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智囊团终成

杨暕终于不再隐瞒身份,想隐瞒也没用,人家早就已经猜到了,再矫情不免有些做作的嫌疑了。

“哦~王爷不再隐瞒身份了?”房玄龄也打趣道。

“隐瞒身份?何来隐瞒身份一说,本王早就告诉过两位先生本王的姓名了嘛。不要告诉我平两位先生的大才还猜不出本王是谁,别说两位不信,连本王都不信,如果真的那样,就算是本王看错人了。”杨建认真的说道

“王爷何以见得我俩有大才?只是凭王爷的一时猜测吗?”杜如晦问道

都说文人酸,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文人们说话老喜欢打机锋,本来就是这个意思,或者本来就是这样想的非得要别人说出来,自己却死不承认。

“如果本王说我有未卜先知的识人只能,两位相信吗?”杨暕白了他们俩一眼,死要面子的两个人。

“想必两位先生也看得出李世明乃是百年不遇的贤能,如果有机遇的话或许能成就一番霸业,那么两位为何又不选他呢,难道就是因为本王当初的那一番话吗?”都让你们别扯这些没用的了,看,到我刁难你们了吧。

“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我们何尝看不出李世民未来的成就,只不过王爷的话让我们觉得王爷才更值得我们追随。”

“那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话从来都只能出于底层人士的话。作为统治阶层,虽然也知道这句话,但是他们永远是不会说出来的,就算门说出来,那也无外乎两种人。一种是政治白痴,而另一种就是王爷这种敢于改革之人,完全站在民众一边的人,事实上,我俩都没有看错人。”杜如晦一字一句的非常肯定的说道

“哦~,你们就这么肯定我一定是站在天下苍生的这一面?而不是站在个人权力**这一面?”原来我有这么高尚啊,怎么连我自己都没有发现呢。我只不过想让现在的平民们过上后世的民众那种比较自由平等的生活而已。

其实有过后世的经历,知道平等这一个词在封建时代意味着什么,那是天堂。所以杨暕在回到隋朝的这么久的时间里,都没有一种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想法,就算对待下人那也是非常的好,所以深受府上所有人由衷的爱戴。

“我们敢肯定,因为我在王爷眼里看到的不是对苍生的怜悯,而是尊重!对,就是尊重!我敢肯定!”杜如晦如是说。

“呵呵,人生来平等,何来高低贵贱之说,只不过责任有所不同而已。我身为皇室后裔,只不过比常人幸运一点,最多责任多一点,要更多地为这个国家的安全尽一份应尽的义务,作用更大一点而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天下的主人应是所有人民,有多大的权力就应该尽多大的义务。而我皇室只不过是作为管理者而已,所以我不觉得我比他们高贵到哪里去。”杨暕淡淡的说道

他只不过把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而已,因为沐浴在天朝的光辉下成长起来的,作为很普通的一名公民他不觉得自己会卑微或者高人一等。但是却不知道这话却给房杜二人带来了多大的内心震撼。

两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杨暕,就像是看着怪物一样。内心久久无法平息。想不到,原来杨暕的思想已经可以与圣人相比肩了,枉他们还死要面子不愿意主动上门拜访。

“听王爷一席话,才知道我二人的想法有多么的肤浅。听君一席话,胜读百年书,我二人受教了。”二人毕竟是大才,拿得起也放得下,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也不遮遮掩掩,不像有的人不懂装懂,明明错了还硬是狡辩。

“两位也不必如此,我这也只是个人想法,说说而已,想要改变现状,谈何容易。只是,我愿意以唔毕生之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只是不知道二位能否助我一臂之力。”是啊,我也是嘴上说说而已,随便一个天朝公民都知道这个道理,只不过在这个时代,有这个想法的人几乎没有,跟别谈改变它。

“我俩愿意追随王爷,以毕生之精力奉献于这个事业。”听到杨暕毫不掩饰的邀请,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

“很好,有两位先生相助,我相信就算在有生之年达不到这个效果,通过我们的努力也会让他朝着我们设想的方向前进,我的书房中还有一些关于这种论赞的书,二位先生可以看一下,说不定会大有裨益。”好了,终于把智囊团给收归囊中了,逐鹿中原的班底已经基本形成,可以开始放手一搏了。

两人竟皆无语,怎么头脑一发热便答应了呢,说好的矜持呢。

“怎么,现在本王可以名正言顺的坐下来与二位先生一起喝酒了吧。”现在已是身份对调了,杨暕为主,其二人为辅了。

“好了,让我来给你们说说我的打算。”……

“原来主子是为了来见这两个人呐,怪不得那么心急,原来如此。看样子已经把那两位给征服了,我就知道我家王爷是最棒的。”小顺子远远的看见杨暕三人在交谈,也就没有前去打扰,他还是知道什么是能够知道,什么事是不能知道的。最多只是偶尔狐假虎威吓吓人而已。

杨暕这一次总算是了了心愿了,最强智囊团兼内政高手外加最牛逼的军神都在手中,可谓文武皆在手中,心情那是好得不得了。一直和房杜二人谈论自己的计划和打算,也给他们介绍了自己现在的实力、班底,一起分析研究当今状况,初步制定了以后争夺天下的计划。这一聊就是整整一个下午,最后一同回到大兴城。

杨暕回到府中已经算是比较晚了,但是他却并不感到累,就像是一个人做一件事,当所有的前期工作都完成了之后,那么肯定会期待马上开展最好的步骤,而杨暕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刚回到府上就迫不及待的交待事情,要把所有的事在上元节之前做好 ,等到上元节一过便立即启程赶往青州平叛,尽快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就像曹阿瞒当年在平青州黄巾军后招降了数十万残兵用来屯田,充当兵源,使其势力一跃成为最具实力的诸侯之一,从而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现在杨暕经过和房杜二人的讨论后显然也把青州作为了自己的私人财富,还是早一点拿到手,早一点经营的好,至于飞鸿的情报可以在路途中等候了。

眨眼间,时间已过去两天,这两天中,杨暕召集了自己手中所有的力量的代表一起开了一个会,算是认识一下,也算是在一起讨论分析情况,也布置一下各方的任务。

内政方:也就是由房杜二人为代表,暂时也就这俩人能拿的出手,主要任务就是在进入青州后,迅速稳定局面,重新任命新的人员,以补空缺,把青州迅速变为自己的地盘及根据地。当然也不忘给两人升官,房玄龄为亲王府长史,正四品上,杜如晦为亲王府司马,正四品下。两人可谓是一步登天了,羡煞旁人。

军方:主要是备战问题,到青州后要迅速招兵练兵,现在青州大多数人流离失所,正是赵兵的好时机,而且青州自古民风彪悍,是很好的兵源地。由李靖和秦琼负责。李靖被升为归德中郎将,也算是不低的官职了,而秦叔宝从亲卫中分出来,只接受李靖的指挥,这也是能够让他有机会向李靖学习。亲卫军就暂时有韩强率领,虎父无犬子,韩强虽然没有其父那么出色,但好歹耳濡目染之下也有不小的收获,所以在进入亲卫队不久后靠自己的本事赢得了亲卫们的认可。

飞鸿和潜虬仍旧负责情报和财力保障方面,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依据。

经过这次会议,各方都在跃跃欲试,恨不能马上就能奔赴青州战场与叛军一决雌雄,各方都在暗自较劲。

【求票,求花,虽然精彩支持还未到,但是各位看官手中如有多余的鲜花,随便扔两朵吧,真是太惨淡了,收藏也是黯然失色啊。】

第108章 青州喜事第207章 新兵种的设想第137章 受阻第6章 英雄救美第188章 算计第67章 云集涿郡第106章 血光之灾?第151章 来自招贤馆的惊喜第182章 山河分裂 大军北归第3章 突袭第150章 杨广的赏赐 裴矩来信第93章 败亡第120章 冤家碰面第97章 帮我洗澡吧第193章 洛阳之战(中)第63章 其中必有猫腻第2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第65章 着手布局第11章 训练亲卫第19章 清蕙第108章 青州喜事第7章 历程会战(三)第25章 决战(下)第217章 突厥败第3章 突袭第113章 婚礼进行曲(中)第22章 山中财富第107章 婚事第217章 突厥败第73章 建港胶州湾第218章 龙凤呈祥第111章 疯狂的孔颖达第223章 御驾亲征第14章 归心第211章 突厥来袭第153章 暗潮涌动 风雨欲来第96章 再遇长孙无垢第86章 李世民的选择第216章 草原之殇第67章 云集涿郡第10章 满载而归第68章 杨广点将 李家父子第230章 李世民败退潼关第150章 杨广的赏赐 裴矩来信第186章 战前第26章 叛军败 收窦建德第1章 齐王杨暕第56章 未雨绸缪第14章 归心第1章 将士效命 帝出大兴第5章 历城会战(一)第28章 战后安排第143章 热烈欢迎第232章 长安之战(上)第183章 要当爹了第159章 一代帝皇杨广第181章 杨义臣归顺 清剿江南第21章 长白山之变(下)第100章 获知第35章 惨烈(上)第155章 北国风光第96章 再遇长孙无垢第176章 堆土进行时第69章 高句丽的恐慌第178章 宇文承基断臂第13章 李靖第159章 一代帝皇杨广第106章 血光之灾?第139章 兵临任城第1章 青州战况第167章 兵发江都第29章 程咬金第231章 惊变玄武门第138章 大军汇集第5章 与李世民的第一次交锋第16章 援军?第84章 杨暕回大兴第78章 取道瓦岗第96章 再遇长孙无垢第164章 江都之乱(下)第113章 婚礼进行曲(中)第30章 各安其职 杨暕祭英灵第18章 杨暕收徒第222章 大肆封赏第213章 马邑之战(上)第64章 洞察第97章 帮我洗澡吧第139章 兵临任城第27章 王薄授首第58章 扫荡青州第214章 马邑之战(下)第203章 战事了结第216章 草原之殇第68章 杨广点将 李家父子第4章 历城第73章 建港胶州湾第37章 惨烈(下)第70章 攻占辽东第35章 惨烈(上)第229章 定计破弘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