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庙堂争,军令状

钦天监正进了御书房,看着杨广在批阅奏折,一时间没有说话。

杨广,这位大隋王朝的君主脸上已经多了很多皱纹,看着一份奏折额头皱起。怒骂道:“这群官员,天天跟朝廷哭穷,他们是以为国库所有的钱银来之容易不成?”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说现在的官员只知道中饱私囊,不顾及民生。如果百姓闹了起来,他们肯定立刻就像朝廷求援了。

为何现在大隋王朝境内,盗贼猖獗、就是因为这群蛀虫的存在。关键是杨广还不能够将这群蛀虫怎样,这就难办了。

而且他们拿了钱,是一步一步的往上面递。京都的哪一个人是干净的,就连自己的几个儿子也在其中拿了不少的银子。

杨广抬头看向钦天监正问道:“这么晚了,你还来见朕,是有何要紧事。”

钦天监正开口:“陛下,这是春雨时节,我观察星象,发现南方将会大雨连连,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护措施,恐怕京杭两岸的百姓,恐怕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大灾难。”

杨广的眉头皱得更紧,又是钱,但是国库吃紧,哪里来那么多钱去管他们。

可是,这都是他的子民,杨广不可能不管,怎么管成了最大的问题。

至于增加赋税,这肯定是不可取的。天下百姓本就苦不堪言,要是再增加赋税,恐怕士农工商兵,这天下的基石,都要起来造反了。

“不知道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钦天监正苦笑,看天气他本行,讨论治国之道,他不是不会,就算会也不能够说。

“臣惶恐,超出了臣的本分!”

杨广知道人老越精,但是也不能够多说什么,只能够明天在朝堂上和他们讨论了。

第二日,早朝。

杨广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问道:“今年京杭一带阴雨绵绵不断,如果百姓得不到朝廷的帮助,等河水泛滥,又会多了几万黎民流离失所,不知诸位爱卿有什么办法?”

所有人沉默不语,他们总不可能自己掏钱去帮助那些人吧!少部分还可以,多了,他们可不愿意。

而且他们的俸禄就那么多,突然拿了一大笔钱,大理寺那群疯狗绝对不会跟自己客气的。

不说话,少说话,为官之道,从你踏入官场的那一刻便应该明白了。

叫他们不说话,杨广异常愤怒,可是却什么话也不没够说,还得表现得很平静。

杨广开口:“宇文丞相乃百官之首,你来说说,朝廷该如何阻止这场洪涝。”

宇文化及早就知道杨广会问道自己,先前也一直在考虑,见他叫自己出来,宇文化及往左侧踏出一步开口道:“禀圣上,臣以为应该先修筑河两岸的工事,加筑大坝。提前准备好物资和让工部的工匠前往。一旦情况危急,立刻让守军配合工匠给难民修建临时的房屋。”

宇文化及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但是他越说杨广却是越来越生气。他说的都是每年做的去年是这一套,今年还是这一套。

连说辞都不变,不愧是朕的好丞相。

其他人也是脸色古怪,宇文一党的人也觉得脸上挂不住,不只是去年,从大业开始,每年宇文丞相都是这副说辞,也不怕陛下盛怒。

宇文化及才不会管那么多,他早就知道杨广对自己不满了,如果有机会杨广绝对会对付自己的。

自己说的虽然每年都是这一套,可是朝廷还不是按照自己说的这样做的。所以,他并不在意什么脸皮,当官的第一课就是要学着怎样把脸皮变得比东都的城墙还要厚。

宇文化及不知道,工部尚书虽然是宇文化及一党的,可是每年这个时候,工部牺牲那么多,却半点油水也捞不到,早就不满了。

可他虽然是朝廷一品大员,可是还得看宇文化及的脸色行事,即便有太多的不满也只能够忍着。

杨广现在做的已经够多了,宫里的食物已经减少了三成,他知道有些人还是会贪,可是他早就警告过后宫的人,所以在七月之前能够节约出三万两白银。

国库肯定不能够全部拿出来的,一部分是军队的,一部分是用来储备的。所以国库里面能够动用的还有二百万两白银左右。

可是每次洪涝都至少要四百万两白银,这次连钦天监正都连夜来找自己,可见这一次洪涝的灾害之大。

所以,至少要六百万两白银,缺了一半之多,除非国库用在其他方面的钱用了。

如果用了这些钱,发不出粮饷,大隋王朝的军队系统不乱才怪。

还有其他农业、建筑等各个方面,用了就会瘫痪,杨广也不可能为了几十万人,弃天下与不顾。

杨广的目光看向站在文官第二排的李三思,李三思这位大业年间升官升的最快的人。不仅有着皇帝陛下的赏识,还有着不俗的才干,升官升得太快好像理所当然。

现在已经是正二品官员,翰林院学士和户部侍郎。

户部尚书已经老了,如果他一退,肯定是李三思补上来。而且现在户部尚书几乎不管事,都是李三思在处理各个方面。

户部是管钱管梁的地方,李三思已经成为了一棵让人忽视不了的参天大树。

当然,和宇文化及相比还是太弱太弱,可是站在他身后的那位,只怕跺跺脚,整个大隋王朝都会发生剧烈的震动。

李三思回意,他自然知道国库有多少银两,所以他得站出来,还得说写什么。

李三思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惊讶,就连杨广的眉头都皱起。

“陛下,臣认为宇文丞相的话言之有理!”

很快他便来了一个大转折:“臣认为,宇文丞相既然安排的如此妥当,不如让宇文丞相立下军令状,解决掉京杭的洪涝。”

无数官员立刻站了出来怒斥:“李三思,你胡闹。我等文官,怎可以立下军令状!”

“你们文官怎么就不可以立军令状了!”说话的人让他们呼吸一止,他们自然不敢和靠山王杨林去争辩,这可不是什么脾气好的主。

第一百一十六章 胭脂官第一百零七章 鬼书道人第十八章 过天门而不入第二十六章 胭脂评第一美人第九十章 胡冰卿第二十九章 是百姓的天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齐王李元吉第一百五十七章 男童与女童第十六章 杂家司马相如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隋查的第一贪第一百六十章 金陵十三钗第一百一十二章 养刀六年第四章 受苦多是百姓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百年以后(心里话)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战将起人心乱第一百九十章 运棺出城第七十九章 动物表演第一百八十五章 灯下黑第四十一章 先秦练气士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蜀老卒第一百九十八章 画中风水第一百六十章 金陵十三钗第四十一章 先秦练气士第一百五十三章 长江、黄河、长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东海有扶桑第七十三章 东瀛忍者第十五章 难测帝王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胭脂官第七十二章 诡异武功第九十二章 春秋往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长孙观音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道圣旨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鼓起,死人了第八十五章 明仁堂第一百六十三章 齐王李元吉第一百九十章 运棺出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男童与女童第一百四十三章 白帝城有白帝碑第三十三章 洛楼盛会第五十五章 一卷帛书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远镖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灯下黑第十二章 交锋宇文化及第八十六章 开国九老第一百四十七章 杨花落李花开第一百二十章 西蜀对垒大楚第六十九章 天瀑池第四十八章 由虚入贤第一百八十六章 房玄龄第四章 受苦多是百姓第一百二十二章 葬送西楚十万儿郎第六章 小宗师来袭第一百九十七章 字画的秘密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百年以后(心里话)第四十八章 由虚入贤第九十章 胡冰卿第六十九章 天瀑池第一百二十一章 非战之罪第一百六十二章 见唐高祖第一百四十章 千骑开蜀第二章 西楚陈兵,北凉来人第一百一十章 两千铁甲第六十三章 关于永生第十一章 媲美渔家女第八十二章 石猴大圣第一百二十四章 终南山手段第八十四章 神社底细第一百零一章 徐茂公之计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镰骑第一百九十三章 考核第一百二十四章 终南山手段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出兵第五十章 隐元会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留青史第五十二章 八部天龙迦楼罗第一百六十三章 齐王李元吉第三十七章 公孙长情第八十七章 庙堂动第一百六十章 金陵十三钗第二百零一章 神仙打架第六十九章 天瀑池第一百八十六章 房玄龄第七十八章 突厥太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是大隋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盛世大唐第一百五十四章 当年往事第五十一章 魔女厉蘅香第八十五章 明仁堂第四十七章 扑朔迷离第二十一章 大隋禁忌之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蜀步卒坟墓第一百零三章 卦象大凶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南洋这个地方吗第四十五章 游春图第一百零六章 李密归降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火流血天第二章 西楚陈兵,北凉来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非战之罪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一教尸蛊第一百二十一章 非战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