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非战之罪

楚军将领孟三归看见杨未央亲自带兵上阵,不由得有些纳闷。

都说主将应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可是对于西蜀这对父子来说,还真不存在这个道理。

孟三归骑在战马上,隔着老远就看到了三万西蜀步卒腰间挂着的锦绣刀,不由得感受到了一股寒意。

锦绣刀锻造出来,一共要经历两次开封。第一次开封是杀西蜀死囚,因为沾满了人血的锦绣刀才能够更好的上阵砍掉敌人的脑袋。

至于西蜀每年根本没有那么多死囚,毕竟二十万锦绣刀需要二十万的人头来祭奠。

所以杨秀一般选择了杀倭寇,在东海一带去杀倭寇。可是倭寇也不多该怎么办,那么就沾血行了。

需要是人血,而且是自己的血。当有一天锦绣刀上阵杀敌了,那么就算是死,也要拖着敌人一起去死。

自然,第一代的锦绣刀根本不需要自己的血。在春秋年间,那可是有无数的人头可以拿来开封。

如今的锦绣刀是第四代锦绣刀,由唐门和王府内的工匠共同打造,也就省略了人血的第一次开封。

毕竟比起春秋年间来,锻造的技术好上不少。所以锦绣刀已经成为了一种经典,让人畏惧的典范。

甚至有人言,如果在战场上能被第一代锦绣刀砍掉人头,你应该觉得骄傲了。因为春秋下来至今,只怕一柄也没有剩下。

这位与曹子歌有着南曹北孟之称的孟三归,虽然不隶属于名将之流,但那也只是他生的晚一下,只算得小生后辈。

但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那些春秋名将逐渐在变老,而自己一群人开始在成长。

就好像曹子歌、王唯一、徐江南、燕南天、黄淮安等等后起之流。

孟三归本名并不叫三归,而叫孟辉。在辽东战场曾经打了三次打仗,成后后春秋的三场经典战役,三出三归,全部胜利,所以有了孟三归之称。

但是,他一直谨言慎行,后春秋之流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当接到要与西蜀打仗他担任先锋官的时候,兴奋的同时也相当苦涩。

只要白帝城下的那位老人还在,别说大楚王朝的一半兵力,就算百万大军齐出,只怕也占不到一丝的好处。

自杨秀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如此,何况是现在。

西蜀是西蜀,大夏王朝是大夏王朝。按道理来说西蜀遗民其实是大夏王朝的军民,可是实际上,大隋王朝建立以后,整个天下就开始五分了。

大夏王朝强大没错,可是在之前依旧是北周南齐为主。就好像大隋王朝的建立者,或者说杨未央的那位爷爷,也不过是北周的外戚罢了。

北周何等强大,南齐又是何等强大,最后还不是只剩下一片片废墟残骸,只存在历史之上。

没有那个王朝能够永久长存,历史更迭早就证明了一点。几百年前的大秦王朝依旧如此,要不然岂不是可以千秋万世。

杨未央看着对面的十万楚军露出豪气之色:“摆阵!”

战鼓轰鸣,只是没有春秋年间那位魔教圣女在城墙高舞一段。可惜没有那美妙的声音,可惜面前的人站的不是杨秀。

太多可惜了,也不可惜。

它山填它海,游人不需归。岁月不静止,陌路没人回。战场多尸骨,邻家小娘哭。待到来年日,不过是长发及腰,白帝城上的擎天石碑再次多出许多名字。

有大有小,大的过五十,小的才十六。

当楚军十万人压上来的时候,火油被投石车扔了出来。沾满了草地,无数的火箭开始落在人的身上或者草地上。

都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年的春天都开始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更加重要的是前一年干枯的野草并未被人收走,而是躺在了原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成残渣子。沉入大地,变成养料。

天空好像下起了大雨,一丝雨滴在了这位西楚大将的额头。他用手摸了一把,然后闻了一下,立刻大惊失色。

立刻下令全军后撤!

只是哪里来得及,无数的火雨从天空落下,楚军阵型瞬间被打乱。

楚军狼狈不堪,作战能力下降到了极点。

杨未央眉头紧锁,还不到时候,还不到时候。虽然把握了天时地利可却还差人合。

人如何才能够合起来,很简单,很容易,那就是楚军还有五十万大军被拖住,如何被拖住,这是一门学问,一门军事学问。

立刻有马栏子上前禀告:“启禀主帅,如今楚军大营已经鸡飞狗跳,根本无暇顾及这处战场!”

杨未央大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我断你粮草,问你楚军归与不归。

孟三归,这次你改叫孟不归了。

“全军听令,随本帅杀!”

“杀!”

三万西蜀步卒骑马变成骑兵,手持锦绣弩,腰挂锦绣刀。狂风起残云,气势冲云霄。

这是后春秋,西蜀步卒的第一战,惊天动地。

孟三归一看这种阵仗,产生了绝望。西蜀步卒,西蜀步卒,始终天下第一。

正面厮杀,这位大楚将领都没有把握,何况被人阴了一把。

孟三归急忙问道:“人呢?大帅为何还不来支援?”

旁边的斥候艰难的回复:“后面自顾不暇,无兵支援前线。”

“速度后撤!”孟三归相信还有机会,一定有机会。

只见东西两面,大批骑兵冲了出来。要是没有仓皇逃窜的楚兵自然还有机会,可是一盘散沙,根本不足以如何。

孟三归含泪:“时也命也!想我孟三归自诩一代名将,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给打败,但是我不得不服。”

楚军死伤无数,而西蜀兵卒也死了太多的人。

追了足足三十余里,全军撤退!

而孟三归看着后撤的西蜀军队涌起无力感,有此兵卒,何以愁不称霸天下。

他也自嘲的笑了笑,看向远方,好像看到了杨未央那张稚嫩却又坚毅的脸。

孟三归下令:“整军回营!”

他没有问还剩下多少儿郎,因为剩不了多少儿郎。

第五十六章 兵部失窃第一百五十七章 男童与女童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留青史第一百零四章 偷袭瓦岗寨第一百五十八章 曾经与现在第一百二十三章 围堵追杀第三十四章 一巴掌打懵京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唐门援助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遇桑桑第三十四章 一巴掌打懵京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当年往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如今和以后的对决第一百八十三章 躲在长安无处觅第六十一章 珍珑棋局第九十九章 平魏大将军第一百三十章 连云十八寨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留青史第一百三十一章 宴席上的震惊第一百四十八章 庙堂争,军令状第九十二章 春秋往事第四十三章 东都灭门案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留青史第一百八十五章 灯下黑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唐皇宫地图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年后的遗憾第一百零七章 鬼书道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齐王李元吉第九十三章 西蜀、圣旨、杨未央第一百九十章 运棺出城第二十四章 缺德鸟鸢凰第二十章 藩王之子聚京都第三十九章 大隋国运第一百五十章 杨秀入京第六十三章 关于永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远镖局第五十四章 登徒浪子第八章 自古帝王多寂寥第四十六章 分析案情第一百零三章 卦象大凶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唐皇宫地图第二十二章 五国第一状元第七十四章 飞天之舞第一百二十一章 非战之罪第七十二章 诡异武功第三章 西蜀步卒二十万第二十二章 五国第一状元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地位低下第二十八章 朕有李三思第九十五章 颠倒黑白第九十二章 春秋往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胭脂官第六十三章 关于永生第一百八十一章 杨李之怨第八十一章 偷了天上的东西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蜀老卒第一百七十八章 飞流破阵第七十二章 诡异武功第六十九章 天瀑池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医仙苗茵栀第十四章 鲤鱼是男是女第五十七章 禅宗九阳阵第六十五章 突厥大宗师第九十二章 春秋往事第一百四十章 千骑开蜀第九十八章 领旨灭魏第六十三章 关于永生第一百六十三章 齐王李元吉第三十九章 大隋国运第八十六章 开国九老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一教尸蛊第一百三十章 连云十八寨第一百二十二章 葬送西楚十万儿郎第五十一章 魔女厉蘅香第二十三章 楚墓元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蜀步卒坟墓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遇桑桑第一百五十章 杨秀入京第十七章 学识按箩筐算第六十八章 断秋剑第一百一十六章 胭脂官第一百零九章 西蜀有老少第一百五十四章 当年往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屋檐、女子、低头第八十二章 石猴大圣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镰骑第一百七十九章 燕子轻身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是大隋人第七十五章 庙堂上,庙堂下第三十六章 诗词骂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医仙苗茵栀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百年以后(心里话)第一百二十六章 南疆的毒蝎第三章 西蜀步卒二十万第一百三十四章 屋檐、女子、低头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是大隋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出兵第八十四章 神社底细第一百七十九章 燕子轻身第十三章 未来宰辅之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如今和以后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