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彻底瘸了

“青唐城要在要在原来的规模上扩建一座新城,计划五年内完成,四海商会可以提供贷款,周长超过百里。”

“这个......咱们吕氏离得近,就不客气了。”吕景山笑着应了下来,他有把握吕璟不会坑自己人。

“马场如今主要设在河州,之后会在青海以西新设,都护府提供种马。”

“此事我们杨家就却之不恭了。”这是早就谈好的价钱,杨家仆役就是来走个过场。

吕璟接下来又分别将毛皮工坊、肥皂作坊等分别承包了出去,韩忠武将早就准备好的文书一一呈上,眼看着各大世家将门纷纷签署,也感觉有些脑袋懵。

他算来算去,好像都护府除了土地真的没出什么代价,怎么感觉这些衙内都上赶着送钱似的?

“吕都护......我们三槐堂......”王靖一直绷着脸等到最后,眼看着其他人都喜笑颜开的样子,终于绷不住了。

“王兄,早就给你们备下了。”吕璟笑着将一张文书递到了王靖面前。

定金五万贯,预定投入五十万贯,青唐城市集工程,要求两年内竣工,验收后就一次付清。

王靖简单算了算,修个新市集能花多少钱?当下就将文书签署了,五十万贯减去五万贯,能赚四十五万贯!回去大伯肯定要重重表扬自己!

吕璟在一旁差点笑出声来,不过王家如果真的好好做完工程,随着水泥价格下跌,几十万贯还是有得赚。

在真正的历史中,大宋夺取青唐后建立了陇右都护府,最远时曾到达黄河源,可是因为朝中当权者不断变迁,混乱的局势让这片土地始终没有真正纳入汉家王朝的版图。

如今吕璟掌管西域都护府,自然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这个时代可没有经济监管的说法,先利用基建把摊子铺开了,有这些世家将门出力,朝廷上也休想阻拦。

只要泡沫不崩,青唐的发展绝对会让世人感到惊叹!

......

程颐最终还是反应了过来,可耐不住木征一片言辞切切,最后只好差弟子张绎回去查看情况,也是要盯着那些世家将门,千万不要被吕璟寻了空隙。

一路上兴致恹恹的随着吐谷浑骑军西行,等真正到了地头,以程颐的见识,还是被狠狠震撼了一把。

平静的青海像是一面天地间的明镜,周围茂盛的草原中,正有一片聚集了上万人的工地在施工!

“夫子,俺生在河湟,最清楚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有多仰慕宋人,听闻您要来设立太学,大家就都来帮忙了!”木征热泪盈眶。

程颐沉默着点了点头,他虽然不相信木征的鬼话,可是这等规模,若是真的建成,称之为天下第一学府也不为过!

“夫子,咱们去看看?都护府前期的五万贯已经支付下来的,不过估计撑不了多久。”

“好。”程颐更加沉默,吕璟这是给他挖了一个大坑啊!

可以想见,如果这所太学真的建成,周围这些各族子弟成为学子,若干年后纷纷以汉人自居,这是多大的教化之功?

这种规模亘古未有!

凭借着这桩泼天之功,或许百年以后,他程颐就不只是什么理学的夫子,而是整个儒家,整个汉家文明的夫子!

立地成圣!

“好一个吕大郎啊。”程颐浑浊的目光落在浩渺的青海上,思绪久久难定......

另一边,张绎匆匆赶回去寻众世家将门,等他赶到的时候,就看到这些一向眼高于顶的衙内们正聚在一起,也不管周围蚊虫叮咬,正拼命的计算着什么。

“从吐蕃人和西域收皮毛远比西夏、辽国便宜,来来去去卖到汴梁就是十倍的差价,只是时间有些长,看来要订些自行车才行。”

富绍隆看了看身边老仆,见他点头,立刻跑去找吕景山商量了,后者承包了自行车工坊,以后少不得交集。

“王衙内?”张绎跑了一圈无人理会,只好去找王靖,以三槐堂的傲气,总不会也被吕璟灌了迷魂汤吧。

“张生?快来帮我个忙,要调多少人来青唐修集市。”王靖拿出了一沓纸张,上面赫然可见三槐堂王氏各支拥有的佃农和仆役数量。

张绎感觉世界观有些被颠覆,不禁冷哼了一声:”调多少都没用,还不如抓这些河湟的回鹘、吐蕃人来修呢,管顿饭就成。“

“我怎么就没想到!张生果然大才!”王靖狠狠拍了拍大腿,这可真是个好办法,以王家的人脉和实力,从西北边军手里买些俘虏还不是轻而易举?

再不成,就自己雇佣些人去抓吗,天大的机会啊,自己怎么就没多接几个工程!

“衙内,那都护吕璟去哪了?”张绎还没察觉到自己的无心之语展开了一个怎样的时代。

“回城了,说是给我们调配水泥去了。”王靖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又朝不远处的韩嘉彦走去,他们家可是承包了一大段道路,不如合作一下?

事实证明,潘多拉的盒子只要打开,事情的进展往往会出乎所有人预料,更何况向王、韩这样的世家大族,什么事没干过,缺的就是个机会罢了。

......

而此时亲手促使盒子开启的吕璟,早已经孤身赶回了青唐城中,第一时间召集了政事会和军事会的各大官员。

“营造府和进奏司合力,立刻把这些世家将门承包工程的消息散布出去,尤其是京兆府到青唐的这个路段,沿线所有可能涉及的州府都要传达到。”

“线路如何规划,就全看他们肯出多少代价,记住,除了人和钱,别的都不要!”

吕璟大手一挥,这么大的工程,他自己吃不下,那些世家将门同样会找人合作,还不如在此之前,先从地方官府捞一笔。

“这样也行?”苏辙有些晕。

“子由尽管去做吧,相信他们不会吝啬的,若非我韩家远在真定,恐怕也想在门前修筑一条这样的道路啊。”

韩维这一刻对吕璟是真的服气了,时势造英雄不难,英雄造实势才是真的本事!

从一开始创建西域时报,到后来十日灭青唐,吕璟用一系列的手段和谋划成功掀起了宋人对西域的狂热。

如今和各世家将门的合作更是让韩维眼前一亮,都护府不过付出了一部分甚至还没有完成稳定统治的土地,就将如此大的摊子顺利铺开。

丰富的就业机会能吸引更多人口,再加上青唐身为丝绸之路要道,这里的繁华的兴盛必然又会提供给都护府统治保证,假以时日,或许整个西北都要仰其生息!

至于反抗?韩维知道很多种办法,但哪一种都不会得到预期的结果。

西北各州府官员可以借此机会提高政绩升官发财,世家将门借着商路兴旺更能日进斗金,就连朝廷,似乎也乐见其成,以后再打起仗来,恐怕这些在战争中受益的人,会拼了命的支持!

韩维笑着摇了摇头,余光却忽然注意到,另一侧的国税府丞刘挚,看向吕璟的目光带着许多别有深意......

第二十五章 回马枪第一百四十六章 发展攻略第二百三十章 为政一方第一百八十章 萧关攻防大战(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给章家搭把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镇与赵才旺第五十一章 前行第三百五十六章 冰墙第八十三章 燃烧的郴江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三百六十五章 筹谋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一百五十章 客栈惊魂魄第三百四十五章 腥味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巅峰文会(四)第八十九章 请去吃串串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桧的家人第一百零九章 战后生机—肉庄与酒坊第九十九章 来活了第二十三章 夜袭监牢第六十三章 杨畏,杨三变第三百九十六章 难兄难弟第三百二十六章 老鼠出洞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试(一)第三十九章 刘纪的春天第一百二十六章 千门万户曈曈日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袭巴金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遗忘的帅臣--章楶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战(一)第三百三十章 收复南京道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云集第一百零九章 战后生机—肉庄与酒坊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简王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坡居士(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疯了的大宋第二百六十二章 党争再起!第九十五章 策反第五十章 目标:大理国!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顺哭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宋朝的巅峰文会(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试探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巅峰文会(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飘扬第九十章 血与火第六十八章 两封信卷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试(一)第二十二章 风潮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兴庆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兴庆府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师师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二百七十七章 赔钱赚吆喝第一百零四章 做事的道理(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游第二章 临江仙第一百二十六章 千门万户曈曈日第三百七十八章 吴用三人组第五十三章 时间差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二十一章 马箭瑶第九十三章 呼唤吾的名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三百九十一章 崩溃的阿骨打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为考场第二十五章 回马枪第三百零一章 吕氏当兴!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毕?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三百七十三章 赵佶之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杨家将第一百五十三章 夜色杀戮第一百一十九章 阳山关第二百六十六章 夜闯同文馆狱!第三百二十四章 对决辽骑第二百零五章 书院生活第六章 胜败第二百零六章 背后的奥秘第三百九十七章 诡异差遣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复仇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胆的远袭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闻出版司第二百一十四章 赵佶的爱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九十章 血与火第二百六十三章 蔡渭第二百三十五章 试探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变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的时代第三章 争论第三十五章 扑买(二)第三十四章 扑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萧关攻防大战(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蒋敬第二百九十四章 宋旗飘扬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贸的号角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