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如儿戏的皇位

“见过陛下!”

崇圣寺内,一个面白无须,声音尖锐的僧人来到段正明面前,恭敬道。

要是敏锐之人定然能够发现这个僧人正是一名太监,太监出家,恐怕在任何地方都极为罕见,毕竟他已经成为太监了,根本没有必要再出家了。

然而在大理,却稀疏平常,大理国历代帝王皆有出家的传统,每当一个帝王出家,身边的亲信太监都会跟随,久而久之,在崇圣寺内,就有了一批特殊的太监僧人。

“贫僧早已经出家,不问世事,还是叫我法号:本尘!”段正明小心道,哪怕是在崇圣寺内,他已经出家为僧,他依旧小心谨慎。

在大理当皇帝乃是一个高危职业,被迫出家甚至被杀都是常有之事,段正明继位之后,大理国内的大权早已经被高家所掌控,而他就是高家手中的傀儡罢了。

即便如此,高家父子依旧不甘心,竟然鼓动群臣逼迫他禅位给高升泰,为了保命,段正明只能将皇位传给高升泰,到了崇圣寺躲避杀身之祸,自然格外小心。

太监僧人躬身道:“本尘大师,大理传来了消息,高家父子想请陛下复位。”

“复位!”

段正明脸色霍然一变道:“高家父子在玩什么把戏,朕已经出家为僧,不问世事,高家父子还不愿意放过朕。”

他根本不相信高升泰会如此好心,若是其是忠臣,就不会出现谋权篡位的事情了。

太监僧人摇头道:“陛下有所不知,陛下复位的机会终于来了,大宋出兵大理,要求痛斥高家乱臣贼子,谋朝篡位,责令高家归还段氏皇位,前往开封城负荆请罪。”

“什么?大宋出兵了!”段正明顿时呆住了,难以置信的看着北方。

他在崇圣寺礼佛,不问世事,自然对外界的情况不灵敏,谁能想到大宋竟然主动为其出头。

大宋虽然是大理的宗主国,两国只有一些经济上的往来罢了,并从未有过联姻,并无太大的交情,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宋竟然会为他出兵。

“哈哈哈,高家父子还有今天?”

段正明再也难以保持高僧的平静,不由畅意大笑道。

虽然大理历朝历代帝王有出家的传统,然而都是传给下一代之后再出家,而他却是被高家父子逼迫出家,同时还丢掉了大理段氏的江山,成为末代帝王,自然心中极为不甘,如今大宋出兵干涉大理内政,顿时为段正明出了一口恶气。

“那高家那边?”太监僧人担忧道。

段正明冷笑道:“就回复说,贫僧早已经出家,不问世俗之事,大理国和贫僧无关。”

这一次,他决定不再配合高家父子,借用大宋的武力,彻底灭掉了高氏这个威胁。

…………………………

“启禀陛下!段正明借口已经出家,拒绝了复位。”

大理皇宫中,有下人带回了段正明的回复,顿时让高家父子怒不可遏,他们在大理国一手遮天,就连帝王兴废都在一念之间,而段正明却当众驳了他的面子。

“段正明简直是不识抬举!”高升泰怒不可遏道。

历朝历代篡位哪有留前朝帝王一条命,他高升泰能够容忍段正明在崇圣寺出家为僧,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却没有想到段正明竟然如此不配合。

“父亲莫急,孩儿这就带兵去崇圣寺,他段正明若是不配合,那就别怪孩儿刀下无情。”高泰明一脸狠辣道。

攘外必先安内,如今高家已经掌控了大理大权,正好借机除掉段正明,彻底消除隐患,再对抗大宋。

“万万不可!”高升泰连忙劝阻道。

“父亲,此刻万万不可心软。”高泰明不解道。

如今大宋兵临城下,若是再放任段正明,让其里应外合,高家恐怕必败无疑。

高升泰无奈道:“你以为段正明为何选择崇圣寺出家,而是崇圣寺内除了段正明之外,还有大理其他帝王在此出家为僧,甚至活着的还有三位,你若出兵杀了段正明,定然会引起了大理国内剧变,再加上大宋在外虎视眈眈,恐怕你我父子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高升泰并非是心软之人,而是段正明实在是杀不得,否则他篡位的时候,又岂能留他性命。

如今更是大中国危急关头,大宋点名让其还位给大理段氏,他这边直接下手将段正明杀了,岂不是正中大宋之计。

想要破局,那就必须得到大理段氏的配合,单单依靠高氏的力量,再加上国内不稳,必败无疑。

“为今之计,恐怕只有扶持段正淳上位了。”高泰明无奈道。

如今大宋兵强马壮,连续灭了青塘和吐蕃,更是拥有威力无匹的震天雷,高家父子若是和大宋对抗,恐怕凶多吉少,只有联合段氏,集结大理举国之力,才有可能击退大宋,既然段正明不配合,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找段正淳配合了。

“传段正淳!不,请镇南王段正淳前来。”高升泰无奈点头道。

他原本计划等到自己死后,担心高家控制不住局面,让儿子还位给段氏,而如今大宋横插一脚,他恐怕只能主动退位,他恐怕是有史以来最憋屈的篡位的帝王。

“草民段正淳见过大中陛下。”

段正淳应召而来,心中忐忑至极,如今高家已经谋朝篡位,他作为前朝皇室身份极为敏感,自然不能再自称王爷了。

更别说他的地位更为特殊,哥哥段正明并没有子嗣,而他则是大理皇室的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对于高升泰的召见,他自然心中没底。

“段王爷客气了,保定帝退位之后,原本应该是段王爷继位,却没有想到竟然禅让给朕,朕得位之后夜不能寐,自认为德不配位,决定主动退位,拥立段王爷登基。”高升泰态度恭敬道。

“啊!”

段正淳不由愣在那里,他没有想到高升泰召见他,竟然是拥立他登基。

若是四年前,他得到这个消息定然会欣喜若狂,而如今高升泰已经篡位,自立为大中国皇帝,再想到拥立自己继位是什么意思?

“莫非?”

段正淳心中一动,想到了大理国内传的沸沸扬扬大宋出兵的消息。“正淳何德何能,又岂能担此大任,依我看还是太子殿下继位最为合适。”段正淳连忙推辞,同时将皇位推给了高泰明。

如今大宋大兵压境,为他段家出头,高升泰的拥立很显然迫于形势,并非真心实意。

若是自己配合高升泰,宋军一气之下退走,那段家岂不是又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高升泰冷笑道:“段王爷不会是等大宋兵马打过来,准备在大宋的扶持下继位吧!”

“不敢!不敢!”

段正淳连忙推辞,然而任谁都看得出来段正淳正是如此打算的。

一旁的高泰明冷然道:“段王爷真的认为大宋是真心实意的帮助段氏,其不过是趁机图谋大理罢了,你且看看大宋最近的行动,先是败西夏,后灭青塘,如今又灭吐蕃,绕了一大圈其最终目标依旧是大理。也就说,无论大理的皇帝是谁,大宋都会灭掉大理。”

当下,高泰明将最近大宋的动作一一道来,甚至连大宋在吐蕃的所作所为都一一道来。

段正淳眉头一皱,他自然也从大宋的一系列动作中看出了危机,毕竟大宋这一路不停的灭国,没有理由会留下大理。

“段氏已经不是大理之主,既然陛下已经改国号为大中,理应担负起对守护大理的重任。”段正淳硬着头皮道。

既然大理要亡,那他又何必要做这个亡国之君,相反,大宋如果占领大理,反而会借助段氏来统治大理,那时大理段氏反而因祸得福,反而大理段氏已经失去了皇位,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了。

高泰明劝说道:“大理乃是段氏先祖所创,如今段氏王室尚在,又岂能坐视大理灭亡,这天下同时也是段氏的的天下,曾经高氏和段氏齐心协力,开创了大理,如今大理再次遇到危机,是时候到高家和段氏再次精诚合作,定然能够将大宋击退,此战过后,高家可以对着苍山洱海立誓,高家永世为相,竭诚辅助段氏皇位,若有违背,定然群起而攻之。”

“对着苍山洱海立誓。”

段正淳不禁神色一动,苍山洱海乃是大理的圣山和圣海,乃是所有大理人心中的圣地,一旦高家违背了誓言,定然会再无信用可言。

更别说,高家为世代为相的承诺,在大理的历史上,高家一直都是段氏的鼎力支持者,如果能够得到高家相助,段氏皇位方能坐稳。

“如果大理灭国,段氏的子孙不少,未必轮得上段王爷,如果段王爷和高家齐心协力,击退大宋,那段王爷非但得到了大理皇位,更是大理的中兴之主。”高升泰蛊惑道。

“而且段王爷也莫要忘记了,当初南唐后主的结局,《尝后图》可是举世闻名。”高泰明幽幽的说道。

大宋可是对末代皇后情有独钟,当初南唐后主李煜的结局可以说让所有人都欷歔不已,《尝后图》更是传的沸沸扬扬。

段正淳顿时脸色一变,他平时风流成性,处处留情,家中妻妾成群,如今高氏逼迫他当登基恐怕也躲不过去,若是大宋占领大理,那他恐怕就是大理末代皇帝,那他岂不是也要沦落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结局。

段正淳开始估算得失,如果他和高家合作,可以轻易得到了皇位,失败了就说自己被高家逼迫,将自己摘干净。

而如果他拒绝和高家合作,且不说目前性命能否保住,日后大宋攻占了大理,恐怕段氏同样也一无所有。

想到这里,段正淳一咬牙道:“我可以登基,号召大理各族齐心协力抗击大宋,然而高家必须遵守承诺,当众宣誓永世为相,效忠段氏。”

高家父子对视一眼,郑重点头。

高升泰登基数年间,方知为帝者如履薄冰,高家世代为相,非但大权在握,反而可以保住荣华富贵,哪怕段正淳登基为帝,这大理的天下依旧是高家主宰。

“高某德才浅薄,自认为不配皇位,今日特主动退位,拥立镇南王段正淳为帝,以振兴大理。”

当下,高升泰立即召集大理各族,对着苍山洱海立誓,宣布拥立段正淳为大理第十五位皇帝,大理皇位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大理段氏一脉。

“大理皇室竟然又回到了段氏一脉。”

大理群臣不由脸色古怪,段氏已经担任大理皇室百年,早已经深入人心,高升泰谋权篡位,他们自然心中不服,可是谁曾想到高家竟然在大宋的逼迫下主动退位。

“臣等见过陛下!”

高家父子率先向段正淳叩拜道。

“臣等见过陛下!”

群臣早已经得到了高家的吩咐,纷纷配合道。

段正淳一身龙袍,意气风发道:“高丞相忠心为国,皇兄出家为僧,高丞相暂代国事,大理国泰民安,实乃忠心可嘉。”

高升泰装着感动不已道:“老臣一片苦心,然而却被大宋官家误会,还请陛下代为解释,消除误会,让大宋退兵。”

“理应如此!”

段正淳配合道:“来人,准备厚礼,转交给大宋官家,就说朕多谢大宋官家一片好心,大理定然铭记在心,日后大理和大宋亲如一家,守望相助。”

段正淳虽然好色胆小,但是并不傻,如今虽然高氏退位,拥立他登基为帝,但是朝中大权依旧在高家父子的手中,保留大宋作为后手,足以震慑高家父子,再慢慢的将权力从高家手中夺回来,那他就是大理的中兴之主。

当下,大理国内一边厉兵秣马,准备抵抗大宋,一边派遣使臣,准备厚礼,直奔大宋军营,请求大宋退兵。

“好,果然不出范太丞所料,高家还真的推出一个段氏子弟当傀儡,意图蒙混过关。”亲自来到川蜀前线的曾布冷哼道。

“大理不愧是化外之民,皇位竟然被一介权臣玩弄于股掌之中,简直是可笑至极。”曾布一脸厌恶道。

在大宋君为臣纲,君臣之间的不可越界,而高升泰先是逼迫段正明出家为僧,又自立为帝,如今又退位,转头立段正淳为帝,这在大宋定然会史书耻笑。

“那大理使节该如何处置?”一个将领询问道。

“将大理的使臣和贡礼送往开封城,同时继续逼迫大理,高家父子乃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必须上交其二人的人头,大宋方可退兵。”

曾布虽然继续执行大迂回战略,但是同时也遵循国之礼仪,依旧将大理的使臣送往开封城。

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250章 破解气疫第333章 大宋的虚荣心第288章 李师师的选择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410章 石城关破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156章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343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279章 曲剧现世第332章 大宋的报复第301章 武举开始第266章 火灾险大兴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285章 谐音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166章 争分夺秒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321章 发行银币第106章 雍王一败涂地(1200均订加更)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杀伤力第424章 龙首关降第382章 以工代赈第140章 范家再次变法第81章 劝禁女子缠足令第223章 范李大婚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机第397章 年号:元符第137章 下策:一条鞭法第21章 治愈心疾第78章 打石膏法第315章 童贯下东洋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331章 西夏战败,辽国撤军第164章 夏日绝句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第315章 童贯下东洋第76章 赵佶受伤482.第482章 第480 邪医挂帅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76章 赵佶受伤第126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279章 曲剧现世第292章 陈世美和王诜第298章 良药不必苦口第400章 大理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299章 解决厢兵之患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308章 女真完颜部第234章 邪术:骗术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463.第463章 推广占城稻第360章 变法驸马制度!第179章 保马法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291章 《铡美案》第341章 双全法第448章 岛链护丝路第238章 硫磺皂除螨第181章 变法马政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第79章 千古邪术——缠足第9章 医万人术第236章 祝由术大兴458.第458章 范正下江南第378章 制冰作坊第110章 东坡肉486.第486章 金国立,灭西夏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361章 最强赘婿苏遁第4章 钗头凤第124章 活字印刷术(加更)第56章 家长找上门第210章 洛阳大疫第246章 铁浮屠之威第414章 滇东三十七部第84章 帝王心疾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410章 石城关破第13章 独一无二李清照第216章 医家的辉煌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433章 范正归家第411章 大理震动第75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第281章 开封第一美人李师师第25章 万贯秘方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苏遁第128章 赵煦亲政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185章 青苗法第337章 高太后驾崩468.第468章 方腊455.第455章 范正外放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