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兵马未动运输先行(加更)

517 兵马未动运输先行(加更)

“成啦,天上的事儿说完了,咱们聊聊地上的俗事。本官很快就要去大名府任职,各类工坊也会再建,诸位有没有什么想法?”

眼见大舅哥的威力有点大,把众人弄得吃饭都没了味道,洪涛开始给大家减压。一位合格的商人,哪怕身处盟军登陆的滩头阵地,脑子也得琢磨着满沙滩的弹头和炮弹皮可以不可以回收出售。只要一提起钱和挣钱的门路,谁是皇帝他们很快就会忘掉。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桌边所有人的面目表情都起了变化,齐刷刷的看向了王浩。

“嗳,没见识了不是,我就说侯爷是大宋最讲情义的好官,有好处断断忘不了我等。还愣着作甚,快回侯爷话,小人先说,我王家别无长物,海船和顺风镖局全凭大人调遣。”

王浩此时心里也有点底了,这次接到驸马的信让来开封相见,大家一路上多有议论。说的最多就是驸马离开了湟州,虽然各工坊还在照常运作,但县官不如现管,以驸马在朝中的风评,以后的买卖恐怕就不太好做了。

这次见面没准就是个告别会,大名府又不是偏远边陲,既没马匹也没羊毛,缺少了特色产品,就算驸马不吱声大家也得做鸟兽散。

但驸马的态度让王浩完全打消了心中了担忧,他要在大名府继续建立工坊,那就说明还会有特色产品。是啥嘛,咱凡人哪儿猜得到神仙的心思。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表态,坚决拥护、至死不渝!

“孙家有大米!”

“温家有桑林!”

“严家有茶!”

在座的人不管家里是经营什么的,反正没有比王浩脑子慢的,立刻开始往外掏家珍,生怕说慢了被排挤。脑袋顶上挂着的皇帝御赐牌匾立马就扔到了九霄云外,看都不带看一眼的。

“好好好,不过大家想过没有,大名府不比湟州,本也不是偏僻之地,寻常货物我们能卖别人家自也卖得,说不定比我等还要便利。长途贩运如果没有大利跑一趟赔一趟,该如何?”

商人们报出来的这些货物洪涛不太感兴趣,好不好卖除了要看货物本身之外,还得因地制宜。

大名府是宋朝的陪都北京,还是黄河下游和永济渠上的重要港口,再想用粮食、桑麻、茶叶之类的寻常货物打天下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全依侯爷吩咐!”王浩他们能想出来更好的办法吗?肯定不能,如果能他们早就去做了,何必等着驸马带头。

“船,有了船就有钱赚。除了湟州的货物之外,其它东西长途贩运至大名府并无利可图。本官倒是有可以赚钱的新鲜货物,但重量有些大,往来运输是个问题。既然大名府有便利的水运条件,我们为何不充分利用一下呢?”

洪涛的主意带着非常浓重的个人色彩,河北东路的沧州、滨州临海,立马就唤起了他体内海盗头子的基因,开始布局了。

“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几家原本都是海商,船自然是不成问题。”一听要船,王浩直接把心就放到肚子里去了,还在悄悄埋怨这位侯爷官官威越来越大。这么点事儿也至于大老远的派人送信,让自己这些人忙不迭的跑过来。

“海船能入黄、入淮不假,但要想把本官的货物送得更远、更广泛,还得依靠内河槽船。实话实说吧,本官想造船,在大名府造船,造新式内河槽船,各位意下如何?”

“大人还会造船!”这时王浩有点不淡定了,做为一名海商对造船这个词儿肯定特别敏感。别说在内地,就算到了海边,你说你会造船那也是众人瞩目的大能,造的船越大越受尊重。

“会,只要是水上漂的东西本官都会造,上万料的船在本官眼里只是寻常普通之物。而且本官造的大海船比你们用的船跑的都快一倍不止,更适合远海航行。多了不敢说,跑到蒲家人的故乡不成问题。还记得本官所说的牵星之术吗?如果不会跑船怎会识得此术?”

问别的东西洪涛还能谦虚谦虚、谨慎谨慎,但一说起海船的事儿他就真不知道谦虚和谨慎是什么感觉了,撇开瓢嘴一顿扇呼,有二绝不说一,得说成五!

“那、那侯爷何不去沧州寻一滩地筑水寨造海船,小人保证造出一艘卖一艘,价钱、价钱……不不不,先付钱,谁给钱多就先给谁造!”

如果不是在驸马府中,头上还有皇帝的金匾震慑,王浩都敢扑上来掐着洪涛脖子刨根问底,说不定还能直接给绑了,塞进驸马车直接上船运回福建家乡去。

此言不管别人咋想他是百分百信,这位驸马不止一次承诺过,也不止一次让人不敢相信,可次次的结果都确确实实,想不信都说服不了自己。

也别说能驶到大食人家乡的事儿,只要可以比目前的海船跑的快,王家就算发了,发大了。和长途海运的利润比起来,啥毛纺、汽灯、玻璃、钢铁都不值一提。而且王家还不怕别人抢生意,你们一年跑一次顶多两次,咱一年跑三次甚至四次,就这么气人。

“对对对,造船好、造船好,水寨木料的钱孙家包了!”王浩明白,其他几家人也是海商出身,岂能不明白。此时再也顾不上王家是不是和驸马府有关系,拿钱砸吧,啥关系也顶不上真金白银。

“温家有现成的工匠,二十、不不不、三十人!”

“严家有、有地,严家去买滩地!”

要不说同行是冤家呢,一看又被孙家抢了先,大家这个气啊,忙不迭的开始报各家能为水寨和船厂贡献什么力量,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地出地,好不热闹。

“诸位……诸位!莫要急,听本官把话讲完。沧州和滨州乃黄河入海之地,泥沙淤塞,不太可能有适合大船停泊的港口,就算把船造出来下不了海也是枉然。诸位应该都是行家,想在大海上行的稳吃水就得深,船越大所需木料也越粗。河北两路附近各州路皆无巨木,如何造得巨船?”

洪涛是真想和他们一起回福建路造船玩去,可惜不成,自己是皇帝的妹夫、长公主的丈夫,总不能连媳妇女儿都不要再去当海盗,最终和赵家反目为仇,自相残杀,让外人看笑话,那样做不符合自己的性格。

“可大人在大名府造船木料从何而来?”王浩比较贼,或者说他比较了解驸马的性格,凡事儿别瞎争,得说出道理,只要有道理这位驸马就认。

“内河槽船用料不太大,可以从熙州伐木投入渭水,顺流而下在渭桥镇绑成木排由黄河放到大名府。”既然洪涛敢开口提这件事儿,必须已经把基本要素全考虑周全了。

河湟地区有一种特产至今也没利用上,那就是木材。高原上的原始森林比不上川藏地区粗大,但造内河船绰绰有余。

运输起来也不麻烦,就是时间可能会长一些。那不怕,反正这些木料不放半年以上是没法用的,在水里泡泡更好。

这会儿渭水里应该已经漂浮着不少圆木了,当神宗皇帝与自己交了底之后没几天,王十的邮政人员就把一封牛奶写成的密信传向了湟州。

信中的内容就是让促进社的留守人员去熙州购买大木放入渭水,再到秦州雇佣人手打捞巨木绑成木排直抵渭桥镇,然后由渭桥镇的人员接手押送到大名府。

230 设伏把宗城090 论功行赏663 短枪737 演变3068 洪景润314 拿化学当玩具的人319 董毡(240票加更)363 再临凉州(980票加更)654 大大的良民!803 改组704 有三个同岁舅舅的孩子156 心病难医(400加更)099 我也想出书!411 终于可以回家了(480票加更)014 白矾楼上399 元丰改制933 引咎辞职187 最毒妇人心(白银9/40)477 你孩子的血统不灵!621 噩耗758 出鞘8722 蔡京上位915 情况复杂760 故地重游611 总有想不到432 真正的奸商来了658 马保长741 不速之客2017 病根696 沈括的飞翼783 都是聪明人(300票加更)687 百官名册633 温和的大清洗(盟主加更3)548 改外交官了909 人贩子284 投名状077 落魄的凤凰不如鸡369 万人恨183 角抵?柔道?(白银盟7/40)745 情况紧急786 临阵磨枪(400票加更)475 棉花405 病遁(240票加更)203 弃如敝履(白银盟15/40)551 奉命请客(50票加更)357 巍然不动372 奴隶贩子601 攻其不备673 忘战者危017 病根482 被偷窥了(300票加更)662 都回来了841 搂草打兔子328 出征589 发展之路493 升级版436 蓄势待发074 她来自何方?689 幽州之盟924 两难510 流言蜚语253 苗魁接旨!785 朱四桢720 教育旗舰671 以身作则420 黄金048 国有银行914 数典忘祖344 窝囊死的278 捷报133 跳货郎580 港口来了860 主动出击2849 武将世家4(300票加更)396 是他们!461 整合资源511 猢狲没散225 天神下凡636 商鞅该死!(450票加更)749 十年磨一剑3820 暴毙825 无心插柳578 明修栈道933 引咎辞职579 暗度陈仓282 主动背黑锅(白银24/40)788 贼心眼太多781 应理城5(飘红加更2)933 引咎辞职234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355 攻防战424 祸害亦或助力?843 帽子多了不嫌沉354 旋风砲和人质322 大买卖也来了(360加更)411 终于可以回家了(480票加更)450 一王两公916 洪涛微服私访记879 以德报怨467 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