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内库余钱

况且,这几个月户部、兵部已经算是尽力了,给虞允文、辛弃疾送去了不少粮草军需,赵昚也没有理由怪罪他们。

但兵部、户部把主意打到赵昚头上,还是让赵昚心里很不舒服。

什么这个月百官俸禄发不下去,过冬补贴也没着落,东西作坊没有物料,制造不了军械军需等,很明显他们盯着的是赵昚的皇家内库。

通过回易处,内库这些年确实积攒了一些财富,引得各部眼馋不已,北伐之战一起,便有人拐弯抹角要打内库的主意。

现在河东、关中、陕北急需粮草、军需,户部、兵部当众哭穷诉苦,宰相史浩也不出声言语,显然在这件事上,他也站在户部、兵部那头。

赵昚心中暗叹一声,他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钱,这次不得不拿些出来了。

“刘溪,内库还有多少钱,能不能划拨一些给户部征购粮草,让兵部采买物料?”沉默片刻之后,赵昚发问。

入内内侍省都都知刘溪急忙出列,抬手回道:“回禀圣上,内库这些年每年都划拨好几笔钱财给户部,宫里每年开销也很大,这些年各部各司开销很多都是从内库拨付,如今内库也没存下多少钱。好好拾掇拾掇,应该能有八百万贯。”

此话一出,殿内众臣明显不太相信,瞧向刘溪的眼神都充满了怀疑。

“八百万贯,应该能渡过今年这个难关。这样吧,拨四百万贯给户部,让他征购粮草,运往河东、关中,京城官员俸禄、补贴也从这四百万里支取。另外再拨两百万贯给兵部,用来采买物料制造军械军备和招募新兵、训练军队。”这么大笔钱拨出去,赵昚心里很是不舍,眉头不由自主的跳动。

谁知他话音刚落,没等户部、兵部说话,便听工部侍郎出列道:“皇上,黄河今秋差点溃堤,一旦溃堤后果不堪设想,急需疏浚河道,加固河堤,不然等到黄河结冰,便难以破冰动工,待明年春天解冻,春汛来临,黄河沿岸几十个州府危矣!臣请皇上拨款,工部才好组织人手防治黄河水患。”

工部侍郎说完,礼部侍郎马上出列道:“皇上,如今关中、河东俱已收复,上百州县都需要官吏,而今汴京虽开了科举,但文教不兴,人才凋敝,每科所取尚不足填补现有空缺,更难说外遣河东、关中。臣再请马上重建太学,培养人才!”

两人禀完,赵昚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一个个都在等着他内库的钱呢!

“史相,依你看重建太学和黄河水患该怎么处理?”赵昚没有回复礼部、工部所请,转而将问题抛给宰相史浩。

史浩缓步出列,等在殿中站定,心中已有定计。

只听他道:“皇上,此时正值宋金交战,大宋刚刚占据一些优势,我们急需集中精力对付金人,不宜分心,更不能将有限的财力分散在其他事项中。重建太学是一件举国大事,牵涉面极广,不宜操之过急,待天下平定,再重建不迟。至于北方人才短缺,不妨再下一次招贤令,江南人才众多,可以想办法招募一些过来,暂且充用。”

说完礼部重建太学的问题,史浩稍稍停顿了一下,而后又道:“工部所说黄河水患防治,拖延不得,年内必须动工。但现在朝廷拿不出钱来,就只能想其他办法。据臣所知,民间这些年出现了不少富商大户,可以想想办法,让他们捐献一些钱财出来,用以防治黄河水患。”

听了史浩的建议,赵昚不由得点头道:“不错,江南多人才,礼部可重开招贤馆,广招天下人才为汴京所用。”

朝廷没钱,礼部侍郎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宰相和皇帝建议。

“让商贾捐钱防治黄河水患,此事也可考虑,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赵昚心有顾虑,并没有完全同意。

“皇上,此事不妥。”赵昚话音刚落,便有官吏迅速出列反驳。

赵昚定睛一看,见对方是御史台言官。

御史台言官站定之后,当即说道:“黄河水患动辄牵连黄河两岸几十个州府,牵扯面极广,防治黄河水患是朝廷大事,理当朝廷出钱,由工部统一规划实施。若让各地商贾捐钱,哪些商贾要捐,哪些不捐?是强制还是自愿?若朝廷将捐献款项摊派到每一个州府,各州各府为完成任务,难免会强制捐献,到最后真正捐献的恐怕不是大商贾,而是平民百姓!这种事太多了,远的不说,就说徽宗年间的花石纲,那可都是各地自愿捐献,结果如何?百姓苦不堪言,民乱四起,流毒上百州县,持续二十余年,几乎毁掉大宋根基。北方刚刚平定不久,百姓还需要休养生息,不宜大动干戈。臣以为,捐献防治黄河水患不可取,也万不可推行!”

这番话说完,大庆殿上空气都为之一滞。

黄河水患必须要防治,不然一旦溃堤,影响的就是上百个州县百姓,朝廷国力空虚,到时候根本无力赈济,最终会发生何等大乱,没人敢想。

工部需要钱,而户部无钱拨款,皇帝的内库积蓄给户部、兵部一分,支援河东、关中、陕北之后,也所剩无几,皇宫要花钱,还要留下一些以备不时之需,都盯着皇帝的内库怎么能行?

史浩很快轻轻干咳一声,而后说道:“捐修黄河堤坝的钱,自然不能分派到地方,得朝廷牵头统筹。工部先核算出此次修整黄河堤坝、疏通河道大约需要多少民力,多少物料钱财,之后再由朝廷统一下文,号召官绅、商贾捐献钱财物资,由户部接受捐献,账目由工部监督编制,户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如此便可不扰普通百姓。”

众臣不言,御史台言官也不再反驳,大庆殿内很是安静。

“如果没有异议,便照此办理。工部务必在明年春汛之前将黄河堤坝加固完毕。”赵昚拍板定音,最近朝中事太多,他可没闲心跟他们进行无休止的议论、扯皮。

“皇上,礼部重设招贤馆,广招天下英才,要耗费不少人力财力。如今河东、关中急需人才,礼部手头拮据,匆忙之间恐怕很难办好。”赵昚话音方落,众臣退后朝班之中,他正想宣布散朝,不想礼部侍郎再次站了出来。

毫无疑问,礼部还是盯着他的钱呢。

赵昚无奈,既然开了口子,内库的钱就只能散出去。

“刘溪,再想想办法,从内库拨五十万贯给礼部作重设招贤馆之用。”

入内内侍省刘溪出列领命,转眼间内库好不容易积攒的钱就被各部给分了,心虽不甘,也不能不从。

“今日还有何事要议?”

殿内无人回话。

今日早朝,皇帝吃了大亏,谁也不想再站出来触霉头,不是今日必奏之事,便不想多事。

见无人说话,赵昚当即起身。

“今日早朝结束,诸位散了吧!”内侍见皇上要走,随即高声向文武百官宣布散朝。

散朝之后,入内内侍省刘溪被叫进勤政殿。

散朝多时,赵昚犹然心中不平。

满朝公卿,谁没有万贯家财,一年、两年、三五年没有俸禄,他们也能活的好好的,正值北伐关键之时,一个月发不了俸禄还要当朝议论,这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是他们不支持北伐的问题,这如何不让赵昚生气。

还有,他们每天山珍海味,欢宴不休,朝廷这么困难,也不说捐献一些物资和钱,就只知道盯着内库这点钱,等内库钱花完了,看他们还有何打算。

“刘溪,内库到底还有多少钱?”见刘溪进殿,赵昚迫不及待的发问。

赵昚虽然节俭,皇宫后院也很节俭,每月花钱不是太多,但手里没钱,让他心里没底,特别是现在朝廷真的有太多地方需要用钱,每每想来就让他感觉心里发慌。

“内库每个月都有近一百万贯收入,刨去每月各宫各殿开销,也能攒下五十万贯左右,再加上回易处上缴的钱财,内库现在积钱三千万贯左右。除了现钱,还有一批暂时用不上的珠宝玉石,需要的话也能拿出去换钱,也能换四五百万贯。”刘溪恭声禀报。

赵昚听到刘溪的答复,心下稍安。

三千万贯钱,虽然不是很多,必要的时候也还能派上用场。

看来北伐靠国库是真不行了,最终北伐所需还是得靠内库供给,如今看来当初杨丛义的判断是对的。

只有内库足够大,大宋才有可能北伐,要是没有内库积蓄,刚刚收复的河东、关中有没有底气守住,还真是难说,就更不用说收复燕云,统一关外、河西。

“船队应该快回来了吧。”内库的钱还远远不够支撑赵昚的抱负,杨丛义给他画的蓝图很大,他需要钱,需要人,需要粮食,而现在最缺的就是钱,能最快最容易得到的也是钱,对于钱,他更关心。

“回易处从去年开始尝试每年冬天都派出船队下南洋、西洋,去年南下的船队,如果没有意外,明年六七月份就能回来。”刘溪回道。

第69章 以枪结缘第401章 陆家内情第686章 急功近利第732章 三选一第698章 宋金议和第583章 引诱反叛第85章 施主道长第496章 文武全才第714章 选才第263章 道长险胜第600章 退敌之策第70章 机会来了第48章 议政第186章 准备离营第650章 给条活路第504章 调离临安第389章 签定契约第374章 如实招认第618章 三战一身第342章 官员与平民第193章 再会故人第448章 道场解惑第158章 新军远行第227章 虚张声势第533章 争相采购第429章 这是机会第577章 临安如旧第379章 全军点名第709章 谨言慎行第711章 临潢府之争第312章 进军凉山第69章 以枪结缘第629章 系统启动第786章 出路第255章 分头准备第716章 五龙观第244章 随风入海第708章 招贤之策第756章 使臣挑衅第713章 州试第463章 评判入山第195章 人员协调第792章 放权第48章 议政第452章 点金点银第209章 学习剑术第495章 新建三军第83章 失而复得第459章 从军歌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736章 进军忻州第29章 初见知军第302章 秘密差事第404章 雇佣下人第741章 宰相荐官第36章 杀戮第216章 道长出马第697章 三个条件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754章 御驾亲征第522章 驻军昌国第1章 穿越南宋第472章 抽签选将第79章 虐菜无情第94章 各有心思第525章 预演补漏第163章 宣威军建成第498章 奋武扬武第306章 顺利撤退第564章 奇异气味第623章 赤阵御敌第793章 掌控权力第669章 攻取济南城第436章 入选将营第148章 应征不成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279章 中秋之约第8章 狱中传道(下)第85章 施主道长第260章 邀请赴宴第759章 夺取平州第580章 争执不休第700章 帝师自决第253章 平安归来第149章 故人相见第459章 从军歌第79章 虐菜无情第452章 点金点银第199章 泉州圆房第224章 讨价还价第390章 另定契约第656章 谋取密州第309章 退敌之议第221章 天时地利第60章 逃命第484章 御史中丞第4章 人证物证俱在第145章 组建新军第240章 火光四现第182章 旗语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