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鸡汤在线

“厨艺其实就是一种技艺,这跟其他技艺一样,都是要花心思的。想当初在仙岛上,我也能用那点儿食料做出美味的饭菜,就好比我们可以利用自己身边有限的资源,收获最大的利益。”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治大国若烹小鲜,为何把治国这等大事跟厨艺放到一起?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因为两者看似没有联系,却也有着很大的联系。”

好不容易出来踏青。

江枫一边烤着肉串,一边对身边的李二陛下、长孙无忌、李承乾三人讲着一些大道理。

说白了,也就是灌输一些鸡汤。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确实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强调的就是治理国家要小心翼翼才行,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想要做出好的饭菜,不仅需要小火慢炖,也需要大火爆炒。

“国师对老子之言,似乎也颇有研究,这一句,看似浅显易懂,却又有一些让人不解其意。

当初在仙岛之上,国师倒也提了一些,还有一个对于君子远庖厨的解释,倒也更符合圣人之言。”长孙无忌由衷地称赞。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也算是读了很多圣贤书,研读了四书五经。

然而对于圣人之言的理解,却远远不如江枫这位受过仙人指点的仙人弟子。

李二陛下点点头,对于长孙无忌的称赞表示赞同。

只有一个年龄不过十八的李承乾,听起来有一些不太明白,却也更加认真。

当然了,之所以被称之为鸡汤,也是因为江枫对于这些圣人之言的理解,也都是来自于后世。

如果是跟现在的正经读书人聊经史典籍,估计江枫这会儿三两下就得抓瞎。

所以江枫每一次在朝堂之上,都不会和那些官员讲什么四书五经,讲什么圣人之言,完全是用后现代的那种辩论方式,来一个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打败对手。

“圣人说的话也是圣人对于治国的理解,然则,圣人并没有成为帝王,所以他的理解自然也是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治国理政的问题。

就好比我现在作为一个厨子,那对于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有了三个理解。”

“国师,第一个,是不是说,治国理政就好比现在的烧烤,需要小心翼翼?”

李承乾也把这个问题对当初的几位先生提过,得到的都是小心翼翼。

作为李承乾的半个老师,江枫那时候不过是忘了。

今天天气不错,手中翻着肉串,这才想起来这句话,顺口就说了出来。

见到李承乾已经说出来自己想要说的话,李二陛下和长孙无忌也就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微微点头,算是同意这第一个意思。

“小心翼翼?那又该如何小心翼翼,难道事事都要走一步看三步,都要思考很久吗?对于一个朝廷来说,每一天都会有着从各地从来的公文,需要去处理,需要下达命令或者是指示。

如果小心翼翼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那我们早就做了。这一点,相信陛下应该深有体会。”江枫对于这个理解,并不是很赞同。

长孙无忌和李承乾都开始思考了,毕竟当初李二陛下御驾亲征的时候,李承乾监国,长孙无忌作为司空,自然也有着理政的机会。

“的确如国师所言,小心翼翼并不能成大事。治国理政如果小心翼翼就可以解决,就可以让大唐繁华,那朕有时候,也不会苦恼了。”

李二陛下说完之后,接过了江枫递过来的肉串,吃了一口。

嗯。

味道非常不错,感觉比以前的烤肉都要好吃多了。

“烤肉串很好吃吧?其实就拿烤肉串来说,如果火候不到位,太大或者太小,要么焦糊,要么没,吃起来和精心烤制的肉串,有着天壤之别,这跟治国是一样的。”

长孙无忌明白了,接话道:“所以第一个便是火候?”

江枫继续烤着肉串,人有点儿多,李二陛下和长孙无忌还有李承乾吃的也快。

“是啊,第一个便是火候,火候大了,用之过猛,自然不行,这一点,可以直接看前朝的皇帝杨广。

征夫百万修建长城、驰道、运河,然后又是连年多行兵事,最后一个三征高丽,几乎耗光了大隋的史云。

这就是火候太大了。杨广有一些急功近利,想要在自己有生之年打造一个非常强大的大隋,这一点没有错。

可是,当中原之地的男丁都成了苦力,谁能来耕种,靠老弱病残等人吗?

如果没有兵事,可以说,十几年的时间,还是会出现各种谋乱之事。

因为百姓们没了活路啊!”

李二陛下认真地点了点头,确实,这样一解释就了然了。

他李家就是推翻了杨广的统治,从而争霸天下,建立了现在的大唐,对于当年的那种纷争,他可谓是深有体会。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乃是因为杨广触动了门阀的利益,造成了他们这些人直接自立,最终推翻了杨广。

对于这一点,长孙无忌心中也清楚,但是门阀的力量,还真的不如那些百姓。

因为他们当初就算是拥有着门阀的支持,可是却也要得民心,要以万民的力量来争霸天下。

谁深的民心,拥护者也就越来越多。

拥护的百姓多了,也就有了大军,有了人,有了粮食,有了实力。

当年的争霸,说到底,其实也是对于人的争夺。

这有好比圣人之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第二个意思,其实也就像是这烤肉串,我们要用上好的肉,才能烤出美味,不仅如此,还需要这些作料。

这个比喻听起来有一些大不韪,但是却也更能让我们理解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圣人之言。

要想吃到美味,香料是必不可少,也就是说,治国理政不仅需要一个圣明的帝王,还需要很多很多良臣辅佐。”

对于这一点,李二陛下和长孙无忌也是赞同的。

李承乾自然也深深地记下来了,因为他乃是大唐储君,将来,也可能会登上那个位子。

如果治国理政对于他而言,也是必学的一课。

“我当初提出的五年计划,其实就是火候。根据大唐的实际情况制定我们的目标,然后按照这个目标开始做事,就不会出现火候大,或者是火候小的问题。

而君明臣良于现在的大唐而言,也的确是这般。

陛下乃是可比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而朝堂之上的诸公,现在也是良臣居多。

所以大唐才会越来越繁华,以后将会更加繁华。”

李二陛下开心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看着不远处,长孙皇后抱着江奕、小兕子带着江轩、长乐公主和郑丽婉带着其他几位公主放着风筝、好一片祥和。

这心中,就像是吃了蜜一样。

谁不喜欢被人夸奖,特别是被国师江枫的认可。

对于李二陛下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称赞。

李承乾吃完烤串,自觉不能让国师继续劳累,就站起来主动学习烤串。

“国师,第三个意思,又是如何理解?”

第三百六十三章 关于皇太子李贤的谣言第五百四十五章 江上仙谏言献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来自大唐的福报第五百四十六章 赵官家巡视天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江上仙建造学院第四百六十八章 将星陨落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后的犒劳第三百四十三章 武后其实是编剧第一百四十九章 死战不退第九十二章 大唐学宫,玉山书院第两百三十章 迷雾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不予之第六百七十八章 范文程、我要我最后的倔强第三百九十七章 小姐,可愿和小生共推牌九第一百一十章 聪明的敌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刺杀进行时第两百三十章 迷雾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决战,各自的应对第一百九十八章 议商第三百四十三章 武后其实是编剧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国师、我以仙药换钱财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清理,年龄大就该主动第三百一十八章 抓贼第一百七十章 世袭罔制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宋朝欣欣向荣第三百四十三章 武后其实是编剧第三百六十章 对火锅情有独钟的李治第五百八十三章 那一年,万岁爷御驾亲征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变化、崇祯皇帝的新烦恼第五百三十五章 江上仙点金成将第四百七十五章 刺杀进行时第一百七十一章 长大的皇子要分家第两百八十六章 挑衅第两百零三章 佛国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明一暗第两百零七章 夹道相迎第六百六十九章 崇祯帝,国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第九十四章 江枫的怀柔手段第两百三十一章 探索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上仙又使填鸭计第两百五十三章 日照之地第两百零二章 东南之地第四百九十八章 失意的帝王和信息的交流第四百一十二章 准备战斗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匹狼引发的战争第五百七十三章 绍兴年天下大变第两百六十九章 省亲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让人束手无策第五百二十一章 杜叛臣身死温州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指点迷津第四百八十章 你可与某同坐第六百七十章 洪承畴,我渴望得到仙丹第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的作秀第六百七十章 洪承畴,我渴望得到仙丹第两百七十七章 罗斯柴尔德游记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两百五十六章 新工艺第两百一十九章 李佑第三百八十七章 旁敲侧击第四百一十四章 匆匆结束的战争第一百三十四章 古往今来之少有第一百二十六章 努力的王玄策第两百六十二章 假仁义第三百二十六章 开局捡到武则天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之死第五百一十二章 黄天荡之战(上)第三十七章 舌尖上的大唐第九十六章 拳头大就是硬道理第一百九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只有一人可救大唐第三百五十一章 灵宝寂夜第十六章 宋文弱、明壮烈第两百六十九章 省亲第三百三十章 一道斜阳铺水中第两百二十三章 军饷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枫被夸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史台、查完锦衣查国丈第两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第两百一十三章 宫乱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锅的太子第六百章 钱谦益、送上门的奸臣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蛮入侵第两百一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良言逆耳第六百四十五章 锦囊计、大明的皇家银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狄相公此言差矣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祯帝、我又被国师说教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汉中的地龙翻身第七十三章 李二陛下想要草原第五百九十四章 江国师、建言献策还求雨第五百零二章 升级了的忽悠第两百八十八章 无间第六百七十二章 霸主路,大明称霸大陆之战第四百三十九章 勇冠三军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圣现世,坐而论道第九十八章 言传身教第两百七十七章 罗斯柴尔德游记!第三百九十四章 让薛绍去报效陛下吧