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太医范正(二合一章)

“邪医范正应召为翰林医官!”

这个消息在朝堂一石激起千层浪,今日满朝百官齐聚,意图阻止范正奉召入宫,免得朝堂之上变法之争再起,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竟然失败了。

翰林医官不过是七品的官位,七品官员在大宋多如牛毛,更别说是不入流的医官, 寻常更是引不起任何波澜。

然而范正乃是主持庆历新政范相公之后,如今变法医家有成,如今在朝堂变法二字极为敏感,这两重身份无论哪一个都极为敏感,可偏偏范正医者的身份却让人无可挑剔。

在此之前世人皆道范正才华横溢,一首首千古名篇在开封城争相传诵,成为一代诗词大家。

然而在朝堂之上,写诗填词于国无用,但是今日满朝百官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范正的妖孽的才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太医令钱乙无言以对。

“国家养士百二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户部侍郎范纯仁掩面而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

御史中丞赵挺之颜面无存。

“《少年大宋说》。”

雍王赵颢目瞪口呆。

范正拒绝了钱乙和范纯粹的利诱,怒斥赵挺之和雍王的威逼,用一个个振聋发聩的呐喊, 让满朝百官羞愧不已。。

皇城上,当朝三位宰相眼神复杂两个少年鹤立鸡群, 在一群头发花白老臣中格外扎眼。

范纯仁露出一丝感慨道:“曾几何时,我等也是如此的意气风发, 然而却一点点被磨平了棱角, 如今才恍然发现, 你我都已经老了,注定要给年轻人让路了。”

“恭喜范兄, 范家有此麒麟儿, 实乃羡煞老夫。”苏辙叹声道。

今日范正的表现实在是太过于妖孽, 单单这些震撼人心之言,注定让范正名传青史。

范纯仁面露一丝得意,口中谦虚道:“哪里!哪里!苏家的麒麟儿也不差!”

范纯仁所说的自然是刚刚进入提刑司的苏遁,其利用仵作之术和医术,一连查出数起冤假错案,名震朝堂。

苏辙闻言,也不禁面色得意,原本苏遁一直是苏家的拖油瓶,如今其成就远超苏家下一代。

二人对视一眼,心中不由怅然若失,范正和苏遁的确很耀眼,然而却都是他们的侄子,而非他们的儿子,这让他们不禁有些遗憾。

“走吧,不过是少年意气罢了,满朝国事不会因为一介少年无病呻吟而解决,还要靠我等这把老骨头。”吕大防闷哼一声,再也看不下去。

看着面前一往无前的范正,联想意气风发的苏遁,吕家的下一代无人也!吕大防不由握紧拳头, 心中惨然。

范纯仁和苏辙微微颔首,知道吕大防的话语虽酸,然而却是事实,这朝堂依旧还是他们这些老朽掌控,等这些少年将他们取而代之的时候,恐怕也已经如此岁数了。

“范正被征召为翰林医官,官家之志已明,朝中风云恐怕又要再起了。”

随着三位宰相的离去,百官眼神复杂的看着官家和范正,摇了摇头,纷纷散去,

“范正应召成为翰林医官。”

整个翰林医官院闻讯之后,不禁如坐针毡。

按照官场传统,范正刚刚被任命为翰林医官,其资历连捡漏成为翰林医官的同届太医生也不如。

然而范正却并非寻常医者,曾几何时,范正乃是太医局弃徒,如今而是变法医家有成,当世第一医堂中医院的掌控人。

曾经翰林医官院乃是天下医术圣地,医者人人敬仰。

而如今,中医院异军突起,重现华佗绝学,成为新的医家圣地,翰林医官院的地位极其尴尬。

甚至他们日后辞官归隐,说不定还要到范正的中医院讨生活。

“各司其职!范正之事和尔等无关!”

钱乙看到众人心不在焉,哪能不知道众人心思,当下出言稳定人心。

“遵命!”

一众翰林医官松了一口气。

钱乙原本的医术和威望就很高,如今成为新任太医令,更是众望所归,再加上钱乙和范正的关系较好,应该不会闹得太僵。

钱乙安抚好一众翰林医官,不由担心的朝着垂拱殿望去,此刻的范正应该在为太皇太后诊治。

太医的职位可不好当,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旁更有雍王挑拨离间,年纪轻轻的范正真的能够胜任么?

………………

垂拱殿内!

范正有条不紊给高太后诊治,无视一旁雍王赵颢怀疑和赵煦担忧的眼神。

良久之后,范正这才结束诊治,一旁的赵煦立即道:“范太医,皇祖母的身体如何?”

范正沉重的摇头道:“太皇太后身体有多种老年基础病,极为棘手。”

“老年基础病?可否治愈?”赵煦问道。

范正凝重的摇头。

赵颢闻言,立即鄙夷道:“官家也太轻信于人,以皇叔看,什么邪医范正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他不是会起死回生术么?怎么连这点小病都治不好?”

赵煦顿时脸色一变,他没有想到雍王竟然毫不顾忌,当众借着范正斥责于他。

范正解释道:“雍王殿下不通医理,有所不知,天地万物时间过长,皆会磨损衰老,人亦如此,随着年岁增高,各项身体机能皆会衰竭,出现各种基础病,此乃不可逆,当今无药可医。”

“皇叔有所不知,范正的医术极为神奇,皇侄的眼疾以及十一弟的骨伤就是范太医医治,相信范太医定然能够有方可让皇祖母长命百岁。”申王赵佖也出言为范正解围道。

范正心中一动,对着申王赵佖微微颔首。

高太后面露一丝失望,口中却豁达道:“哀家已经年过六十,无论在民间还是皇室已经是高寿了,如今看着官家和你们长大成人,日后见到先帝也能含笑九泉了。”

范正郑重道:“启禀太皇太后,目前的老年基础病虽然无药可医,微臣会将太皇太后的病症传回中医院,让中医院征集类似的患者,寻找医治之方,既能为太皇太后寻找医治之方,未来也能惠及天下老人。”

高太后眼睛一亮,看向范正眼神多了几分欣赏道:“范太医有心了。”

“其次,老年病虽然无药可医,然而却可以通过调养来改善身体状况,比如三高症状需要禁忌重盐,油腻之物,老年人相比于少年容易骨折,此乃骨质疏松症,可多食用鱼虾,鹿奶、豆腐…………。”

范正将后世老年基础病的禁忌和饮食补充一一道来,而且蕴含医理,就连雍王赵颢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范正话语一转道:“然而两种病太皇太后要格外注意,一曰:中风,医家将其称之为脑卒中,如今华佗开颅手术失传,脑部依旧是医家的禁区,太皇太后操心国事,心神耗费颇多,应该多加留意。”

太皇太后看了赵煦一眼,状若无意道:“哀家死不足惜,只要能够看到官家亲政,已经心满意足了。”

“母后莫要听范正胡言,母后身体安康定然能够长命百岁。”赵颢一边贬低范正,一边说着讨喜之话。

在他看来,范正此言包藏祸心,他让太皇太后莫要过多操心国事,那岂不是给了官家亲政的机会。

“其二呢?”赵煦问道。

范正答道:“其二则是伤风?”

众人眉头一皱,伤风相比中风不过是寻常小病罢了,范正竟然如此重视。

范正自然知道众人心中所想,当下解释道:“伤风的确是寻常小病,如我等少年甚至无需服药,即可自愈,然而老年人体质下降,往往带有基础病,伤风往往会引起多种基础病爆发,危害甚大,中医院曾经做过统计,大多老人去世皆是从患上伤风开始。”

众人这才豁然一惊,这才对范正的建议格外重视。

范正再道:“不过伤风并非不可预防,按照医家鹅颈瓶实验,诸病源乃是活的,以人体为宿主,伤风亦如此,皇宫禁卫森严,乃是一个封闭的圈子,并无大碍,而太皇太后需要格外注意,从宫外传来的伤风病源,莫要频繁近距离接触宫外之人。”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雍王赵颢的身上,垂拱殿内,范正乃是医者,一众皇子和宫女太监皆是宫中之人,朝堂之上,高太后又和众臣相距甚远,而和太后近距离接触的宫外之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雍王赵颢。

赵颢顿时脸色涨红,指着范正怒斥道:“范正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本王前来宫中探望母后,反而会害了母后不成。”

范正正色道:“微臣并无此意,然而疫病无情,人人皆为宿主,微臣乃是为太皇太后身体考虑,哪怕是在翰林医官院,范某也可如此直言,当然如果雍王殿下无病源,自然可以随时看望太皇太后。”

“好一个邪医范正,你终于露出了狼子野心,竟然恶意挑拨本王和母后。”赵颢脸色一变,诸病源肉眼不可见,他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接触过伤风病源,万一母后真的感染上伤风,那岂不是都是他的责任。

范正摇头道:“微臣不敢,不过此事并非没有办法解决,否则医家每天面对如此多病人,恐怕早就百病缠身了。”

赵颢这才脸色稍缓问道:“什么办法?还不快快道来。”

范正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追忆道:“中医院也曾经因此而苦恼,毕竟每天进出成千上万病人,若是眼科或者骨科之类接触的病患并不传染也无大碍,然而内科和痘疹科则是每天接触则是易传染病患,这对医者来说隐患极大。”范正叹声道。

众人不由点了点头,每天和病人接触,自然不可避免的会染上病源。

“为此,医者经常的用酒精洗手消毒,这类却只能防止接触传染的疾病,无法阻挡飞沫传染的疾病。

有一日,范某无意中看见前来押运酒精送往前线的士兵,身披盔甲,手持长矛,心中一动,如果医者也能像士兵一样拥有盔甲防护应该就能保护自己,当下,范某用医用棉纱折叠,中间再放置一块药棉,两端剪开做绑带,做成口罩护住口鼻,足以抵抗飞沫病源半个时辰。”范正当下掏出两个口罩一个递给雍王赵颢,一个自己示范的戴上。

这个时代自然做不出后世的医用口罩,范正想到了民国时期的伍氏口罩同样有防护的效果,而且价格低廉,简单易做,唯一的缺点需要医者每隔半个时辰换一次口罩。

“口罩!”

雍王赵颢心中暗骂,他前来看望高太后,是希望母后看到他之后舐犊情深,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是带着口罩罩着半边脸恐怕怎么也亲近不起来。

然而他一直以来都自以纯孝来掩护,自然不能自砸招牌,当下,只能脸色僵硬的戴上口罩。

雍王心中暗暗后悔自己为何要招惹范正,如今让自己骑虎难下。

赵煦看着带着口罩,说话瓮声瓮气的皇叔,不由心中窃笑,一直以来,赵颢以长辈自居,对他毫无敬畏,更是伪装讨好高太后,让他深感危机。

如今经范正之手,教训一番皇叔,这让他大为畅快。

“皇祖母,范正的医术乃是举世公认,有范正在,定然会让皇祖母长命百岁。”赵煦大为长脸,连声恭贺道。

其他皇子也纷纷围在高太后身边恭贺道,高太后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过了一会,赵煦这才起身道:“朕最近也略感身体不适,也想请范郎中给朕诊治一番,那就不打扰皇祖母了。”

“微臣告退!”范正起身道。

高太后微微颔首,意有所指道:“范郎中,官家从小就身体弱,你可要帮官家好好调养一番,务必要药到病除。”

听到高太后故意加重的药到病除四个字,范正心中明白,他知道高太后所指的并非是官家的身体之疾,而是逆反心疾。

“臣遵命!”范正正色道。

当下,范正和赵煦退出垂拱殿,二人重重的松了一口气,相视一笑,两个大宋少年即将以少年之躯,开启千年之变局。

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254章 邪方:纳妾写词第178章 宋辽夏和谈(二)第407章 整顿青楼第302章 光荣之家449.第449章 童贯下九州第23章 携美出游449.第449章 童贯下九州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杀伤力第221章 婚书第77章 快去请邪医范正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术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438章 邪方:卫生纸第340章 范李和离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260章 范衙内第448章 岛链护丝路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15章 酒治百病第344章 开封犹太人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67章 河湟之役488.第488章 抬棺出征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186章 国债第309章 完颜阿骨打的谋划第6章 酒为词引第89章 《相思十诫》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第154章第143章 旧党也要变法第6章 酒为词引第349章 甲骨文第219章 孟皇后之危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73章 赵挺之的毒计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54章 花露水第140章 范家再次变法第66章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第314章 童贯的野望第54章 花露水第203章 赵煦有后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97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90章 邪方装病第52章 邪方:医城451.第451章 旧党也要变法第28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383章 组建商部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术第29章 与太医生共医院第66章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第438章 邪方:卫生纸484.第484章 好汉营!第429章 大理段誉第224章 《我侬词》第19章 隐括词第400章 大理第336章 垂帘听政之祸452.第452章 旧党杀疯了第317章 偏方:陈芥菜卤第225章 天下皆贺第257章 全城义务教育第367章 变法科举考试第108章 义庄第357章 南下大迂回战略第356章 绍圣四年第230章 邪术:符水第213章 范李再次相见第438章 邪方:卫生纸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27章 变法医家第114章 赵煦变法,小试牛刀(二合一)第235章 最后的赢家是医家第117章 不孕不育邪术——棉油第57章 神医时代落幕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413章 鄯阐府之战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义庄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218章 邪方:俗词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347章 简体字第74章 奉旨行医第375章 宋商477.第477章 ‘崔杼弑其君’第215章 战胜痘疮第143章 旧党也要变法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321章 发行银币第326章 金融之战第341章 双全法第390章 马氏的荣光第443章 西夏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