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

“童贯!”

刹那间,整个垂拱殿内所有人都不由一愣,包括童贯自己。

“范太丞,我………………。”童贯左右看了看,想要为自己辩解。

范正却起身来到童贯身边,朗声道:“诸位请看童公公,身材高大颇有武将风范,更别说其乃是官家身边的近侍,自然也能代表大宋皇家,更对官家忠心耿耿,掌管如此海外巨财也能让朝堂上下放心。”

苏颂看了一眼童贯,不由微微颔首。

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耗时时间长,海上风波不断,体弱的文臣自然无法胜任,武将虽然身体强壮,但是大宋以文制武,对武将多有不信任,根本不放心一个武将掌控兵权和财源孤悬海外。

皇室成员自然极为合适,但是海外风险颇高也不合适,而童贯既有武将风范,又是官家身边近侍,精通皇家礼节,更能代表皇威,就比如当年的张骞就是汉武帝身边的郎官,也的确是合适的人选。

吕大防却眉头一皱道:““用宦官为使臣,难道国家没人了吗?”

旧党最为重视礼节,吕大防自然看不惯,一介宦官作为使臣出使海外诸国。

章惇同样点头道:“如果没有合适人选,臣提议翰林学士王棣为使臣,出使海外诸国。”

出使海外诸国风险的确很大,然而收获同样很大,如果顺利完成,日后必将如同张骞出使西域一般名垂青史,章惇相信,只要放出风声,愿意出使海外诸国的官员大有人在。

当下,他就想到了郁郁不得志的王棣,一旦王棣出使海外诸国归来,定然可以平步青云。

新党和旧党当下,不约而同开始反对童贯为使臣,都想推举自己人为使臣。

童贯见状不由眼神流露出一丝遗憾,大宋的太监并非无所作为,可以为监军成为权倾一时的众臣,其干爹李宪就是手握重权的军中大将。

童贯当时也有一个机会出人头地,那就是当初范正提议修建平夏城的时候,他可以顺势前往平夏城担任监军,然而当初平夏城九死一生,他并没有力争,最后范正挺身而出,亲自担任监军,从此一战之后,声名鹊起。

日后童贯懊悔不已,立志日后要抓住机会,暗中研究兵法,准备日后有机会监军之时大展身手。

然而范正再次提议文武合一,在军中推行将军和监军双长官制度,监军从此以后被文官所掌控,童贯失去了建功立业最后的机会。

就在童贯心灰意冷之时,范正竟然推举他为使臣,出使海外诸国,这顿时让童贯喜出望外,却没有想到遭到了当朝两位宰相的反对。

虽然苏颂并没有表态,然而并非医党没有人材,对这个使臣位置不心动,只是碍于范正的面子这才没有反对。

赵煦也顿时陷入两难之中,一方面是自己的近侍,一方面是两位宰相的反对。

童贯见状无奈一叹道:“奴才更愿意在官家身边伺候您。”

童贯最会察言观色,自然明白官家的信任才是他最大的资本,如果强行讨到出使海外诸国的重任,得罪了官家和当朝宰相,恐怕最后也得不偿失。

赵煦也微微点头,准备日后有机会好好的补偿童贯。

然而范正却依旧道:“臣还是认为童公公出使海外诸国,乃是最佳人选。”

童贯不由一震,再一次意外的看着范正,甚至比范正第一次推荐他还要吃惊。

吕大防狐疑看着童贯和范正,冷笑道:“范太丞如此执意推荐童公公,莫非…………。”

吕大防此言可谓是杀人诛心,当朝大臣和官家的贴身太监勾结,这要是传出去,定然会引起群臣弹劾。

就连苏颂等人也不解的看着范正。

童贯顿时脸色苍白,连忙辩解道:“官家明鉴,奴才绝对没有和范太丞任何交易,再者范太丞提议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紧接着就在这里商议出海事宜,在此期间,奴才和范太丞并未有丝毫的交集。”

赵煦微微点头,转头看向范正道:“范爱卿,你执意推举童贯可还有什么理由?”

章惇冷哼,今日范正若是解释不清,他定然会弹劾范正私交内宦之罪。

范正点头道:“臣之所以推举童公公担任使臣,乃是因为童公公相比于其他大臣有一个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其乃是太监之身。”

“太监之身?”

赵煦不由一愣,这算什么理由,童贯乃是太监乃是人人皆知之事,怎么就成为一个无法比拟的优势了。

而苏颂心中一动,顿时若有所思。

范正解释道:“诸位只看到了出使海外的风险和媲美张骞出使西域的荣誉,却没有意识到还有一个危机,那就是人自身的问题。”

“人自身问题?”

赵煦大为不解。

“想要出使海外诸国,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如此漫长时间孤悬海外,据医家研究,会很自然的会产生生理需求。”范正毫不讳言道。

“生理需求?”

三位宰相不由脸色古怪的看着范正。

“咳!咳!”

赵煦直接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他早已经大婚,自然知道生理需求是什么,可是范正堂而皇之在朝堂之上谈论此事,却让他猝不及防。

“而海船之上有一个传统,那就是禁止女人上船。”

苏颂乃是儒医双修,最理解范正的意思,而且他的祖籍福建,也明白出海的规矩,整个船上没有一个女人,再加上全都是男人,长时间在海上漂泊,生理需求却无法满足。

如此一来,那就只有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在下船的时候,找当地女人解决,还有一个则是龙阳之好。

而作为使臣出使海外诸国,这种情况无论哪一种恐怕都有损大宋声誉,如此看来,没有生理需求的太监竟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下众人的目光再一次投向童贯。童贯不由心中一跳,他本就已经放弃了这次机会,却没有想到范正竟然再一次帮他争取而来,虽然是用的方法比较邪门。

“童贯,你可以愿意代表朝廷出使海外诸国。”赵煦看着童贯,郑重道。

童贯压抑着心中的狂喜道:“臣愿意为官家效死命,扬大宋国威!”

吕大防和章惇不由惋惜一叹,范正的理由虽然邪门,然而他们却无可辩驳。

当年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所擒拿,还娶了匈奴妻子,生下了儿子,最后却留在了匈奴并未带回,成为他一生的污点,而任用童贯为使节,大宋使官将再无破绽。

……………………

“多谢!范太丞鼎力推荐,童贯感激不尽。”

三位宰相离去之后,童贯找到范正郑重一礼道。

范正摆摆手道:“范某推荐童公公,乃是在医家的角度上,因为童公公乃是最佳人选,之前语言上略有冒犯,还请公公见谅!”

童贯一脸凄惨道:“范太丞客气了,咱家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怪罪,谁也没有想到咱家身体上的残疾,竟然是咱家最大的优势!”

童贯乃是太监之身,本就受到朝臣歧视,可是谁能想到太监身份竟然成了他担任海外使臣的最大优势。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童公公出使海外诸国,其意义和张骞出使西域功绩一样,如果此行大获成功,扬我大宋国威,太监童贯之名未尝不能名垂青史。”范正郑重道。

“名垂青史?”

童贯不由呼吸一滞,他还不是后世那个赫赫有名的权宦、六贼!还有一定的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自然对名垂青史格外激动。

看到童贯的表现,范正微微点头,出使海外诸国孤悬海外,童贯大权在握,再加上其身有残疾,心中的阴暗面将会爆发,能够让约束童贯的恐怕只有名声这一项了。

“童贯多谢范太丞指点!”童贯对范正郑重一礼道。

他自然知道张骞的事迹,一想到能够媲美张骞,顿时激动地难以自抑。

“只是咱家蒙受官家信任,骤然接任此重任,唯恐耽误了官家大事,而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出使海上诸国乃是范太丞的主意,还请范太丞再指点一二。”童贯再道。

范正沉思片刻道:“你可知道朝廷为何要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出使海外诸国?”

童贯毫不犹豫道:“因为国债危机!”

他可是全程经历过朝堂纷争,自然知道这一切的起源就是大宋国债即将暴雷。

范正点头道:“不错,国债乃是官家施展宏图大业的最大利器,然而庞大的国债压力将会对大宋朝堂形成危害,所以童公公要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出使海上诸国,最重要的就是钱财。”

“钱财?”童贯若有所思。

范正点了点头道:“不错,打造一支远洋船队需要海量的钱财,沿途出使海外诸国也需要钱财,士兵的粮饷同样需要钱财,官家还需要钱财来弥补国债的缺口,所有的一切核心就在钱财之上。”

童贯顿时呆在那里,经过范正提醒,他豁然意识到自己的任务有多重,恐怕就是万万贯也填不满这个大窟窿。

“还请范大人救我!”童贯毫不犹豫的求救道。

范正提点道:“范某曾经说过,祸水东引。”

“用商人来为大宋赚钱?”童贯眼睛一亮道:“童某这就招募商人,收购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为大宋赚钱!”

范正摇头道:“童公公所言差矣,童公公乃是朝廷使臣,日后注定名垂青史,和张骞齐名,又岂能操弄商贾之事,那岂不是留下名声上的污点。”

童贯一咬牙道:“为了官家,为了大宋,童某不在乎身后名!”

范正道:“就算童公公不在乎身后名,然而却需要操心收购货物,拉去海外他国售卖,再收购他国特产,返回大宋售卖,这其中需要操心多少事情,恐怕会误了官家的大事。”

“呃!”童贯顿时愣在那里。

“而且操持商贾之事,本就在大宋境内,备受士大夫指责,再者经受如此多的钱财,稍有差错就会惹祸上身,再则货物有赚有赔,赚了皆大欢喜,赔了自然就是童公公的责任。”范正又道。

随着范正将童贯亲自操弄商贾之事的弊端一一道来,童贯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若非范大人指点,咱家身败名裂不说,还险些误了官家大事!”童贯心有余悸道。

范正继续道:“我等乃是朝廷中人,应该做的就是本分之事,那就是收税!”

“收税?”童贯一头雾水,不解的看着范正。

范正道:“海外诸国对大宋需求极多,而大宋对于海外奇珍也颇为需求,自然有船队愿意跟随大宋神舟出使他国,每艘跟随使团出海的船只,童公公收取其一定的钱财作为费用,比如说五百贯如何?。”

“五百贯?”童贯心中盘算。

十艘船跟随那就是五千贯的钱,一百艘船那就是五万贯的赋税,而且是源源不断,稳赚不赔的买卖,他本人并无任何风险。”

“童公公可以根据路线的远近,以及到达的国度有关,适当的调整费用,当然童公公可不能只收钱即可,还需要保证商船的安全,并为商人的贸易保驾护航,甚至在商人在海外他国遇到麻烦的时候,童公公要派人为其解决,如此方可达到使团和商船的双赢。”范正道。

“让咱家保护那些商人?”童贯眉头一皱道,他乃是代表皇权的使臣,岂能直降身份,保护商人。

范正摊摊手道:“童公公保护跟随商船的安全,让那些商船赚了钱,其自然心甘情愿的为使团缴税,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商船跟随使团,当巨大的神舟和密密麻麻的商船达到海外诸国,哪一个国度不对大宋望而生畏,也可让童公公出使海外诸国的重任事半功倍。”

童贯不由一震,顿时明白,使团和商队可以说是一体的,甚至必要时候,甚至他还可以借助商船的力量以振国威。

“杂家今日方知范大人医方妙手回春,有范大人此方,咱家此行定然会功德圆满。”童贯心服口服道。

若非范正指点,他险些酿成大错,如今得到了范正之良方,此次出使海外诸国将再无阻碍。

第263章 邪方:保险第90章 邪方装病457.第457章 奸臣范正第125章 岁币耻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01章 邪方:让官家蹴鞠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302章 光荣之家第273章 医者自医第90章 邪方装病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447章 下西洋归来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诅咒(二合一)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第48章 大医精诚誓言第140章 范家再次变法第282章 范正护妻第85章 大宋,讳病忌医也第386章 及时雨宋江第341章 双全法第436章 邪方:道德绑架第270章 红包和医闹第209章 医城第二方第166章 争分夺秒第3章 李清照的傲娇病第374章 变法商家第126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189章 输血疗法大成第40章 变法 保守 中立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第210章 洛阳大疫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418章 兵临大理城第413章 鄯阐府之战第269章 医家内患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第46章 携美游汴京第325章 变法兵法453.第453章 养廉银第258章 免费义务教育第11章 最完美的杀毒药第440章 《男儿行》第191章 辽国退兵第22章 太学惨案第60章 起死回生第5章 生理和伦理之争第364章 苏青天第416章 鄯阐府破第321章 发行银币第223章 范李大婚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310章 蝴蝶效应第343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308章 女真完颜部第211章 医家奔赴洛阳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76章 赵佶受伤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22章 赵煦有后第442章 超级大一统第251章 宋夏和谈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352章 生物进化论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第223章 范李大婚第377章 硝石制冰第56章 家长找上门第154章第210章 洛阳大疫第4章 钗头凤第416章 鄯阐府破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39章 高太后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315章 童贯下东洋473.第473章 灭佛?第350章 殷墟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43章 邪方:皇子养猪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65章 抢亲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465.第465章 变法解试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232章 邪术:巫蛊之祸第91章 上架感言第42章 邪医开正方第116章 御膳房第297章 蛔虫童年阴影第142章 ‘正方’即时候补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346章 邪方:诏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