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思想之争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牡丹亭》题记[www]

***

那薄雾在黑夜中散开,异香扑鼻,闻到者都出现了不良反应,他们开始咳嗽和流泪,效果好似后世的催泪弹一样,对付禁军很有效,让大部分禁军丧失了战斗力,高手们都掩住口鼻,屏住呼吸。

一干回纥人沉默着朝着李世民和李建成袭去,他们眼睛里闪着凶残的光,他们手中的尖刀插入禁军的身体里,鲜血喷涌。

这就是杨虚彦和王世充的打算么?

擒贼先擒王,趁机杀掉李渊,让禁军无人指挥,混乱一团,然后再除掉李家三兄弟,可此刻并不是出手的好时机,如果等到李世民和李建成两败俱伤的时候就更好了,我想他们恐怕是没有时间等下去了,天就要亮了。

一旦天亮,长安城内的坊门打开,数十万的百姓和城防军就能过来援手,凭这些回纥人根本成不了事。

宫墙之上,一个个身影飞扑而下,有男有女,他们穿着草原上的服饰,极尽艳丽,头上插着羽毛,脸上画着粉彩,似妖魔一般,随着回纥人一起攻向李世民和李建成,这个才是高手级别的,我在其中看到了烈瑕和荣姣姣。

“那是大明尊教祭祀时的妆容。”绾绾解释道,“我们要动手么?”

我这才想起大明尊教已经在长安城开始传教了,还建了一个类似教堂的地方,有一些域外的信徒会去祷告祈福。

“我们留在此处保护齐王殿下,静观其变!”我决定道。

“多谢圣主,本王感激。”李元吉致谢道。

现场的情况实在是太乱了,大明尊教的人已经和静斋对抗上了,他们把主力放在了李世民这边,梵清惠和了空双双出手,迎战大明尊教的高手,据说大尊许开山已经练就了《御尽万法根源智经》,听名字就是很强大的功法,反正只要名字是《御……经》的我感觉都是好功法,就像《御女心经》一样。

我们和大明尊教的人不合,和杨虚彦的约定也只是互不干涉而已,若是贸然去进攻慈航静斋会惹得大明尊教的人忌惮,他们不会相信我们是真心想要帮他们的,恐怕还会有争执,而且这里毒气弥漫,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

“我们还是进太极殿吧,不知道这毒气有没有大碍,留在这里很是不妥。”我提议道,“把陛下的遗体带上。”

“还是圣主考虑周详。”李元吉赞赏道,“今夜一事,他们都有过错,本王只要占着大义名分,何愁大事不成!”

他倒是打的好算盘,当然前提是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死掉,李元吉带着亲信来到观礼台上,亲手抱起李渊的尸体,看起来是那样的悲伤,太监师傅随侍在左右,美仙扶起悲伤过度的李秀宁,我们朝着太极殿内撤去。

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李世民和李建成也开始向殿内移动,善母莎芳在太极宫外不知道释放了多少毒气,一团团的烟雾在空中升起,这算是大规模的生化袭击了,当然我相信她不可能研制出那种破坏大脑神经的毒气弹,最多是让人感觉不适,削弱战斗力而已,他们自己服用了解药,所以越战越勇,仅仅一千人竟然能对抗上万禁军。

我们来到太极殿内看到了另外一副景象,先前闯进来的突厥武士正在和留守在这里的禁军厮杀,毕玄躺在地上生死不知。

“齐王殿下,先前毕玄和四大圣僧切磋,如今毕玄重伤,该如何处置?”我询问道。

“突厥势大,如何能得罪,不若让他们离开,日后也好留有余地。”李元吉担忧道,“到时把一切罪责推到这些和尚身上便是,这些和尚最好能即可除掉,以绝后患。”

李元吉的阴狠倒是符合圣门的宗旨,他不入圣门实在是可惜了。

“齐王殿下,圣僧在佛界威望甚高,不可如此啊!”一个声音在殿内响起。

宁道奇从暗处走出来,护在四大圣僧身前,他刚才就没有跟着我们出去,没想到竟一直守在这里,可看他对突厥武士和禁军的争斗不闻不问,实在是不知道他是何打算。

“真人多虑了,本王对圣僧敬慕已久,岂能做出如此糊涂事来,只是权宜之计罢了。”李元吉干笑道,“有真人在此本王就放心了,外边大明尊教的妖孽作乱,还请真人出手相助。”

“不过是些邪魔外道而已,有斋主在即可应付,齐王不必忧虑。”宁道奇朗声道。

“那是,那是。”李元吉连声说道。

宁道奇扫了我们一眼,仍旧站在圣僧身前,一动一动,似乎怕我们真的杀死这几个和尚,他所说的邪魔外道里恐怕也包括了我们,这其实是比较复杂的关系。

在中原以慈航静斋为代表的佛家,以圣门为代表的杂家和以茅山宗为代表的道家算是三足鼎立,虽然圣门一直是被打压的对象,也是处在边缘化的境地,可根基仍在,这些年来一直扎根在社会的底层,不断的崛起。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有两种矛盾是永远无法调和的,一是种族,二是信仰。

圣门所代表的杂家之所以不招人待见,主要的原因就是杂,在塞外开会的时候那些圣门的理论研究者各执己见,说的好听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说的不好听就是妖言惑众,真正的思想解放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不过那是乱世。

“思想”这个东西是最难驾驭的,统治阶级最不愿意看到就是老百姓有思想,那样会乱起来的,听话和顺从才是老百姓该做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朝的独尊儒术都是要把老百姓的思想禁锢起来,包括以后的各种运动……

佛家劝人向善,道家劝人清净,儒家劝人守礼,只有杂家是劝人造反和厚黑的,杂家的理论听起来可能有些残酷,却是事实。

它有着自己的政治诉求,是站在百姓这一边的,不过这不符合社会的主旋律,没有统治者愿意这些理论被百姓接触到,大家都厚黑起来那还不天下大乱么,不过他们自己却是杂家的彻底拥护者,向善、清净和守礼是无法做个好皇帝的。

李元吉制止了突厥武士和禁军的争斗,让他们把毕玄带走,那些突厥武士背负上毕玄,匆匆离开太极殿,朝外边闯去。

“多谢齐王成全,我定会将此处的详情回禀可汗。”可达志拱手说道。

这个只有一句台词的突厥汉子跟着手下而去,我心里不由得疑惑,赵德言去了哪里?

***

【注一】毕玄回归草原后,武功尽失,隐居大雪山,不问世事。三年后,于大雪山拾得一被弃女婴。二十年后,一个叫沫沫儿的女孩子走出了雪山,来到中原。

当时正是新宋朝昌庆十四年春,国家富强,民众安乐。荥阳城内一年一度的武林大会即将开始,老一辈武林高手早已退出江湖,新一辈的年轻俊杰纷纷粉墨登场,武林又开始了一个轮回。

白清儿之子李白和杨绾绾之徒武约初出江湖,江湖传言他们身上携带者魔门至宝《天魔策》,引来无数高手窥伺,江湖上又起波澜。

两人和沫沫儿相遇于荥阳城外,开始了一段属于他们的传奇。

【注二】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尽早戒烟。

【注三】大概,应该,或许还有十章左右吧!

***

第三十五章 邪王之惑第三十四章 音乐之声第十六章 解签逸事(上)第五十五章 道高一尺第五十章 大殿观礼第九章 芳言慌语第二十五章 岁月神偷第三章 自由之城第四章 才女情怀第四章 才女情怀第二十章 众望所归第五十八章 步步杀机第六十四章 魔道之争魔门与静斋第二十七章 冬日精灵第二十七章 冬日精灵第十三章 理论基础第三十三章 围城内外第十八章 心理测试第二十八章 神雕侠侣第二十三章 一统大业第三章 际遇离合第十三章 夜半访客第三十三章 名师高徒第三十六章 巅峰之作第二十章 意外事件第三十七章 古堡鏖战第四十九章 皇家故事第五十五章 道高一尺第三十三章 一代宗师第十六章 长安波澜第十三章 霸气瓦岗第五十六章 棋高一着第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第六十八章 慈航静斋序章 时空观第二十六章 宋家玉致第四十章 幕后交易第五十五章 道高一尺第四章 宋家姐妹第六章 江南飞雁第三十七章 打造高手第三十六章 江山多娇第四章 牵手之间第十二章 圣门风云第三十七章 打造高手第五十章 大殿观礼第三十二章 圣门规矩第六十八章 慈航静斋第六十八章 慈航静斋第二章 青青草原第三十章 悄然落幕第十二章 大会伊始第三十三章 名师高徒第二十九章 凤舞九天第六章 欢迎回家第十七章 解签逸事(下)第二十七章 冬日精灵第二十章 意外事件第二十四章 纷纷扰扰第六十九章 试炼之地第三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三十二章 诡异形势第三十三章 名师高徒第二十五章 善后事宜第三十二章 圣门规矩第十四章 影子刺客第三十七章 古堡鏖战第二十一章 貌似高手第二十四章 圆满闭幕第三章 际遇离合第八章 静斋往事第二十二章 清玄青璇第五十七章 输赢之间第六十八章 慈航静斋第四十二章 武林大会第三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五十二章 返璞归真第四十九章 皇家故事第三章 际遇离合第九章 闹市遇袭第二十六章 宋家玉致第十二章 大会伊始第二十四章 圣门之主第十六章 解签逸事(上)第十五章 施政纲要第十四章 影子刺客第七章 勾心斗角第六十二章 真假太子第七章 日行一善第二十九章 武尊毕玄第十二章 大会伊始第三十八章 命运之门第二十三章 一统大业第十七章 圣门圣女第十四章 邪王阴后第三十九章 十招之约第三十章 偷天换日第四十五章 唐皇李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