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攻打龙首关

“大宋官家向大理陛下问好!”

大理皇宫内,在大理君臣虎视眈眈之下,大宋使节怡然不惧,彬彬有礼道。

“兵临城下!大宋官家就是这样问好的?”

段正淳还没有说话,性格火爆的高泰明怒气冲冲道。

因为大宋的出兵干涉,整个鄯阐府被攻破,高家的根基被毁,高泰明自然对大宋恨之入骨。

大宋使节冷笑道:“若非高家谋朝篡位,危害朝纲,大宋又岂能出兵匡扶正义。”

高泰明顿时气结,他没有想到大宋使节竟然在大理朝堂

高升泰冷声道:“大理的事情,轮不到大宋干涉!”

大宋使节傲然道:“我大宋乃是天朝上国,大理乃是大宋的藩属国,大理段氏多年向大宋进贡,大宋自然要为段氏出头。”

段正淳顿时脸色尴尬,若非大宋出兵干涉,恐怕高家不会轻易将皇权还给段氏,然而大宋也安好心,借助大理内乱之际,出兵大宋有吞并大理的势头。

段正淳干咳一声道:“既然国相大人已经将皇位还给段氏,大宋天兵是否可以退兵,朕愿意奉上重礼相谢!”

段正淳打着圆场道,如今段氏虽然篡权,但是毕竟已经立下了苍山洱海之誓言,还权给段氏,而大军压境的宋军才是大理最大的敌人,为此,段正淳最终和高氏共进退。

大宋使节叹息道:“大理难道未曾读过史书,高氏这等乱臣贼子的话尔等也能信,更别说荒谬至极的苍山洱海誓言,当初司马懿同样立下了洛水之誓,结果还不是照样翻脸,夺了曹魏的江山。”

大理朝堂更是满脸尴尬,他们可不是滇东三十六部的头人对大宋史书一知半解,几乎所有的朝臣都精通大宋文化,自然明白司马懿和洛水之誓,相对比之下,谁能保证大宋兵马一走,掌控大理军政大权的高氏不会立即翻脸,如同司马懿一般将谋朝篡位。

段正淳不由脸色尴尬,问题是他也心中无底。

高泰明怒不可遏道:“小小的使节竟然挑拨我君臣关系,来人,斩杀宋使,以报我宋军杀我大理百姓之仇。”

当下,一队士兵涌上朝堂,准备将大宋使节推出殿外斩杀!

大宋使节闻言哈哈一笑道:“看来大宋出兵果然没错,大理朝廷早已经是高氏的天下,未经大理陛下的点头,竟然当朝斩杀两国使臣。”

高泰明顿时愣在那里,他没有想到大宋使臣如此牙尖嘴利,竟然死间段氏和高氏。

段正淳顿时脸色不悦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高将军莫要冲动。”

高升泰心中一沉,朗声道:“启禀陛下,大宋兵马杀我大理百姓无数,如今有兵临大理,意图吞并大理之意图,还请陛下下令斩杀宋使,为我大理百姓报仇,以定军心!”

高升泰老而弥辣,顿时明白段正淳不愿意斩杀宋使,哪怕日后大宋攻入大理城,段氏也有退路,左右不过是从高家的傀儡换成大宋的傀儡罢了!

然而高家却没有退路,只有斩杀大宋使节,裹挟段正淳和大理上下一起对抗大宋。

大宋使节自然明白高升泰的打算,当下道:“高大人的处境在下能够理解,在汉人的史书上,有无数权臣死无葬身之地的例子,我要是高大人,在下也不敢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

高升泰顿时脸皮一抽,大宋使节直接在朝堂之上将段正淳和高家的脸皮直接刮了下来。

段正淳也是脸色讪讪,正如他心中怀疑高氏会是否重新篡权,高家也心有疑虑,万一日后段氏掌权,恐怕高家将会受到清算,毕竟谁也不敢将身家性命赌在别人一念之间。

满朝大理臣子一片沉默,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然而谁也没有当众说出来,如今被大宋使节当众点破窗户纸。

大宋使节哈哈一笑道:“而大宋前来,就是为了解决段氏和高氏的烦恼,只要尔等开城,由大宋作保,让尔等体面的结束这场君臣之争。”

段正淳顿时怦然心动,段氏如今就是高家父子的傀儡,可以说朝不保夕,既然如此,何不投降大宋,或许能够保存段氏。

高升泰豁然抬头直视大宋使节道:“我等开城投降,任由大宋吞并大理,这就是大宋的计划!”

事到如今,大宋使节并无讳言,直接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大宋需要集结全力对付辽夏,如今已经连克青塘吐蕃,不可能任由大理在大宋后方,日后大理并入大宋,诸位皆是大宋之臣,尤其是高氏必将受到朝廷重用。”

如今大理众臣微微点头,他们对此早有预料,范正都是作为臣子,自然当谁的臣子都一样。

段正淳乃是傀儡皇帝,从来没有真正掌控大权,对于皇位也并没有太多执着,而高家父子却神色挣扎,高家在大理说一不二,他们乃是大理的真正主人,更别说高升泰曾经篡位登基,早已经将大理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一旦投降,真正损失最大的就是大理高氏。

高升泰纵声大笑道:“高家世世代代乃是大理臣子,宁愿身死也不愿做大宋臣子,老夫一生都奉献给大理,今日就斩杀大宋使节,以表老夫为段氏守住国运之心。”

“国相大人三思!”段正淳连忙劝说道。

如今大理城已经被大宋南北夹击,恐怕朝不保夕,若是斩杀大宋使节,日后破城,恐怕会招来宋军的报复。

高升泰傲然道:“老臣知道陛下并不相信于我,然而陛下要相信老臣对大理之心,此事老臣就独断朝纲一次,此战若是击退宋军,老臣命令高氏彻底还权,世代效忠段氏,若是此战失败,让宋军的怒火皆于老夫一人之身,不会牵联诸位。”

“国相大人!”

大理君臣不由惊呼,脸色繁杂的看着一脸决然的高升泰。

大宋使节不由心中一慌,他没有想到大宋已经南北夹击大理城,高升泰竟然还敢斩杀于他。

“高升泰,我大宋十万大军就在大理城下,尔等若是动在下一根汗毛,其后果尔等承担不起。”大宋使节冷笑道。

高升泰冷笑道:“龙首关易守难攻,自从建成之后,从未被攻破,当年大唐十万大军就在龙首关下全军覆没,更别说,武力孱弱的大宋,此战我大理必胜。”

当下,高泰明迫不及待的将大宋使节压下,想要直接斩杀大宋使节,彻底将大理君臣绑在高氏的战车之上。

大宋使节顿时冷汗直流,生死关头,他突然急中生智,灵光一现道:“就算龙首关从未被攻破,然而龙首关呢?据说仅仅被数万人的蒲甘国攻破,并和大理签下城下之盟。”“龙尾关!”

高泰明的动作不由一滞,龙尾关在数十年前曾经被南方的蒲甘王朝攻破,并攻到了大理城下,逼迫大理皇室签下城下之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才让蒲甘国撤军。

大宋使节看到有机可乘,当下连忙道:“邪医范正如今率领二十万大军兵临龙尾关,其行事极为邪魅,唯有曾布枢密使才能约束于他,既然高氏愿意做大理的孤臣,那在下也愿意做大宋的孤臣,只是若是大宋二十万大军攻入龙尾关内,没有曾枢密使的约束,恐怕整个大理城内所有人都将无一幸免。”

“无一幸免!”

整个大理君臣不由一寒,他们素来知道大宋君臣奉行礼仪之邦,哪怕大理将大宋的使臣斩杀,只要城破之后,他们投降大宋,定然可以保全己身。

然而邪医范正却不然,其一路东来,虽然宋军如同北路军和西路军一样,除了破城并无主动造就杀孽,然而其裹挟大量的蛮人,纵容其烧杀劫掠,一路上造就了无边的杀孽,让邪医范正的名号在大理止小儿啼哭。

“将军三思!”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此乃自古的规矩。”

一众大理臣子闻言大惊,连忙劝阻,若是高泰明斩杀大宋使节,日后邪医范正攻破龙尾关,纵容二十万悍匪劫掠大理城,恐怕他们所有人都无法幸免于难。

“不可能,龙尾关的确曾经被攻破,但那是因为大理处于内乱守兵不足,这才给了蒲甘国机会,经此一役,大理早已经加固了龙尾关,绝非人力所能攻破!”高泰明色厉声荏道。

大理早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弥补了龙尾关这个弱点,而且邪医范正仅仅有嫡系三万宋军,其他的都是乌合之众,根本不可能跟随邪医范正在龙尾关下送死。

大宋使节幽幽一叹道:“他可是邪医范正,其邪方从未一败,曾经大宋有无数人质疑邪医范正,而无一不被打脸。”

大理君臣不由默然,哪怕他们在大理,依然对邪医范正久闻大名。

见到用邪医范正恐吓有效,大宋使节心中一动道:“对了!因为邪医范正大理主动退军,宋军这才能顺利到达龙首关下,那邪医范正可曾派来使者劝降?”

高泰明不由脸色一变,怒斥道:“你乃将死之人,还敢打探军情!”

大宋使节怡然不惧道:“在下已经是将死之人,难道还不能满足一下好奇心。”

高泰明和高升泰对视一眼,后者缓缓点头,大宋使节想要从他们口中得到情报,而他们同样也想从大理使节口中得到邪医范正的情报。

高泰明这才点头道:“邪医范正带领二十万人马仅仅驻扎在大理城外,并未劝降,也并未攻城!”

大宋使节冷笑道:“二十万人马吃喝用度每天有多少,而且我想大理定然会坚壁清野,邪医范正定然不会获得太多的粮草,然而邪医范正却不急不躁,非但没有用二十万大军逼迫大理投降,也并未利用人数优势一举攻城!何也?诸位难道不觉得奇怪么?”

大理君臣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他们看到邪医范正并没有大举攻城,他们也曾暗自庆幸,然而经过大宋使节一说,他们才发现邪医范正的举动是多么的诡异。

“那你认为邪医范正为何如此!”段正淳急切的问道。

大宋使节苦笑道:“世人无人能够猜测到邪医范正的举动,只有等其邪方一出,世人只能为其惊叹。”

大宋使节此言并未有丝毫的偏向,而是发自肺腑所言,邪医范正的邪方从未一败,而且让人匪夷所思。

高升泰脸色一变,立即下令道:“传令下去,立即加强对龙尾关的防御,重点防备邪医范正的火药武器。”

邪医范正一路东来,火药武器破城无数,在大理君臣看来,邪医范正想要攻破龙尾关,恐怕最强大的力量就是火药武器。

当下,高泰明领命,看着即将被斩首的大宋使节皱眉道:““父亲,宋使该如何处置。”

高升泰眉头一皱,看着满朝君臣期盼的目光,最终还是妥协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将其送出龙首关,告诉宋军,我大理绝对不会投降。”

大宋使节不由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只感觉后背冷汗淋淋,他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竟然借助邪医范正的名号捡回了一条性命。

然而他看着高泰明匆匆离去的身影,不由冷笑一声,邪医范正的邪方能够被你所能破解,那就不会有邪医范正偌大的名声了。

看到使节安全归来,曾布迫不及待的问道:“大理君臣可曾愿意投降?”

大宋使节摇了摇头道:“段正淳似乎有降意,而高氏父子坚决不降,妄图斩杀下官,坚定满朝君臣抵抗大宋之心,好在下官急中生智,用范太丞的名号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大宋使节现在还心有余悸,从现在开始,他定然对邪医范正推崇备至。

曾布和种朴姚雄二人听到邪医范正的表现,不由眉头一皱,他们自然知道以大宋目前的火药武器的威力,恐怕根本无法攻破龙首关和龙尾关这等险关,哪怕加了糖的也不行。

“我等无法猜测范太丞的邪方,目前唯一能做的进攻龙首关,牵制大理的兵力。”种朴脸色凝重道。

曾布点头道:“或许范正乃是虚张声势,其真正的意图乃是故布迷阵,故意麻痹敌人,等待中路军和西路军破城。”

在他看来,范正乃是乌合之众,而他所带领的都是精锐的宋军,而且邪医范正拥有的火药武器,在他的军中同样只多不少。

而且曾布心中颇有不服气,三路大军中,他所带领的将士最多,走得也是最为平坦的北路,可是谁能想到竟然范正从东路一路过关斩将,率先攻到了大理城下。

若是让范正率先破城,那他必将颜面无光。

“攻破龙首关!”

曾布大手一挥,对着龙首关正中下令,种朴和姚雄有宋跨革囊的奇计,邪医范正有斡腹之谋的妙计,而他曾布将攻破从未被破城的龙首关来完成自己的丰功伟业。

第63章 赵家算计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4章 钗头凤第131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第261章 医学院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440章 《男儿行》第86章 逆反心疾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20章 《临江仙》第349章 甲骨文第415章 邪方:蝗灾将成第400章 大理第412章 以人为蝗第242章 梁乙逋的野心492.第492章 两线开花,金国大胜!第374章 变法商家第179章 保马法第322章 变法青苗法469.第469章 摩尼教现第51章 踢馆开封府第87章 医家变法成功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375章 宋商第350章 殷墟第259章 躺赢第442章 超级大一统第68章 给本书开一个邪方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313章 童贯下西洋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377章 硝石制冰第90章 邪方装病第262章 医疗保险第253章 江郎才尽李清照第184章 玻璃问世!486.第486章 金国立,灭西夏第260章 范衙内第174章 辽国调停 (二合一)第393章 畅销的羊奶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312章 海路的优势第279章 曲剧现世第46章 携美游汴京第309章 完颜阿骨打的谋划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355章 女医大兴第160章 二十天筑城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400章 大理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第235章 最后的赢家是医家第90章 邪方装病第17章 范正心疾第16章 诗仙之酒——白酒第148章 勋贵的反击第442章 超级大一统第306章 灭辽毒药人参第298章 良药不必苦口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485.第485章 辽国反应第269章 医家内患490.第490章 火药破城!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68章 给本书开一个邪方第323章 万万贯青苗钱第307章 人参的风波472.第472章 《白蛇传》第447章 下西洋归来第375章 宋商第285章 谐音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432章 大宋雄主476.第476章 摩尼教灭第165章 第七轮和诗!第254章 邪方:纳妾写词第326章 金融之战第94章 赵明诚,徒三年(加更)450.第450章 重启庆历新政第3章 李清照的傲娇病第350章 殷墟485.第485章 辽国反应469.第469章 摩尼教现第41章 好学的赵佖第51章 踢馆开封府第147章 方田均税法第255章 唐诗宋词李曲第292章 陈世美和王诜第202章 变法的真谛在于‘变’第8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