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 改外交官了

548 改外交官了

“晋卿,你可不能乱来,此事牵扯甚大,若是让辽国找到借口,说不定秋天就得犯边,我们可还没准备好呢。”

看到驸马如此热心辽国使团,王韶心里是一万个不踏实。这太不像湟州那位帅司了,谁都可以说驸马弑杀、粗鄙、无礼,但朝野上下没一个人会认为这位疯驸马对敌人软弱。现在咋突然来了个大转变呢,里面必须有阴谋。

“老大人请放心,除非辽使严重触犯我朝律法,有伤人之举,否则本官不会动他们一根手指头,哪怕他们揍我一顿也可以忍。不过您来的正好,赶紧替本官补补课。不瞒老大人,到现在我连辽国大体是什么样儿都不清楚,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多少得了解点吧?”

洪涛没对自己的行为做过多解释,只是对天发誓不会轻易得罪辽使,然后拉着王韶坐下,准备开始听课。和对阵西夏不同,那时自己要啥没啥,自然要提前做功课,好对症下药。

现在自己已经是手握雄兵、经历过大战和生死的熟练工了,不管辽国有何特点,在新军面前都玩不出花儿来。这就叫一力降十会,同时也让自己失去了充分了解辽国的愿望。

但现在不得不补课了,谁能想到自己还会充当一次外交人员,专门被指派接待辽国使团呢,临阵磨磨枪吧。

“辽国嘛,晋卿还真把老夫问住了,要是西夏和吐蕃诸部,讲上一天一夜都不会完,可对辽国老夫也是道听途说,不敢妄言。”王韶还真实诚,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并不觉得丢人。

“无碍,本官去问问宪司和漕司,他们说不定会了解一些。”

洪涛这话说得就有点口不对心了,要想问别人他早就问了,之所以问王韶,只因为他有领兵打仗的经验,能从更准确的角度阐述自己想知道的细节。

“其实晋卿身边就有一位合适的人选,何必舍近求远呢。”

“谁?”

“沈存中沈大人,他当年出使过北朝,想来不会陌生。”

“坏了,本官让沈大人去测绘地图,现在指不定人跑到哪儿去了呢。黄蜂,你快去问问仓司大人的下落。”

王韶提出的这个人选太符合洪涛的需求了,沈括要是对辽国比较熟悉,比王韶还管用。他也有领兵打仗的经验,和自己关系也更紧密,讲起来不会有太多顾虑。

“哎,不用去找了,老夫早上看到他拿着那些奇怪的物件带人去河边了,应该是在画大堤。”王韶又提供了一个让洪涛喜出望外的信息,沈括并没走。

确实,沈括就在黄河大堤上,离造船厂只有二里多地。洪涛赶到的时候他正指挥着几个仓司的小吏测量大堤高度呢,一边测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

“存中,你这是要治理河道?”洪涛也没客气,一把拿过画板看了看上面的图形和数据,大概就知道沈括想干什么了。

“晋卿有所不知,此河不太安稳,相隔两三年就会决口,两岸百姓深受其害。”沈括没否认,北伐的准备工作不在他管辖范围之内,但治理河道是他的职责。

“不用测了,从澶州到入海口的河道测绘图本官已经做完,就在府衙中存放。现在是丰水期,河堤不易施工,待到秋天再施工不迟。不过本官抽不出人手,还要沈兄自己筹措。若是朝廷的钱粮划拨不及,可先从新军粮食里抽调。”

修缮河道这件事儿洪涛自打来到大名府之后就已经纳入了计划,只是优先度略低。他不是来治理民生的,主要任务是打仗,只能把现有的资源向有利于北伐的项目上倾斜。哪怕眼睁睁看着水患肆虐,也得先忍忍。

“如此甚好、甚好,朝廷的钱粮本官自会去索取,再有晋卿帮衬,本官敢立军令状,此后十年不让大名府有水患!”

沈括压根儿也没指望能让帅司出人出力,他虽然不太热衷北伐,但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听闻可以获得粮食支持必须得高兴,有了粮食才能雇劳役,只要人手够就有办法制住水患。

“沈兄若是需要石料,不用费力派人开采,只需准备好车马去矿山拉即可,要多少有多少。”

沈括用什么办法治理水患洪涛也大概知道,在这个年代里没太好的办法,只能在关键的位置加固河堤,抵御河水冲刷。

用什么加固河堤呢?最好的材料就是石头,大块的石头。这玩意别人都发愁,唯独自己不愁。有了铵油药的协助,炸平一座山都可以,只要有足够的人手运输。

“括先替治下百姓谢过开国侯高义,有了足够的石料,本官这个军令状算是立定了!”

洪涛喜欢和沈括聊天,沈括同样也喜欢和这位疯驸马聊天,沟通起来特别顺畅,根本不用把精力废在解释基础知识上。

“但沈兄也得帮本官一个忙,来,先随我回府,咱们边走边说。”想让沈括静下心来给自己讲解辽国的详情,就必须解决他的后顾之忧。像他这种人心里只要有事儿放不下,你和他聊什么都聊不出结果来。

“晋卿想知道辽国的情况……这事说来话长,一时半会为兄都不知道该从何处讲起。不如这样,趁着老大人也在,我们边吃边谈,好久没吃过府上的菜品了。”

沈括不是光会说正事的木讷性格,也会说说笑笑,蹭吃蹭喝更不在话下,当年在开封就没少去驸马府以探讨学问的借口打秋风。

“对对对,老夫听裴英提起过,说驸马有三绝,一曰商贾之能、二曰兵甲利器、三曰庖厨,今日老夫也不走了,先把这第三绝尝一尝。”

白吃白喝是一项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即便如王韶这样老成持重之人闻言也会跟着起哄,同时他也想听听辽国的事情,在其位就得谋其政。

差人唤绿荷和紫菊准备酒菜不提,这里的物产比湟州多得多,两姐妹的手艺也日渐纯熟,做出来的饭菜有时候连洪涛都自愧不如。三个人就坐在后院的大枣树下一边喝着散茶,一边先聊了起来。

沈括出使辽国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但他干啥都很认真,出使之前就看了很多相关资料,又请教了很多前辈,出使途中更是用心查看,不敢说是辽国问题专家,总体上对这个北面的兄弟之国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782 屠城和辩论814 本王自有妙计787 千古奇谈(450票加更)693 横生倒养013 东京汴梁一瞥101 大相国寺408 忠奸难辨(360票加更)357 巍然不动757 出鞘7265 日新月异055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545 大名府的春天178 居洛官宦(白银4/40)842 辞官(50票加更)528 妖魔鬼怪882 大裁军040 臣无罪!449 臭球篓子843 帽子多了不嫌沉673 忘战者危784 百态(350票加更)645 请郡246 行军壶373 垦荒令350 蒋二郎也走了911 噩耗343 屠城827 无心插柳3145 发运使(保底一)380 恶人还需恶人磨485 完败(500票加更)276 人类是如此渺小821 暴毙2647 这个女人不寻常!728 苗魁的遭遇196 功过相抵104 苏轼,活的!922 鄱阳湖189 长安种氏222 七星附体041 以身试法264 新战术新装备604 家传绝技007 羽毛球760 故地重游324 金属罐头(420月票加更)755 出鞘5564 禾大壮与肥田粉(450票加更)486 不许一刀切094 下基层128 一暗614 有点小麻烦282 主动背黑锅(白银24/40)904 征高丽2769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3397 平板玻璃和母豹子861 有刺客!800 大迁徙440 隐忧042 妥协524 造船的都姓温?877 意中人747 十年磨一剑513 一字并肩王101 大相国寺442 三选一(白银39)400 孤臣也有后手625 援军来了(200票加更)473 套话689 幽州之盟856 战幽州7286 国贼变国士545 大名府的春天332 这就是战争668 忽悠来的学生822 意外访客054 大善人143 好消息503 贸易赤字708 特大骗局494 没钱,就去借!565 洛阳铲591 都是火种104 苏轼,活的!577 以战代练810 心平气和403 币制改革(120票加更)308 移风易俗015 全搞反了837 解决麻烦3142 技术改进292 大军压境418 此仇不共戴天(白银38)758 出鞘8754 出鞘4191 你摊上大事啦!(白银11/40)529 沽名钓誉之辈720 教育旗舰640 重新布局(550票加更)487 丰收的季节(600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