(八)二百五十九章:太原知府三百二十二章:王爷慢走一百零二章:整顿军务两百九十二章:阴兵过境四百五十七章:滚滚长江东逝水四百七十五章:家事难管九十一章:挨揍的南波万二百一十七章:风水轮流转三百四十九章:回了汤阴三百三十五章:血战潭头镇(中)五十九章:原来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