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隔墙有眼?

江村村民口中的老天爷就是江逐流。

答应王魁发到泰顺号的时候,江逐流就下了决心,要解决江大海这个祸害。要不然,把冬儿留在江村,他在清化镇那边也不安心。

可是要解决江大海还容易。且不说江大海每日都和几个泼皮无赖厮混,即使江大海落单,江逐流出手做掉他,也会惹起别人的怀疑,毕竟经过上次在村口的冲突,族人们都知道江舟和江大海的矛盾,一旦江大海有个三长两短,众人怀疑的目光第一个就将盯上江逐流。因此,要想在十日内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江大海并且不惹起别人的怀疑还真是伤脑筋的事情呢。

不过这个问题对别人或许会伤脑筋,对江逐流则不会。江逐流是会计系有名天才,不但计算能力超群,而且逻辑思维能力也超强。除非他懒得去想,否则,让他设计个圈套来算计人还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江逐流花了几日观察江大海等人的行踪,发现这几个泼皮每日吃过饭之后都喜欢在村口晃悠,特别热衷于拦截讹诈来江村卖杂货的货郎。听村民们说,这些卖杂货的货郎还算运气好,不过被江大海等人讹诈一两个大钱。如果是卖酒之人过来,恐怕要被江大海等泼皮强喝上碗水酒呢。附近卖酒郎都知道江村有几个泼皮,他们把江村视为禁地,绝不轻易踏足。搞得江村的村民想要喝酒,非要到十多里的清化镇上去打酒。

江逐流又到江村周围观察了一下地势,发现那片无主的荒坟是个最理想的地方。除了一棵大杨树外,以坟地为中心方圆数百步距离再无其他遮阴的地方。尤其让江逐流欢喜的是,在那杨树地下竟然有一窝“啃死牛”。

察看好地形之后,江逐流就到清化镇上去。先把鱼干虾干换成钱,然后又到集市上寻找卖酒郎。最后他选中了第一次到清化镇卖酒的范老五。

范老五是河内县南部的子陵镇人氏,本地没有人认识他。而且由于清化镇卖酒之人众多,竞争激烈,范老五从子陵镇跋涉几十里过来没什么成本上的优势,所以以后不会再来清化镇卖酒。江逐流挑选了他,不担心事后被人识破。

范老五正发愁酒卖不出去,忽然见有人付钱将酒全部买下,当然是高兴。很自然,江逐流这个大主顾吩咐什么他就照做什么了。

收了江逐流的钱,范老五买了几斤牛肉,挑着担子到了江村,按照江逐流的吩咐把江大海等人引到荒坟大杨树处,撂下担子就跑。绕个大圈子找到大路,范老五不敢停留,快步往子陵镇去了。

江逐流躲在暗处,见江大海等人喝醉后,就潜到大杨树下,从怀里取出一个瓷瓶,里面装了半瓶在清化镇杂货店里打来的蜂蜜。

江逐流找一个棍子,解开烂醉如泥的江大海的裤带,用棍子蘸着蜂蜜涂抹在江大海胯下的子孙根上。然后把江大海拖到“啃死牛”洞口。那“啃死牛”黑面獠牙,个子有两粒大米那么大,它们嗅到蜂蜜的香甜气息,就成群结队的赶赴江大海的胯下,去品尝那道“糖醋人鞭”的盛宴。

为了避免怀疑,江逐流又分别在江大眼的手上和另一个泼皮的脸上点了几滴蜂蜜。这两个泼皮整日和江大海厮混,多少也得受点惩戒。

看到“啃死牛”大军源源不断地开赴江大海胯下,江逐流这才满意而退。

到了下午,江逐流正坐在院子中的树荫下看冬儿修补衣物,忽然间江天成喜形于色地过来串门。

他神秘地把江逐流拉到西屋,低声在江逐流耳边说道:“大子侄,你知道吗?江大海那恶棍造报应了。玉皇大帝见他作恶多端,特意派蚁兵蚁将把他的传宗接代的玩意儿给卸了。”

江逐流满脸惊讶之色,心中却在偷偷地乐,天成叔绝对想不到,他口中的玉皇大帝此时此刻正站在他面前陪他聊天呢。

除掉了祸害,江逐流心情大爽,夜里睡觉也分外香甜。

第二日起来,江逐流开始温习江天成帮他借来的《太和国计薄》、《会计录》等古代会计书籍。其中《太和国计薄》是唐人所作,《会计录》是本朝人所作。江天成为弄来这两本东西可是费死了力气。

相比较江逐流学的现代会计,古代的会计就简单许多,基本上是属于单式会计的流水账。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创立了“四柱结算法”。所谓“四柱”,是指旧管(上期结余)、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和实在(本期结存)四个栏目。这种结算法把一定时期内财物收付的记录,通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一平衡公式加以总结,既可检查日常记录的正确性,又可分类汇总日常会计记录,使之起到系统、全面和综合的反映作用。

四柱结算法江逐流还是第一次听说,觉得非常新颖。可是当他仔细研读一下,发现所谓四柱结算法在现代会计是再普通不过了,只不过用的术语和现代会计不一样而已。其中旧管就等于现代会计中的上期结余、新收等同于现代会计中本期收入、开除其实就是本期支出、实在指的是本期结存,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一平衡公式实际上就是现代会计中“上期结余+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这一个平衡公式。

花了半天时间弄清楚了古代会计术语、古代会计记账格式等,江逐流充满了信心,以一个现代会计系大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去参加泰顺号的总稽核测试,还不是十成十的把握?

下午,江逐流就赶到清化镇,找到泰顺总号的所在地。

当江逐流迈步要进泰顺号的时候,忽然听人在耳边说道:“江舟,你在荒坟处做的好事!”

第三百一十章 半人半狗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学校长(一)(求月票)第四十章 班底第一百九十章 疯狂的县丞第三百三十五章 代王与废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嫁祸于宋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一口黑锅第七十八章 郭松教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妙计惑敌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子岂是一块砖!第三百四十章 连环计第二百二十七章 羌玛大会第三百二十九章 草偶诱敌第六十四章 西夏国师(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知枢密院事第五十九章 北莞南香第四章 夜读第三百五十二章 燕云十六州第八十一章 狄青夜杀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枢密使第一百三十九章 杜鹃?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监陈琳第一百零七章 天降横财第二百三十七章 月夜魅影第三百五十七章 知枢密院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之掌第三百一十八章 殿中丞的婚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房偏房第四十九章 养虎为患江逐流第一次杀人后的心理变化-回几个书友第三百三十五章 代王与废王第二百八十五章 挨打神功第一百零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魁发入狱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能后撤第一百八十九章 强渡黄河第二百二十三章 外部压力第二百六十九章 胜仍需逃第一百五十三章 诱饵第九十二章 法不容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省嵬城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能后撤第三十四章 圈套(二)第八十六章 谣言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腹第三十章 又一笔账第二十二章 一尺还一丈第八十三章 兴国寺第八十五章 团聚第一百一十六章 何人哭泣第一百零九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羚羊挂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失去的六年第六章 斗文大赛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峪口之战(二)第六十五章 西夏国师(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道之争第六十九章 西夏国师(七)第三百零二章 黄河第八十七章 初试啼声第二百七十五章 夺旗第一百六十六章 挑拨第三百零一章 穷追不舍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阳石炭第三百一十章 半人半狗第一百七十四章 聪明一世第四十五章 民可使由之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元昊第二百一十三章 紧急约见第八章 人,原来可以这样无耻?第一百一十六章 何人哭泣第六十九章 西夏国师(七)第三百四十八章 契丹之龙第一百一十七章 万民伞第六十章 柳氏俚曲第三百五十一章 神龙现,契丹兴第二百二十一章 动于九天之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雷允恭到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桃原是旧相识第五十四章 送你一辈子富贵第三百三十九章 午腊阑山之战第二百九十八章 诱捕第二百八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学校长(二)第八十八章 天理国法人情第一百四十章 卑鄙叔侄第三百零七章 这次轮到马了第二十章 傲中自有傲中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人之谊第二百八十二章 变化第二百三十一章 郡主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三章 午睡未醒第七十六章 荥阳方家第三百零一章 穷追不舍第三百六十章 两个义女第二百五十九章 党项狗探子第二十三章 挂羊头卖狗肉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道之争第三百零八章 发作第二百四十七章 又陷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