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五国第一状元

每天都要准时报到这是学宫的规矩,杨未央对学宫还是充满着敬畏的,所以都是准时到。学院的学生自然认识了这位西蜀的世子,可是大多人都是性情高傲的人,并没有人因为他的身份不同而想要过多的接触。

今天上的课是君子六艺当中的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又各自细小划分,如礼便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

又如乐,即,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名。

御:即驾车的技巧,包括鸣和鸾、逐水曲、过军表、舞交衢、逐禽左。

书:便是识字、为基础课之一。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九九乘法表,用来解决土地丈量和税收等问题。

而射是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子必须学的一门课,又分为五射。

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类。

为了给学宫提供方便,隋炀帝特别下旨将皇家狩猎园林给学宫使用。所以,学宫射这一门科,是不在学院内上,而到皇家狩猎场进行。

杨未央到的时候,演武场上已经站了很多人。每人穿着便装,手中持着一把弓箭。这弓箭是大业元年初,大隋王朝兵部制造的青宛弓。

这是大隋土地上独有的青宛树制成的弓,可承担四百斤的重力。一般来说,成年男子能够挽两百斤的弓,已经是一员猛将了。四百斤的重力,除了宇文化及的儿子宇文成都外,恐怕整个大隋王朝都找不出第二个能够崩断此弓的人。

当然,大唐也有一员猛将。唐高祖李渊的四子李元霸,也是天生神力,能够扛鼎的人物。

大隋王朝能够装备此弓的除了宫墙内的三千禁军以外,也只有当发生大的战事才能够动用此弓。而且每把青宛弓都在兵部有记录,绝对不会流传到野心家的手中。

青宛树现在在大隋王朝已经很少能够看见了,所以,也不会担心别人得到青宛弓以后研究进行大批量制造,否则东都庙堂上的那位也不会坐得安稳。

杨未央换了一身轻装,更加突显出了他的绝代风姿。毕竟他是五国唯一一个能够和渔家女在容貌上进行抗衡的人,可想如何的绝代风华。

不过大隋王朝虽然不是民风彪悍,但也绝对不是什么软柿子可以捏的。容貌最多可以让女子发花痴,但对男子来说,身有数技,立于庙堂之上,才是他们所追求的。

他们可不认为这位长得比青楼花魁还好看的年轻世子,在射这一技艺上有着任何的建树。西蜀最强的只是步卒近战能力,射箭的技艺还是北凉的蛮子更加适合。

马术射箭,射的可不是死靶子,而是天上南归的鸿雁。也是为什么这些年,北凉虽然贫瘠,却从不担心肉资的问题,而南方,也很少看见大雁了。

教授射艺的是一位长相年轻的男子。不过知道他名字的人,都会对他产生敬畏甚至是崇拜,他就是一个比传奇还传奇的人物。

楚墓元,开皇十五年,五国第一状元。

他十六岁的时候便进入学宫深造,同年参加天下大考,连中三元,成为大隋王朝的传奇。不过他有大楚皇族血统,所以大隋王朝很多人并不怎么待见他。

在学宫内,他就是绝对的权威。五国第一状元可不是文试状元,而是双甲,文武状元。

他的箭术让众多夫子都自愧不如,所以他当得这些皇亲贵胄的老师。

杨未央看着演武场中心的那个男子,不由得轻声开口:“楚墓元,可惜了你躲在学宫错过了大楚新年,否则你绝对是能够成为一言定春秋的狠角色。”

楚墓元一裘白衣,飘渺出尘。虽然已经三十而立了,但是看起来绝对不过二十出头。

他的武道境界在开皇十五年的时候便已经是大宗师的境界,如今武道更加深邃,三十岁之下,谁会是他的对手,连东海上的那位三十岁的时候也不够还在触摸武道境界。

“学宫,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杨未央再次开口。

除了杨绫罗外,其他人只怕都可以踏足天门,可就是待在人世间不曾离去,可想内心的的野望是何等的大。

就拿司马相如来说,如果能够罢黜百家、杂家问鼎,只怕他的成就只会在孔子之下,天门,不过真正的成为了一道想踏就踏的门槛,贼老天难不成还要亲自变幻出化身来。

楚墓元开口:“今天起,由我教大家六艺之一,射!”

他拿着宛青弓,弯弓射箭,没有任何的花式和技巧,却直接摄人心魂,让很多人无法呼吸,目光情不自禁的跟着射出的箭走。

那箭就好像流星一样,但却能够让人的视线被吸附,万军丛中,直接取敌将首级。

怪不得学宫能够成为五国圣地,学宫的老师也从来不会参与政事,否则随便走出去一位,还不得让整个动荡的局面变得更加混乱与不堪,到时候苦的还是百姓。

杨未央也对学院的大夫子更加好奇,他是怎样的人,又活了多久。

这个问题没人知道,连东海那位百岁老人也不过是他的学生。话说武评上为什么没有大夫子的名字,那是因为学宫是超脱于五国的。

这只箭射中五百米开外的靶子中心,没有丝毫的晃动,好像在告诉人它本来就是在上面的。诉说着大秦八百年以来的历史,一直没有改变过。

暗处的徐守财眼神中闪过一丝厉色,道:“好凌厉的箭术,没有堪比化境的体魄,上去便是找死的行为。楚墓元,可惜你这样的厉害角色,卖给学宫了。”

西蜀的谍子可以渗透五国,但是唯独对学宫保持着恭敬的姿态,但是学宫内的消息,西蜀也会略知一二。这便是没有夺得皇位的,杨秀的可怕。

也许杨秀武道修为不高,只有大宗师的境界。每年想杀死他的人成千上万,可是杨秀这位西蜀的土皇帝依旧活的好好的。

而楚墓元的的眼神,像箭一样射到杨未央的脸上。

第一百二十八章 苗疆、苗寨、苗人第二十九章 是百姓的天下第一百零三章 卦象大凶第十七章 学识按箩筐算第八十八章 风云起第三章 西蜀步卒二十万第九十七章 闲来有一年第一百五十二章 东海有扶桑第八十六章 开国九老第四十章 不是我不该死第七章 百无一用是武夫第四十九章 宝阳哥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南洋这个地方吗第一百六十一章 传国玉玺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唐兴佛第十五章 难测帝王心第三十一章 起风了,要打仗了第三十三章 洛楼盛会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百年以后(心里话)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一教尸蛊第七十七章 所以我学不会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是大隋人第五十一章 魔女厉蘅香第一百八十四章 长孙观音第八十九章 神都乱战第一百零六章 李密归降第一百六十四章 皇族子弟的悲哀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道圣旨第五十二章 八部天龙迦楼罗第七十二章 诡异武功第一百零三章 卦象大凶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隋查的第一贪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蜀步卒坟墓第一百五十六章 世间各种茶叶第五十八章 庆幸是娶了她第十九章 难测帝王心第九十五章 颠倒黑白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道圣旨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蜀老卒第一百五十七章 男童与女童第一百四十三章 白帝城有白帝碑第二十五章 杨雨彬与李秀宁第一百一十二章 养刀六年第三十七章 公孙长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当年往事第一百一十章 两千铁甲第一百二十九章 长江水师之战第一百零九章 西蜀有老少第一百三十六章 银子与茶叶第十四章 鲤鱼是男是女第十九章 难测帝王心第八章 自古帝王多寂寥第三十六章 诗词骂战第三十四章 一巴掌打懵京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曲子鸿门宴第一百六十章 金陵十三钗第一章 蜀地自古多韵事第九十九章 平魏大将军第六十章 致命漏洞第一百三十章 连云十八寨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百年以后(心里话)第三十五章 要脸就输了第五章 乱世风云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鼓起,死人了第七十八章 突厥太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长孙观音第一百二十八章 苗疆、苗寨、苗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房玄龄第七十一章 绣球招亲第一百八十二章 唐宫风云动乱第一百零三章 卦象大凶第十六章 杂家司马相如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留青史第六十二章 白衣僧人第三十八章 李姓少年第一百七十章 大唐忠狗唐古第一百零四章 偷袭瓦岗寨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蜀步卒坟墓第一百二十九章 长江水师之战第六十章 致命漏洞第五十三章 吃草的大雕第六章 小宗师来袭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遇桑桑第八十二章 石猴大圣第一百 出征日期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地位低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长孙观音第六十八章 断秋剑第一百三十章 连云十八寨第一百零九章 西蜀有老少第九十五章 颠倒黑白第六十六章 魔性未除第一百六十三章 齐王李元吉第七十二章 诡异武功第六十七章 借问路人归期何第九十二章 春秋往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躲在长安无处觅第一百三十四章 屋檐、女子、低头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百年以后(心里话)第五十四章 登徒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