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什么!邪医范正已经到达杭州府内!”

范正的马车一路南下,当过了到达杭州府范围的时候,杭州知府谭洪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算算时间,邪医范正应该已经快要到达杭州城了。”一旁的师爷低声道。

“竟然来得如此之快!”谭洪眉头紧皱道。

当他得知范正从松江府登陆的时候,就立即派人蛊惑村民为范正添乱,原本想着因此耽误范正的行程,让自己这边多一些准备,却没有想到范正竟然如此之快到来。

“大人有所不知,邪医范正计划在黄浦江口组建一座新城,非但高价收买百姓土地,承诺让当地百姓务工为生,更保留他们的村落作为条件,这才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师爷惊叹道。

邪医范正用汴京的房价作为引子,一旦新城建成,当地村落宅院定然寸土寸金,如此一来新城和村民的利益自然息息相关,当下再无人反对。

“不愧是邪医范正!”谭洪眉头一皱,对于范正能够破解他们的计策,他并没有太大的意外,真正让他皱眉的竟然是范正如此快速的到达杭州,打断了他的计划。

“大人放心,我等早安排妥当,保证万无一失!”一旁的师爷闻弦知意,当下承诺道。

“务必小心谨慎,邪医范正邪方无敌,再小心也不为过。”谭洪郑重道。

“是大人!”师爷表面应诺,心中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邪医范正不过是仗着官家宠爱和父亲范纯礼的庇护,才有如此虚名。

而杭州远离开封千里,没有官家和宰相的帮助,小小的邪医范正又能翻得起什么大浪。

更是听说邪医范正一下子请了六个师爷,如此行为早就成为官场笑话,让人不禁对其轻视几分。

听到师爷的承诺,谭洪这才放心,这个师爷乃是一直跟随他的绍兴师爷,行事极为严谨,自己一路高升杭州知府,其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受他信任。

就在此刻,一个小吏匆匆赶来禀报道:“启禀知府大人,转运使的车驾已经到达北城门十里外。”

谭洪长身而起道:“传令下去,杭州一众官员跟随本官迎接转运使大人!”

他们虽然轻视范正,想要将范正赶下台,然而范正毕竟是官家身边的红人,更是他的上司,表面上的工作自然不敢怠慢。

杭州城北城门。

谭洪带着一众官员大张旗鼓的出城迎接,顿时引起了很多百姓的注意。

“怎么如此多的官员出动!”一个杭州百姓不解道。

“这尔等就不知道了吧!据说是新任的两浙转运使上台。”

“邪医范正,那可是官家的红人,据说其可是带着五百万贯的飞钱前来。”

………………

整个杭州百姓议论纷纷。

杭州乃是天下有名的之地,就连当年苏轼也曾经在此担任知府,对于大宋名人前来杭州任官,他们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邪医范正,不过是奸臣罢了,竟然持宠而娇,让官家任命其为转运使,奸臣误国误民!”人群中,一个书生闻言怒斥道。

“汝舟兄,所言甚是,我等饱读诗书,深受圣人之道教诲,却无法入仕,他邪医范正不过是区区一个医者,就讨了官家的欢心,就因为父亲是宰相,一跃成为封疆大吏。”一旁的同窗怒斥道。

张汝舟享受着众人崇拜的眼神,看向不远处的范正座驾充满了嫉妒。

邪医范正比他年纪还小,而他还是不得志的书生,而邪医范正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封疆大吏,更是迎娶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为妻,这让他如何甘心。

听到周围书生的议论纷纷,杭州知府谭洪不由微微一笑,他故意将范正即将赴任的消息传播,重点强调范正的年轻和受官家崇信,果然激起了年轻书生的敌对,众口铄金,定然让范正名声尽毁。

等到日后范正名声尽毁,仕途不畅,他再力挽狂澜,稳住两浙路,定然能够让范正灰溜溜的离开,又能朝廷对其另眼相看,届时两浙转运使的位置非他莫属。

谭洪背后使着阴招,看到范正车驾到来,立即满脸迎了上去。

“我等参见转运使大人!”

谭洪带领一众官员纷纷上前见礼道。

“诸位大人免礼!日后都是同僚,我等还需一同为国效忠!”

范正走下马车,连忙上前道。

虽然范正表现得十分谦恭,然而其年轻的容貌和一群天命之人的官员相比,顿时如同鹤立鸡群。

不少官员不由感慨万分,自己二十多岁的还在寒窗苦读,想要求取功名,而范正已经是封疆大吏,这让人不禁激起了对众人的反感。

“大人说的是!大人深受官家崇信,大人前来两浙,定然能够让官家看到两浙百官的功劳。”谭洪阴阳怪气的说着场面话。

一旁的包康眉头一皱,他乃是官宦世家,自然明白谭洪是在给范正下马威,当下想要为范正出头。

范正抬手止住了包康,看着一众官员,冷笑道:“功劳?如今两浙之地的大肚病几乎失控,官家震怒不已,否则又岂能派范某前来,此次若是不能控制大肚病,别说是本官受罚,尔等恐怕也难辞其咎!”

谭洪对他阴阳怪气,认为他乃是靠着官家崇信才取得转运使之位,而范正却用大肚病的威胁,告诉杭州百官,他来两浙目的乃是因为两浙官员的失职,是来挽救他们的。

“大肚病!”

一众杭州官员顿时脸色一变,大肚病可不止松江府泛滥,杭州地区也颇为严重。

一旦朝廷怪罪下来,邪医范正乃是官家的亲信,自然不会受到多重的责罚,而他们则不然,恐怕一个个都难辞其咎。

如此算起来,范正将是他们的恩人。

谭洪脸色一变,他没有想到自己想要给范正一个下马威,而范正却反给杭州百官一个下马威。

“大人一路舟车劳顿,实在辛苦,我等已经在太白楼摆下了接风宴,还请大人赏脸。”谭洪转移话题道。

范正摆摆手道:“无需如此,既然杭州府百官皆在,本官正好布置一下灭钉螺任务!”“灭钉螺的任务!”

杭州百官顿时脸色一肃,他们没有想到范正竟然如此雷厉风行,竟然刚刚到达杭州城,还没有到达衙门,就已经颁发任务。

范正一挥手,包康立即奉上一个陶盘,里面堆满了小小的钉螺。

杭州百官见状不由倒退一步,他们早已经得知,大肚病的宿主就是钉螺。

范正环视四周道:“不错,钉螺就是大肚病的宿主,想要消灭的大肚病的方法,就是要让钉螺彻底消灭,从现在起,两浙路各府各县以消灭钉螺为主,灭螺有功者,本官不吝向官家请功,消极怠工者,本官绝不轻饶。”

一众百官不由心中一凛,范正恩威并施,让他们不禁为之折服,当然也有官员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范正太过于年轻,根本坐不稳两浙转运使的位置,等过一段时间,范正灰溜溜的离开,又能奈何的了他们!”

范正哪里不知道官吏的狡诈,冷笑一声道:“医家已经调集大批的医者进入两浙路,控制大肚病乃是医家的责任,哪怕是日后本官调走,尔等灭螺进程依旧让本官了如指掌。”

“啊!”

顿时一众官员失去了侥幸心理。

他们忘记了范正不单是两浙转运使,更是医家的领袖,只要有医者在两浙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范正的法眼。

哪怕范正日后离开,以范正乃是官家近臣的身份,也能影响他们的前途。

当下,杭州百官对范正态度大变,再也没有之前的轻视和怠慢,至少表面上保持了尊敬,毕竟范正乃是两浙转运使,真要动怒起来,就算奈何不了杭州知府谭洪,难道还能奈何不了他们这些小官。

这样的转变让谭洪心头大恨,谁也没有想到给范正的下马威并没有实现,反而被范正给杭州百官来一个下马威。

在一众官员的必恭必敬下,范正踏入了杭州城,进入了两浙转运使的衙门。

“我等参见转运使大人!”

转运使衙门,一众下属恭敬道。

范正端坐大堂,当即下达第一条政令。

“传令两浙路各府,各府配合医家,统计各府各县大肚病的人数和钉螺分布,统一部署灭螺平疫之事,若有怠慢者,严惩不贷!”范正正色道。

“是!”

转运使衙门一众官吏领命,随即立即派人通过驿站向两浙路各府各县传令。

“大人英明!大肚病苦两浙百姓久矣,如今大人到来,消灭大肚病有望,实乃是两浙百姓之福气!”包康激动道。

他乃是杭州本地人,自然明白大肚病的危害,也知道大肚病的泛滥程度。

然而历届官府根本对此不重视,后来明知大肚病乃是钉螺传播,然而却顾忌自己的政绩,不愿意花费钱财,吃力不讨好去治理大肚病。

范正点头道:“想要治理大肚病恐怕需要十余年的时间,短时间难以奏效,为了避免在治理期间再度感染,包师爷,你去印刷一些大肚病的防治方法和传播病因,务必让分发到每一个村落,以免更多的人受害。”

碍于现在技术,大肚病极难治疗,想要控制大肚病疫情,不但要主动灭螺,更要减少感染的人数。

“属下领命!”包康立即领命道。

“大人,此乃上任转运使留下的政务,还请大人过目!”很快又有吏员到来,奉上大量的公务。

范正看着面前高高摞起的公务,不禁眉头一皱,若是他自己处理这些公务,定然会焦头烂额。

好在他早有准备,除了留在黄浦江畔的师爷和前去办事的包康之外,他还有四个师爷在身旁待命。

“好了诸位,让本官见识一番绍兴师爷的本事!”范正大手一挥道。

“定然不负东家众望!”四名师爷顿时跃跃欲试。

他们都之前自认为才华被埋没,所辅助的对象也大多都是知县知府一类的,而成为转运使的师爷还是第一次,自然要加倍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一众师爷的相助下,范正有条不紊的将转运使政务处理完成。

……………………

“知府大人!有多位绍兴师爷相助,范大人已经处理完公务,我等暗中设置的陷阱也未能幸免,都被一众师爷挑出,一一打回去。”谭洪的师爷禀报道。

范正所请的绍兴师爷都是其中翘楚,其中年老的师爷更是辅助多次官员,最为清楚底下的魑魅鬼魉。

“哼!本官果然没有看错!邪医范正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处理政务还需要多位师爷协助,简直是官员的耻辱!”

谭洪见到范正顺利过关,当下怒斥道。

师爷无奈道:“知府大人,如今范正利用大肚病让一众知县折服,又有五位师爷相助,根本无懈可击,不如我等另待良机。”

谭洪却极为不甘,如今范正才刚刚到来,根基未稳,一旦等范正坐稳了转运使的位置,日后他恐怕再无机会。

谭洪看向桌面上范正刊发的大肚病防治的方法,顿时心中一动道:“邪医范正想的太过于简单,他以为就他知道控制大肚病乃是大功一件,本官就不知道?两浙之地的钉螺何其之多,想要将其彻底消灭,花费何其之多。”

师爷眼睛一亮道:“知府大人是准备打邪医范正五百万贯的主意?”

谭洪得意道:“大宋变法将徭役改为摊役入亩,想要雇人灭螺,那就需要雇用大量的人手,以各县的免役钱根本不够,而邪医范正带来的五百万贯乃是为了修建上海城的费用,恐怕不愿拿出来,到时候…………。”

“知府大人妙计!”

师爷拍手叫好。

邪医范正下令灭螺,而各地雇用人手灭螺需要钱财无数,这些都需要大量钱财,而偏偏范正手中有接近五百万贯的飞钱不愿意拿出来。

如此一来,定然会引起两地官员不满,到时候,范正必将在两浙寸步难行。 

第279章 曲剧现世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253章 江郎才尽李清照第68章 给本书开一个邪方第112章 下旬离京(二合一)第294章 莫须有之罪第332章 大宋的报复第345章 监管皇家银行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26章 质疑太医令第265章 开封火灾第14章 苏遁心疾485.第485章 辽国反应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172章 无解的震天雷第371章 休克疗法第393章 畅销的羊奶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第329章 童贯归来第440章 《男儿行》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21章 治愈心疾452.第452章 旧党杀疯了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481.第481章 续签海上之盟第66章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469.第469章 摩尼教现第248章 范正为首功第409章 奇袭大理第431章 非处方药第291章 《铡美案》486.第486章 金国立,灭西夏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24章 齐聚太医局第365章 神医奖472.第472章 《白蛇传》第285章 谐音第65章 抢亲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88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28章 赵煦亲政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第233章 巫蛊之祸是一场闹剧罢了第257章 全城义务教育第251章 宋夏和谈第54章 花露水450.第450章 重启庆历新政第166章 争分夺秒第175章 离间梁乙逋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190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474.第474章 杀邪医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14章 苏遁心疾第392章 范氏消毒法第47章 无悔的决定第411章 大理震动第160章 二十天筑城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239章 个护的发展第232章 邪术:巫蛊之祸第186章 国债第185章 青苗法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348章 医方体第198章 邪方:三党鼎力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324章 天下反应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237章 验证鹅颈瓶实验!第165章 第七轮和诗!484.第484章 好汉营!第429章 大理段誉第54章 花露水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341章 双全法475.第475章 圣公方腊第419章 龙尾关第53章 医城之方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210章 洛阳大疫第332章 大宋的报复第419章 龙尾关第397章 年号:元符第22章 太学惨案第88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术第71章 李父,有眼无珠也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109章 为众人抱薪第218章 邪方:俗词第47章 无悔的决定第68章 给本书开一个邪方第367章 变法科举考试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388章 李清照临产484.第484章 好汉营!第14章 苏遁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