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

“高太后病危了!”

这个消息在宫中顿时不胫而走!

后宫诸妃不由心思复杂,这才想起后宫中还有一位曾经大宋的执掌者。

向太后和孟皇后闻讯,立即带领后宫诸妃前去看望,尤其是孟皇后,她乃是高太后钦点的官家皇后,如今高太后病危,她自然多加探视。

“太皇太后!”

消息传到朝堂,百官不由感叹。

不少官员不禁对比这四年来大宋的变化,四年前高太后执掌的大宋软弱可欺,辽夏步步紧逼。

而四年后,大宋连败西夏,利用丝绸之路的利益,废除岁币,重启新法国力增强。

“如果是高太后执政,大宋能有今天么?”

不少官员心中暗自比较,最终都摇了摇头。

高太后保守固执,人已经步入晚年,恐怕就是范正将邪方放在她的面前,她也不会看一眼。

不!以高太后保守的性格,恐怕范正根本没有机会将邪方放在高太后的面前。

曾经也有人对高太后的遭遇遗憾不已,然而随着大宋大捷不断,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在了赵煦这边,如今更是对比西夏梁氏叛乱,垂帘听政之祸暴露无遗,如今满朝百官心中只有庆幸二字。

……………………

消息传到了赵煦的耳中,他沉默了半响道:“传令太医署,全力医治太皇太后,再送去十颗千年人参,让太皇太后服药。”

虽然赵煦是从高太后的手中夺权,然而高太后毕竟将他养育成人,并立他为帝,这份恩情依旧存在,而且他当初召范正入宫的理由就是为高太后看病,自然要全力救治高太后。

“是!”童贯躬身道。

童贯归来之后,趁此机会,主动在赵煦身边服侍,毕竟对于太监来说,帝王的信任才是他们权力的来源。

当下,大量的太医高太后寝宫医治,皆摇头不已,所有太医诊治一番之后皆明言,高太后已经油干灯枯了。

“太皇太后本就身有顽疾,若非这些年医家专门研究老年病,再加上皇家不惜名贵药材,这才向天续命四年!”钱乙无奈道。

若是普通人家,以高太后的病情,恐怕早就挺不住了,而再依旧不惜人力物力,再加上诸多名贵药材,这才让高太后多活了四年。

“生老病死,物理常情,医家只能续命,却无法逆天改命。”一旁的杨介感叹道。

高太后病重,医家自然不敢怠慢,非但太医令钱乙亲自诊断,就连民间赫赫有名的神医杨介也前来会诊,得到的结果自然是一样的。

“太皇太后传令,让范太丞为其诊治!”

忽然,太后寝宫中走出一个宫女,朗声道。

刹那间,一众医者都为之一寂。

天下谁人不知,乃是官家从高太后手中夺权,邪医范正居功至伟。

为了怕刺激高太后,钱乙和杨介皆亲自为高太后诊治,而惟独范正并未前往,可是谁曾想到高太后竟然亲自点名范正为其诊治。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一旁范正的身上。

“微臣遵旨!”

当下范正深吸一口气,凝重走入高太后寝宫。

寝宫内!

高太后背靠床榻,看到范正进来,眼神中不由闪光一丝精光,她虽然久居宫中,但是也从邸报上得知了范正的丰功伟绩,且不说其在医术上的成就,就连败西夏都是她在位期间所做不到的事情。

“微臣范正奉命前来为太皇太后诊治!”范正上前见礼道。

然而高太后却摇了摇头道:“哀家让你前来,可并非是让你治哀家的病,而是询问官家之疾是否已经痊愈。”

“官家之疾?”

范正心中一动,不由想起当初那一幕,当他被赵煦召见进宫,高太后秘密召见于他,范正道出的赵煦的逆反心疾,并利用了高太后的溺爱心理。

“托太皇太后的洪福,官家的逆反心疾已经痊愈。”范正躬身道。

何止是痊愈,赵煦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战胜逆反心理之后,赵煦简直可以称之为一代明君。

高太后却微微摇头道:“不!官家的心疾还缺一味药,方可彻底痊愈。”

“还请太皇太后指点。”

范正顿时不解的看着高太后,不明白什么时候,高太后也成了杏林高手。

高太后幽幽一叹道:“这最后一味药就是哀家的命,唯有哀家去世,官家的心疾方可痊愈。”

范正不由一震,霍然抬头看着高太后。

“太皇太后多虑了,官家绝无此意。”范正皱眉道。

如今高太后已经失去了大权,官家若想害高太后有的是机会,而不是下令让医家尽力医治。

这些年医家在高太后的身上投入了大宋的医疗资源,方才让高太后续命四年,可见官家绝无加害高太后之意。

高太后点头道:“哀家当然知道,官家乃是哀家一手带大,他虽然是性格要强,以其父皇为荣,不喜老身保守,然而他依旧是一个心地善良之人,做不到取哀家性命之事。”

“太后英明!”范正松了一口气道,若是高太后公然指责官家害其性命,恐怕会让赵煦的名声受损。

高太后却摇头道:“然而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此乃自古以来的道理,至高无上的权力无人愿意放手,西夏梁家一门两后,把持西夏皇权数十年,这才有梁氏谋反之祸,然而西夏之祸并未结束,小梁太后和西夏小皇帝必定重演当年梁太后和惠帝旧事,直到一人死去方才罢休。”

范正不由一震,他没有想到高太后老而弥辣,竟然直接预测小梁太后的结局。

高太后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意外的,权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药,一旦品尝到权力,无人愿意放手,哀家当年何尝不是如此,先帝将煦儿托付给我,约定十六岁还政,而官家年龄已到,而哀家却以官家年幼,执政经验不足为由,贪婪权力,背弃当年先帝的诺言,这才有官家后来主动夺权。”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生命最后时刻,高太后不再避讳,直接袒露心扉,无论什么原因,高太后没有主动还权,就是背约在先。

“太后明理。”

范正拱手道。

范正口中恭维,心中却明白,高太后这是失去了权力之后才能清醒认识自己,倘若今日高太后在位,恐怕是万万不会说出这句话。 “吊命的千年人参就不用了,唯有哀家去世,官家方可真正大展手脚。”高太后虚弱道,摆摆手让范正退下。

五日后,高太后驾崩。

“皇祖母去世了!”

赵煦得到消息,不由一愣,曾经高太后乃是他头上的一座大山,让他感到无比的压抑,而如今他真正执掌大权,才真正理解那个位置并不好坐。

尤其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主宰一个帝国的命运,哪怕是他回过头来看,依旧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情。

他极力的变法图强,就是要向高太后证明,他当初夺权的行为是正确的。

然而当他刚刚做出一番成绩,高太后却溘然而逝。

“传旨,追封太皇太后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后,与英宗合葬永厚陵!”

赵煦沉痛道。

“是!”童贯低头应声道。

“还有,传旨雍王赵颢即刻归京吊丧。”赵煦想了想又追加一条圣旨。

曾经高太后在位期间,雍王赵颢乃是他最大的对手,甚至一度想要染指皇位,如今高太后去世,他四年亲政已经稳固了皇权,雍王已经不再是威胁。

童贯领命点头。

“高太后驾崩了!”

随着赵煦的圣旨下达,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朝野。

“太皇太后!”

吕大防心中一沉,高太后在旧党心中依旧威望颇高,尤其是在高太后执政期间,旧党权势达到了顶峰。

虽然他为了宰相之位,在关键时刻支持了官家,然而他却明白,随着高太后去世,官家将再无制肘。

“高太后去世了!”新党官员心中一叹。

高太后执政期间,对新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几乎所有新党人士皆被排挤出朝堂之外,如今高太后去世,这场恩怨终于了结了。

当然对于医党来说,更多的是遗憾,曾经他们打着为高太后研究病情的旗号,利用朝廷的资金研究了不少病症,如今高太后去世,恐怕日后研究老年基础病的经费就没有那么充足了。

不过好在,医家已经壮大,天下所有的城池皆有医院存在,足以承担后续的资金。

开封城内,满城缟素。

高太后执政期间,虽然并无出彩之处,但是政治也算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大宋百姓多有歌功颂德。

与此同时,大宋分别向辽国和西夏派出使者,让其通知高太后病逝的之事,让其两国派遣使者前来吊唁。

辽夏宋三国虽然经常战争敌对,然而对于君主来说,该有的礼仪应有尽有,高太后毕竟是执政八年之久,实际上已经是君王的待遇,通知辽夏两国前来吊唁乃是理所应当。

“高太后去世了!”

辽国上京,

耶律洪基得到大宋的消息,不由喟然一叹。

高太后执政期间,耶律洪基对其也是颇为佩服,认为其乃是女中尧舜。

“没有想到高太后已经去世,想来朕已经不远了!”耶律洪基感叹道。

二人年龄相仿,甚至高太后比他的年龄还小,高太后已经去世,而年龄更大的他恐怕也时日无多了。

耶律延禧在一旁恭维道:“皇祖父定然能够长命百岁,孙儿这就派人再送来一些千年人参,以供皇祖父保养身体。”

耶律洪基摇头道:“大宋难道没有千年人参么?高太后还不是依旧回天乏力,大宋医家明言人参只能吊命,不能起死回生,而且祖父的身体自己清楚,恐怕要不了多久了,只是朕恐怕无颜面对你的祖母和父亲。”

耶律洪基不由闪过一丝愧疚,当年他误信奸相耶律乙辛的谗言,认为皇后萧观音不忠直接处死,后来又害死了唯一的儿子太子耶律浚。

幸好他有所警觉,将皇孙放在身边亲自抚养,才让耶律延禧逃过一劫。

耶律延禧复杂的看着耶律洪基,这既是他的仇人又是他的亲人,连他都不知如何劝慰耶律洪基。

良久之后,耶律洪基从追忆中惊醒。

“来人,派遣两队使者,一队前往宋国吊唁高太后。一队前往夏国吊唁小梁太后。”耶律洪基下令道。

耶律延禧不由一愣,立即提醒道:“皇祖父莫非记错了,西夏死的是国相梁乙逋,并非是小梁太后。”

耶律洪基摇头道:“祖父并没有记错,如今大宋势大,大宋官家赵煦已经有一代雄主之风,而西夏小梁太后却屡屡误事,让西夏国力一降再降,再这样下去,恐怕西夏再难对大宋造成羁绊,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在小梁太后身上。”

相比于刚刚过世的高太后,同样执政西夏的小梁太后和其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再加上小梁太后屡战屡败,又对辽国出言不逊,耶律洪基对其极为不喜。

“皇祖父的意思是除掉小梁太后。”耶律延禧震惊道。

要知道辽国对西夏可是盟友的关系,如果辽国除掉了小梁太后,这不是要向西夏宣战。

耶律洪基摇头道:“小梁太后主动除掉梁家,在西夏早就是一个无根之萍,除掉她轻而易举,朕只需让使者带着一瓶鸩酒前往西夏,即可让小梁太后伏诛。”

“啊!”

耶律延禧难以置信自己听到的话语,皇祖父竟然要用鸩酒直接赐死一国太后。

“你难道是辽国的未来帝王,不能有污名声,朕已经没有几年时光了,这种脏活朕替你代劳。”耶律洪基一脸慈爱的看着耶律延禧。

“皇祖父!”

耶律延禧顿时感动不已,耶律洪基虽然做了太多的错事,但是对他却是毫无保留。

“朕已经选了皇室女耶律南仙,小梁太后死去,让其和亲西夏,和西夏小皇帝共同执政西夏,将西夏辽国融为一体,共同对抗大宋,记住宋国才是我大辽最大的对手。”耶律洪基吩咐道。

“孙儿谨记!”

耶律延禧郑重一拜道

第93章 相思疾476.第476章 摩尼教灭第257章 全城义务教育第25章 万贯秘方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伦理之争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战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424章 龙首关降第46章 携美游汴京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术第178章 宋辽夏和谈(二)第25章 万贯秘方第59章 邪方:情诗第160章 二十天筑城第100章 权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药(二合一)第96章 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第332章 大宋的报复第43章 邪方:皇子养猪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246章 铁浮屠之威第406章 花柳病456.第456章 转运使范正464.第464章 科举舞弊案第35章 干兄说:干他第275章 贵妃醉酒第227章 终成眷属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416章 鄯阐府破第255章 唐诗宋词李曲第8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212章 掌控洛阳大权第281章 开封第一美人李师师第318章 良药:绿豆芽和海带第92章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第173章 平夏城大捷(二合一)第157章 持久战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341章 双全法第434章 辽夏惊恐第35章 干兄说:干他第104章 又见邪方(二合一)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457.第457章 奸臣范正480.第480章 女真崛起第319章 一千万贯国债第108章 义庄第255章 唐诗宋词李曲第197章 早产邪方:保温箱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第397章 年号:元符第182章 近亲繁衍第63章 赵家算计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447章 下西洋归来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175章 离间梁乙逋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归宿第113章 惩奸除恶令(1300订加更)第385章 邪方土第210章 洛阳大疫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197章 早产邪方:保温箱第39章 高太后451.第451章 旧党也要变法451.第451章 旧党也要变法第107章 邪术vs邪方(二合一)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310章 蝴蝶效应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第167章 西夏反应第217章 洛阳名园记第326章 金融之战第15章 酒治百病第383章 组建商部458.第458章 范正下江南第122章 赵煦有后第58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136章 铃医手册第135章 再也不开邪方了第131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492.第492章 两线开花,金国大胜!第223章 范李大婚第78章 打石膏法第222章 孟皇后的决定第93章 相思疾第396章 征服吐蕃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顺第255章 唐诗宋词李曲第363章 潘意的计谋第177章 宋辽夏和谈(一)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杀伤力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第298章 良药不必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