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又要变法了!”

当邸报正式公布把京畿之地作为试点,推行摊役入亩,开封城一片哗然。

不少人不由闪过八年前神宗变法的痛苦场面,当时可谓是群情激愤,王安石人称拗相公,这并非世人对其的诽谤,而是其性格真的是写照。

当初推行免疫钱,王安石可是极为固执,所有人一视同仁,无论是穷人富人,皆需缴纳免疫钱。

毕竟任谁都不想交钱,自然人人诋毁,王安石变法名声极臭,无人愿意拥戴。

“摊役入亩?不是征收免疫钱了?”

开封百姓一片哗然,毕竟当初征收免疫钱实在是天怒人怨,这个摊役入亩该不会换汤不换药吧!

“尔等泥腿子有福了,摊役入亩就是不再征收免疫钱了,而是按照元丰八年的免疫钱平均分摊到田亩上,这就叫摊役入亩!”一个秀才脸色晦涩难明道。

元丰八年乃是新法施行的最后一年,旧党上台之后,就废除了人人喊打的免役法。

“要是没有田呢?”一个满脸凄苦的老者颤颤巍巍的问道。

秀才不耐烦道:“摊役入亩,自然是没有田就不用征收免疫钱,田少的少交,田多的多交!”

凄苦老者脸色一喜,口中高呼道:“良策呀!这可是天大的好法呀!”

一直以来,穷苦百姓都是被欺压盘剥的对象,如今终于出了一个良策偏向于他们这个苦命之人。

一众围观百姓纷纷叫好。

有人算了一下,按照摊役入亩的规定,拥有一百亩左右的家庭和之前缴纳的赋税相当,田地越少百姓承担的赋税越低,田地越多的地主承担的赋税越高。

而京畿之地大多都是权贵所在,土地很是集中,低于一百亩的家庭大约占七成以上。

也就是说摊役入亩至少得到了七成农户的支持,再加上开封城商业浓厚,很多家庭并不依靠土地生活,如此算来,整个京畿之地至少八成以上的百姓拥护摊役入亩。

“什么良法,简直是恶法!”一众地主富户愤然道。

摊役入亩对田多的地主极不友好,如此算下来,他们要承担比新法时多几倍的赋税。

“活该!”

地主多收税,那自然是普通百姓乐见其成的事情。

一众大地主悔不当初,按照最初的差役法,他们凭借身份和权势能够逃避很多赋税,王安石变法之时,对他们一视同仁,缴纳同样的赋税,他们依旧不满足,教唆那些贫苦百姓反对新法。

现在好了,新法倒是被废了,摊役入亩一出,他们要多交数倍也不止。

“要不我们再…………。”一个地主富户不甘心道,想要鼓动百姓再次诋毁摊役入亩。想当初他们就是用这一招毁掉了免役法。

有开明之士眉头一皱道:“摊役入亩对八成的泥腿子有利,谁会跟你。”

“邪医范正!”

一众地主恨得牙痒痒,想当初拗相公王安石何等的风光,最后还不是败在他们手中,数次罢相。

然而面对极为邪性范正新法,他们却有束手无策的感觉。

“此事没完!”一众地主冷声道。

垂拱殿内。

“启禀官家,摊役入亩一出,地少丁多百姓人人叫好!地多丁少的百姓则颇有怨言!”苏轼负责邸报收集民间消息,郑重禀报道。

“启禀官家,地少丁多之家大多是贫困之家,摊役入亩一出足以让其减轻赋税,而地多丁少的百姓,大多是富户之家,增加的赋税对其并无太大影响,此策可行!”章惇率先支持道。

吕大防皱眉道:“富户骤然多出赋税,恐怕会心生怨恨!不利于官家仁名。”

百官微微点头,他们毕竟都是地主富户出身,自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利益受损。

赵煦也脸色一沉,他自然知道此策一出,会引起一众富户和地主的不满,然而为了富国强兵,他也顾不了这些了。

吕大防见状再道:“摊役入亩此策出自于范太丞之手,如果老臣所记得不错的话,范太丞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然是人人有责,又岂能将责任都归到富户之身。”

“吕相公此言有理!”

“还请官家三思!”

众臣心中一喜,吕大防不愧是百官之首,竟然这么快就找到了摊役入亩的漏洞。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一次看范正还如何狡辩。

官家不是最信任范正,他们倒要看看官家如何维护范正。

赵煦眉头一皱,他没有想到吕大防竟然找到了摊役入亩的漏洞,竟然在紧要关头攻击新法。

范正不由一愣,他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躲在朝堂角落里了,吕大防还不放过他,当下无奈出列道:“这么说,吕相公认可下官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范太丞此言微言大义,发人深省,本相自然是颇为赞同。”吕大防一副欣赏后辈的眼神,让范正极为膈应。

其他百官也一副惊若天人的样子,对范正大加褒奖。

然而新党众人眉头一皱,他们又岂能看不出旧党的险恶用心。

“下官人人有责,并非是人人的责任一样,吕相公认为宰相之责和太医丞之责难道也是一样的么?”范正反问道。

吕大防不由一愣。

范正继续道:“宰相之责负责管理天下官员,负责协助官家处理天下政务,而微臣太医丞则负责医家,让天下百姓病有所医,负责官家的身体安康。同样是责任,而责任却并不相同,宰相之责自然要大于下官之责。”

赵煦心中一动,顿时明白了范正反驳的要点。

果然范正环视众臣道:“同理,百官的责任同样各不相同,一个七品之官只需负责一县之地,而开封知府苏大人贵为二品大员,负责整个开封京畿之地,他们二人的责任又岂能相同,自然是官位越大,责任越大。”

“而百官如此,百姓又何尝不是如此,田地越多,责任越大!富户田多,其承担赋税的能力越强,自然要多承担赋税,贫苦田地少,其承担赋税的能力弱,可以少承担一些赋税。”

“百官如此,百姓如此,百家亦如此,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随着范正在朝堂上掷地有声,百官纷纷陷入了沉默。

右相苏辙郑重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微臣赞同此言!摊役入亩看似不公,实则天下大公。”

随着苏辙表态,朝堂上的中立派纷纷表态,支持摊役入亩。

吕大防见状,无奈叹息道:“范太丞才华横溢,本相佩服!”

“好!苏爱卿,你将今日朝堂之论,刊登邸报,要让天下人理解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之言,理解摊役入亩之法。”赵煦心中大畅道

“臣遵旨!”苏轼郑重道。

第187章 五百万贯国债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318章 良药:绿豆芽和海带第121章 范正一统医家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苏遁第392章 范氏消毒法第307章 人参的风波第9章 医万人术第341章 双全法第68章 给本书开一个邪方第199章 幕后黑手,邪医范正第163章 范正:监军平夏城第281章 开封第一美人李师师第185章 青苗法第181章 变法马政第424章 龙首关降第197章 早产邪方:保温箱第377章 硝石制冰第429章 大理段誉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第264章 保险:用不上是万幸第271章 医闹立法第341章 双全法第310章 蝴蝶效应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144章 医家灭虫灾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312章 海路的优势第326章 金融之战第197章 早产邪方:保温箱第308章 女真完颜部第421章 攻打龙首关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343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232章 邪术:巫蛊之祸第50章 踢馆太医局(下)第356章 绍圣四年第233章 巫蛊之祸是一场闹剧罢了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166章 争分夺秒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373章 商部第246章 铁浮屠之威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举人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163章 范正:监军平夏城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27章 变法医家第102章 太祖长拳第329章 童贯归来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273章 医者自医第297章 蛔虫童年阴影第21章 治愈心疾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217章 洛阳名园记第79章 千古邪术——缠足第55章 少年帝王赵煦第51章 踢馆开封府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139章 变法再起第198章 邪方:三党鼎力第255章 唐诗宋词李曲第250章 破解气疫第395章 新老医家第一人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第237章 验证鹅颈瓶实验!第21章 治愈心疾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374章 变法商家第68章 给本书开一个邪方第298章 良药不必苦口第6章 酒为词引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138章 中策摊役入亩(二合一)第34章 李师师第10章 邪方:伤口撒‘盐’第397章 年号:元符第389章 李清照呼吸法第363章 潘意的计谋第176章 范正归来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79章 千古邪术——缠足第107章 邪术vs邪方(二合一)第6章 酒为词引第78章 打石膏法第11章 最完美的杀毒药第1章 名正方邪第116章 御膳房第393章 畅销的羊奶第272章 破解麻沸散!第193章 铁浮屠和拐子马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416章 鄯阐府破第304章 灭夏之策冷战第5章 生理和伦理之争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