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内侍造访

朝中再艰难,纵使只有他一个武人,他也必须坚持抗争到最后,大宋不能亡,祖父和父亲的血不能白流!

杨丛义说的很清楚,南剑州之事虽然确实错在神骑军,但若是不是州衙相互推诿不拨付粮饷,几千人又何至于自谋生路,而后才发展成难以控制的局面。这帮文官不追究拖欠、克扣驻守禁军粮饷的根由,反而指责禁军自谋生路,经商获利,与民争利,他们哪里是与民争利,不过是从达官显贵、豪门大户的米仓里抓了一把米,让他们不高兴罢了。

他虽看得清楚,却也无力争辩,皇帝都发了话,他又能如何?可事关殿前司的流言蜚语不息,却让他烦躁不已。

北方的屯驻大军早已分散成一支支分散的军队,由文官进行节制,西北方边军虽然还控制在武人手中,但他们远离临安,游离在朝堂之外,只有殿前司统管的禁军拱卫临安,周旋在朝堂之中,不得脱离,成了众矢之的,人人都想来踢一脚、踩一脚、骂一句,时不时的抓住机会就想制造事端,打压武人、打压军队。

这次南剑州之事牵扯到神骑军和殿前司,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禁止军队经商看来已经是定论,无法更改,若还想借此机会离间殿前司与各地方驻军的关系,打压分裂殿前司的实力,却也没那么容易。二十余年前,朝廷仓促南渡时,殿前司名存实亡,如今刚刚恢复一些实力,岂可让文官肆意打压夺去权柄?

可要破除流言,稳定军心,也不是那般简单,若能利用此次挑选将校,或许就能迅速凝聚军心。

杨存中手拿文册,却是思绪万千,一心在想如何稳住殿前司好不容易争来的大好局面,重现殿前司曾经统管天下百万禁军的辉煌。

“大人,宫里有位黄大人求见?”

正入神思虑间,一亲兵近卫进来通禀。

“宫里来的?快请进来。”一听来人,杨存中急忙吩咐道。

近卫应一声,退出。

少时,只见黄琦只身进来,一见杨存中便笑道:“下官见过国公大人。”

“黄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坐!”杨存中放下手中文册,忙从书案后走出来。

黄琦抬手道:“国公恕罪,多有打扰了。”

二人谦让一番,杨存中先落了座,黄琦随后才在一旁坐下。

“黄大人百忙之中莅临殿前司,不知是有何事啊?”稍作寒暄,奉上茶来之后,杨存中开口问道。

内侍黄大人极少来殿前司,此番忽然亲自来此,必有要事。

黄琦笑道:“下官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见国公确实有事。”

“黄大人不妨直言,能协助的,殿前司绝不推辞!”杨存中笑道。

“好,那下官就直言了。”黄琦稍作停顿,而后道:“下官三年前奉官家之命组建回易船队,进行远洋回易,其中有一回易参军姓杨名丛义,从督造回易一直到去年返回大宋,两年半时间都在协助下官,不久前发现船队在西洋采购的货物出了些问题,需要找他核实。听说他如今在殿前司任职,下官不好冒昧的直接去找他,特来先见国公。”

“杨丛义?”杨存中微微一顿,问道:“不知黄大人对此人了解多少?”

黄琦道:“实不相瞒,下官对他了解的还算深,当初武学复建,他初入武学之时,下官就派人暗中观察过,他出身微寒,是得到当时的地方官推荐,才得以来到临安,通过入学测试之后进入武学,在武学一年半,读书求学十分刻苦,提前通过了公试,得以授官,后来他就协助下官督造回易,天南海北到处跑,造船、建军、招募各类人手,事事都能独挡一面,实在是难得一见的青年俊才。

船队离开大宋出海以后,他任回易参军兼宣威军监军,先是护卫左司郎中戴骢去李越出使,李越王子作乱,欲对大宋使节不利,他带着一千余名宣威军在那边打了几仗,抓获了罪魁祸首李越王子,后来在南洋三佛齐国汇合以后,船队向西的海路被当地权臣大家族所阻,在他坚持下,宣威军又联合王室禁卫,一战灭掉了那个大家族,向西的海路这才打通。后来船队在往天竺的路上遭遇风暴,他不幸落海,好在大难不死,流落荒岛,四个多月以后又在天竺追上了船队,在天竺船队一份为二,戴骢以回易正使的身份独领一部在天竺回易,下官带着杨丛义等人去了更远的西洋塞尔柱国。

这两年下官虽与他交流不是很多,但知他心思缜密,心性坚毅,且见多识广,又能沉下心来做事,下官说是回易副使,负责回易,可从头到尾,下官几乎没操什么心,全是他们年轻人自己拿主意,自己做事,而下官只是从中协调一些以他们的官职和资历做不到的事情。总之,以下官看来,这个年轻人不同寻常,可好好培养,委以重任。”

杨存中笑道:“看来黄大人对殿前司的这个杨丛义很满意啊,但不知大人对他来临安以前的事了解多少?”

黄琦笑道:“这是自然,若有其他人也能一肩承担百艘大船远洋回易之事,下官也会对他满意。”

稍稍停顿,接道:“既然要把几百万贯的回易督造交给这个年轻,下官自然要查清他的来历。再来临安之前,他最先在安庆军太湖县出现,是因路遇凶案,出手救人,却被当成了凶手抓获,平反冤屈之后,当时的知县便留他在县衙做了一段时间捕快,后来太湖知县升任安庆军知军,他也就跟了过去,随后就参与了一场搜捕越狱逃犯的大案,用了几个月时间,衙门捕快最终从大山里抓回来大部分逃犯,因为表现突出,又有向学之心,当地知军写了举荐信,推荐他入武学,淮西帅司也在举荐信上落了印,他便徒步从安庆一路来到临安。至于在太湖县出现以前的经历无法查出详情,可还是查到一些信息,他的籍贯是在蕲州黄梅县,以前常年在山中打猎为生,他家里除了一个叔伯,再无其他亲友,他家住的那个地方,方圆几十里没有人家,想查更多的信息,也无从查起。下官所说的这些信息,都是派人去实地查访来的,完全真实。”

杨存中笑道:“还是黄大人心思缜密,这么一个二十出头的武学生都派人去查的清清楚楚,时隔多年还能记得这么清,难得!”

黄琦笑道:“国公过奖了,下官识字不多,很多事没法用笔墨记下来,只能记在心里,久而久之,这记性就好了一些。这人要被委以重任,下官不得不把他查的一清二楚啊!”

“杨某佩服!”杨存中笑道:“不知黄大人这次来找他具体因为何事?是否方便说说?”

黄琦道:“国公相问,就没什么不方便。船队当年在西洋塞尔柱国采购货物时,他们采购了一批货物,因为毫无价值,至今也无人问津,官家让下官查一查到底是谁采购的。回易船队回来快一年了,当初的随船主事人员如今只有杨丛义在临安,另外一人负责采购,可他远在琼州,由于他二人同是武学出身,关系极好,就打算先找他问问。”

“原来如此,杨某还以为他涉及贪腐或是损公肥私,既然如此,黄大人去兵案询问便是。”杨存中笑道。

黄琦却道:“国公有所不知,杨丛义与另一回易主事人关系很近,回易督造期间许多事都是他二人拿主意,物资采购虽是另一人负责,但杨丛义见多识广,他也会时常参与协助,所以此事还不能把他排除在外。”

杨存中一听此话,却是感觉有些意外,当即问道:“若是这个采购决定与他有关,会如何处理?”

黄琦摇头道:“下官暂且不知,涉及两大船货物,造成的损失极大,罪责不会轻。”

杨存中道:“远洋回易,采购外邦货物,自然是要拣大宋没有或是少见的东西,在外邦是贵重之物,到了大宋却不一定有用,这不也是常情?不说西洋外邦的东西,就说金国貂裘吧,在北方是御寒必须之物,但到了大宋就变得可有可无,在临安每年冬天尚能穿几天,再往南边去,基本就没用了,自然也不会有人买。黄大人觉得呢?”

黄琦笑道:“国公所言不无道理,可他们既然负责采购,就该预测到所采购的货物回到大宋有多大价值,不然也是失职,不是吗?”

杨存中哈哈笑道:“黄大人所言有理。杨丛义刚会临安,今天就在兵案,黄大人抓紧时间去看看吧。”

“多谢国公大人。”黄琦笑道。

“来人,陪黄大人去一趟殿前司兵案。”

杨存中一声吩咐,便有一校尉近前应是。

“黄大人,我还有事儿,就不陪你去了。”杨存中笑道。

第351章 酒前胡话第404章 雇佣下人第341章 报到第381章 全部拿下第334章 讨个说法第454章 换钱之乱第226章 大惊小怪第595章 几无江防第407章 殿中议事(二)第79章 虐菜无情第114章 龙虎上将第628章 重布江防第84章 又起争斗第91章 讨价还价第536章 陆游的困惑第704章 太行山寨第103章 初入临安第666章 兵败城下第8章 狱中传道(下)第6章 偷鸡道长第683章 难题第440章 临行安排第54章 出发第683章 难题第326章 箭雨箭墙第137章 论定回易第357章 银子买错第758章 石弹攻城第129章 太学辩议(二)第590章 伏军皂角林第170章 都不干净第429章 这是机会第543章 辗转益都第263章 道长险胜第476章 进退两难第78章 继续查探第124章 再见知军第279章 中秋之约第494章 灭金之策第594章 巡视建康第348章 兵案大人第198章 皓月为证第330章 毫无头绪第101章 分锅大会(下)第523章 招回参军第118章 强盗杀人第279章 中秋之约第721章 皇帝承诺第60章 逃命第499章 纷纷离营第600章 退敌之策第601章 战前检验第520章 军权下放第671章 溃逃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92章 红沙谷第612章 请缨挑战第98章 都在计划中第638章 高官相许第677章 大野泽第301章 解惑第178章 全权接手第255章 分头准备第445章 建营之地第188章 登陆泉州第660章 随军军属第231章 木墙围城第110章 武学出路第307章 重任相托第76章 分锅第168章 请回临安第409章 回衙复命第634章 尽在掌握第601章 战前检验第590章 伏军皂角林第701章 两帝共存第89章 目的达成第557章 开罗第158章 新军远行第343章 官衣步行第342章 官员与平民第13章 据实以告第304章 密谋第601章 战前检验第275章 赚钱千万第585章 辽阳起事第330章 毫无头绪第15章 失窃第102章 武学第344章 功勋核查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522章 驻军昌国第117章 完颜亮第326章 箭雨箭墙第501章 回家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386章 打包出让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67章 来龙去脉第582章 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