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以官家为邪方

“范正!”

赵煦看着自己桌面上又堆起的弹劾奏折,不由一阵头疼。

“传范太丞觐见?”赵煦这一次,范正闯下的麻烦实在是太大了。

之前范正创出简体字,仅仅是惹怒了士大夫,如今范正提出人和猿猴近亲,是一步步演化至此,直接让天下人为之哗然,

毕竟每一个人无论从贫穷还是富有,都自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而如今范正提出人和猿猴乃是近亲,可是让天下人为之哗然。

这一次,他倒要看看范正还会有什么邪方能够自圆其说。

“微臣参见官家。”

很快,范正应召而来,沉声道。

“范爱卿,你可给朕出了不少难题,”赵煦指着满是弹劾范正的奏折苦笑道。

范正一脸警惕道:“生物学乃是医家的分支和未来,医家不可能让给任何人。”

赵煦顿时哭笑不得道:“谁惦记你的前途未卜的生物学,如今你的生物学群情激奋,你若有邪方,赶紧拿出来,平息朝野舆论。”

范正却摇了摇头道:“此事微臣并未有邪方?”

“啊!”

赵煦顿时大惊失色,若是没有邪方,恐怕将会引起轩然大波,直接颠覆自古以来的对人起源的认知。

范正郑重道:“不错,此事看似匪夷所思,然而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对人体的认知非医家莫属,关于人类起源,医家有绝对的权威,无需在意世人的质疑。”

赵煦无奈一叹,范正此言虽然狂傲,然而如今医家已经今非昔比,再加上有人类头骨化石为证,世人并非是质疑范正胡编乱造,而是不能接受万物之灵的人类曾经和野兽一般无二。

“可是朝野的争议又该如何平息。”赵煦问道。

虽然人是进化而来的,从理论上并无任何漏洞,然而所有人都无人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微臣认为应该是官家出面肯定微臣的生物学,平息朝野舆论。”范正出乎意料道。

“朕为你背锅?”赵煦脸色一抽,他没有想到范正的邪方竟然是他。

范正摇头道:“官家相信人是从人猿一步步演化而来的么?”

赵煦顿时陷入沉默,他虽然对范正极为信任,也知道范正提出的人类进化极有可能是正确的,然而哪怕是他依旧难以接受人类曾经如同野兽一般生存。

范正却郑重道:“微臣认为官家必须要相信这个理论,同时也要将极力推广这个理论。”

“这是为何?”赵煦不解道。

范正点头道:“因为人类演化的理论可以解决祖宗之法和变法之争,让大宋的党争不再是你死我活。”

“当真?”

赵煦豁然一震,难以置信的看着范正。

虽然范正引入了医党,三党鼎力让党争陷入了脆弱的平衡之中,然而赵煦却明白,新旧两党的矛盾依旧在,若不解决迟早会有爆发的一天,无论谁胜谁败,那可时候必将是大宋朝堂的灾难。

范正郑重道:“甲骨文的出现,代表着文字一直在变,人类头骨化石的出现,那就代表着就连人模样在漫长的岁月也在变化,所以变才是这个世界永恒趋势,这将是大宋变法最大的理论依据。”

“好!”

赵煦拍案叫绝道,大宋变法一直饱受质疑,满朝文武百官一直用祖宗之法来反对朝堂变法。

如果用进化论来解释大宋朝堂变法,那将会让大宋变法变得极为合理。

“然而旧党坚持的祖宗之法也并非完全错误,祖宗之法乃是大宋总结历朝历代王朝得失而来的治国理念,自然有一定的成功之处。这也是旧党坚持的。”范正再道。

赵煦微微一叹,曾经他一腔热血,少年意气风发,想要一心变法,废除旧法,然而当他当政数年之后,也渐渐的对旧法有了一定的感悟,旧法虽然弊端颇多,也并非全无好处。

赵煦狐疑的看着范正一眼,新法也好,旧法也有可取之处,好话坏话都让范正说了。

范正朗声道:“官家可以对照文字演化最为直截了当,从甲骨文到繁体字,甚至是未来的简体字,相信每一段文字都会盛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开始组建演化下一种文字,所以说,变化虽然是永恒的,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变同样也是存在的,所以变和不变是同时存在的,并不相悖并不冲突。”

赵煦心中狂喜道:“你是说新法和旧法可是同时存在。”

“不错!”

范正点头道:“大宋祖宗之法是建立在历代王朝的得失的基础上,在开国以来,想必也是新法,然而如果祖宗之法可以一直不变,那秦汉隋唐就不会灭亡了。”

赵煦若有所思。

“而如今大宋祖法经过百年的运转,其弊端已经渐渐加深,这才有新法的诞生,成则大宋新生,败者如同当年秦汉隋唐一般大宋亡国。”范正毫不客气的说道。

赵煦凝重点头,他执意变法就是因为大宋的危机已经凸显,若不变法大宋必将有亡国的危机。

“所以说按照进化的理论,新法和旧法并不冲突,而是一种演化,旧法能够支撑起大宋的骨架,让大宋江山稳定,新法推陈出新,让旧法继续演化,推陈出新,让大宋更进一步。二者并非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一种递进。并非不可并存!”范正郑重道。

赵煦顿时醍醐灌顶,一直以来,他都在新法和旧法之间摇摆,却被范正点醒,新法和旧法乃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然而赵煦却狐疑的看着范正道:“既然旧党坚持旧法,新党坚持新法?那医党呢?”

范正却毫不犹豫道:“此次大宋变法乃是大宋的弊端已经初步显现,不变则亡,才有新法诞生,此刻的新法就是一剂猛药,虽然能治病,但是如果控制不好药效恐怕也会酿成事故,然而这也造就了新旧两党激烈的对立的原因。”

赵煦微微头疼,新旧两党你死我活的斗争让他也颇为头疼。“新法推行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变成祖宗之法,也会有弊端显现,到那个时候,新一轮的党争又将开始,而下一次大宋恐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而医党的作用就是提前诊断大宋的病情,让大宋在坚持祖宗之法的基础上,一直在变法,而且诊断新法是否利国利民,否则如先帝朝一般,变法非但成效甚微,还让大宋元气大声。”范正郑重道。

“人生病有医者治病,国家生病自然要有医党医治。”赵煦深以为然的赞同道。

“新党、旧党、医党三党鼎力,如此既可以让大宋朝堂稳定,又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让控制党争的规模。”范正道。

“新党、旧党、医党!”

赵煦微微点头,医党在朝堂上的角色,就是医者,负责找出大宋朝堂的弊端,避免等到大宋讳病忌医,等到病入膏肓再病急乱投医,那时候大宋的试错机会将会大大减少。

“朕有范太丞,可谓是幸运至极!”赵煦感慨道。

这一次,赵煦心甘情愿的为范正背锅,不,这一次他来当范正的邪方。

因为只有让世人相信人类是进化而来的,那才能让天下对变法之事不再排斥,甚至为日后大宋一直持续不断的变法找到理论依据。

当下,赵煦将弹劾范正的奏折一一驳斥,同时命令苏轼公然在邸报上宣传范正的人类进化理论。

“人类竟然真的是进化而来!”

当邸报发行大宋,整个开封城一片哗然,范正创办简体字也就算了,可是人类竟然是人猿进化而来,这样的事情让世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可是谁曾想到官家的邸报竟然公然支持范正这个大逆不道的观点,这让很多人都为之动摇。

“苏大嘴巴这是何意,竟然如此公器私用,明目张胆的支持范正的胡说八道。”

旧党中,杨畏怒声道。

经过全民的舆论攻击,他认为范正这一次定然是惹了众怒,定然没有回天之力,却没有想到他竟然说动苏轼公然在邸报上为其发声。

宰相吕大防却脸色凝重道:“不!苏轼虽然行事胆大,却不会为范正动用邸报,真正授意苏轼的乃是官家!”

“范正的邪方竟然是官家?”杨畏惊怒交加道。

范正的人类进化理论太过于惊世骇俗,在如此争议之下,官家竟然主动帮范正背锅,这让他们大为不解。

“不!范正的邪论虽然惹起了天下的不满,但是并未犯下滔天的大罪,按道理说,官家不可能亲自下场为范正撑腰,官家此举必有深意!”吕大防眼中精光一闪道。

如果是范正被人抓住了把柄,或者处于生死关头,官家出手拯救他们也能理解,可是当初范正创出简体字,也是让范正自己用邪方解决,而这一次,看似声势浩大,然而有了简体字的前车之鉴,朝野的非议并不能让范正伤筋动骨。

结果最不可能下场的赵煦却亲自为范正解决麻烦,这对朝堂来说太过于反常了。

“莫非是为了新党!”杨畏心中一动道。

旧党上下极力反对简体字和人类进化理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两类都是变,将会为大宋变法提供依据,而官家亲自下场,恐怕不可能仅仅为了支持范正的歪理邪说,极有可能是为了支持变法。

新党中!

蔡京目瞪口呆的看着邸报,他心思急转,自然也想明白了官家下场的深意。

其弟蔡卞凝重道:“必须立即停止攻击范正的邪论,既然人类都在进化,那祖宗之法自然也可以演化,我等变法乃是大势所趋,并非是违背祖宗之法,而是在进化祖宗之法。”

“女娲造人乃是众所周知,难道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先祖是人猿演变而来?”蔡京不甘心道。

对他来说,弹劾范正的邪论不过是打压范正的一种手段,用来夺回新党在官家心中的地位。

如今官家亲自下场支持范正的邪论,新党若是继续反对,就会恶了官家,更别说范正的邪论更是对新党变法极为有利。

然而一想到范正认为人远古时期的如同野兽一般,他根本难以接受。

蔡卞却皱眉反驳道:“如今范正手中有古人类的头骨化石和石器作证,你难道有女娲造人的证据。”

蔡京闻言顿时张口结舌,强词夺理道:“这是范正的邪论,尔等难道也受其蛊惑不成。”

蔡卞摇头道:“邪论是范正所提,和我新党有何关系,我们看中的是范正邪论对我新党的好处,如果能够让新党的新法广为世人接受,我等就是信了自己是人猿进化而来又如何?”

一众新党众人微微点头,当初新法失败,他们接连被流放的命运让他们再也不能想经历一次,为了新法他们可是奉献一切,如今不过是信了一句范正的邪论罢了。

而他们心中清楚,范正以邪方扬名,其邪论看似匪夷所思,然而极有可能是真的,更别说还有人类头骨化石为证,只是他们作为人的骄傲,让他们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理论,纷纷怒斥其为歪理邪说。

章惇一锤定音道:“蔡卞所言不错,范正虽然屡出邪方,然而从未胡说八道,既然人类进化理论极有可能为真,我等暂且拭目以待即可!”

无论是官家的意思,还是人类演化理论对新党的好处,这都让新党无法拒绝,毕竟旧党的势力依旧很大,有了乱出邪方的范正,对新党的处境也是利大于弊。

当下,随着官家表态,医党赞同,新党附议,朝野之中,关于弹劾范正的奏折大为减少。

旧党上下顿时心有不甘,然而随即范正上书《论变法疏》,用文字演化和人类演化为例,阐述变和不变的辩证关系,从而论证祖宗之法和新法相辅相成的观点。

一时之间,旧党上下为之沉默。

旧党如此激烈的反对新法,就是害怕新法全盘否定旧法,同时也忌惮新法变法会引起朝堂动荡,而范正的《论变法疏》却让新法和旧法比喻成大篆和小篆,古人类和今人类的关系,乃是一种传承、一种进化,肯定了旧法的作用和功绩。

“邪医范正!”

旧党众人心思复杂,感慨道。

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266章 火灾险大兴第183章 输血疗法第392章 范氏消毒法第326章 金融之战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203章 赵煦有后第284章 曲剧《杨门女将》第129章 新党现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154章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第277章 赵佶和李师师初见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204章 儿科之圣钱乙第303章 军中反应第264章 保险:用不上是万幸第232章 邪术:巫蛊之祸第295章 武学和武举!第172章 无解的震天雷第417章 大理白药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第216章 医家的辉煌第76章 赵佶受伤第53章 医城之方第118章 太监的复仇第278章 曲剧一出,文坛震动第369章 范相公第123章 恶政大赦天下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474.第474章 杀邪医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269章 医家内患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479.第479章 战争再起第11章 最完美的杀毒药第65章 抢亲第312章 海路的优势第406章 花柳病477.第477章 ‘崔杼弑其君’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454.第454章 未来的第三次变法第320章 大宋皇家银行第329章 童贯归来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第88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84章 帝王心疾第31章 畏变法如虎第183章 输血疗法第416章 鄯阐府破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456.第456章 转运使范正第277章 赵佶和李师师初见第189章 输血疗法大成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185章 青苗法第55章 少年帝王赵煦第312章 海路的优势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412章 以人为蝗第42章 邪医开正方第364章 苏青天第223章 范李大婚第213章 范李再次相见第161章 震天雷第138章 中策摊役入亩(二合一)第302章 光荣之家第34章 李师师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166章 争分夺秒第223章 范李大婚第61章 恋情暴露第430章 螃蟹效应第81章 劝禁女子缠足令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亲戚第225章 天下皆贺第110章 东坡肉第382章 以工代赈第384章 苦蒿治疟疾第338章 小梁太后之死第179章 保马法第447章 下西洋归来第116章 御膳房第445章 猛虎宴第106章 雍王一败涂地(1200均订加更)第57章 神医时代落幕第291章 《铡美案》第297章 蛔虫童年阴影486.第486章 金国立,灭西夏第434章 辽夏惊恐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256章 范纯礼的无奈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21章 治愈心疾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96章 青塘后续459.第459章 筑巢引凤第378章 制冰作坊第358章 变法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