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出发

十天时间,转瞬即逝。

杨丛义这十天过的很不愉快。怀宁与太湖县很不一样,虽然他还住在衙门,但与在太湖县时相比,就差了很多。

首先说住宿条件,在太湖县住的虽然是单间,但房间够大,院子里住的人也不多,宽敞安静。但来怀宁以后,房间狭小,只有一张木床,除了睡觉,做不了别的,看书写字不要想,人来人往,犹如闹市。

再说吃饭问题,在太湖县衙有食堂,每天在饭点去,总会有饭吃,不会饿肚子。在怀宁,虽然也有食堂,但在饭点去,总是没饭了,后来才知道,衙门里的衙役们总是提前去守着,不等开饭,就先吃了,怀宁衙门人多,去的晚了自然没得吃。

几次吃不到饭,他也想着提前去看看,但见了衙役争抢饭食的场面后,他顿时停住了脚步。

这一刻,他才明白,他杨丛义跟这些衙役不一样,他们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他,作为一个八百多年以后过来的人,骨子里早就不是填饱肚子这种原始的需求了,即使是要吃饭填肚子,那也应该从容,有尊严,而不是如遇施粥的乞丐一样。自此以后杨丛义再也不去跟他们抢食了,他宁愿出去花钱吃饭,即使是吃最便宜的饭食,他也从容的如同富翁。但钱禁不起常年累月的花。

最让他郁闷的是,衙门小吏对他的孤立与排斥,以及怀宁官员对他不以为然的态度。衙门小吏对他怎样,他不在乎,反正他跟他们不一样。而官员,特别是何县尉,他负责追捕逃犯,杨丛义协助,但杨丛义几次去找他商议进山事宜,他总是借故推脱,或者打断杨丛义,不与他讨论任何事情,总是告诉杨丛义一句话,说他自有主张。结果几次下来,杨丛义没有从何县尉那里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这种感觉让他很不爽。

一开始他对进山追捕逃犯,还抱有一定的希望,也认真思考过很久,自从在何县尉那里多次碰壁后,他有些绝望,跟这样的上官共事,进了天柱山,能保住命就不错,抓捕逃犯还是不要想。

这几天杨丛义越来越能感受,陈大人那句“力不从心”的意思。怀宁的官员,虽然是陈大人官职最大,权力最大,但他背后没有任何力量支持,其他人背后各有推手,任何决定不顺他们的心意,明面上不会有人反对,但背地里就会有人扯后腿,几乎所有命令都无法准确执行,陈大人如今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做知军还不如知县来的痛快。这些话,陈大人不会跟他说,但他能察觉到。

陈大人对杨丛义很信任,也对他很好,但他只是一个小吏,对于陈大人目前的处境,无能为力。

这十日,各县捕快全都赶来了,加上怀宁的进山捕快,总计一百五十多人。

此次进山,杨丛义统领捕快,每个县的捕快进城当天,他都去看了,结果让他很失望。经过上一次各县捕快进山损失惨重的教训,这次各县派来的几乎都是打杂的,真正缉拿过盗匪的捕快,少之又少。

不过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太湖县来的居然都是熟人,是上一次进山的那批人,带队人自然还是张捕头。本来张捕头想来怀宁,可惜因为李大人被罢官,也就不了了之。

在各县捕快到齐之后,杨丛义召集了各县捕头,开了一次会,把追捕逃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告诉他们,并告诉大家,这次追捕行动,陈大人和安抚司非常重视,除了各县捕快,还调集了五百兵将协助,请大家放心,肯定不会再像上次一样损失惨重,这次的任务就是把逃犯追回来,任务完成个个都有重赏。

本来大家都还很担心,但一听说任务完成有重赏,个个自然都来了精神,要问清楚具体是什么重赏,但杨丛义哪里知道,只能告诉大家陈大人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出汗留血的人。

杨丛义是陈大人从太湖县带过来的亲信,大家自然不会怀疑他说的话。位高权重的人不会轻易做出承诺,一旦做出了承诺,那便是一言九鼎。陈如是是安庆知军,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安庆最大的官,不信他还能信谁?

杨丛义先收拢了各县捕快的人心。天柱山里的情况,他知之甚少,进山之后情况复杂,他所能依靠的就只有同是小吏的各县捕快。至于何县尉和那五百兵将,他不敢有太多奢望,到时候不挑事惹麻烦就是烧高香,从高统制和何县尉的态度,他可不相信他们不会挑事。真挑事,他也无可奈何,毕竟何县尉是官,他是小吏。

他只能管好属于他的捕快,其他的事轮不到他插手,也轮不到他说话。

绍兴十六年,四月二十日,晴。

粮草兵马齐备,择吉时出发。

捕快在前,五百禁军随后,后面还有运送粮草物资的民夫劳役。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很有一番气势。只是在老百姓看来有些奇怪,因为在前边开道的不是精锐禁军,而是衙门的捕快,禁军反而落在了后面。

出城不远,何县尉便派人追上杨丛义,让他带队跟着向导走,不要自作主张。上官有吩咐,杨丛义也只能听从。

全部人马一路出城往西行了三十多里后,又转而向北行进,走走停停,不到酉时,太阳还没落山,后方便有人赶来传令,命就地扎营,明日再行。

杨丛义也是无奈,他们一天才行进不到五十里,稍走的快一点,后边便有人快马追来,让他们就地休整,如此这般,什么时候才能进得了天柱山。进了天柱山没有大路,大队行进岂不是要慢如蜗牛,要是这样,逃犯也不要抓了,也许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的吧。任何简单的事情掺杂了两派政治争斗,都会变得无比复杂,对此杨丛义只能感觉到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既然传令就地扎营,他也只能带队停下,寻找平坦安全的地方,让大家开始搭起帐篷,生火做饭。

这次出来,唯一让杨丛义满意的地方,就是物资齐备,不像上次一样,什么都是自备。

一百五十人的捕快队伍,按各县分成了六队,各有捕头带队,行进扎营,倒也不是太混乱。

杨丛义带的是怀宁府衙的捕快,原本的捕头现今正跟在何县尉身边打下手。怀宁的捕快对杨丛义这个新来的老大并不信服,执行命令自然就不痛快。杨丛义对此也不在意,空降来的老大,立马就让人信服就见鬼了,杨丛义对他们也没有太多要求,只要不逃跑不掉队,就很好了,他需要的就是人多势众,不然人马太少进了山,连浪都翻不起一个。

扎好宿营地,在开饭前,杨丛义召集来各县捕头,就办案经验来说,他就是个新手,可以说是基本没有经验。追凶缉盗,捕头们的经验应该很丰富,不然做了五年十年的捕头,不是白做了?他需要捕头们开动脑筋,借助他们的经验和智慧,集中他们的力量,依靠他们来完成追捕逃犯的任务。

众捕头围坐一圈,杨丛义跟他们都认识,也就不再客套,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各位捕头,你们办案经验比我丰富,大家以为我们进山之后该怎么展开追捕?先从哪里入手为好?”

众人听后沉默不语,不知道是没想好,还是根本就没有想过。

第301章 解惑第54章 出发第70章 机会来了第672章 精武军出动第302章 秘密差事第475章 四渡赤水第692章 金军来袭第138章 武学公试第386章 打包出让第472章 抽签选将第636章 密谋夺命第647章 谋划益都第488章 蛀虫之嫌第222章 城外对峙第252章 突发惨案第614章 行营议事第484章 御史中丞第129章 太学辩议(二)第157章 物资供应第638章 高官相许第125章 无可奈何第399章 前往临安第716章 五龙观第488章 蛀虫之嫌第213章 突遭围困第677章 大野泽第782章 粮仓惊变第375章 无力控制第196章 准备离京第201章 临行准备第354章 空饷救命第37章 狼王之死第717章 山中故人第258章 使团进城第676章 聚将议事第138章 武学公试第331章 邕州来人第604章 战败之怒第492章 危机未解第364章 命案推测第299章 夜袭敌营第278章 我成亲了第389章 签定契约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604章 战败之怒第281章 重臣议事第535章 重获新生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605章 分兵备战第743章 御寒之难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193章 再会故人第655章 取临沂第526章 船队出海第620章 经历(一)第365章 了如指掌第556章 画图沟通第457章 思想准备第326章 箭雨箭墙第379章 全军点名第397章 夫人教剑第219章 一场胜仗第734章 副帅释疑第147章 学子参军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163章 宣威军建成第470章 临安来人第477章 荣誉之战第222章 城外对峙第579章 战和逃第766章 一拍两散第408章 殿中议事(三)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448章 道场解惑第737章 南下平阳府第403章 搬家入住第780章 金军计议第240章 火光四现第335章 监军反击第649章 好汉饶命历史背景第762章 赵昚的图谋第506章 无子之恼第121章 壮士救我第129章 太学辩议(二)第133章 太学辩议(六)第789章 合围燕京第318章 空城伏兵第83章 失而复得第28章 隐情第427章 暗夜黑影第491章 郡王入营第606章 全速攻击第627章 敌军异动第383章 来回沟通第737章 南下平阳府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272章 亲人来了第519章 进驻流求第419章 军演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